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不能靠「勤能補拙」! 楊光磊40年製造業經驗,助企業振翅爭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無懼三星、曾與蔣尚義、梁孟松一同終結 IBM 技術霸權,言談溫文儒雅,卻頂著一身長達40年的專業硬氣。

raw-image

楊光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前台積電資深研發處長,曾負責0.18/0.13微米與65奈米先進製程研發,並在「銅製程突破」戰役中將 IBM 逐出戰場。退休後為了協助台灣產業轉型,不只擔任天使投資人,更發起「LeadAgileX 產業賦能加速平台」,以全球半導體重量級專家之姿,手把手助台灣製造業搭上數位浪潮。一代產業巨人,究竟如何煉成?

怕青蛙不選醫科,大三就開啟半導體人生

就讀建中時期的楊光磊,已是罕有的少年菁英,讀書考試未曾遇過挫折,「我那個年代志願都是靠分數來填,很自然就上台大電機系。」不過,他的外婆曾責難說:「讀電機?沒事學修電燈泡幹嘛?怎不去當醫生?」

楊光磊回憶,「外婆這一問,讓我驚覺其實對於電機系在讀什麼,一點概念都沒有。我還一度懷疑,如果是學修電燈的話,還要去台大電機報到嗎?」而沒有選擇醫科,是因為當時殺青蛙的感覺不是很好,加上生物學具有許多死背硬記的項目,因此「大一時就知道自己不適合行醫了。」

所幸,進了大學方知電機系「不只是會修電燈而已」。由於自學能力強,楊光磊大三時便赴半導體機構做研究,四十年產業巨擘的職涯起點就此展開,那年他才20歲。畢業後,楊光磊依舊遵循大學選填志願的模式,從「美國大學排行榜」來規劃海外求學,輾轉來到當時全球IC領域最頂尖的研究機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博士學位。他回憶,我們那時候,也沒什麼興趣的問題,都是學什麼就做什麼,也很幸運我都能忍受。但這樣文憑掛帥的升學方式,也埋下未來他投入教育推廣、資助新創的種子。

「我身上流著軟體的血!」把地上做的事,弄到天上去做

儘管數十年職涯皆服務製造業,但楊光磊認為「身上留著軟體的血」。他回憶自己在美國 HP 擔任資深研究員時,每完成一個實驗,就要花8小時撰寫一份報告,「我實在不想當報告製造機,」於是,他邀請了一位軟體工程師,將自己的思維流程與數據流程系統化,透過程式的協助,清晨3點完成的實驗,早上8點進辦公室,報告就已經自動打印出來了。

爾後楊光磊進台積電服務,依舊於研發單位擔任要職,以厚實的產業技術創新思維,參與了0.18/0.13微米、65奈米先進製程研發,並在銅製程一役中與戰友攜手終結了 IBM 的技術霸權。他回憶,「我在半導體產業架構了數十個系統,都是盡量把地上在做的事,弄到天上去做。」因此他深刻領悟到,軟體實力總是能在產業創新上,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幫助企業在彎道超車。這樣的經驗,也使他在退休後仍積極關注台灣產業的數位發展。

思考智慧製造的第一步:你的公司是否要進步?

隨著數位技術的全面普及,數位浪潮已衝破企業的研發單位,成為「整個企業都得面對」的議題。被問及台灣產業思索智慧製造的第一步,楊光磊點出,許多企業主都在「該不該做」、「何時能做」的問題中打轉,但第一步應當問自己:你的企業是否想要進步?要用什麼方式進步?

由於大部分的傳統產業,都習慣以人力來推動業務,尤其在華人文化裡存在著「勤能補拙」的思維,彷彿企業只要人多、做得多,便是競爭力的來源。但楊光磊剖析:「其實在科技產業,勤是補不了拙的,」如果企業處於拙勢,應該善用工具、整合科技才能補拙。數位能力跳脫了單一人力的工時,而是讓一個人產生幾倍的價值。

數位時代的人才思維:人力減半,意味著產值提高

人才議題對於楊光磊來說,「這是我心頭最軟的一塊,」因為長年在製造業的經驗,令他觀察到數位時代的「人才觀」,與傳統製造業的「人力觀」恰好相反。有了數位工具的輔助,「人力的減半,也就意味著產能的提升,每人平均的產值也會提升。人才的價值,是在這個時候才會出現。」

