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可以斷捨離,為何房間不行?|生活雜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除根

從開始有網路上的社交行為開始,我便有一個奇怪的習慣,我習慣在新的人生階段,如國中升高中、高一升高二的分班、高三升大學,亦或者在哪個獨處的很焦慮的時刻,主動去刪除鮮少聯繫的朋友,亦或者,直接把舊帳號刪了重辦一個新的。
新的帳號名稱、新的身份,好像是潛意識作祟,以為這樣就是一個新的開始。
周遭朋友也覺得我很奇怪,如果想要遠離社交,把APP刪掉,或是先封鎖起來一陣子也是解決辦法,為何總是要用如此極端的方式?我也挺想知道為什麼的。
解除好友關係、重辦一個帳號,這種「根除」式的方法,似乎才有解脫的效用,才能好好的深呼吸一口。綑綁我的枷鎖,到底是原地踏步的懦弱,還是周遭人對我的既定期待。

過期了

「如果人際關係可以斷捨離的話,為何房間不行?」我不斷地用反詰語氣問自己,到底是哪裡出錯了。
連電影裡的鳳梨罐頭都會過期的話,記憶到底要以什麼形式待在生活裡,才不過期。
那些不敢清理掉的,讓它們繼續沈睡在抽屜裡,在索然無味的日常是壓根不當一回事的,卻也掙扎於:「騰出一些空間,才裝得下新的心情。」
我的人生好像卡住了。從花東搬回家住的這半年裡,更經常地想起過往的人生,大概就是所謂的觸景傷情?想起它們倒也不是壞事,不過是時候往未來用力邁出步伐了。

房間斷捨離

佔滿雜物的桌面,已經淹沒了沈澱的心情
這三個箱子是跟著我從花蓮回來的,挖找著需要的物品,用不到的,都讓它們繼續躺著。
進行斷捨離第一步:把所有東西都倒出來!進行到這個步驟時,真的有點沮喪,也有些手足無措,因為不知從何下手,這些物品似乎都可以丟棄,也似乎都可以留著。最終,我保留了還能用的東西,然後將它們重新分類、歸位,陳列成順手的取用位置,增加物品的使用頻率,也算是善待它們了。
書架上擺放著過往的閱讀習慣,有人說,如果要了解一個人,可以先從他的書櫃開始,便可略知一二,也是時候該替書櫃「新陳代謝」了。
新陳代謝的書籍
新陳代謝的書籍
對於它的腦袋可以打開,並且有放東西這件事我是記得的,但一直以為是小紙條,像是時空膠囊那樣,打開後星星炸開,又想起了那段摺星星的童年。12歲那時,周遭的朋友們都很愛摺星星,書局架上的款式五花八門,且商人們很懂得小女孩的想法,他們在背後還印上了星星數量所代表的祝福。
14歲那時,比現在23歲的自己還愛漂亮,戴隱眼、穿耳洞、黏雙眼皮貼樣樣都來,當然不乏出門前一定要矯情的用離子夾夾瀏海與髮尾,看看現在的自己,眼鏡不離身、非重要場合不化妝、頭上總是頂著鯊魚夾,我就想問問自己,當年的離子夾怎麼變成了鯊魚夾。耳洞密合、不再委屈自己「需要變漂亮」後,我將它們扔進了垃圾桶裡,用文字記錄下這段記憶,也算是隆重地辦了場告別式。
原來我的房間積了一桶子的垃圾啊~

打包物品、打包人生

近期主動接觸了很多極簡主義、Vegan、Yogi 的相關議題,從報章雜誌、網路報導,再到一些線上亦或線下的人們,加上從小就是ㄚ嬤帶大的,鋪張浪費本就鮮少出現在我的生命裡,過度惜物卻反而造就了「囤積」的心態,不管是網購紙箱、防撞泡綿、早餐塑膠袋、食材塑膠盒,想得到的一次性消耗品,我都一一的將它們收集好,搞得很像兼職做回收。
但物品屯久了,其實不僅是對居家環境造成負荷,更嚴重的是會接連對「心理」產生負擔,房間和身心靈其實都有容量上限,當這些雜物無法從生活割捨掉,並且持續的佔用,我們將會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因為這些雜物會轉化成雜念,妨礙我們迎向新的生活,因為我們不能用舊有的思維,去期待生命有不同的結果
雖然很想直接買一批同個品牌的新化妝品,因為這樣看上去會整齊些,但還是選擇「全部陳列出來」的形式。總之,先把這些消耗掉再説,用最粗暴的方式逼自己清醒!以後別再瞎買啦!(左半邊是保養品;右半邊是化妝品)
把手工藝相關的都擺在同一個格子,看起來有夠亂,真的有在整理嗎......有啦!它們原本都散落在房間的各個角落,我將它們都集中起來,這樣之後找東西比較方便,也可以清楚掌握「庫存」狀況。(左起是色筆、顏料、畫本、毛線、刺繡)
這格大概是最簡潔的部分了......整齊的樣子看了心情真的比較好!(左起是長笛、樂譜、手拉胚用具)

