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段心理治療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兩週,我在醫院與柳心理師的心理治療正式地結束了。心理師即將轉職,所以沒有辦法再繼續我們的談話。
這段治療的開始,始於兩年前我請精神科醫師幫我轉介心理師。當時工作表現極不穩定,希望有心理師幫助我修正問題,讓我能在同一份工作在職久一點。不過,轉介心理師需要排隊,等一等我也就漸漸遺忘這件事了。是突然有一天,柳心理師打電話來,我才又想起。當時其實已經度過工作波動的危險期,並沒有立即性的需求,我猶豫是否要安排治療,最後還是答應了。
心理治療剛開始,心理師總會先釐清治療目標,我的目的。醫院的轉介心理師是健保服務,不需要收費。一次療程大約六次談話,然後看心理師的時間安排,可以再繼續治療。我希望心理師至少陪我到現任工作滿一年,也陪我再多探索自我,找到一些工作老是卡住的原因,並試著解決它。
就這樣,從一百零八年七月開始,我們進行每個月一次的談話。
每個心理師工作的方式不同,曾經遇到一位心理師拿著筆電記錄我們的談話,但是筆電就這樣硬生生放在我和心理師的中間,那次治療我覺得爛透了。柳心理師是用紙筆認真的做著筆記,我們眼神有很多交流,我覺得好多了。而我後期也會在治療前準備好我的筆記,我想討論的問題,因為一個月才一次,特別珍貴,希望在思考和回想上不要浪費太多時間。
在這一年多的治療,發現我總是十分冷靜和理性,即便在敘述一些不舒服或痛苦的事,我也有點輕描淡寫。但心理師聽得懂很重要,好險柳心理師都聽得懂,那些無論是過去或現在的事件和感受。我們也在治療期間,討論一些我的重要議題,比方說,我老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事情做得不夠好。又或者是小時候因為家裡環境造成我的情緒被忽略,現在它也就成為一個遺憾。
要結束一段治療關係,心理師也會花時間和個案談這件事的影響。沒想到當我知道柳心理師要轉職,我們的治療關係要結束時,我沒有特別的感受。理性上人會分離是很自然的事,但我對於治療結束沒有太多內在感受。心理師總會擔心個案的情緒,我也只能委婉地表達我沒太多想法,怕心理師也會失落。
或許是因為現在自己比較獨立,不用太依賴別人,也沒有投射太多情感在心理師上,就當作一段專業關係的建立。基本上,我們還是陌生人。不過對於我的人生來說,心理師也是一個重要的支撐點,和醫生和我一起撐住我的屋頂,我有寫卡片告訴她這件事。
憂鬱症的復原之路很長,很不容易,所以我會再請醫生幫我轉介別的心理師,繼續陪我走這段路。也感謝柳心理師這一年八個月的陪伴和支持,成為這條路上的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的憂鬱症經藥物治療五、六年,大致上已不會再強烈的發作。經過一番努力,低潮和憂鬱的頻率慢慢減少,從糟糕的狀態復原的速度愈來愈快,總算在這半年間,體會到身心平衡、心情愉快,以及可以像一般人穩定的生活。
心理治療是極有深度且意義深遠的一種影響和轉變人的治療方式,這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書作者對心理治療的讚譽。她是美國一位心理諮商師,整本書可以說是她自己去找了心理師做心理治療的心路歷程,裡頭穿插了她幾位病人的故事。作者文筆生動,將心情坦誠以告,把在諮商室裡的故事呈現在讀者眼前,你我能在故事中看見自己
談到憂鬱症的治療方法,一定會提到藥物治療。事實上,憂鬱症一般依嚴重程度區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對重度憂鬱症患者來說,藥物治療是相對必須的治療方式。但憂鬱症的治療並非吃了藥就會「痊癒」,必須還要輔以其他治療和付出極大的努力,生病的情況才會真正有所轉變。
如果時間可以倒轉,我願意在更早的時候接觸藥物,讓求學的路不必那麼辛苦。 我的憂鬱症始於十年前,但直到第六年的時候才開始藥物治療。前五年持續都有找諮商心理師會談,沒有間斷,但覺得吃藥後才算是治療的開始。
我的憂鬱症經藥物治療五、六年,大致上已不會再強烈的發作。經過一番努力,低潮和憂鬱的頻率慢慢減少,從糟糕的狀態復原的速度愈來愈快,總算在這半年間,體會到身心平衡、心情愉快,以及可以像一般人穩定的生活。
心理治療是極有深度且意義深遠的一種影響和轉變人的治療方式,這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書作者對心理治療的讚譽。她是美國一位心理諮商師,整本書可以說是她自己去找了心理師做心理治療的心路歷程,裡頭穿插了她幾位病人的故事。作者文筆生動,將心情坦誠以告,把在諮商室裡的故事呈現在讀者眼前,你我能在故事中看見自己
談到憂鬱症的治療方法,一定會提到藥物治療。事實上,憂鬱症一般依嚴重程度區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對重度憂鬱症患者來說,藥物治療是相對必須的治療方式。但憂鬱症的治療並非吃了藥就會「痊癒」,必須還要輔以其他治療和付出極大的努力,生病的情況才會真正有所轉變。
如果時間可以倒轉,我願意在更早的時候接觸藥物,讓求學的路不必那麼辛苦。 我的憂鬱症始於十年前,但直到第六年的時候才開始藥物治療。前五年持續都有找諮商心理師會談,沒有間斷,但覺得吃藥後才算是治療的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Thumbnail
「妳說妳想要重頭開始,是哪一個部分?」心理師說。 「 ...全部。」 我說。 看到文章的你,現在在想什麼? 寫文章的我,只想告訴你不是一個人。 這篇文章主要在回想幾天前的諮商, 我認定了對方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師,並且決定一直諮商到結案那天。
Thumbnail
之後因為一些契機,現任心理師發現到我對醫療人員有信任及記憶障礙,包括我跟他在諮商過程中的配合上,出現我會忘了醫生及心理師的名字及長相、忘了曾經跟醫生及心理師說過的話......等等。 於是某次諮商現任心理師跟我講了「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概念,認為我之前的醫療經驗可能對我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Dear Dr. C, 第一次跟你分離,是在我們認識後第四年,你因為雙親先後生病,不得不辭去主任的職位。當時你留了我的聯絡方式和 e-mail,你也同樣留你的資料給我,讓我非常訝異。你不怕我打擾你嗎? 一年後你開了工作室,不稱我們為病人,而是稱我們為「來談者」。從過去到現在,你敏銳於每一個人的需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Thumbnail
「妳說妳想要重頭開始,是哪一個部分?」心理師說。 「 ...全部。」 我說。 看到文章的你,現在在想什麼? 寫文章的我,只想告訴你不是一個人。 這篇文章主要在回想幾天前的諮商, 我認定了對方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師,並且決定一直諮商到結案那天。
Thumbnail
之後因為一些契機,現任心理師發現到我對醫療人員有信任及記憶障礙,包括我跟他在諮商過程中的配合上,出現我會忘了醫生及心理師的名字及長相、忘了曾經跟醫生及心理師說過的話......等等。 於是某次諮商現任心理師跟我講了「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概念,認為我之前的醫療經驗可能對我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Dear Dr. C, 第一次跟你分離,是在我們認識後第四年,你因為雙親先後生病,不得不辭去主任的職位。當時你留了我的聯絡方式和 e-mail,你也同樣留你的資料給我,讓我非常訝異。你不怕我打擾你嗎? 一年後你開了工作室,不稱我們為病人,而是稱我們為「來談者」。從過去到現在,你敏銳於每一個人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