他進一步分析,「若缺乏軟體跟系統思維,會很自然變成兩倍三倍的人,演變成勞力密集,就不容易創造價值了。」

因此他總結說,產業創新就是「把人力變成人才」的過程,透過數位系統的應用,讓產業進步、使人才增值。企業勇於嘗試,尚有爭雄的希望;放棄跟上數位時代,未來將沒有任何爭勝的籌碼。

退休後資助新創,搭建資本、產業與教育的橋樑

2018年,楊光磊從台積電退休,由於自己也成長在文憑主義的年代,楊光磊認為從教育內部不易解決文憑主義掛帥的問題。因為如果學生畢業沒有好的出路,依然會跟上個世代一樣,「從最高分的系所開始填志願」,教育永遠會是文憑主義的產物。

因此,他將目光放到創新的產業,「只有創新產業的成功,可提供更好的待遇,才能引導孩子在學校裡放膽敢走一條有別於文憑主義的路,」他剖析自己的方法論是:讓資本市場幫助產業,讓產業幫助教育。

創建產業賦能加速平台,以「投資利多」鼓勵企業支持新創

近來,楊光磊與一群產業領袖共同發起 LeadAgileX 產業賦能加速平台,共同擔任領投的角色,邀請跨產業的企業家資助台灣的新創,透過入股、併購的模式,替新創媒合資源。對於企業而言,「投資新創能夠獲得新技術、佔據新市場、物色新標的,本身是個充滿利多的雙贏過程。」

他最後反思,我們那個年代,由於上一輩沒有留下太多的東西,所以做什麼都能有一些成果。如今我們這一代雖立下一些里程碑,但也間接使下一代的發展受到些侷限。因此如何讓世代間的資源能夠在交流中創造價值、讓跨世代的智慧與知識能夠傳承,是這個平台欲積極促成的事。


