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士FAQ|宣教士的一天是怎麼過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宣教士的一天怎麼過,不是宣教士說了算,樣樣都要嚴謹考量、精密算計。為甚麼?

原因一﹒宣教士成了宣教士,是個人主動決定,可是宣教士蒙召奉差,基本上是被動狀態,也就是說,宣教士是有老闆的。既然有頂頭上司,工作職掌的內容、時間的分配運用、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少做、什麼多做...,都該請示,也都要交代。

原因二﹒宣教士之所以是宣教士,任務明確:讓沒有機會聽耶穌的人,可以認識耶穌、相信耶穌,並且讓這些人奉主的名聚集,成為教會。所以宣教士的所言所行,都要以福音為念,奉耶穌的名,從宣教的軸心出發,傳講福音為起手式、栽培門徒為途徑、建立教會為根基。唯有神得榮耀

原因三﹒宣教士在跨文化的情境,尤其開荒階段,常常是地處偏鄉、沒有教會、沒有聚會,沒有辦公室、沒有同事,時間的安排、地點的移動、人員的往來,自由心證。是挑戰、也是試探。理所當然要更謹慎。

因為宣教是打仗,百戰百勝是目標,知己知彼是前提,考量這些原因,條列個人客觀條件:性別、族裔、婚姻、年齡、職業...,評估本地人的眼光,如何看待、如何對待;據此斟酌,在合乎處境化的原則下,個人最有效合宜的工作方法和對象;接著,衡量當地需要,琢磨出個人能力所及、和福音交集的切入點,據此,安排個人工作內容,與項下的時間分配。在這些考量算計底下,不同的時間空間,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一天的過法不同。2018年起,在高涅,我的一天這麼過—

上午:公私不分

三點到四點之間,我會自動醒來、不掙扎起床。每天第一件事,也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事—靈修。不是規定,不是誡命,純粹個人需要,為了安身立命。我必須先跟上帝辦交涉,取得當日限定的使用說明,才知道這一天怎麼過。跟人見面之前,先跟上帝打照面,別人比較可能看到我和顏悅色。

六點前後,天光已亮,家務事登場:燒水、打掃、洗衣;然後就是上市場。這裡只有所謂的傳統市場,而且整個縣,就這個市場,食衣住行育樂,樣樣都有,不只開門七件事,什麼五金雜貨、敲打修理、拼裝縫補,都找得到。吃的,大部分只有早上營業,無論熟食生食,村民們一早把莊稼的收成,帶到鎮上的市場,當賣家,賣得差不多了,變身買家,逛逛看看、挑挑買買,然後回家。我每天早上到市場,主要採買吃貨,豬牛雞魚等肉類,幾乎天天都有,基本上是當天現宰;蔬菜水果方面,無論是當令的,比方三、四月的芒果、六、七月的紅毛丹、雨季的各式葉菜...,或是全年都有的,比如香蕉和小黃瓜,這些都是每天現採現賣,除此之外,也有越南進口的全年蔬果,比如蘋果、花椰菜、馬鈴薯...。

每天上市場,出於民生必需,不去市場,家裡就沒東西吃;可是,不僅如此。在這裡,上市場不止是瞎拚,是生活、是工作,也是文化體驗、人類學田野,更是群體生活的染缸、尋求認同的舞台,和關係建立的磁場。無論如何,每天見面三分情,眼熟了,就成了自己人。在這裡,出入市場的,多半是女流之輩,或許是文化定義的男女分工,可能是風俗民情的習慣成自然,顯然,要和女人家攀交情,市場是最有效的場合,上市場是最接地氣的門路。誰幾天沒賣、誰好久沒買、誰買好多、誰賣好貴...,都是搭話的捷徑,請教獨家料理的偏方,更是受歡迎的敲門磚。

在市場裡走動,我會設定行進方向、鎖定對象,一方面確定別人看到我,滿足她們點名的成就感,一方面是有目標的跟進,一個賣家後面,至少是一個家庭,有時候,幾個賣家串起一個開枝散葉的龐大家族。透過持續家訪,畫出幾個家族譜系,回溯高棉人遷入高涅,在不同階段的不同成因動機,不僅描繪出地方發展的淵藪,對照國族歷史,也在更大的格局,找到獨特的定位。

來回市場,我一定走路。而且會在固定周期、搭配不同路線,確定可以和最大數量的村民打照面,少不了操肩而過,隨口問道「去買菜啊?」或「今天買了什麼?」之類的有口無心;到了家,開始在廚房洗洗切切,左鄰右舍大人小孩,比較會在這段時間,就著廚房灶邊、看看聊聊「今天吃什麼?」,是另種形式的敦親睦鄰、守望相助。這些點滴,積少成多,涓滴穿石,堆疊傳講福音的無形資本、磨蝕分享基督的無形障礙。

