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善意理解原則》- 我有善意、你也關心,為什麼議題還是卡關?

更新於 2021/05/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封面圖片:攝影師:Alex Green,連結:Pexels
(本文的「善意理解原則」都是採用Gary Gutting在《哲學能做什麼》中提到的概念)
其實不好用〉中提到,由於公共討論的參與者可能帶有其他目的、或未必能保持理性,所以善意理解原則實際上不一定能幫助我們有效的推進議題討論。
而這一篇我們會專注在「不理性的討論者」,並希望能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有機會主動將討論者的理性邀請出來、維持好的公共討論品質。但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釐清「善意」與「理性」之間的關係。

我有善意、你也關心,為什麼行不通?

其實不好用〉中提到了被誤觸雷區的討論者,他們被誤觸雷區而來的急性需求暫時掩蓋了理性能力,他們參與的議題也可能因此受阻、甚至失控。
但明明日常生活中,只要遇到友善的人,一般人大概都不會太失控。那為什麼公共討論中,我們的善意卻難以起作用呢?難道公共討論中的善意,對於維持理性就是沒有幫助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釐清「善意」與「理性」之間的關係。

從「善意」到「理性」

其實只要想想「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應該就不難理解:友善畢竟是個主觀的感受,我釋出的善意,未必保證會讓對方感覺到友善。而沒有感到友善時,任何人都可能會武裝自己;對於保護自己的感受更敏感、或是更在乎自己的說法有沒有被攻擊。
所以並不是公共討論中「善意」就對「理性」起不了作用;而是如果要起作用,那關鍵並不是我有沒有釋出善意,而是「對方有沒有感受到善意」。

舒緩感受、邀請出被壓住的理性

而被誤觸雷區的討論者,會被急性感受與需求佔據專注力,這會是他們當下的第一優先,這會讓他們被壓在感受下的理性暫時失效。因此,得先讓感受釋放或被承接;或至少讓其有所出口、得到舒緩。唯有當感受不再佔據專注力、不再有第一優先權,才有機會將被壓在底下的理性邀請回來。
好消息是,既然討論者不是本來就不理性,而只是暫時理性斷線,那問題就能從「已經保持善意了還不夠嗎?」改成:
「如何讓被踩到雷區的人感受到善意、舒緩他們的感受,以邀請出他們的理性?」

「他不一定有道理,但可能有所需求」

其實善意理解確實已經釋出善意了——它願意假設「對方可能有其道理」。但如果對方當下只能專注在急性感受上,善意理解原則看起來會更像是「我在乎你所說的理由、還有他們鮮美可口的弱點」、而不是「我在乎你的感受」;而這通常對於舒緩對方的急性感受不太有幫助。
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同理「對方可能有其故事與無奈,暫時只能專注在急性的感受與需求上」。這會提醒我們:現在會讓他感受到友善的可能不是清楚的論理,而是抒發、或是傾聽。
另外,當感受滿溢、理性失序,為了場面而湊出來的論述也未必有理;這時如果仍然執著在論證的合理性,很可能會感到困惑。而如果能提醒自己「他可能有所需求」,就有機會讓我們同理對方的狀態,並自然的擺出讓對方感覺友善、安全的姿態;讓對方得以紓緩、可以比較容易的將專注力從急性感受上挪開。

好消息與更多問題

所以是有好消息的:我們有機會主動透過同理與傾聽,將急性感受舒緩、把被壓住的理性邀請回來;讓討論可以回到論證本身、重新推進論證。

哲學在公共議題的位子?

但以上的討論似乎引發了更多問題:這可能超出哲學可以幫助我們的範疇了。哲學擅長剖析、檢視論點在哪些方面站得住腳;但現在卻牽涉到同理與傾聽能力,談的是當事人的釋放與傾聽者的承接。難道哲學思維在公共議題的角色就是如此受限嗎?

個人情緒為什麼要我照顧?應該讓個人情緒擱置議題嗎?

