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解釋一下修憲是甚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好,先不要激動。
在提修憲以前,先來認識憲法是甚麼好了:憲法是法律的基本大法,憲法上有法律,法律上才是命令(請你心裡想像金字塔架構)。憲法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憲政體制以及國家的公民能擁有的權力,像是集會自由、言論自由,當然也有人民必須盡到的義務,像是繳稅以及當兵。
有了基本概念就進入正題吧!
#台灣的憲法有兩本?!
先來說個故事:國民政府在距今75年前的南京制定了《中華民國憲法》,後來國民政府大敗撤來台灣時,就把《中華民國憲法》一同帶到台灣了。國民政府大概沒有預料到自己會撤退來台,因此這部為了整個大中國(請自己想像母雞的圖形)而設計的憲法,就變得不符合台灣的現狀。台灣就像穿著哥哥的鞋子一樣不合腳,舉個例子:憲法中沒有提及「原住民」這三個字,也就是說原住民的權益在憲法中本來是沒有受到保障的。為了讓憲法在台灣的使用上符合現狀,李登輝任內1991年制定了《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透過增修條文來修正《中華民國憲法》,這時裡頭才保障了原住民的權益,也做了憲政體制上的變動。
以免有人不懂,我舉個虛構易懂的例子:
《台灣國憲法》第一條:全球都是我國領土
《台灣國憲法增修條文》:台灣國憲法第一條應改為「台澎金馬才是我國領土」。
讀者:「我不懂耶~為什麼不直接修《中華民國憲法》,還要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來修本文,搞笑嗎?」
我:「甚麼搞笑!人家可是認真的」
「反攻大陸」這句話有沒有聽過?撤退來台的國民政府一心期望未來能夠反攻大陸,因此不能修改將來要施行在大中國的《中華民國憲法》(誰敢修就剁誰手手)。「但現在政權就在台灣,憲法不符合現狀!」,於是在李前總統任內就制定了「為因應國家統一前…」為前提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用它來修本文中的條文。這也就形成了台灣有兩部憲法的結果。
#修憲和我沒關係吧?
修憲聽起來和我們的生活好像沒有關係,卻大有關係。從前的白色恐怖時期,一路到解嚴,再到「寧靜革命」,都和憲法有關係。你大概覺得沒有甚麼興趣要了解,沒關係,我還是要逼你讀完。要不我們就依著時間線來了解憲法與人民的關係吧!
國民政府來台後,在1948年施行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這名字一長串的條款簡單來說就是「凍結憲法」。只要凍結了憲法,總統愛怎麼搞法律就怎麼搞,像是總統不需要立法院同意就可以宣布戒嚴、誰都不能限制總統和副總統一直連任,人民在憲法中被保障的權利也被剝奪。隨後,國民政府又制定了許多相關的條款,像是白色恐怖時期惡名昭彰的《懲治叛亂條例》:人們意圖顛覆國家、侮辱國家或偉大的領導,唯一死刑(說蔣中正是王八蛋的孩子不乖)。當時這條惡法帶走了許多台灣人的性命,就連在筆記本記錄心情,也可能被舉報成匪諜──「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
臺灣的戒嚴時期長達38年,臺灣人已經習慣被高壓掌控,大人說「gín-á ū hīnn bô tshuì,ū kha-tshng bē pàng-phuì」(台語懂不懂:孩子有耳朵沒有嘴巴,有屁股不會放屁),它代表的就是威權體制下「安靜地待著就能平安」的觀念。不過,老天爺還是給台灣留了條自由的道路,有一位臺灣人帶著我們從威權走向民主,那就是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他上任以後,借了野百合運動的力量,順水推舟完成了六次的修憲,像是廢除《動員叛亂時期臨時條款》及國民大會改選,漸漸的形成了現在台灣有了民主自由,這段時期就是俗稱的「寧靜革命」。
#修憲就台獨?!
台灣總共經過了七次的修憲。在第一次修憲時廢除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讓憲法正常化,人民也重獲憲法的保護,言論自由、集會自由、宗教自由等。後來人民可以直選總統與副總統、加強保障原住民,最後廢除了國民大會。最後一點「國民大會」是不是沒聽懂?它簡單來說,就是在五權之上的最高機關,人民選出國民大會代表,再由他們去選出總統和副總統,他們也有修憲的權力。國民大會在人民有權利直選領導人後,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最後一次修憲已經廢除了這項制度。
從種種跡象可以看見台灣的憲政體制和原先《中華民國憲法》所設計的有所不同(對岸快崩潰啦!)。在中華民國台灣化的過程中,台灣實質上已經獨立了,我們擁有與對岸不同的憲政體制,我們有自己的領土、軍隊、貨幣系統等,就像李前總統說的,他不會主張台灣獨立,因為台灣已經獨立。
#修憲需要900多萬人同意?
距離上次修憲已經17年了,以往平均兩年修一次呢!為什麼我們一直等不到第八次呢?那是因為在第七次──也就是最後一次修憲時,把修憲的門檻拉得比杜拜塔還高,我簡單說兩點就知道有多難達到了:需要四分之三的立委出席立院,還要全台可投票的選舉人出門投票並支持。也就是說,假設立院若破天荒的非常團結有四分之三出席,還是需要人民有堅強的意志出門投票才行。
「那麼到底需要多少人出來投票並支持呢?」,說個數字嚇屎你:966萬。蔡英文總統2020年當選也才817萬票,要通過修憲可是要817萬人再加上150萬支持票,才會過門檻。下巴先合上,我知道很誇張。說個笑話:目前沒有降低門檻的方法,因為這個門檻就在憲法裡面(哭哭)。
#現在有在推修憲案?