如果非要跑趟公部門,無論是縣政府、鄉公所、警察局、縣立醫院、各級學校,也會安排在早上,不保證十拿九穩,確實比較不會白跑一趟。

中午:曬電腦

上午十一點到下午兩點,日正當中、飢腸轆轆,艷陽高照、昏昏欲睡,是約定成俗的午休時間,除非事先約好,貿然上門,打擾無疑,別怪人家待客不周、臉色不好。實在又餓又累,得先充電,吃飽睡飽,通體舒暢、腦筋清楚,再說。

我們不會明知故犯,挑中午串門。可是,如果請人家來家裡吃飯,我們會邀約吃中飯,是一個彈性比較大的時段,遲到早退、早到遲退,都合情合理,也好處理。有人吃飽喝足,肚皮緊、眼皮鬆,小睡片刻才走人;有人到鎮上,辦事、採購前後,我家吃頓飯,當加油站。不是交際應酬,只是日常生活。

沒有客人的日子,因為沒有午睡的習慣,這段時間,成了中場換場的黃金時段,也是我的辦公時間。我會坐在電腦前,處理電子郵件、寫禱告信、報告,打電話...

下午:祈禱傳道

下午兩點,禱告會開始,我家天天禱告會。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集,主就再我們中間。我們兩個人,奉主的名、大大張口,稍作進度更新報告,直接進入禱告:首先為柬埔寨禱告,尤其是高涅,屬靈復興、聖靈工作、教會建立、人心悔改相信,一個個提名代禱;接下來為我們的家人、教會、朋友,按我們所知,也順從聖靈的感動。

禱告會後,奉主的名,把自己差派出去,走遍各城各鄉,隨走隨傳講耶穌。每天走不同方向、進不同村子,讓每個村子,一個禮拜有一次機會,接受福音的光照、洗滌, 也讓村民知道,想問問耶穌二三事,在甚麼時間,會有人上門,或者在甚麼地方,可以找到人。

我們的駐點,都是所謂福音未及之地,不僅沒有教會、沒有基督徒,甚至大部分人,從來沒聽過耶穌,或者曾經耳聞,卻不明所以。通常我們進了一個村子,會從人群聚集的雜貨店、大樹下,或人家家問起:「有沒有聽過耶穌?要不要認識耶穌?」如果願意,我們開獎,如果意興闌珊,絕不強人所難。到了一個階段,有了感情,無論他們提甚麼雞毛蒜皮的為難,或天大地大的委屈,我們會邀請他們:「我們可以幫你們跟耶穌禱告嗎?」有時也有提問,或許是耳聞的困惑、或許是存心挑臖,我們通常會說:「我們來看看聖經怎麼說...」

我們盡可能在天黑之前進家門,很有「趁著白日行路」的味兒。

晚上:夜生活

鄉下地方,沒有夜生活。電力不普及,是原因之一;公共設施不足,沒有路燈,加上路面坑坑洞洞,也是原因;還有自然因素,雨季的晚上,隨時來場鋪天蓋地的雨,乾季的夜裡,捲動漫天沙塵的狂風,都提高出門的門檻、拉低出門的興致。而且鄉下人的觀念,好人夜裡不出門,夜裡出門的,都是壞人,做些見不得人的事。我們入境隨俗,比照辦理,為了當好人。

