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媽媽的食味年代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我小時候,我母親算是個了不得的女性,那年代要讀個學士已經算不容易,更別說是女性,但我媽不但大學畢業,還念出了雙碩士的學歷,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但只有烹飪煮飯,她手拙,到現在這年紀,咖哩還煮不好。
記憶中,母親在家跟我們同吃晚餐的次數很少,她是個女強人,白天除了在國中教書、當訓導主任外,晚上還繼續在國中夜間部當老師,常常白天的課上完,緊跟著上晚上的課,所以晚餐時間母親幾乎不回家。
我小時候住在中和南勢角,街頭巷尾皆有大大小小路邊攤,我上的國中,正門左側巷子,在早上上學時間,擺滿了各式早餐攤子,皮蛋瘦肉粥油飯飯糰蛋餅甜不辣肉羹麵肉圓乾麵饅頭夾蛋土司夾蛋紅茶豆漿米漿柳橙汁玉米湯;下午放學,早餐攤老早收拾得乾淨,彷彿早晨那整條喧鬧只是一場夢,取而代之的是正門正對面的巷子,另一舞台開始,一樣大大小小攤子,炸雞排炸甜不辣炸雞翅炸雞皮蔥油餅搖搖冰綠豆沙酸梅湯枝仔冰芋仔冰西瓜汁,不一樣的巷子,一樣的人聲鼎沸,早晚都有合適撫平學生與附近住戶飢腸的種種選擇。
父母都是在國共大戰時來到的台灣,父親的食味一直停留在出生地,而母親除了台語講得不地道外,她的喜好跟食味全部是在地風味,尤其當身邊沒有父親同行時。母親的偶像是楊麗花,電視上每齣楊麗花演的歌仔戲劇集她都要看,記憶中很小家裡就有兩台電視,因為父親只會看新聞,也不許別人轉台,母親不想跟父親爭執,所以媽媽自己買了另一台電視放另一個房間,就為了看楊麗花歌仔戲,後來葉青的歌仔戲在另一電視台同時段播出,母親又花大錢買了錄影機跟錄影帶,看楊麗花時也錄葉青,看完楊麗花再看錄影帶裡的葉青,母親很早就展現出,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的氣勢,當然這也跟她能賺也很會花的個性有關。
我在下課的路途上,常常看到母親坐在某個路邊攤裡,吃炸臭豆腐跟豬血湯,母親心情好時,會招手喊我過去,讓我分食一塊臭豆腐,或喝一口湯;若遇到她心情不好時理都不理我,更甚者她會惡狠狠地看著我,也不管路邊大大小小多少人,開口就罵,彭顯惠你今天數學又不及格,你等著我回家好好算帳之類。母親當訓導主任當慣了,那時師權很大,附近鄰里都知道這個王老師,她不光罵孩子,學生更罵,所以路邊罵人,其他人轉頭一看,喔,是王老師,就豪不稀奇地繼續自己要走的路要做的事,而我,不想為了那口臭豆腐那口湯大馬路上就被罵,同學會看到的,很丟臉,所以下課看到母親在吃東西,我會遠遠繞路或趕緊過馬路不給她看到,反正又不能盡情的吃,因為家裡已經有父親煮好的晚餐等著,吃不下,就換成父親的一頓好罵好打,少年時期前半段,我們是不被准許吃零食的。
母親不但不在家吃飯,也不煮飯,除了她又兇又情緒化外,其實我的飲食視野,是她帶著我打開的。父親非常厭惡我們吃路邊攤,覺得碗盤抹布一水而淨非常不衛生,更重要是他根本吃不慣;但媽媽就不同了,她的好奇心極大,甚麼都吃甚麼都試,跟著她,我們吃遍南勢角的各式路邊攤。有時星期日早上,她會帶著我去南勢角中心地區的大菜市場,這種菜市場不乏各種好吃物,尤其是麵攤;但不煮飯的母親去菜市場幹嘛?菜市場裡有幾家小舶來品店,媽媽會去看女裝項鍊胸針的,有間店還是她夜間部學生經營,所以有新貨到,學生趕緊通知老師,這次有好東西喔,是有充分合理理由的。