目前朝野最大的共識就是18歲公民權。憲法中規定可投票的年紀是二十歲,但隨著民法已將成年標準下修18歲了,卻不能行使公民權實在是件奇怪的事(就是不能投票啦)。另一個議題是執政黨和在野黨沒共識的「廢掉考試院以及監察院」,這兩院是在五權分立的概念下設立的。把這兩院獨立出來是希望可以中立的選出適合的公務員(考試院)、客觀的監督政府(監察院)。聽起來這麼好的設計,為什麼還要廢掉呢?因為這兩院的定位把權力分出去了,實在沒有甚麼作用,也做不到權力的制衡。監察院可以彈劾和糾舉,簡單來說就是開除公務員或是懲處公務員。但你知道嗎?他們沒有調查權,調查權是在立法院手上,因此很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立法院可以監督卻不可以懲處,相反的監察院沒有監督權卻可以懲處。順帶一提,國民黨提到廢考監就不高興,因為意圖破壞偉大的國父當初的設計理念(我們要守住國父的尊嚴啊!)。
除了18歲公民權、廢考監、國土的問題以及之前提過的《中華民國增修條文》前言「為因應國家統一前…」,這種會被對岸說嘴的地方,都應該好好地來討論、來修憲。修憲的議題有趣,但太多細節說不完了,乖寶寶自己去找來看。

#我__歲,我關注修憲議題
修憲是個重要的議題,因為它解釋起來很難、聽起來很硬又無趣,自然就沒有甚麼人會主動了解。台灣就是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國際地位,了解憲法的問題以及它的歷史背景是了解台灣現狀的好方法。認為台灣公民都應該關注修憲的議題,因為它對台灣和我們的未來都至關重要。若將來有機會投修憲案,請務必出門投票,要珍惜我們有的公民權喔!
含台灣的政治、法律議題,主題隨我高興挑選,沒有預設或限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國民黨立委提出「中華民國全圖」,引發憲法疆域範圍的爭議。事實上,憲法並未明確定義固有疆域,而在歷史上中華民國疆域也有所變遷,我們不禁思考:究竟是一廂情願堅持固有疆域,還是要承認事實,接受現狀,維護現有主權? 修改憲法艱難,應尊重人民意願,以開放態度和理性討論,找尋社會的共識,國家才能有嶄新未來。
相信各位讀者都知道近兩週台灣立法院為了國會擴權法案而爭執不休,很多政治法律學者認為在野勢力得不到行政權,便修法將立法權凌駕於其他二權之上,破壞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那台灣是如何民主化呢?我們先從台灣的歷史講起。 臺灣歷史 在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台灣與亞洲大陸連結的陸橋(今澎湖
2024年5月28日,是台灣民主憲政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國民黨、民眾黨立委無視人民怒吼,聯手在立法院內強行三讀通過國會擴權法案。使自己成為摧毀台灣民主憲政體制的歷史罪人。 在台灣民主面對最黑暗的時刻,我們必須高喊:「捍衛民主憲政,我們決不投降!捍衛自由人權,我們永不放棄!」
林濁水所言正是經歷過戒嚴時代的人體認。對台灣而言,五權憲法不僅是外來憲法、戒嚴時代壓迫性規範,本身也有無法實踐政治權力。林濁水表示,此事民進黨應與國民黨合作。
Thumbnail
中國的憲法修訂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歷史上的憲法修訂,可以看到中國政治體制的演變和改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篇文章從《欽定憲法大綱》談起,回顧了中國歷史上的憲法發展,探討了憲法修訂對社會和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性。文章還涉及中華民國憲法和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歷程,以及零八憲章等相關議題。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國民黨立委提出「中華民國全圖」,引發憲法疆域範圍的爭議。事實上,憲法並未明確定義固有疆域,而在歷史上中華民國疆域也有所變遷,我們不禁思考:究竟是一廂情願堅持固有疆域,還是要承認事實,接受現狀,維護現有主權? 修改憲法艱難,應尊重人民意願,以開放態度和理性討論,找尋社會的共識,國家才能有嶄新未來。
相信各位讀者都知道近兩週台灣立法院為了國會擴權法案而爭執不休,很多政治法律學者認為在野勢力得不到行政權,便修法將立法權凌駕於其他二權之上,破壞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那台灣是如何民主化呢?我們先從台灣的歷史講起。 臺灣歷史 在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台灣與亞洲大陸連結的陸橋(今澎湖
2024年5月28日,是台灣民主憲政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國民黨、民眾黨立委無視人民怒吼,聯手在立法院內強行三讀通過國會擴權法案。使自己成為摧毀台灣民主憲政體制的歷史罪人。 在台灣民主面對最黑暗的時刻,我們必須高喊:「捍衛民主憲政,我們決不投降!捍衛自由人權,我們永不放棄!」
林濁水所言正是經歷過戒嚴時代的人體認。對台灣而言,五權憲法不僅是外來憲法、戒嚴時代壓迫性規範,本身也有無法實踐政治權力。林濁水表示,此事民進黨應與國民黨合作。
Thumbnail
中國的憲法修訂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歷史上的憲法修訂,可以看到中國政治體制的演變和改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篇文章從《欽定憲法大綱》談起,回顧了中國歷史上的憲法發展,探討了憲法修訂對社會和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性。文章還涉及中華民國憲法和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歷程,以及零八憲章等相關議題。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