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研究很重要,除了找到治療自閉症的新方向外,還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的心靈到底是由什麼構成?要不要把我們腸子裡的細菌也算上一份?關於腸道細菌與個性、社交能力的關係,下一篇繼續寫。這一篇先介紹這研究。
首先,我們要瞭解研究用的「標準大便」怎麼製作。正確說法是「標準化人類腸道菌落」(standardized human gut microbiota, SHGM)。這些細菌來自篩選過的人的大便,篩選標準是沒有感染疾病、代謝疾病、腸胃道問題、神經學或神經發展問題、沒有愛滋病、肝炎、梅毒,不含腸道病原菌、病毒、寄生蟲,捐贈者也要能通過各種抽血檢查、身體檢查。
這些捐贈物(糞便)會經過多重過濾後,以美國FDA的標準儲存在無氧狀態下,以液態的形態冷凍在零下80度C,在進行研究時以乾冰保存送到各個家庭。
研究者選了18位同時有中重度腸胃症狀的自閉症患者,年齡在7-16歲。研究共進行10星期,前面14天先口服萬古黴素(vancomycin)清除患者腸道細菌,避免有任何殘留的病原菌。口服萬古黴素第12天時,開始每天加入稱為Prilosec的抑酸劑,避免胃酸傷害SHGM。第15天,父母給受試者服用MoviPrep,清除剩下的腸道細菌以及腸子裡的萬古黴素。然後,必須在接下來一天(經由直腸)或兩天(口服)給予高濃度的SHGM,然後是每天口服低濃度SHGM,直到第74天結束。
在二〇一七年發表的研究,在第18週,也就是停止服用SHGM後八星期,研究人員還可以偵測到腸胃症狀的大幅改善(量表分數的82%)。至於自閉症相關症狀,也有24%的改善。
重點來啦,二〇一九年發表的研究,研究者繼續追蹤那18位自閉症患者。結果發現,停止口服標準製劑兩年後,腸胃症狀比起研究開始前,減少58%,也就是變差了一些(從82%降下來)。但在專家評估的自閉症症狀的分數,減少了47%,比起兩年前第18週的24%,又再繼續進步。然後有44%的受試者,分數低到可排除在自閉症診斷標準外。
這研究並沒有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但還是清楚指出一個方向:人類大腦與心智功能,可能真的是跟腸道細菌一起演化。腸道細菌影響的不只是人類的食慾、腸道細菌的演化不只是會
操控人類吃的東西,腸道細菌還會影響我們的個性與社交行為。在雙胞胎研究裡,同卵雙胞胎的智商、個性、精神狀況有時會有很大差異,這差異說不定有一部分來自兩個人的腸道細菌後來變得不太一樣。
童年的重大創傷可能會改變我們的腸道細菌,但我們的腸道細菌也可能會讓我們容易得到童年創傷。我們的人生際遇與腸道細菌緊密交錯的程度,可能遠超過想像。益生菌,以及各種人類糞便製劑,已經是未來數十年科學研究的大方向。
參考資料:
- Microbiota Transfer Therapy alters gut ecosystem and improves gastrointestinal and autism symptoms: an open-label study
- Long-term benefit of Microbiota Transfer Therapy on autism symptoms and gut microbi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