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小孩都需要專注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專注的外國小女孩

專注的外國小女孩

今天在讀一本書運動改造大腦:活化憂鬱腦、預防失智腦,IQ和EQ大進步的關鍵,發現注意不足多動症也算是ADAH(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kinetic disorders),後來也發現過動也是一種ADAH。

發生原因:

引起孩子多動症的因素很多,剖腹產、家庭和社會環境等都可能引起孩子多動,但是具體的每個孩子的原因都不一樣,經過藥物, 物理治療,ADAH多動症是可以改善和治癒的。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因為我們家小孩雖然在幼稚園人際關係好,但調皮,會搶話, 在2歲的時候去看皮膚科原本是去看皮膚,最後因為太調皮,皮膚科女醫生說他會不會有過動,其實我當時聽了不太舒服。
當時他還在小班大家在排隊他會插隊, 幼稚園老師也沒有辦法處理,反而要家長處理, 所以我們轉了個學校,新的幼稚園老師發現小孩只是有點急躁,要家長一起教他學習等待。
Ian到了5歲好了很多,專注力也增加,但小孩仍然椅子坐不住會扭來扭去,有規定他一段時間才能離開位置。

而我會注意到這本書是我發現書上舉得分心的例子和我很像,我通常上午專注力很好到了下午專注力就沒有那麼集中了, 自己對有興趣的事可以很專注, 例如寫作, 但對於日常常規慣例要做的事,例如確認一些數字報告或建立表格數字就會覺得很單調,或整理家裡的東西, 沒有興趣, 所以效率就不好,也講到被孩子叫的時候會不自覺得不耐煩,或是時間觀念早上快遲到之類的,或定了計畫沒辦法執行太久,
但這本書講到這現象也算是ADAH。
作者有認為這種人適合當業務, 或做一些有挑戰性的工作, 因為有挑戰反而能及時完成的到讚美,我仔細回想自己當業務的時候的確績效都還蠻好的,也有領過獎, 令我很驚訝也想要繼續看下去這本書再講甚麼。

ADAH名人:

書上是說ADAH沒有挑戰的事物會興趣缺缺跟拖延,醫學會主張用藥物治療ADAH,但我覺得ADAH可以多用非藥物的物理性治療。因為很多名人也有ADAH, 特別是藝術家,創造家, 哲學家比較有創意天馬行空, 自然有ADAH的成分, 怎麼不說他們是比常人擁有更多的想像力跟多才多藝呢!

列舉名人有藝術家達文西、畢卡索、凡高、飛人喬丹、飛魚菲爾普斯、文學家海明威、音樂家莫扎特、貝多芬、洛克菲勒、探險家哥倫布、電影大師希區柯克、
史匹柏、湯姆·克魯斯,科學家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軍事家巴頓將軍、
哲學家蘇格拉底,政治領袖邱吉爾、拿破崙…真得很多了。
這一長串兒的豐功偉業偉人,小的時候可都是多動症兒童。
美國45任總統中就有5位童年患有多動症。

達文西,全球最著名的ADHD患者,雕塑家、音樂家、醫學家、哲學家、畫家、發明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師、軍事學家,數數,就知道這位文藝復興之父小時候很有好奇心跟嘗試力。

菲爾普斯,世界游泳冠軍,有著「水中鯊魚」的美稱。獲得冠軍後,回憶了曾經經歷過的那段多動症時期。菲爾普斯的媽媽說,菲爾普斯小時候十分好動,經檢查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個不折不扣的「多動症」孩子,片刻都停不下來。機緣巧合下,菲爾普斯接觸到了游泳,在游泳池中展露了自己的才華,教練也開始對他進行重點培養。其實,媽媽當時並沒有期望菲爾普斯能有今天的成就,只希望游泳能緩解兒子的「多動症」,沒想到卻培養出一個「意外」來,曾經的那位問題兒童會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破紀錄。

改善訓練方式:

除了藥物治療和有效的心理行為治療之外,還有一些訓練方法可能也對於ADHD存在改善作用,包括腦電生物反饋,感覺統合訓練,平衡儀訓練,電腦版本的認知任務訓練等。基本上我不贊同用藥物, 跟醫生的理念不同, 我認為透過其他方式也可以改善這種症狀。

1.腦電生物反饋治療(這方法是我第一次看到的):


應用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教給兒童通過視、聽反饋來抑制與注意力分散有關的θ腦電波,增加與維持注意力分散有關的β腦電波活動來達到治療的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目的。該治療具有無副作用,療效顯著且持久等多種優勢。
現在很多冥想音樂都有θ波β波可以多多聽放鬆音樂喔,或者可以多聽貝多芬的交響曲!