母親用實質支持學生前,會先帶我去一間賣米粉湯的攤位,叫兩碗用豬大骨湯熬出來,湯面還浮著油蔥末的米粉湯,而配米粉湯的菜式,豬肺豬大腸豬皮粉腸肝連肉油豆腐,一樣不缺,豪氣地擺了滿桌,對照隔壁桌一碟油豆腐一碟燙地瓜葉一碗米粉湯,母親大手筆的豪奢,不知為何總讓我感到心虛,但當那處理乾淨,又充滿脂香的各式豬肉品放到面前時,我即刻忘了心虛感,舉筷豪不猶豫的夾去。
媽媽的字典裡沒有吃不飽這三個字,我們孩子全繼承了她的吃食精神,在外點食,都這般快狠準,大盤大盞的滿桌,這點我先生一直不解,吃飽就好,為何連路邊攤都非要這樣豪奢,直到我先生跟我母親見面吃飯,他才知道他老婆這種窮死也要吃好的個性,究竟從哪遺傳來。
但媽媽的烹飪拙劣,有時也帶來災難。父母都從事教職,因此偶有跟著學校,帶學生坐遊覽車的校外教學行程,尤其是畢業旅行,父親不在的時候,早晚餐母親帶著我們外出解決,我們也非常樂於跟著到處吃食,但隔天中午學校的便當,就成了可怕的災難。那時候蒸便當的機器沒現在品質這麼優質,前晚再好吃的飯菜,經過這台機器一加溫,肉沒了肉味,菜沒了菜味,還充滿全部同學便當的味道,混起來成了股酸氣,我常常食不下嚥,寧願偷偷倒掉;母親偶爾會幫我帶前晚自助餐點來的飯菜,但很多時候,不知道她在想甚麼,會放些根本不該放的食物,組合成孩子要帶的便當,最讓我難忘的痛苦經驗就是,媽媽煮了白飯,放入我的便當,然後買了鹹酥雞,攤放在白飯上,我瞠目結舌,只記得我問了她,老師說要有青菜,母親豪不慚愧地用手一指,指向裹在鹹酥雞上,已經炸黑炸爛的九層塔說,喏,青菜。
隔天的便當,鹹酥雞原本酥脆的外皮,被蒸成粉爛狀,有氣無力的倒在米飯上,肉失去原本外皮的保護,肉質乾澀發柴,米飯被胡椒粉辣椒粉沾染的一片狼藉,黑色粉末帶著本來就不優質的油脂,讓飯的顏色油黃泛黑,更別說那些莫名其妙被賦予青菜腳色的九層塔,是如何發軟發爛的夾雜在其中了。這頓便當,讓我邊吃,邊懷疑我究竟是否母親親生,最後,還是被我偷偷拿去廁所倒掉,我實在不懂,學歷這麼高的媽媽,又當著老師,為什麼從來沒想到,福利社是可以訂便當的?
對食物的好奇跟執著,母親當然不會只侷限於住家跟學校周遭,猶記得現在是永和捷運頂溪站,我小時候那裡曾有一家叫中信的百貨公司,當同學還在吃枝仔冰時,媽媽已帶我去中信吃過蛋捲冰淇淋,並在周遭的可利亞,體驗了我第一次的石頭火鍋跟火烤兩吃。此時可利亞新開幕不久,還未開放吃到飽,是採單點型的經營方式,火鍋在當時算稀罕物,在家裡也是過年除夕那晚才吃的到,加上火烤兩吃這種新穎的煮食法,因此這間店吸引了很多嚐鮮的人。
味道如何我早已忘記,但服務員在鍋子間圍起鋁箔隔欄,並用熟練的手法將洋蔥跟肉片炒至半熟,注入高湯後,拿來一塊黃色的黃油,教我們在烤盤上融化油脂,並把肉片攤放在烤盤上,看著肉滋滋作響,冒出脂香與油香的那興奮感,至今仍印象深刻。
媽媽是個絕頂聰明的女人,且自視甚高,但因如此,她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人物,對於她的很多作為,我不甚諒解,甚至有過好長一段時間相互不聯絡,不過我現在年紀也大了,有天忽然發現,對於自己與母親間的不合與糾結,很多都不記得了,然後我們就似有似無的開始了和解之路。
很多年後再次去拜訪母親,我只帶著兒子去,媽媽很慎重的預訂餐廳,並訂了該餐廳著名的一整隻烤鴨,我說只有三個人耶,母親不解的反問我,你跟我外孫遠從宜蘭來台北看我,又這麼多年不見,給妳們吃飽吃好有甚麼不對?