晚上六點半到七點,進入收工狀態,開啟閱讀模式,直到八點半到九點之間,上床睡覺。我們的夜生活,就是我們的家居生活,也是我的休閒時刻。

這是我的每一天,也是理想的一天—「我奉差原是為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宣教柬埔寨
33會員
188內容數
在柬埔寨鄉村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灌溉高棉人對耶穌的認識 耕耘高棉人跟耶穌的感情
宣教柬埔寨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我以路加為師,寫給我的提阿非羅。 寫給提阿非羅 提阿非羅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收件人,這兩卷書的第一章第一節都提到他,他在聖經中就出現這兩次。 「提阿非羅」的意思是「愛上帝的人」或「被上帝愛的人」,有推論是他領洗的時候被賦予的新名,也有一說,是路加帶領他信主的,「大人」則是當時對權貴的尊稱。當
2025/04/27
我以路加為師,寫給我的提阿非羅。 寫給提阿非羅 提阿非羅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收件人,這兩卷書的第一章第一節都提到他,他在聖經中就出現這兩次。 「提阿非羅」的意思是「愛上帝的人」或「被上帝愛的人」,有推論是他領洗的時候被賦予的新名,也有一說,是路加帶領他信主的,「大人」則是當時對權貴的尊稱。當
2025/04/21
宣教士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機率,跟業績和資歷有關。待得越久,業績越差,越有可能被問到。當然,這裡的情境是柬埔寨限定,其他宣教工場所在國家,不在討論之列。 無論桔井ក្រចេះ、仕倫ស្នួល或高涅កោះញែក,當地人看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待了四分之一世紀,似乎不事生產,仍然衣食無虞,後面如果沒有金
2025/04/21
宣教士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機率,跟業績和資歷有關。待得越久,業績越差,越有可能被問到。當然,這裡的情境是柬埔寨限定,其他宣教工場所在國家,不在討論之列。 無論桔井ក្រចេះ、仕倫ស្នួល或高涅កោះញែក,當地人看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待了四分之一世紀,似乎不事生產,仍然衣食無虞,後面如果沒有金
2023/07/16
聽!  以前我常來這套—別人跟我講話,我目不轉睛盯著電腦,手也沒閒著,左手翻資料、右手寫東西,同時用腳跟另外一個人示意,腦袋卻在想別的事,嘴巴還不忘提醒跟我講話的人:「你說,我在聽」,然後還真的對答如流。 現在我換新招—一次只做一件事。有人跟我講話、或者要跟我講話,我會閉上嘴巴,面向對方,看著
2023/07/16
聽!  以前我常來這套—別人跟我講話,我目不轉睛盯著電腦,手也沒閒著,左手翻資料、右手寫東西,同時用腳跟另外一個人示意,腦袋卻在想別的事,嘴巴還不忘提醒跟我講話的人:「你說,我在聽」,然後還真的對答如流。 現在我換新招—一次只做一件事。有人跟我講話、或者要跟我講話,我會閉上嘴巴,面向對方,看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這腳步快速的社會,人人都在意KPI和投資報酬。好像手上的項目越賺錢、帶來的成交訂單數越多,就會帶來更高的職務位階、更高的薪水,代表這個人的事業做得越成功。那麼,福傳工作的KPI和投資報酬是什麼呢?
Thumbnail
在這腳步快速的社會,人人都在意KPI和投資報酬。好像手上的項目越賺錢、帶來的成交訂單數越多,就會帶來更高的職務位階、更高的薪水,代表這個人的事業做得越成功。那麼,福傳工作的KPI和投資報酬是什麼呢?
Thumbnail
拿起話筒,那一端傳來老友的聲音。
Thumbnail
拿起話筒,那一端傳來老友的聲音。
Thumbnail
「搬家」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這裡的「搬家」指的是高棉鄉下“搬”家的版本。 在柬埔寨鄉下住了廿幾年,碰到不下雨的乾季,常有機會看到當地人搬家:把整個家抬起來,搬到另一個地點。名符其實“搬”家。 每個“搬”家,都不是一戶人家可以獨力完成的,幾乎都要全村出動,分工合作。家家戶戶、出人出力,而且全是志工,再理
Thumbnail
「搬家」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這裡的「搬家」指的是高棉鄉下“搬”家的版本。 在柬埔寨鄉下住了廿幾年,碰到不下雨的乾季,常有機會看到當地人搬家:把整個家抬起來,搬到另一個地點。名符其實“搬”家。 每個“搬”家,都不是一戶人家可以獨力完成的,幾乎都要全村出動,分工合作。家家戶戶、出人出力,而且全是志工,再理
Thumbnail
