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探索「原生三角圖」與現在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為何要畫「原生三角圖」?

「原生三角圖」是「原生家庭圖」的簡化版本,比較完整的稱呼是「原生家庭基本三角關係圖」。「基本三角關係」指的是在你成年(以18歲為界)之前的父親、母親以及你自己三者的關係,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些都是過去的經驗、感受和眼光,不同於現在的父母和你的關係,儘管現在和父母的關係改變了,但幼年的成長經驗和關係,但卻深深的影響成年的我們,影響到當前重要的關係,如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
「基本三角關係」又被稱為「黃金三角」,因此,它不僅僅是原生家庭圖的簡化版本,更是凸顯出早年的基本三角關係的重要性,在成年之後持續的影響我們的應對模式、關係型態,彷彿原生三角關係銘印在我們內心一般。因此,畫原生三角圖的過程中,會讓我們開始覺察自己的關係模式,並開始重新學習與改變,創造與發展自己與過去不同的正向關係,走向自己的想要的方向。

畫「原生三角圖」的步驟:

下圖是一個完成的例子,先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再開始一步一步的畫自己的關係圖。
1.首先畫上圖的左半邊。分別畫出三個圓圈,並在圓圈中寫下父親、母親和你自己三個人的「稱謂」、「出生年」、「現在年齡」(如父母已過世,寫出過世的年齡)等三項資訊。
這裡要說明的是,根據前輩的說明(忘了是誰),圓圈代表的是「個人」,如果圓圈之外加了方框,代表的是男性。當年薩提爾女士在西方並沒有特別替男性加方框,因為英文名字的性別很清楚,到東方畫家庭圖時,才為了分辨不同性別而加了方框。
2.回想你「十八歲之前」的心情,並依當時你對父親、母親和幼年自己的記憶,寫出你對這三個人的「個性形容詞」。每人三個「個性形容詞」,可以有正向或負向的認定,你認為是正向的就在形容詞前面加上「+」號,若認為是負向就在形容詞前面加上「-」號)。
3.再找出你在「十八歲之前」,家裏發生的重大歧異,或在重大壓力下的特別時期或事件。畫出此一時期三人間的關係線,如果某兩人之間,有不只一種明顯的關係,則可以同時加上第二種關係線。關係線分成下列四種:
細實線:代表普通的、接納的、少衝突的、正向的關係。
曲折線:代表風暴的、騷動的、憎恨的關係。
虛直線:有距離的、負向的、冷淡的關係。
粗實線:代表很緊密、很黏或糾纏不清的關係。
4.同上,畫出在壓力的情況下,每位成員的「應對姿態」。如果某位成員不只一種應對姿態,可以加上第二種。
5.以上是你的「原生三角圖」,接下來畫你「現在」的家庭三角圖(你、伴侶和其中一位子女),如果有兩個子女以上,可以先畫你覺得和你的關係比較挑戰的那一位。當然,如果有伴侶而沒有小孩,就只畫兩人的關係圖。如果沒有現任伴侶,可以畫前任伴侶的兩人或三角關係圖。
依照上述說明完成之後,可以開始檢視一下,左右兩張圖的關係。找一位夥伴或是學習三人小組相互分享與討論。
可以參考下述的問題進行連結與分享:
1.先總體的比較兩張圖,看看有什麼樣的相似或相異的地方,對你而言,聯想到什麼樣的事情?你認為過去的原生三角圖對現在的家庭三角圖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2.再看看原生家庭中的父親、母親和幼年的自己,每個人的「個性形容詞」,分享背後的故事,你從哪裡、哪些情境下看到這些形容詞的行為表現?
幼年的你學習到父母的哪些「個性形容詞」?你是怎麼運用在日後的生命經驗中的?
以上圖為例,我學到了媽媽的「負責的」,似乎也從她的「嚴厲的」、「急躁的」受到影響,形成我的「情緒化」。另外,似乎也學到了爸爸的「關懷的」,因為和我的「貼心的」部分很相像。和這些形容詞相關的故事,在此不多敘述,但如果有足夠的時間,能去描述這些形容詞後面的小故事,會帶來很多的看見和領悟。
3.在右邊的關係圖中,伴侶的「個性形容詞」是否也有和父母類似或相反之處?對於這樣的連結,你有何看法?此外,子女是否也有和你及伴侶在「個性形容詞」上,有相似或相反之處?對此又有何連結?