當天兒子吃到烤鴨驚為天人,並跟外婆說,這是他第一次吃到烤鴨,母親大驚失色,問我這些年怎麼混的如此之差,外孫10多歲才吃到烤鴨,我心想,因為我不喜歡吃啊,這些年也沒少給這孩子吃過豬雞魚肉的,但嘴上終究沒說出來,母親也意外不像從前繼續追問,要是好久以前,我們大概又會針鋒相對起來,然後不歡而散,然而時間抽去了我們的力氣,我跟母親都患著慢性病,要吵架,還不如把力氣花在好好吃飯上。
之後再跟母親約見,她偶爾會提著預定好的烤鴨,要我帶回宜蘭給外孫,以前我會生氣,但現在卻覺得也好,省下買肉的錢。媽媽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對食物的探索跟體驗,現在雖然住宜蘭,但饞的要命時,也攜了一雙兒女跑回台北,吃中和米粉湯,永和豆漿,西門町魷魚羹米粉、排骨飯,萬華大腸麵線、花生湯、燒麻糬等等,很神奇的是,跟父母一樣,這種行程,當爸爸的都毫無興趣,卻成了我跟孩子們獨有的樂趣。
這一生,對母親種種作為,我都不大認同,她對我也是一樣觀感吧,母親如此會讀書賺錢,卻生養出我這樣只讀閒書又混不好的女兒,但在吃食各方面,確確實實,我秉傳了父母親,血緣透過對食的習慣與愛好,像鏡子內外,相似的模樣跑也跑不了,媽媽的食代,到現在,驀然發現,好像也繼續延續到我的食代了。
Ps.我是多工斜槓婦女,靠多樣工作賺生活費,喜歡文章的話,歡迎贊助。
    avatar-img
    1.5K會員
    74內容數
    在這專題內,我說吃寫吃,因為我愛吃也煮。我先生在宜蘭種米,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所以食物對我來說,除了果腹,還有我人生的軌跡,並且還藉由我的孩子仍繼續在延續著,這是好悠遠好長的過程,想分享那滿滿的記憶跟感概,這就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我是個理想的病人,我仍然過著我理想的生活,你也一定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彭顯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清明節的關係,聯想到相距不過一兩日的寒食節,不過這節日基本上已被淡忘,只有因清明吃著冷食時,才偶爾被我想起。 小時候記著似乎有過過寒食節,沒記錯的話,那時吃的是冷餃子,花素的餡料,粉絲韭菜豆干碎跟蛋花碎,外婆曾說吃淨素的人連奶蛋也不吃,所以加蛋不加肉的料理叫花素,用以區別,免得吃淨素的誤食。不過這真
    如果我記憶可靠,那在我十二、三歲前是沒見過鮭魚的,我父親選魚一定是選一整尾,若真魚身太大,那也是請魚販從中切分成頭尾兩段,看父親要買前半段還後半段,通常爸爸是買前半段的,價格比較貴,但魚頭可做魚頭鍋,肚肉肥嫩,可做紅燒肚襠,因此輪切成片的魚,是從來不上我家餐桌,自然,我不但沒見過鮭魚,就更不要說吃過
    我這人個性很冷,做事又急,但料理上最擅長的,卻是花時間的滷煮燜燉,尤其是湯。 自小家裡每餐不乏有熱湯,玉米排骨湯、白蘿蔔排骨湯、馬鈴薯排骨湯、竹筍排骨湯、芋頭排骨湯等等,至於雞湯,那是感冒時才燉來喝的。這些童年記憶中的湯,幾乎都是豬骨加上根莖類熬煮出來,沒有混搭其他食材,採用的骨頭大多是肋排小排,多
    我外婆生前是做麵食的高手,饅頭自己揉、餃子皮自己桿、麵條也是從和麵開始親手製作,裡頭眾多品項,我小舅跟母親最念念不忘的,應屬韭菜烙盒子。 先把韭菜切成小段,冬粉加水泡發,軟了後切成比韭菜更小的細段,放在旁備用;敲幾顆雞蛋,裡頭放點鹽打勻,另外再泡些小金鉤(一種小型蝦米),然後熱鍋裡放油,先炒雞蛋,把