今天的領受是這週六 跟豬豬第一次晚崇主日, 在一句經文領受到的, 雖然之後有討論一下, 但是不知道他有沒有一些收穫、領受 這個月剛好是宣教月, 分享的陳維恩牧師, 主要是分享他在 巴布亞紐幾內亞生活的故事...... 後來說到人們都會說他們一家在那邊服事 好辛苦、好危險...... 但他說我們都搞錯
Thumbnail
今天的領受是這週六 跟豬豬第一次晚崇主日, 在一句經文領受到的, 雖然之後有討論一下, 但是不知道他有沒有一些收穫、領受 這個月剛好是宣教月, 分享的陳維恩牧師, 主要是分享他在 巴布亞紐幾內亞生活的故事...... 後來說到人們都會說他們一家在那邊服事 好辛苦、好危險...... 但他說我們都搞錯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有關宣教士的書籍,其中的内容讓我不由深思。書的内容大致是講述在19世紀一位英國的宣教士,去到中國偏遠山村宣教,在長達30年的日子裏,帶領了大批人信主,最終自己也埋尸山谷之間,成為壯舉。 書中有3処讓我大爲感動。不僅讓我想起這些年我在職場中的經歷,無論是宣教還是職場,影響我們的從來不是立場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有關宣教士的書籍,其中的内容讓我不由深思。書的内容大致是講述在19世紀一位英國的宣教士,去到中國偏遠山村宣教,在長達30年的日子裏,帶領了大批人信主,最終自己也埋尸山谷之間,成為壯舉。 書中有3処讓我大爲感動。不僅讓我想起這些年我在職場中的經歷,無論是宣教還是職場,影響我們的從來不是立場
Thumbnail
嗨,我chew。 最近,我決定將前幾天寫的小說搬家來部落格。 我會修稿之後再搬家過來,所以兩邊的內容不太一樣。從今天開始開工,雖然我現在只寫了第一篇,第二篇的內容寫了好幾天都不太滿意。(雖然第一篇也沒有很滿意就是了。 更新時間會有點落差,所以第一手更新會在另一個平台。 好,那現在是小說時間。
Thumbnail
嗨,我chew。 最近,我決定將前幾天寫的小說搬家來部落格。 我會修稿之後再搬家過來,所以兩邊的內容不太一樣。從今天開始開工,雖然我現在只寫了第一篇,第二篇的內容寫了好幾天都不太滿意。(雖然第一篇也沒有很滿意就是了。 更新時間會有點落差,所以第一手更新會在另一個平台。 好,那現在是小說時間。
Thumbnail
職場的抱怨聽過了不少,這次從威老闆的辣雞湯一書《 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 》,思考現有的教會機構職場文化,當然有人會用服事來看待,但現實中還是一種職場世界,從中付出心力勞力換取所得,或是獲得支持,撇掉神聖的包裝,直接面對工作環境中的遭遇,個人心態,這樣能衝擊出哪些火花呢?
Thumbnail
職場的抱怨聽過了不少,這次從威老闆的辣雞湯一書《 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 》,思考現有的教會機構職場文化,當然有人會用服事來看待,但現實中還是一種職場世界,從中付出心力勞力換取所得,或是獲得支持,撇掉神聖的包裝,直接面對工作環境中的遭遇,個人心態,這樣能衝擊出哪些火花呢?
Thumbnail
從韓國清平回來以後,我渾身充滿了滿滿的靈力。用基督教的說法是聖靈充滿,佛教則是法喜充滿,。 一回到台灣除了打電話回家報平安,再來就是打給信宏了。 我在電話這頭跟他說我回台灣了,我本來以為他很會開心,但他那邊卻是用著不帶感情的聲音說著「喔,我知道了,平安回來就好。」
Thumbnail
從韓國清平回來以後,我渾身充滿了滿滿的靈力。用基督教的說法是聖靈充滿,佛教則是法喜充滿,。 一回到台灣除了打電話回家報平安,再來就是打給信宏了。 我在電話這頭跟他說我回台灣了,我本來以為他很會開心,但他那邊卻是用著不帶感情的聲音說著「喔,我知道了,平安回來就好。」
Thumbnail
總是會聽到「阿你的工作不是聊天而已嗎?感覺很輕鬆欸!」又或者是「光聊天也可以賺錢,好好喔!」總聽到一些會翻白眼到恆春不解的話🙃所以今天就來揭開,到底諮詢師的日常在做什麼吧!Let’s Go!
Thumbnail
總是會聽到「阿你的工作不是聊天而已嗎?感覺很輕鬆欸!」又或者是「光聊天也可以賺錢,好好喔!」總聽到一些會翻白眼到恆春不解的話🙃所以今天就來揭開,到底諮詢師的日常在做什麼吧!Let’s Go!
Thumbnail
因著這一年在工作的不順遂及身心靈極度的匱乏,為了解決三餐的問題,大概一個多月前我開始不固定的在租屋處附近的恩友聚會。恩友是台灣就我所知唯一關懷街友跟提供餐食的基督教機構,提供遊民一日兩餐及沐浴的服務。 坦白說,基於讀書人的虛榮心,在加上過去因為有穩定工作,自然也不會想要跑去跟一群街友共同聚會共同用餐
Thumbnail
因著這一年在工作的不順遂及身心靈極度的匱乏,為了解決三餐的問題,大概一個多月前我開始不固定的在租屋處附近的恩友聚會。恩友是台灣就我所知唯一關懷街友跟提供餐食的基督教機構,提供遊民一日兩餐及沐浴的服務。 坦白說,基於讀書人的虛榮心,在加上過去因為有穩定工作,自然也不會想要跑去跟一群街友共同聚會共同用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