另外,這似乎要求我們將「善意」擴大成「情緒上的照顧」,會不會太嚴苛?而且就算可以理解「雷區」與「急性感受」,但真的應該為了個人感受而擱置議題的進展,轉而照顧他的情緒嗎?難道不能在無法保持理性時——哪怕只是暫時的——就請他自己到旁邊去冷靜一下,之後再回來嗎?
下一篇中,我會仔細討論「公共議題」本身;並以此為基礎,回頭回答這些問題。
avatar-img
11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en Tao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討論參與者能保持理性,並能夠以交流、推進討論為優先目的,那善意理解原則蠻夠用的。因為他還是有著對於論證理解的友善,這可以讓我們避免誤解或妖魔化對方的論證。 但實際狀況是,人人都有自己的雷區、也都可能更在乎討論本身以外的事物。而這使得專注於論證的善意理解原則,在實際的公共討論中可能不是這麼好用。
討論公共議題時,我們可以用「假想情境」來檢視對方的理由是否重要或是否精準。這可以幫助我們找出值得深入探討的理由、避免浪費討論時間。 最近剛好有個練習判斷重要理由的好機會:壽司郎一聲令下,讓全台灣多了一百多隻鮭魚。
善意理解的目標很明確:用「論證理解上的善意」來聚焦對於議題有意義的討論。而且這也確實有友善的成分。 只是這種「善意」好像不太在乎對方的感受,只是想搞清楚對方的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
哲學的態度大概不太適合拿來跟朋友聯絡感情,但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中卻相當重要。 而哲學的善意理解原則,可以提醒我們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上先「辨識雜訊」、並為雙方溝通的頻率加以「調頻」,讓這個議題的討論可以順利的進行下去。
如果討論參與者能保持理性,並能夠以交流、推進討論為優先目的,那善意理解原則蠻夠用的。因為他還是有著對於論證理解的友善,這可以讓我們避免誤解或妖魔化對方的論證。 但實際狀況是,人人都有自己的雷區、也都可能更在乎討論本身以外的事物。而這使得專注於論證的善意理解原則,在實際的公共討論中可能不是這麼好用。
討論公共議題時,我們可以用「假想情境」來檢視對方的理由是否重要或是否精準。這可以幫助我們找出值得深入探討的理由、避免浪費討論時間。 最近剛好有個練習判斷重要理由的好機會:壽司郎一聲令下,讓全台灣多了一百多隻鮭魚。
善意理解的目標很明確:用「論證理解上的善意」來聚焦對於議題有意義的討論。而且這也確實有友善的成分。 只是這種「善意」好像不太在乎對方的感受,只是想搞清楚對方的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
哲學的態度大概不太適合拿來跟朋友聯絡感情,但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中卻相當重要。 而哲學的善意理解原則,可以提醒我們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上先「辨識雜訊」、並為雙方溝通的頻率加以「調頻」,讓這個議題的討論可以順利的進行下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看完此劇的心情狀態大概就像是輕飄飄在雲端一樣,男女主角的互動無比的甜,也可以說是燃起你濃烈的少女心呀!! 圖片引用自《打扮的戀愛是有理由的》劇照 女主角豆柴真柴(川口春奈 飾)是經營 instagram 社群的網紅,每天都得 po 文標記自己不同的穿搭裝扮、宣傳工作事項,如此的一位手機重度使用者..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善意的謀殺,無論秉持何種理由,都不該偷走死者的人生。
Thumbnail
這本書是近期讀來,最喜歡的一本。概略來說,作者是一位心理師,談面對病人,以及自己也找上心理師的過程,在這兩者身分轉換之間,病人和自己(也是病人)越來越靠近、釐清、體悟自己。
Thumbnail
書寫家人的關係,或許是世界上最難的文學。既無法透過「虛構」規避道德壓力,同時必須面對自己心靈最深處的脆弱,將最私密的一切攤在陌生人眼前,但或許也因為如此,這類文學更容易引發共鳴、觸動讀者。而《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正是最佳的範例。
Thumbnail
今年五月(5/10)即將上映一部叫作《做工的人》的電視劇,是由《我們與惡的距離》製作團隊所推出的第二部大戲。劇本改寫自作家林立青的同名作品,過程中克服困難重重,深入實地拍攝大型工地,就是希望能透過編導的視角,帶領大家近距離看看這群「做工的人」。
Thumbnail
人們每天都會有不幸的遭遇,但他們仍然能夠善待別人,人不可能一生下來就是個混蛋,也不會慢慢成為一個混蛋,那是一個選擇。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看完此劇的心情狀態大概就像是輕飄飄在雲端一樣,男女主角的互動無比的甜,也可以說是燃起你濃烈的少女心呀!! 圖片引用自《打扮的戀愛是有理由的》劇照 女主角豆柴真柴(川口春奈 飾)是經營 instagram 社群的網紅,每天都得 po 文標記自己不同的穿搭裝扮、宣傳工作事項,如此的一位手機重度使用者..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善意的謀殺,無論秉持何種理由,都不該偷走死者的人生。
Thumbnail
這本書是近期讀來,最喜歡的一本。概略來說,作者是一位心理師,談面對病人,以及自己也找上心理師的過程,在這兩者身分轉換之間,病人和自己(也是病人)越來越靠近、釐清、體悟自己。
Thumbnail
書寫家人的關係,或許是世界上最難的文學。既無法透過「虛構」規避道德壓力,同時必須面對自己心靈最深處的脆弱,將最私密的一切攤在陌生人眼前,但或許也因為如此,這類文學更容易引發共鳴、觸動讀者。而《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正是最佳的範例。
Thumbnail
今年五月(5/10)即將上映一部叫作《做工的人》的電視劇,是由《我們與惡的距離》製作團隊所推出的第二部大戲。劇本改寫自作家林立青的同名作品,過程中克服困難重重,深入實地拍攝大型工地,就是希望能透過編導的視角,帶領大家近距離看看這群「做工的人」。
Thumbnail
人們每天都會有不幸的遭遇,但他們仍然能夠善待別人,人不可能一生下來就是個混蛋,也不會慢慢成為一個混蛋,那是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