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是一項通過儀器分析孩子的腦電波的方法,針對孩子的腦電波反饋訓練孩子的弱項的方式讓孩子的注意力增強起來,這種方法是目前效果快短時間且能讓孩子保持持久的注意力的方法,這種腦電生物反饋可以形成數據讓家長能實時觀察孩子的進步效果。
這點我是第一次聽過, 也蠻想知道用儀器怎麼訓練孩子的弱項的。

2.感覺統合訓練

通過訓練,促進大腦各個部位功能的統合,從而增強孩子的注意力、動作協調等方面能力,據統計有效率可達87%以上。
例如 : 家長從後方抱住孩子,baby時可以買觸覺球去刺激觸覺的部分,用手沾顏料蓋印章去作畫,或拿蔬菜作畫。
訓練孩子甚麼以碰觸甚麼不能碰觸?這很重要否則帶出去都在亂碰店家的東西。

3.學習能力訓練:


對孩子的注意力、邏輯思維、想像能力、記憶能力、學習方法等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邏輯思維:



(1)邏輯配對版:

例如東雨有出很多邏輯配對書,價格實惠的是大陸邏輯狗, 台版是樂智高,畫風較優美的是AMIQ,而我們家是用德國的Luk配對版,德國的邏輯教育很有名。


(2)數學寶盒

信誼的數學寶盒是滿滿的一大箱,寶寶就可以開始使用。

123方塊:
小小孩比較不會吃東西時就可以拿出123方塊來組合,認識顏色,跟堆疊訓練平面跟立體空間,大一點拿出來練習99乘法,小學自然而然就會數學了。

隱形金字塔:
長大一點像我們最近把隱形金字塔拿出來,認識三角體,倒出不同的三角形再發進去盒子,不要以為很簡單,其實很動頭腦,連我一開始都想跟試了蠻久的,後來找到方法在帶孩子一起想跟操作,終於把金字塔都放回去盒子了。

如果想體驗數學寶盒也歡迎聯絡我,幫您介紹親切的服務人員。


123方塊

123方塊

隱形金字塔

隱形金字塔

(3). 拼拼圖:



拼圖可以培養耐心跟受挫力容忍度,精細動作跟眼手協調,觀察認知問題解決。

0~2歲baby是拿有握把的拼圖,也可以稱為手抓板拼圖, 2歲時同事有再特別提醒我玩拼圖的重要性,所以每個歲數3, 4歲都會玩一下, 看看有沒有達拼圖片數, 我會請孩子挑他喜歡的圖案,最近剛5歲有拚到80片,一開始拼不出來他有顯得不耐煩, 我是陪伴在他旁邊, 提醒他, 從相同顏色,角落或玩具開始拚,最後做完不要忘記讚美孩子,之後Ian很有成就感又再拚一次,最後Ian 5歲2M可以獨立完成80片的拼圖喔!
沒嘗試過的家長也不用擔心,一開始我們也是玩最基礎的手抓板的,隨著年齡後來才玩進階的。
講究想特別培育孩子這塊的家長也可以買公文一系列的拼圖,
下面的拼圖是最近孩子挑的圖案,他選的是自己喜歡且符合生活的。

各歲數對應的拼圖數如下:

1~2歲:1-3片
2~3歲:4-10片
3~4歲:12-38片
4~5歲:38-50片
5-6歲:60-150片
6~8歲:200片

該年齡的拼圖都會拚後,就可以讓孩子嘗試拚歲數以上更多片的拼圖囉!

pegga pig房間遊玩80片拼圖

pegga pig房間遊玩80片拼圖

(4).想像創造能力:

