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畫「原生三角圖」?
「原生三角圖」是「原生家庭圖」的簡化版本,比較完整的稱呼是「原生家庭基本三角關係圖」。「基本三角關係」指的是在你成年(以18歲為界)之前的父親、母親以及你自己三者的關係,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些都是過去的經驗、感受和眼光,不同於現在的父母和你的關係,儘管現在和父母的關係改變了,但幼年的成長經驗和關係,但卻深深的影響成年的我們,影響到當前重要的關係,如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
「基本三角關係」又被稱為「黃金三角」,因此,它不僅僅是原生家庭圖的簡化版本,更是凸顯出早年的基本三角關係的重要性,在成年之後持續的影響我們的應對模式、關係型態,彷彿原生三角關係銘印在我們內心一般。因此,畫原生三角圖的過程中,會讓我們開始覺察自己的關係模式,並開始重新學習與改變,創造與發展自己與過去不同的正向關係,走向自己的想要的方向。
畫「原生三角圖」的步驟:
下圖是一個完成的例子,先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再開始一步一步的畫自己的關係圖。
1.首先畫上圖的左半邊。分別畫出三個圓圈,並在圓圈中寫下父親、母親和你自己三個人的「稱謂」、「出生年」、「現在年齡」(如父母已過世,寫出過世的年齡)等三項資訊。
這裡要說明的是,根據前輩的說明(忘了是誰),圓圈代表的是「個人」,如果圓圈之外加了方框,代表的是男性。當年薩提爾女士在西方並沒有特別替男性加方框,因為英文名字的性別很清楚,到東方畫家庭圖時,才為了分辨不同性別而加了方框。
2.回想你「十八歲之前」的心情,並依當時你對父親、母親和幼年自己的記憶,寫出你對這三個人的「個性形容詞」。每人三個「個性形容詞」,可以有正向或負向的認定,你認為是正向的就在形容詞前面加上「+」號,若認為是負向就在形容詞前面加上「-」號)。
3.再找出你在「十八歲之前」,家裏發生的重大歧異,或在重大壓力下的特別時期或事件。畫出此一時期三人間的關係線,如果某兩人之間,有不只一種明顯的關係,則可以同時加上第二種關係線。關係線分成下列四種:
細實線:代表普通的、接納的、少衝突的、正向的關係。
曲折線:代表風暴的、騷動的、憎恨的關係。
虛直線:有距離的、負向的、冷淡的關係。
粗實線:代表很緊密、很黏或糾纏不清的關係。
4.同上,畫出在壓力的情況下,每位成員的「應對姿態」。如果某位成員不只一種應對姿態,可以加上第二種。
5.以上是你的「原生三角圖」,接下來畫你「現在」的家庭三角圖(你、伴侶和其中一位子女),如果有兩個子女以上,可以先畫你覺得和你的關係比較挑戰的那一位。當然,如果有伴侶而沒有小孩,就只畫兩人的關係圖。如果沒有現任伴侶,可以畫前任伴侶的兩人或三角關係圖。
依照上述說明完成之後,可以開始檢視一下,左右兩張圖的關係。找一位夥伴或是學習三人小組相互分享與討論。
可以參考下述的問題進行連結與分享:
1.先總體的比較兩張圖,看看有什麼樣的相似或相異的地方,對你而言,聯想到什麼樣的事情?你認為過去的原生三角圖對現在的家庭三角圖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2.再看看原生家庭中的父親、母親和幼年的自己,每個人的「個性形容詞」,分享背後的故事,你從哪裡、哪些情境下看到這些形容詞的行為表現?
幼年的你學習到父母的哪些「個性形容詞」?你是怎麼運用在日後的生命經驗中的?
以上圖為例,我學到了媽媽的「負責的」,似乎也從她的「嚴厲的」、「急躁的」受到影響,形成我的「情緒化」。另外,似乎也學到了爸爸的「關懷的」,因為和我的「貼心的」部分很相像。和這些形容詞相關的故事,在此不多敘述,但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能去描述這些形容詞後面的小故事,會帶來很多的看見和領悟。
3.在右邊的關係圖中,伴侶的「個性形容詞」是否也有和父母類似或相反之處?對於這樣的連結,你有何看法?此外,子女是否也有和你及伴侶在「個性形容詞」上,有相似或相反之處?對此又有何連結?
以上圖為例,伴侶的「聰明的」、「不負責」和爸爸有很多的相像。孩子的「聰明的」也似乎學到了伴侶(孩子的爸爸)的特質,同時,孩子也有「貼心的」部分是和我的特質很接近。
上述這三個問題是針對「個性形容詞」或是「資源」來探索,在薩提爾模式會特別關注我們在父母身上學習到的個性特質,並且認為這是我們的資源,不論是正向或負向的特質,都可以經過有意識的認可以及轉化,形成我們所擁有的豐富資源。同時,更加明白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是受到什麼樣的個性特質所吸引,或是相反的,去避開某些特質的對象。也會發現從父母到我們到孩子,三代之間有一些特質會傳承下去。
以上是根據「個性形容詞」的探索。接下來針對「關係線」和「求生存姿態」,可以看到在原生三角關係中三對的一對一的關係,是如何對現在的關係產生影響的?
4.探索上圖左半部原生三角關係中三對的
一對一的關係,和右半部的現在的一對一的關係,是否有相關的連結?
例如上圖中,圖左母親指責、父親打岔的關係,似乎和圖右中我指責、伴侶打岔,以及我指責、孩子打岔的關係很類似。而圖左父親和我相互討好的關係,也和伴侶與孩子的關係很相像。當然,這些關係的類近之處,主要是當事人自己的連結和領悟,如果以不了解當事人經驗的局外人,用分析方式來尋找這樣的關聯性,是沒有太多真實的作用的。比較具體的案例和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
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原生家庭的影響力(下)。
從畫原生三角圖與現在關係圖的過程中,以及上述的探索與分享,會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和伴侶、孩子,甚至是朋友、同事之間的關係型態,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改變、可以重新學習,讓我們創造與發展和過去不同的關係,走向自己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