    五更腸旺,是一道台式川菜,由來眾說紛紜,但我個人覺得眾多說法裡比較合理的,是軍隊裡的伙夫,用鴨血大腸烹煮出來類似毛肚血這道菜的這個說法,畢竟當時初來台灣,食材因地制宜,軍隊退役或現役的伙夫們,的確是創造出跟家鄉風味,同中有異的各式料理,很多菜式也延續至今,所以,五更腸旺的來源,我自己是選擇相信這個的
    我跟我先生,來自兩個迥然不同的家庭。 我父母從事教職,所以吃穿用度較有餘裕,生活中,主廚是我父親,爸爸來自對岸一個雖不靠海,但有大江大河貫流的區域,那裏有河魚、有稻米、有畜養,因此父親的料理是整條魚、大塊肉的燒,豆瓣鯉魚、豆腐蒸草魚、紅燒吳郭魚、醬滷牛筋牛肉牛肚牛百頁、芋頭燒排骨、黃豆蹄膀等等,都是
    清明節的關係,聯想到相距不過一兩日的寒食節,不過這節日基本上已被淡忘,只有因清明吃著冷食時,才偶爾被我想起。 小時候記著似乎有過過寒食節,沒記錯的話,那時吃的是冷餃子,花素的餡料,粉絲韭菜豆干碎跟蛋花碎,外婆曾說吃淨素的人連奶蛋也不吃,所以加蛋不加肉的料理叫花素,用以區別,免得吃淨素的誤食。不過這真
    如果我記憶可靠,那在我十二、三歲前是沒見過鮭魚的,我父親選魚一定是選一整尾,若真魚身太大,那也是請魚販從中切分成頭尾兩段,看父親要買前半段還後半段,通常爸爸是買前半段的,價格比較貴,但魚頭可做魚頭鍋,肚肉肥嫩,可做紅燒肚襠,因此輪切成片的魚,是從來不上我家餐桌,自然,我不但沒見過鮭魚,就更不要說吃過
    我這人個性很冷,做事又急,但料理上最擅長的,卻是花時間的滷煮燜燉,尤其是湯。 自小家裡每餐不乏有熱湯,玉米排骨湯、白蘿蔔排骨湯、馬鈴薯排骨湯、竹筍排骨湯、芋頭排骨湯等等,至於雞湯,那是感冒時才燉來喝的。這些童年記憶中的湯,幾乎都是豬骨加上根莖類熬煮出來,沒有混搭其他食材,採用的骨頭大多是肋排小排,多
    我外婆生前是做麵食的高手,饅頭自己揉、餃子皮自己桿、麵條也是從和麵開始親手製作,裡頭眾多品項,我小舅跟母親最念念不忘的,應屬韭菜烙盒子。 先把韭菜切成小段,冬粉加水泡發,軟了後切成比韭菜更小的細段,放在旁備用;敲幾顆雞蛋,裡頭放點鹽打勻,另外再泡些小金鉤(一種小型蝦米),然後熱鍋裡放油,先炒雞蛋,把
    五更腸旺,是一道台式川菜,由來眾說紛紜,但我個人覺得眾多說法裡比較合理的,是軍隊裡的伙夫,用鴨血大腸烹煮出來類似毛肚血這道菜的這個說法,畢竟當時初來台灣,食材因地制宜,軍隊退役或現役的伙夫們,的確是創造出跟家鄉風味,同中有異的各式料理,很多菜式也延續至今,所以,五更腸旺的來源,我自己是選擇相信這個的
    我跟我先生,來自兩個迥然不同的家庭。 我父母從事教職,所以吃穿用度較有餘裕,生活中,主廚是我父親,爸爸來自對岸一個雖不靠海,但有大江大河貫流的區域,那裏有河魚、有稻米、有畜養,因此父親的料理是整條魚、大塊肉的燒,豆瓣鯉魚、豆腐蒸草魚、紅燒吳郭魚、醬滷牛筋牛肉牛肚牛百頁、芋頭燒排骨、黃豆蹄膀等等,都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她有時覺得煩躁, 尤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之際, 母親頻繁來電, 耳朵重聽的母親, 聽不到她在工作時刻意壓低音量的回覆, 她們無法對話,只好掛上電話。 午休時間,她搭電梯下樓, 走到公司大樓對面的小公園, 坐在溜滑梯的階梯上,回電, 她已經習慣母親頻繁來電都是一些生活很瑣碎的小事,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每年一次,母親都會做大量的金平牛蒡。 這並不是因為我考試得了滿分,或是通過了什麼測驗,甚至贏了棒球比賽等值得慶祝的事,而只是她單純心血來潮。 對於小學生的我來說,母親做的金平牛蒡太過辛辣,讓舌頭發麻。但這道菜結合了醬油、砂糖和味醂的甜鹹味道,即使只吃一口也能配半碗飯,非常美味。