美術畫畫, 像我很推薦畫啦啦線上,把人一生中需學到L1到L2至少把美術基礎能力打起來。
另外, 除了美術基本功外,畫啦啦也可以讓孩子選修國畫,漫畫,裝置藝術的課程
家長有興趣也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學畫,實在是很划算。

Ian第三次上課的畫作細菌的世界

Ian第三次上課的畫作細菌的世界

(5) 記憶能力撲克牌遊戲:

把撲克牌全部打開,再全部蓋起來去猜撲克牌位置。
訓練孩子注意力,反應力跟記憶力。
也可以將撲克牌的數字,花色做變換。

(6)積木

0-2歲會有「顏色形狀積木」(圓形 三角形 正方形),如果有訂巧虎,或直接上蝦皮可以單買「顏色形狀積木」。
軟質積木,有各種形狀的,上面會有的有動物跟數字。市面上也有賣類似樂高積木的,遊樂園組,摩天輪,跟車子,機器人組合。
3歲或不太吃積木可以接樂高積木,5歲銜接樂高動力機械。基礎的樂高反而更有創意搭建,後面的樂高會開始學一些理化理論,測試驗證,建議5歲後再學。


4.家長找注意力遊戲培養孩子

注意力遊戲是一個需要家長堅持的訓練孩子注意力,集中能力的方法,
注意力訓練遊戲也比較有趣能吸引孩子,這種方法孩子也能果斷的接受。

遊戲的方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也是一種實用的方法,這種方法效果需要家長堅持才會有效果,也能達到孩子注意力集中訓練的目的。

(1)查找遊戲:
當屁屁偵探,找出這兩幅畫有甚麼不一樣的地方, 把不一樣的地方給圈起來。
家長可以當布朗,可以互相交換腳色。
我以前玩這個遊戲,會寫程式的同學會更拿手,因為當初家長比較沒有訓練我這塊,現在有些圖書有這種比較遊戲,像我們家有訂閱信誼小太陽, 有需要的話我也可以介紹您做訂閱,到最下方的粉絲頁聯絡我說看到這篇文章想試看小太陽。

5.培養孩子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孩子喜歡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會更加的集中和專心,家長通過培養孩子對喜歡事物的專心,鼓勵孩子做事都專心的去做,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慢慢的培養起來.

像Ian 喜歡樂高積木,我們家有好幾款樂高積木, 玩樂高積木的部分他就可以玩很久很專注,訓練想像力去組合創造成不同的形狀跟造型,目前也開始在進行樂高動力機器人。

最後,不能因為孩子好動,就不讓孩子從事運動、遊戲,好動的小孩一般有很旺盛的精力,得到有效釋放後,才能專心做其他事,家長不應該因為孩子好動就限制孩子運動。
例如 : 讓小孩上舞蹈課, 我們家小孩上芭蕾舞,現代舞 對於柔軟筋骨,舞蹈基本動作也很有幫助。

多運動, 應該要好好讓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去公園跑跳,踢足球, 消耗多餘的體力。在孩子運動時,不要盲目,最好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技巧和能力,吊爬單槓滿足孩子的運動需求,孩子玩沙玩土撿葉子果實也不要覺得髒,那可是孩子的寶物, 我們小時候也都是撿東撿西的,這樣也可以多增加些觸覺力。