以上圖為例,伴侶的「聰明的」、「不負責」和爸爸有很多的相像。孩子的「聰明的」也似乎學到了伴侶(孩子的爸爸)的特質,同時,孩子也有「貼心的」部分是和我的特質很接近。
上述這三個問題是針對「個性形容詞」或是「資源」來探索,在薩提爾模式會特別關注我們在父母身上學習到的個性特質,並且認為這是我們的資源,不論是正向或負向的特質,都可以經過有意識的認可以及轉化,形成我們所擁有的豐富資源。同時,更加明白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是受到什麼樣的個性特質所吸引,或是相反的,去避開某些特質的對象。也會發現從父母到我們到孩子,三代之間有一些特質會傳承下去。
以上是根據「個性形容詞」的探索。接下來針對「關係線」和「求生存姿態」,可以看到在原生三角關係中三對的一對一的關係,是如何對現在的關係產生影響的?
4.探索上圖左半部原生三角關係中三對的一對一的關係,和右半部的現在的一對一的關係,是否有相關的連結?
例如上圖中,圖左母親指責、父親打岔的關係,似乎和圖右中我指責、伴侶打岔,以及我指責、孩子打岔的關係很類似。而圖左父親和我相互討好的關係,也和伴侶與孩子的關係很相像。當然,這些關係的類近之處,主要是當事人自己的連結和領悟,如果以不了解當事人經驗的局外人,用分析方式來尋找這樣的關聯性,是沒有太多真實的作用的。比較具體的案例和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原生家庭的影響力(下)
從畫原生三角圖與現在關係圖的過程中,以及上述的探索與分享,會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和伴侶、孩子,甚至是朋友、同事之間的關係型態,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改變、可以重新學習,讓我們創造與發展和過去不同的關係,走向自己的幸福之路。
avatar-img
641會員
39內容數
分享我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經驗,讓更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藉此經驗有更加清晰、深入的學習歷程,以及學到重要的成長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天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幼年的自己」的概念來自於薩提爾模式家庭重塑的歷程,18歲之前的情緒或情感經驗需要被接納、認可、滋養,用現在成年的自己的能力與力量,為自己負起責任,讓幼年被凍結的經驗(包括長期重覆的感受、頑強的信念、未滿足期待)予以轉化,讓它重新流動、成長,直到長大成人和成年的自己整合起來,成為一個更完整的自己。
用一個隱喻性的說法,我們可以用「現在有力量的自己」去照顧「幼年的自己」,成為自己內在更理想的父母。或是,換一個說法,為當年的父母完成他們沒有機會完成的任務,好好的滋養「幼年的自己」。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可以為滋養與照顧自己負起責任,這些幼年的情緒經驗將有機會被整合,成為現在更完整的自己。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教養方式承襲於父母,尤其是認為自己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有負面的影響,請不需自責或愧咎,這不是薩提爾女士的目的,她說:「父母在任何時候都是竭盡所能而為的」,這裡說的父母,不只是指你本身作為父母,還包括你的父母,以及歷代的父母,你們都已經盡力而為了,這不是誰的錯,而是一種代代相傳的家庭動力。
了解原生家庭的影響力,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外在情境上的變動和挑戰而引發內在的困擾時,可以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經驗,明白自己是如何被形塑、如何受影響的,自問:「我是從哪裡學來的?」,當我們多了這樣的領悟時,將會因而感覺到放鬆、柔軟,內在也會感覺到完整、有力量,將會更容易做出適當的回應或是改變。
如果你回過頭來看見自己身上的求生存姿態,可以看重它所隱含的資源,認可自己身上擁有「愛人者」、「戰士」、「國王/皇后」、「魔法師」的四種能量,因而對自己有更多的尊重與看重,那就是我寫下這些篇幅所想要達到的目的了。
一致性溝通的三要素:自我、他人、情境,看似相當簡單,但是,它可以有相當深入的理解和運用。 許多朋友知道一致性的重要,但是常常會對於如何進行一致性的表達,感覺到困惑及不知所措。現在我會先說明進行一致性表達的原則,提供學習的朋友有更清楚的概念上的理解,在進行自我練習時,也比較有一個方向可以依循。
「幼年的自己」的概念來自於薩提爾模式家庭重塑的歷程,18歲之前的情緒或情感經驗需要被接納、認可、滋養,用現在成年的自己的能力與力量,為自己負起責任,讓幼年被凍結的經驗(包括長期重覆的感受、頑強的信念、未滿足期待)予以轉化,讓它重新流動、成長,直到長大成人和成年的自己整合起來,成為一個更完整的自己。
