情緒難題#3|《搶救自殺行動》身為自殺者親友,我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你是否曾想過,有一天,你最在乎的人向你坦白,有自殺想法或企圖。請你反問自己:「那時的我,對自殺了解多少呢?是否知道要如何幫助他呢?」

或許,你早已經歷親友向你揚言自殺,然而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心裡暨慌張又恐懼的,也擔心自己說錯話,就會傷害親友。甚至,你在處理在過程中,自己的身心也受了創傷。

沒有人想遇到這一天,但是我們仍舊得為這一天做好準備,以免憾事發生。

還記得,我就讀心理諮商研究所時,初次學習到如何針對自殺的危險性做評估,就單純以為只要評估危險最重要。

恰巧當時,竟然有位同學向我坦白了自殺的念頭,當時的我很緊張,並急著運用所學,於是我立即做了自殺評估。

然而,我卻忽略我的同學也是心理諮商專業,她馬上回我說:「不要對我做自殺評估,我還沒到真的去死的地步。」我才意識到此刻她最需要的,是我的關心。

在這一刻,我犯了很重要的錯誤,我仍是她的同學,而不是助人者,我應該要先做自己,並且原來的方式關心她,而不是擺出助人者高高在上的形象。


我想繼續推薦《搶救自殺行動:如何對向你表達自殺意圖的親友伸出援手》這本書。

作者是陳俊欽醫師,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是杏語心靈診所的院長。書中介紹許多詳細因應的原則、方式、對話及範例,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此次,我整理了親友在陪伴當事人時,應該要扮演的角色,期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提醒。在面對親友提出自殺想法時,我們仍舊是他們的親友,無論我們如何幫助對方,也都得基於原本的關係,不要過度涉略,但也不能不聞不問,這相當不容易,也沒有唯一的準則。

不過,身為親友的我們,必須隨時提醒自己,我們不是人,也不是助人者,不要承擔所有的責任,否則連自己的生活也跟著賠了進去。

書籍資訊
書名:《搶救自殺行動:如何對向你表達自殺意圖的親友伸出援手
作者:陳俊欽
出版社:遠流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或分享。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8會員
32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次的開頭是談論大學學妹的自殺,這件事在我心中醞釀超過三週,但始終不知道該怎麼提這件事,印象做深刻的是在某個半夢半醒的夜裡,心裡浮現的想法是:自殺後能獲得大家的悼念跟關心是一件很吸引人的事。
Thumbnail
這次的開頭是談論大學學妹的自殺,這件事在我心中醞釀超過三週,但始終不知道該怎麼提這件事,印象做深刻的是在某個半夢半醒的夜裡,心裡浮現的想法是:自殺後能獲得大家的悼念跟關心是一件很吸引人的事。
Thumbnail
因應最近藝人艾成墜樓身亡的消息,身為諮商師,也想要做點什麼,所以就把這篇早在事件發生前就已寫好的自殺防治相關文章貼在這裡分享,希望可以盡點社會責任,協助全體國民都可以擔任自殺防治守門人,一起陪伴想死的人走過低潮,避免憾事發生。
Thumbnail
因應最近藝人艾成墜樓身亡的消息,身為諮商師,也想要做點什麼,所以就把這篇早在事件發生前就已寫好的自殺防治相關文章貼在這裡分享,希望可以盡點社會責任,協助全體國民都可以擔任自殺防治守門人,一起陪伴想死的人走過低潮,避免憾事發生。
Thumbnail
找到「生死兩相安」的關係是親屬重要的任務。願所有遺族都能在這段辛苦的經驗中,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處。
Thumbnail
找到「生死兩相安」的關係是親屬重要的任務。願所有遺族都能在這段辛苦的經驗中,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處。
Thumbnail
連續四天的春假,大部分的時間都關在室內。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爆發的關係,還是少點出門為妙;另一方面我都在陪朋友。如果我這幾天不陪他,或許下場會不堪設想。這段過程,對他,也對我來說是辛苦的。
Thumbnail
連續四天的春假,大部分的時間都關在室內。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爆發的關係,還是少點出門為妙;另一方面我都在陪朋友。如果我這幾天不陪他,或許下場會不堪設想。這段過程,對他,也對我來說是辛苦的。
Thumbnail
親友自殺的影響是強烈而漫長的,在過程中,每件事情都有些許幫助,但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夠完全幫助我們。以下提供一些可能有幫助的管道,挑選適合的資源管道,以自己的需求為優先,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親友自殺的影響是強烈而漫長的,在過程中,每件事情都有些許幫助,但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夠完全幫助我們。以下提供一些可能有幫助的管道,挑選適合的資源管道,以自己的需求為優先,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分享這個主題,感謝中山醫學大學的邀請,讓我重新回顧與整理自己從小到大與自殺接觸的相關經驗。 原以為只有在工作場合上,我才有機會聽到,有人向我坦白自殺的意圖,但卻在準備課程的期間,有位網友傳訊息告訴我,他想自殺。當時我很心疼,我試想當我們想自殺時,這種心情卻只能告訴網友,是多麼無助與難受。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分享這個主題,感謝中山醫學大學的邀請,讓我重新回顧與整理自己從小到大與自殺接觸的相關經驗。 原以為只有在工作場合上,我才有機會聽到,有人向我坦白自殺的意圖,但卻在準備課程的期間,有位網友傳訊息告訴我,他想自殺。當時我很心疼,我試想當我們想自殺時,這種心情卻只能告訴網友,是多麼無助與難受。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有一天,你最在乎的人向你坦白,有自殺想法或企圖。請你反問自己:「那時的我,對自殺了解多少呢?是否知道要如何幫助他呢?」 也或許,你早已經歷親友向你揚言自殺,然而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心裡暨慌張又恐懼的,也擔心自己說錯話,就會傷害親友。甚至,你在處理在過程中,自己的身心也受了創傷。 沒有人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有一天,你最在乎的人向你坦白,有自殺想法或企圖。請你反問自己:「那時的我,對自殺了解多少呢?是否知道要如何幫助他呢?」 也或許,你早已經歷親友向你揚言自殺,然而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心裡暨慌張又恐懼的,也擔心自己說錯話,就會傷害親友。甚至,你在處理在過程中,自己的身心也受了創傷。 沒有人
Thumbnail
最近,受到中山醫學大學的邀請,分享《關懷學生辨識與敏感度訓練》自殺防治守門人的課程。 我在準備的過程中,剛好收到病友琪琪的訊息,她向我坦露不堪病痛折磨,萌生去意。而她的先生除了自己慌張,也不忍心自己的老婆受苦,忍不住說:「老婆,這陣子妳太辛苦了,如果真有一天妳撐不住了,先走了,我不會怪你的,但我得留
Thumbnail
最近,受到中山醫學大學的邀請,分享《關懷學生辨識與敏感度訓練》自殺防治守門人的課程。 我在準備的過程中,剛好收到病友琪琪的訊息,她向我坦露不堪病痛折磨,萌生去意。而她的先生除了自己慌張,也不忍心自己的老婆受苦,忍不住說:「老婆,這陣子妳太辛苦了,如果真有一天妳撐不住了,先走了,我不會怪你的,但我得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