如果這文章對您有所益處也歡迎幫愛薇絲按 右邊喜歡(愛心),訂閱,追蹤或下面的拍手5下,支持好文創作,請幫忙分享給其他朋友, 謝謝。歡迎到愛薇絲的粉絲頁FB做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薇絲 Avis 學習專家的沙龍
36會員
103內容數
將愛薇絲的人生心靈修行, 塔羅 ,記夢與大家分享 常常做察覺反思,一個人生太順暢反而會影響察覺,一個人若不順暢又不察覺 當下,人生的路難免不好走。在這裡我將與大家分享人生有益的覺察與感觸, 加速與宇宙的連結。
2023/05/01
傍晚不想出門,看新書看到一半, 被孩子要求去觀賞螢火蟲(ホタル、fireflies)! 愛薇絲也是第一次看到螢火蟲,搭乘公車到榮星花園, 從一條黑暗的小徑進入螢火蟲區,螢火蟲區禁止拿手電筒。 螢火蟲在有浮萍的池塘,影子晃動草叢裡,一閃一閃地閃爍著, 換個方向角度,才能看到其他更多的螢火蟲。
Thumbnail
2023/05/01
傍晚不想出門,看新書看到一半, 被孩子要求去觀賞螢火蟲(ホタル、fireflies)! 愛薇絲也是第一次看到螢火蟲,搭乘公車到榮星花園, 從一條黑暗的小徑進入螢火蟲區,螢火蟲區禁止拿手電筒。 螢火蟲在有浮萍的池塘,影子晃動草叢裡,一閃一閃地閃爍著, 換個方向角度,才能看到其他更多的螢火蟲。
Thumbnail
2023/04/13
愛薇絲看到未回答的問題? 所以決定回答這些未被回答的問題家長語文問題。 Tutor JR線上課程唯一猶豫的是, 小孩發音不標準,老師線上很難矯正嘴型舌頭, 似乎比較適合有一定程度以上學過英文的小孩。
Thumbnail
2023/04/13
愛薇絲看到未回答的問題? 所以決定回答這些未被回答的問題家長語文問題。 Tutor JR線上課程唯一猶豫的是, 小孩發音不標準,老師線上很難矯正嘴型舌頭, 似乎比較適合有一定程度以上學過英文的小孩。
Thumbnail
2023/04/11
傍晚放風!小孩就是要到處跑跑跳跳, 開開心心到處遊玩,溜繩索是最好玩了! 放放電,晚上才好睡哦! イアン睡前我們在講 小狗錢錢的成功日記 1.他說今天交到新朋友,
Thumbnail
2023/04/11
傍晚放風!小孩就是要到處跑跑跳跳, 開開心心到處遊玩,溜繩索是最好玩了! 放放電,晚上才好睡哦! イアン睡前我們在講 小狗錢錢的成功日記 1.他說今天交到新朋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上的是Sabrina閱讀書目整理出來的資訊。供大家參考 😊 我會對這個領域有興趣,是因為身邊友人也有成人ADHD。對於我們平凡的人而言,專心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ADHD的朋友們,大腦結構和我們平凡的人有著不同的地方。多點理解,可以幫助自己多點包容。
Thumbnail
以上的是Sabrina閱讀書目整理出來的資訊。供大家參考 😊 我會對這個領域有興趣,是因為身邊友人也有成人ADHD。對於我們平凡的人而言,專心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ADHD的朋友們,大腦結構和我們平凡的人有著不同的地方。多點理解,可以幫助自己多點包容。
Thumbnail
作者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ADHD,過動兒。透過回顧就學及生活的跌跌撞撞,昇華成可以分享給大眾的心法。在教學現場中,過動兒也是數一數二常見的類別,這本書成了我相當珍貴的寶庫-更加瞭解過動兒的限制以及優勢。
Thumbnail
作者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ADHD,過動兒。透過回顧就學及生活的跌跌撞撞,昇華成可以分享給大眾的心法。在教學現場中,過動兒也是數一數二常見的類別,這本書成了我相當珍貴的寶庫-更加瞭解過動兒的限制以及優勢。
Thumbnail
身邊有不少媽媽朋友,在學齡小孩入學沒多久,因為孩子種種不專心、過動的跡象或是打擾班級上課的行為引起老師注意,於是都會接到電話詢問孩子是否有看醫生? 或是暗示的表達是否該讓他服藥,我在Jensen小一時,也曾經接過這樣來自老師關心的電話。 但是讓孩子吃藥,到底是為了治病還是應急? 它到底有沒有答案?
Thumbnail
身邊有不少媽媽朋友,在學齡小孩入學沒多久,因為孩子種種不專心、過動的跡象或是打擾班級上課的行為引起老師注意,於是都會接到電話詢問孩子是否有看醫生? 或是暗示的表達是否該讓他服藥,我在Jensen小一時,也曾經接過這樣來自老師關心的電話。 但是讓孩子吃藥,到底是為了治病還是應急? 它到底有沒有答案?
Thumbnail
ADHD的產生,現在研究上還沒有一個定論,如果用西醫的角度來解釋,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DSM-5)的資料顯示,得到過動症的風險因子有以下這些: (中醫藥年報 第 29 期 第 10 冊 1 編號:CCMP95-TP-023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中醫治療實證研究)