    人生第一次吃咖哩,是阿嬤做的咖哩雞,用的是通路常見的牌子「佛蒙特咖哩」。年幼時食慾不佳,對於大多數的菜餚都提不起興趣,但咖哩總能讓我眼睛一亮再亮。  阿嬤的咖哩,涵蓋了馬鈴薯、紅蘿蔔、帶骨雞肉,有時候會放上白花椰菜,昔日閱讀食譜書時,發現作者Joyce(郭靜黛)老師提過她的母親會在咖哩中加入白花椰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我家的日常吃食總是一陣流行過一陣的,這幾乎取決於我媽的喜好,她是個用情不專的婦女,對食物總抱有心血來潮的狂熱,淘汰外食餐廳的速度比發現「這家不錯」的速度還來得迅猛;她更能欽點某道食材或料理,榮登當季度的常駐嘉賓,例如泰式鮮蝦冬粉煲(整個冬季)、桶裝冰淇淋(半年),以及花生芽(久遠不可考)。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她有時覺得煩躁, 尤其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之際, 母親頻繁來電, 耳朵重聽的母親, 聽不到她在工作時刻意壓低音量的回覆, 她們無法對話,只好掛上電話。 午休時間,她搭電梯下樓, 走到公司大樓對面的小公園, 坐在溜滑梯的階梯上,回電, 她已經習慣母親頻繁來電都是一些生活很瑣碎的小事,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每年一次,母親都會做大量的金平牛蒡。 這並不是因為我考試得了滿分,或是通過了什麼測驗,甚至贏了棒球比賽等值得慶祝的事,而只是她單純心血來潮。 對於小學生的我來說,母親做的金平牛蒡太過辛辣,讓舌頭發麻。但這道菜結合了醬油、砂糖和味醂的甜鹹味道,即使只吃一口也能配半碗飯,非常美味。
    人生第一次吃咖哩,是阿嬤做的咖哩雞,用的是通路常見的牌子「佛蒙特咖哩」。年幼時食慾不佳,對於大多數的菜餚都提不起興趣,但咖哩總能讓我眼睛一亮再亮。  阿嬤的咖哩,涵蓋了馬鈴薯、紅蘿蔔、帶骨雞肉,有時候會放上白花椰菜,昔日閱讀食譜書時,發現作者Joyce(郭靜黛)老師提過她的母親會在咖哩中加入白花椰
    我媽媽不愛煮飯 她的名言就是吃一頓飯~ 何必搞成那樣~ 所以她就算自己煮 也是炒菜+外面的冷凍雞塊炸熱 (因為外婆很會煮~也會教我媽家事~ 我想她是不喜歡煮) 過年過節我們家族是吃餐廳 小時候我跟姐姐說我要找一個很會煮飯的人當老公 這樣我就不用煮飯了~ 後來因為工作搬到鄉下~只能
    Thumbnail
      我家的日常吃食總是一陣流行過一陣的,這幾乎取決於我媽的喜好,她是個用情不專的婦女,對食物總抱有心血來潮的狂熱,淘汰外食餐廳的速度比發現「這家不錯」的速度還來得迅猛;她更能欽點某道食材或料理,榮登當季度的常駐嘉賓,例如泰式鮮蝦冬粉煲(整個冬季)、桶裝冰淇淋(半年),以及花生芽(久遠不可考)。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