記憶存在的方式

過度消費,其實是在利用「消費」這件事重新掌控已經失序的生活,卻在不知不覺中讓太多「沒那麼需要」的物品佔據了心思,於是開始形成了惡性循環:「不開心>購物>生活空間凌亂>購入收納箱>物品都藏在箱子裡找不到>以為家裡沒有>購物」惡性循環就是這麼可怕!居住空間便會被越來越多「備用品」給佔滿。
要花錢買體驗,不要花錢買東西
東西是消耗品,而且夠用就好,尤其我們生長在如此便利的臺灣,若真的臨時需要,半夜去一趟超商都能解決,然而「體驗」可就不是這樣了,體驗是一段生命經歷,是日後想起都能細細品嚐的回憶。
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小天地,看上去賞心悅目!左上角的擺飾是「迷你狙擊手」,真的超可愛!還有角落的黃金葛植栽,是利用廢棄飲料瓶製作的。小小的木頭座椅,是19歲參加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舉辦的〈洄游農村〉計畫時在臺南DIY製作的。空間裡擺上一個簡易的植栽可以讓人稍稍回歸自然,人本就是動物,與大自然脫不了連結。
如果你能在心中看見島嶼,便永遠不會迷航
把照片用紙膠帶黏貼在書桌前測,抬頭就能看看那些想用力記住的回憶。

後記

打掃僅是把灰塵、髒污去掉,而「整理」真的是一件大工程,因為你需要一一的將它們拿到手上感受、回憶,才能確認這件物品是否該留下,碰上「不確定去留」的物品時,可以先把它們丟到「待確認區」,等到所有東西都檢視過一輪後,再回頭來重新認定一次。
然後你會發現,其實留下來的物品很多,但丟棄的東西也不少。我目前的作法是櫃子裡盡量不放東西,把東西都陳列在眼睛可見之處,等過一陣子之後,如果真的用不上、也沒什麼感情,我就會再淘汰一輪了。