用一個隱喻性的說法,我們可以用「現在有力量的自己」去照顧「幼年的自己」,成為自己內在更理想的父母。或是,換一個說法,為當年的父母完成他們沒有機會完成的任務,好好的滋養「幼年的自己」。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可以為滋養與照顧自己負起責任,這些幼年的情緒經驗將有機會被整合,成為現在更完整的自己。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教養方式承襲於父母,尤其是認為自己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有負面的影響,請不需自責或愧咎,這不是薩提爾女士的目的,她說:「父母在任何時候都是竭盡所能而為的」,這裡說的父母,不只是指你本身作為父母,還包括你的父母,以及歷代的父母,你們都已經盡力而為了,這不是誰的錯,而是一種代代相傳的家庭動力。
了解原生家庭的影響力,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外在情境上的變動和挑戰而引發內在的困擾時,可以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經驗,明白自己是如何被形塑、如何受影響的,自問:「我是從哪裡學來的?」,當我們多了這樣的領悟時,將會因而感覺到放鬆、柔軟,內在也會感覺到完整、有力量,將會更容易做出適當的回應或是改變。
如果你回過頭來看見自己身上的求生存姿態,可以看重它所隱含的資源,認可自己身上擁有「愛人者」、「戰士」、「國王/皇后」、「魔法師」的四種能量,因而對自己有更多的尊重與看重,那就是我寫下這些篇幅所想要達到的目的了。
一致性溝通的三要素:自我、他人、情境,看似相當簡單,但是,它可以有相當深入的理解和運用。 許多朋友知道一致性的重要,但是常常會對於如何進行一致性的表達,感覺到困惑及不知所措。現在我會先說明進行一致性表達的原則,提供學習的朋友有更清楚的概念上的理解,在進行自我練習時,也比較有一個方向可以依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相信許多人對原生家庭的詞並不陌生,但原生家庭會影響的層面可能就不是這麼多人熟悉的...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在占星學中,日月象徵著我們的父母,分別代表了父親和母親的形象。透過星盤中的太陽與月亮,我們可以深入了解與父母的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如何影響我們的情感和行為。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祖先業力是一個複雜但現實的事實,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和情感狀態。祖先業力的家族系統排列探索能幫助我們發現並正視自身的祖先業力,朝向正面和善因的方向發展,協助我們創造美好的未來。通過分享、交流、發現和溝通的過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家庭關係,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深遠,許多人不自覺地被父母婚姻的模式所吸引,並在成年後重複了相似的關係模式。然而,即便如此,每個人仍有選擇的權利,能夠改寫命運,找尋不同結局的劇情。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相信許多人對原生家庭的詞並不陌生,但原生家庭會影響的層面可能就不是這麼多人熟悉的...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在占星學中,日月象徵著我們的父母,分別代表了父親和母親的形象。透過星盤中的太陽與月亮,我們可以深入了解與父母的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如何影響我們的情感和行為。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祖先業力是一個複雜但現實的事實,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和情感狀態。祖先業力的家族系統排列探索能幫助我們發現並正視自身的祖先業力,朝向正面和善因的方向發展,協助我們創造美好的未來。通過分享、交流、發現和溝通的過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家庭關係,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深遠,許多人不自覺地被父母婚姻的模式所吸引,並在成年後重複了相似的關係模式。然而,即便如此,每個人仍有選擇的權利,能夠改寫命運,找尋不同結局的劇情。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