raw-image

📢現在就開始和我們一起與跨領域產業專家交流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adAgileX的沙龍
10會員
9內容數
LeadAgileX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11
面臨眼前的專案遲遲無法達成目標、不停的延遲,該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應對環境的不確定,提升組織效能、完成商業目標呢?由 Scrum 發明人 Jeff Sutherland 博士所設計的原創課程 『 SMPO 國際敏捷雙認證實戰營』,讓您掌握創建敏捷團隊的必要條件。
Thumbnail
2021/11/11
面臨眼前的專案遲遲無法達成目標、不停的延遲,該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應對環境的不確定,提升組織效能、完成商業目標呢?由 Scrum 發明人 Jeff Sutherland 博士所設計的原創課程 『 SMPO 國際敏捷雙認證實戰營』,讓您掌握創建敏捷團隊的必要條件。
Thumbnail
2021/11/11
「ESG」戰場已悄悄開打,實踐永續迫在眉睫。我們榮幸邀請到已成功協助超過 200 個上市櫃工業製造廠導入 ESH 控管系統的「威煦軟體WishingSoft.」執行長董軒宇,前來 11 月數位賦能沙龍傳授企業不可不知的『ESG永續經營致勝之道』,在保護環境同時,還能搶攻綠色商機。
Thumbnail
2021/11/11
「ESG」戰場已悄悄開打,實踐永續迫在眉睫。我們榮幸邀請到已成功協助超過 200 個上市櫃工業製造廠導入 ESH 控管系統的「威煦軟體WishingSoft.」執行長董軒宇,前來 11 月數位賦能沙龍傳授企業不可不知的『ESG永續經營致勝之道』,在保護環境同時,還能搶攻綠色商機。
Thumbnail
2021/07/21
疫情來襲,企業紛紛受到打擊。政府爲了幫助企業度過難關,發佈了紓困方案。但申請流程複雜,企業往往不知從哪開始。爲了解決這些問題,LeadAgileX -產業賦能加速平台舉辦了線上「數位賦能講座」邀請到曾台灣天使會資深項目孵化總監-王騰緯顧問來分享各種關於紓困、補助、投資、獎項、標案的「政府資源過案心法。
Thumbnail
2021/07/21
疫情來襲,企業紛紛受到打擊。政府爲了幫助企業度過難關,發佈了紓困方案。但申請流程複雜,企業往往不知從哪開始。爲了解決這些問題,LeadAgileX -產業賦能加速平台舉辦了線上「數位賦能講座」邀請到曾台灣天使會資深項目孵化總監-王騰緯顧問來分享各種關於紓困、補助、投資、獎項、標案的「政府資源過案心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週我在ptt發表了一篇文章,藉由分享個人經驗,希望能帶給各位一些啟發。 因為在ptt是公開文章,所以我在vocus的這篇也開放給大家閱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開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情提要: 20年測試: 之前提到我當
Thumbnail
這週我在ptt發表了一篇文章,藉由分享個人經驗,希望能帶給各位一些啟發。 因為在ptt是公開文章,所以我在vocus的這篇也開放給大家閱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開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情提要: 20年測試: 之前提到我當
Thumbnail
10/16/2022-10/22/2022 這週我在ptt發表了一篇文章,藉由分享個人經驗,希望能帶給各位一些啟發。 因為在ptt是公開文章,所以我在vocus的這篇也開放給大家閱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開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umbnail
10/16/2022-10/22/2022 這週我在ptt發表了一篇文章,藉由分享個人經驗,希望能帶給各位一些啟發。 因為在ptt是公開文章,所以我在vocus的這篇也開放給大家閱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開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umbnail
03/20/2022-03/26/2022 這週在ptt科技版 看到有人發表了一篇"10年設備"的文章 文章講述了該作者從事半導體設備維護工作十年的心得 我就想到,身為專業更換工程師好歹也20年,應該也能寫一些故事流傳後世 XD 所以就產出了這幾篇文章: 幹! 去死!
Thumbnail
03/20/2022-03/26/2022 這週在ptt科技版 看到有人發表了一篇"10年設備"的文章 文章講述了該作者從事半導體設備維護工作十年的心得 我就想到,身為專業更換工程師好歹也20年,應該也能寫一些故事流傳後世 XD 所以就產出了這幾篇文章: 幹! 去死!
Thumbnail
理工男蕭家于進大學電機系AI自動化學習領域,不只讓他畢業後很快躋身百萬年薪行列,同時還從木訥大變身到口才流利,現在的他經常到世界各地旅行,教導各國客戶運用機器手臂。蕭家于說,還好研究所時期擔任系上「機器人博物館」解說員,這個選擇影響了未來…
Thumbnail
理工男蕭家于進大學電機系AI自動化學習領域,不只讓他畢業後很快躋身百萬年薪行列,同時還從木訥大變身到口才流利,現在的他經常到世界各地旅行,教導各國客戶運用機器手臂。蕭家于說,還好研究所時期擔任系上「機器人博物館」解說員,這個選擇影響了未來…
Thumbnail
神秘的半導體生產線都在搞些什麼呢?
Thumbnail
神秘的半導體生產線都在搞些什麼呢?
Thumbnail
無懼三星、曾與蔣尚義、梁孟松一同終結 IBM 技術霸權,言談溫文儒雅,卻頂著一身長達40年的專業硬氣。 楊光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前台積電資深研發處長,曾負責0.18/0.13微米與65奈米先進製程研發,並在「銅製程突破」戰役中將 IBM 逐出戰場。
Thumbnail
無懼三星、曾與蔣尚義、梁孟松一同終結 IBM 技術霸權,言談溫文儒雅,卻頂著一身長達40年的專業硬氣。 楊光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前台積電資深研發處長,曾負責0.18/0.13微米與65奈米先進製程研發,並在「銅製程突破」戰役中將 IBM 逐出戰場。
Thumbnail
職場人必須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工作上追求卓越的動機、培養出專業經理人的心態與能力,以創造自己在職場上的最大價值;而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新書命名為「職場力」的原因。
Thumbnail
職場人必須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工作上追求卓越的動機、培養出專業經理人的心態與能力,以創造自己在職場上的最大價值;而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新書命名為「職場力」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