趁著此次強迫休假的空擋,一起來斷捨離吧!
拾起那些塵封的回憶,好的繼續留存,不好的,和它鄭重道別。

分享印象深刻的斷捨離資訊給大家

avatar-img
216會員
215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陣子不管是滑 IG 、看臉書,都會時不時的跑出好幾則關於報稅的廣告,亦或是信用卡主打的報稅優惠,種種社交活動、經濟活動不難察覺一年一度的「中華民國萬萬稅」時刻又到來了。 但是,每每看到這些訊息,我又無感的將自己置身事外,直到有一天滑手機時,媽媽剛好也在旁邊,這時又出現了財政部推薦使用手機報稅的教學
英文名字是cammie,而有些朋友會用直譯的中文叫我「凱咪」。比起身份證上父母賦予我的法定名字,我更傾向,也更喜歡週遭人這樣叫我,法定名字裡頭包裹了太多的期望,是從小到大的束縛,它誕生於一個算命師的建議,於是我和臺灣社會的成千上萬個人擁有了同樣的符號。 努力愛上自己 我很努力的認同自己、很努力的找尋
步入社會工作後,學習對自己付更多責任,金錢就是其中一個。 你需要去計算一個月的基本開銷、為自己安排一些不怎麼花錢的休閒娛樂,再加上希望攥下的存款、預計投入的投資金額,然後回推至:「所以我一個月需要賺多少錢?」 在學習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大人時,那些小心翼翼的盤算,反饋出更多的珍惜,也因為過於謹慎而顯得
小時候爸媽工作繁忙,幼稚園到國小二年級左右的印象都是阿公、阿嬤帶大的,搞得學校老師都以為我們家是隔代教養,甚至也問過我是不是單親,但其實也差不多?因為爸媽幾乎只有晚餐時段會回來吃晚餐,然後又出門去見客戶、跑單、送貨等等,忙起來甚至會直接睡在公司,而會特地趕回來,只為吃一頓飯,也僅僅是因為阿公阿嬤的觀
連假第一天,太魯閣408車次出軌了。 2018年,下午四點的那班普悠瑪,原本我也會坐上那班車、有著不同於現在的人生的。 還記得那天下午發懶地軟在家裡的客廳,手機打開台鐵訂票app,來回查看到底要坐下午四點的還是晚上八點的班次回位於花蓮的學校,翻看訂票的歷史紀錄,想起來還是有些驚恐。原先已經決定要搭乘
距離研究所入學還有半年左右的時間,因為想利用這段空閒時間存點學費、生活費(希望扣掉這些之後還能存點錢嗚嗚嗚嗚)我現在的生活就是平日週一至週五在國小補習班當三四年級的課輔老師,六日的週末就在咖啡廳兼職,等於一個星期七天,我七天都在工作啊哈哈哈。今天是咖啡廳第二天上班,卻覺得和同事們都認識了好久好久的感
這陣子不管是滑 IG 、看臉書,都會時不時的跑出好幾則關於報稅的廣告,亦或是信用卡主打的報稅優惠,種種社交活動、經濟活動不難察覺一年一度的「中華民國萬萬稅」時刻又到來了。 但是,每每看到這些訊息,我又無感的將自己置身事外,直到有一天滑手機時,媽媽剛好也在旁邊,這時又出現了財政部推薦使用手機報稅的教學
英文名字是cammie,而有些朋友會用直譯的中文叫我「凱咪」。比起身份證上父母賦予我的法定名字,我更傾向,也更喜歡週遭人這樣叫我,法定名字裡頭包裹了太多的期望,是從小到大的束縛,它誕生於一個算命師的建議,於是我和臺灣社會的成千上萬個人擁有了同樣的符號。 努力愛上自己 我很努力的認同自己、很努力的找尋
步入社會工作後,學習對自己付更多責任,金錢就是其中一個。 你需要去計算一個月的基本開銷、為自己安排一些不怎麼花錢的休閒娛樂,再加上希望攥下的存款、預計投入的投資金額,然後回推至:「所以我一個月需要賺多少錢?」 在學習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大人時,那些小心翼翼的盤算,反饋出更多的珍惜,也因為過於謹慎而顯得
小時候爸媽工作繁忙,幼稚園到國小二年級左右的印象都是阿公、阿嬤帶大的,搞得學校老師都以為我們家是隔代教養,甚至也問過我是不是單親,但其實也差不多?因為爸媽幾乎只有晚餐時段會回來吃晚餐,然後又出門去見客戶、跑單、送貨等等,忙起來甚至會直接睡在公司,而會特地趕回來,只為吃一頓飯,也僅僅是因為阿公阿嬤的觀
連假第一天,太魯閣408車次出軌了。 2018年,下午四點的那班普悠瑪,原本我也會坐上那班車、有著不同於現在的人生的。 還記得那天下午發懶地軟在家裡的客廳,手機打開台鐵訂票app,來回查看到底要坐下午四點的還是晚上八點的班次回位於花蓮的學校,翻看訂票的歷史紀錄,想起來還是有些驚恐。原先已經決定要搭乘
距離研究所入學還有半年左右的時間,因為想利用這段空閒時間存點學費、生活費(希望扣掉這些之後還能存點錢嗚嗚嗚嗚)我現在的生活就是平日週一至週五在國小補習班當三四年級的課輔老師,六日的週末就在咖啡廳兼職,等於一個星期七天,我七天都在工作啊哈哈哈。今天是咖啡廳第二天上班,卻覺得和同事們都認識了好久好久的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Thumbnail
雜物充斥的生活空間會給人的生活添加更多的壓力和沉重感,舒適自在的空間才會讓人覺得安心、安全。「家」應該是讓人感到放鬆的地方,而不是一直想往外「逃」。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雖然平時個人在各種實體物品上的斷捨離做得不是很好(但最近因為要處理發霉的東西,丟了很多東西,感覺挺不錯的!爽快),但這幾年間突然驚覺,在關係上的斷捨離倒是做得挺徹底的。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Thumbnail
雜物充斥的生活空間會給人的生活添加更多的壓力和沉重感,舒適自在的空間才會讓人覺得安心、安全。「家」應該是讓人感到放鬆的地方,而不是一直想往外「逃」。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雖然平時個人在各種實體物品上的斷捨離做得不是很好(但最近因為要處理發霉的東西,丟了很多東西,感覺挺不錯的!爽快),但這幾年間突然驚覺,在關係上的斷捨離倒是做得挺徹底的。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