Thumbnail
ADHD的產生,現在研究上還沒有一個定論,如果用西醫的角度來解釋,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DSM-5)的資料顯示,得到過動症的風險因子有以下這些: (中醫藥年報 第 29 期 第 10 冊 1 編號:CCMP95-TP-023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中醫治療實證研究)
Thumbnail
我在面對孩子時使用的視野與觀點,習慣從根本的源頭理解起,從了解孩子的心理層面開始(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又怎麼會這樣想…)。孩子自己很難表達這些歷程,但大人可以試著發問、嘗試錯誤,最後發明應對的方法。
Thumbnail
我在面對孩子時使用的視野與觀點,習慣從根本的源頭理解起,從了解孩子的心理層面開始(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又怎麼會這樣想…)。孩子自己很難表達這些歷程,但大人可以試著發問、嘗試錯誤,最後發明應對的方法。
Thumbnail
這是看過許多文獻後對於過動兒常有的迷思做出的一份懶人包,我也將在文章裡對常見關於過動兒的迷思做出醫學以及自身認知的解釋。
Thumbnail
這是看過許多文獻後對於過動兒常有的迷思做出的一份懶人包,我也將在文章裡對常見關於過動兒的迷思做出醫學以及自身認知的解釋。
Thumbnail
專注的外國小女孩 今天在讀一本書運動改造大腦:活化憂鬱腦、預防失智腦,IQ和EQ大進步的關鍵,發現注意不足多動症也算是ADAH(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kinetic disorders),後來也發現過動也是一種ADAH。 發生原因:  引起孩子多動症的因素很多,剖腹產
Thumbnail
專注的外國小女孩 今天在讀一本書運動改造大腦:活化憂鬱腦、預防失智腦,IQ和EQ大進步的關鍵,發現注意不足多動症也算是ADAH(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kinetic disorders),後來也發現過動也是一種ADAH。 發生原因:  引起孩子多動症的因素很多,剖腹產
Thumbnail
所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過動症),是指孩子在注意力、過動程度和衝動抑制方面達到一定程度的困難,造成發展上的障礙,我們稱之為過動症。這本書是為養育ADHD的患童父母所寫,也是為了想瞭解此症和因應之道的人所寫
Thumbnail
所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過動症),是指孩子在注意力、過動程度和衝動抑制方面達到一定程度的困難,造成發展上的障礙,我們稱之為過動症。這本書是為養育ADHD的患童父母所寫,也是為了想瞭解此症和因應之道的人所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林仁廷心理師。分享我在面對孩子時使用的視野與觀點,我習慣從根本的源頭理解起,從了解孩子的心理層面開始(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又怎麼會這樣想…)。孩子自己很難表達這些歷程,但大人可以試著發問、嘗試錯誤,最後發明應對的方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林仁廷心理師。分享我在面對孩子時使用的視野與觀點,我習慣從根本的源頭理解起,從了解孩子的心理層面開始(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又怎麼會這樣想…)。孩子自己很難表達這些歷程,但大人可以試著發問、嘗試錯誤,最後發明應對的方法。
Thumbnail
一年級的小君被診斷為過動症(ADHD),小君在座位上總是坐立不安,雙腿不停抖動外,手也動來動去的,常常在老師上課上到一半後,不時地站起來離開座位,像是身上裝了電動馬達,爬上爬下的,讓人頭痛不已。小君也常常話很多,無法停止跟別人說話,甚至是自言自語。說的話也往往沒有頭緒,無法跟別人的話題接上線
Thumbnail
一年級的小君被診斷為過動症(ADHD),小君在座位上總是坐立不安,雙腿不停抖動外,手也動來動去的,常常在老師上課上到一半後,不時地站起來離開座位,像是身上裝了電動馬達,爬上爬下的,讓人頭痛不已。小君也常常話很多,無法停止跟別人說話,甚至是自言自語。說的話也往往沒有頭緒,無法跟別人的話題接上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