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叮嚀:神的恩典與人的努力,悠久的神學議題
社科小常識:《雅典學院》這幅畫足以歸納西方思想史
應用小撇步:從自由而來的責任,是民主社會想要逃避但又不能逃避的現實
教會是一艘鐵達尼號
鐵達尼號撞冰山之前,海面風平浪靜,貴賓廳華燈點點,烈酒與香水蒸騰出一股幸福的味道,頭等艙的紳士淑女正安坐工業文明傑作的頂端之上。撞擊宗教改革這座冰山之前,基督教領袖享受頭等艙的歲月靜好,文藝復興顛峰畫作《雅典學院》正反映這欣欣向榮的景象。路德提出九十五條論綱的幾年前,教宗委託大畫家拉斐爾( Raphael)在他的官邸作壁畫,就是《雅典學院》。這幅畫之所以舉世知名,除了因為畫家技藝鬼斧神工之外,也因為畫作內容充分呈現文藝復興的風尚,就是肯定人類文明的成就。《雅典學院》畫面背景是虛構的、教會歷史早期的聖彼得大教堂。
搞笑哲人兩師徒
在這個屬靈殿堂綻放光芒的,不是耶穌、不是使徒,也不是聖人,而是從古希臘以降的思想家。他們從左至右分布在寬闊的大理石殿堂內,參雜躍動不止的喧嚷,洋溢出前途光明的期盼。在景深的中央,是兩位穿上古典長袍的智者;旁人向他們投以仰慕的眼神,以眾星拱月、八仙拱壽的排場,把賞畫者的視線聚焦於這兩人身上。左方年老的一位是柏拉圖,他左手持自己的作品《蒂邁歐篇》,右手伸出食指往上。他旁邊有一位壯年人,是弟子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左手持自己的作品《倫理學》,右手平放掌心朝下。
唯上而下,還是神人合作?
大部分人都認為,拉斐爾繪畫柏拉圖食指往上,亞里斯多德手掌朝下,是想要表達他們使徒兩人不同的思想:柏拉圖認為感官物質世界,不過是永恆超驗的實相的影子而已,因此永恆超驗的實相是在感官物質世界之上,正如他手指所朝向的方向。亞里斯多德則認為萬物的實相就在日常的感官物質世界當中,否定永恆超驗的實相,因此手掌往下迎向腳踏之地。向上的手指與朝下的手掌,是一個絕佳的隱喻,用來對比路德與伊拉斯謨的人論,前者側重人唯獨仰賴神從上頭來的恩典,後者強調人有能力與神合作。
馬丁路德神學
路德認為人的意志全然被自身的罪和敗壞奴役,以致無人能夠選擇接受神的拯救。唯獨神能夠使人向祂回轉,而且當祂這麼做的時候,人無法抗拒祂或與祂合作,人只能夠感謝祂,喜樂地接受祂的拯救。伊拉斯謨很訝異這位曾接受嚴謹神學訓練、獲同一個修會培育的晚輩,竟然發表這樣反叛的言論。他擔心路德的觀點會把信仰變得兒戲,傷風敗俗,變相鼓勵基督徒不法失德。兩人思想的交戰,讓人聯想到五世紀初伯拉糾與奧古斯丁的爭論。伊拉斯謨既不認同伯拉糾對人類道德力量過度樂觀,又不認同奧古斯丁和路德對人性全然敗壞的過度悲觀。他認為人生活在兩個領域當中,即信仰和理性。人在信仰上應該致力過敬虔、有道德的生活;在理性上則應該有求真的精神,並自己選擇踏上或放棄通往永恆救恩之路。自由意志這個題目,就像一個顯微鏡,讓我們見微知著,看清路德和伊拉斯謨兩者人論的分歧。
路德不要自由
一五二五年,路德寫成《論意志的綑綁》。他開宗明義表示,使徒保羅反對自由意志。路德引用羅馬書三章24、25、28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他解釋,人之所以能夠稱義,單純是因為信心(第25節),這稱義之途乃源自神的恩典(第24節);遵行律法毫無任何稱義的效果(第28節),律法與恩典是對立的。他更進一步推論,自由意志的用意是選擇行善以達成道德上的義,與遵守律法以達成律法上的義同出一轍;因此,自由意志與恩典也是對立的。路德透露心聲,說就算真的有自由意志讓他憑己力得救,他也不想要。理由是世俗的妨礙、魔鬼的攻擊實在太大;即使沒有這些挑戰,他的內心也無法篤定,自己要做得多好才能滿足神對於義的要求。唯獨恩典就是把得救與否的問題置於人意志的控制之外,轉而由神的意志決定,這樣才讓路德心安理得。
天主教強調人的角色
伊拉斯謨的《論意志的自由》則於一五二四年出版。他認為信心是救恩的開端,但非救恩的全部,因此自由意志對得救有一定的作用,即便作用非常微小。自由意志與恩典並不對立,神的恩典是人得救的緣由;人能夠運用自由意志回轉向神,接受救恩,這一切也是歸功於神的恩典。伊拉斯謨認同路德對於人性的悲觀,人對於自己的意志的確無可誇口的。可是,這不代表自由意志一文不值。在救恩的事情上,神先賜予恩典讓人得救,而後人運用自由意志來回應,並與恩典合作。
自由的超萌故事
伊拉斯謨舉了一個例子。一個父親買了一個又紅又香的大蘋果回家,放在茶几上。他兒子看到,好想去摸摸聞聞一下,可是他還不會自己走路。於是父親就拉著兒子的小手,扶著他的腰,引導他一步一步往前。走了兩三步,父親就從茶几一拿,直接把蘋果送到兒子面前。無論是父親買蘋果回家、讓兒子看見蘋果、輔助他走路,以至直接把蘋果送給他,這一切都是父親的功勞,兒子的功勞幾乎沒有。可是,兒子最少有做一些事,就是用力撐起自己的身體,跟著父親一步一步往前。神就像這個仁慈的父親,救恩就像他買回家的蘋果,我們就像這個軟弱的兒子。伊拉斯謨結論說,人運用自由意志接受救恩此舉所做的,甚至比這個獲得蘋果的兒子所做還要少。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