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亦竹
出版社: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11-09
ISBN/ISSN:9789869366328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56頁
開數:25開
類別:中文書>社會科學>文化研究
這本已經出版好幾年,記得剛上市時總是在銷售榜上名列前茅,這兩、三年雖已不見它的蹤影,市面上也沒有實體新書了,但在我心中老是惦記著有這麼一本待讀書冊,所以在去年大量購書時買入了電子書。
不過直到我讀了內容,才發現原來我一直被書名給誤導了;我以為內容講的會是日本的文化(表)以及文化演進的緣由(裏),結果百分之九十都是在講歷史。
可是要我說的話,我還是會推薦這本書的(但限定對日本歷史有興趣的人)。作者就像是一名很會講故事的歷史老師,能夠把歷史講得很有脈絡性;出社會之後能夠像是這樣重溫歷史課的感覺,機會已經很少了。只是也因為內容多少比較硬,讀起來還是有點吃力,好險我對日本歷史本來就蠻有興趣的,就當作是趁機把這塊知識給補起來了。
以下簡單記錄。
上古時期
繩紋人:狩獵維生
彌生人:農耕文化。
此兩個種族的交替被作者與《古世紀》與《日本書紀》裡的天孫降臨神話連結在一起,認為前者對應讓國的出雲族,後者則對應了大和族。
奈良時期
奈良古稱大和,被作者稱為日本人心靈上的首都。聖德太子代表著飛鳥時代,其立下的憲法第一條為「以和為貴」,很多時候可以投射成為現代日本人的民族性與約束。此外他也從中國隋朝引入佛教,並以「日出處之國」日本為名,開始走向國際。
相較於日本原生的神道教,佛教在當時被視為先進文化,藉以奠定天皇的權力基礎。作者在這邊的描述十分有趣,如果我沒會錯意的話,簡單來說,天皇一族在日本的歷史上從未(或說鮮少)實質掌握過兵權,他們主要靠的是文明的軟實力來讓地方臣服(也因此會需要《古事記》與《日本書紀》來連結天皇與天照大神,確立其正統性);就連後續的武士與將軍,手上所握的武力其實也是和天皇脫鉤的。
京都時期
京都被作者視為日本人的文化首都。在此時期以前,神道教的觀念認為死亡會造成汙穢,因此每有天皇死亡,便會需要將首都遷離汙穢之地,是一種勞民又傷財的做法;可是自從導入隋唐的佛教、陰陽道、風水等等,日本人開始相信他們能夠利用這些「尖端科技」來消災解厄,才終於免去了不斷遷都的命運。
武士崛起與鐮倉幕府
古日本裡,與天皇血緣的遠近決定身分高低。武士其實就是低階貴族,因為他們在平安京裡地位不高,因此到京外務農,也成為農民們的領導者。只是在當時的律令制度下,雖然付出勞力的是農民與武士,京都裡的真˙貴族卻仍有權利向與自己毫不相關的土地徵收稅賦。兩方因此產生了衝突,這就是源平戰爭的原因。
平清盛雖然也是武士,但跟藤原家一樣,藉由與皇室聯姻站到了貴族一方,而源賴朝在關東鎌倉被推舉為武士的領導者,建立了幕府,最後靠著一度出家還俗的弟弟源義經打敗了平家。
故事本該到此為止,可是義經在最後竟傻傻地擅自答應了白河天皇所提供的職位,觸及了他哥哥的逆鱗,招來殺身之禍。而他哥哥源賴朝之所以會如此看重此事,其實目的依然是為了維持武士與貴族之間的勢力平衡。作者說義經是軍事天才卻是政治白癡,很可憐,可是我不能苟同更多了。
是說看完了這本書,我終於可以用自己的話好好講出源義經和源賴朝的故事了,不然每次動畫電玩講到這裡時我總是會搞混,這肯定是《表裏日本》帶給我的很大的收穫之一吧。剛好最近在看《記錄的地平線》第三季,這是一季政治意味非常濃厚的作品,裡頭圓桌會議裡的某一角色擅自接受了貴族的冊封成為公爵,因而打亂了會議裡互相牽制與合作的勢力平衡,便有種類似義經這樣的意味。
室町時代
此時的幕府設於京都的室町,作者在此敘述了金閣寺與銀閣寺的由來,基本上就是足利義滿與足利義政逃避政治下的產物,茶道、日本家屋、能樂等眾多文化的基礎都是在此時期奠定,商業階級也逐漸抬頭。但因為將軍無心於政治,據說當時的日本是道德混亂、只講利益、不論仁義的時代,階級問題導致民間開始出現暴動(稱為「一揆」),衍伸出包含德政令的一連串問題,以及後續的戰國時代。
說到德政令,前一陣子我在玩的桃太郎電鐵裡就有這張功能卡,讀到這裡才發現原來其來有自,這種意外的發現真的很讓人驚喜。
戰國時代
在戰國時代裡,就我理解,可能是因為先前武士透過幕府已逐漸獲得了身份地位,因此漸漸與地方脫節,而在地方上真正出力者,又形成了另一種被稱為「國人」與「地侍」的人。他們為了爭取自己的身份地位,開始利用「苗字」(也就是後來所衍伸成的日本姓氏)以及家徽等等方式,來與名門貴族以及天皇家攀附關係。凡舉戰國時代裡的三大霸主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他們的姓氏與正統性皆是這麼而來;不然原本日本民間對姓氏的觀念似乎沒那麼廣泛,且真正與天皇相關的姓氏,原本只有源、平、藤、橘四支而已。
而針對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作者舉出了「天下餅」與「杜鵑不啼」的比喻來形容三人的差別。以我的話來說,我認為織田就是以武恃人、豐臣則擁有極高的 EQ(爬升的故事也是傳奇),德川則是順應局勢。
江戶時代
作者在此提出「賊軍」與「官軍」的概念,敗者為賊、勝者為官,可是因為江戶時代的勝敗常作輪替,所以這裡開始我就看得亂了。不過就我理解,主要是結束了戰國時代的德川家康對地方勢力的安排上有著很心機的手腕,使他能夠監控地方的勢力、避免威脅到自己;而被德川視為賊軍的長洲、薩摩,他們在有所懷恨的同時也養兵千日,成為了後續尊皇攘夷與明治維新的爆發點。不過在這之後,勢力一直換來換去,我就真的看不是很懂了。
江戶三味
可能是為了中和一點前面硬派歷史所帶來的嚴肅感吧,作者在最後這章才講了以食物為主的發展來由。所謂的江戶三味即是天婦羅、蕎麥麵、和壽司,皆是江戶時代為了滿足東京大量的外來人口才出現的屋台速食。其中天婦羅是因製油技術提高才出現的料理方式,蕎麥麵則是為了推廣難以下嚥的蕎麥才研發的商品,壽司最初則是被當成保存食品。
雖然這本來才是我真正想看的,不過前面上了那麼長的歷史課,最後才用這個收尾,反而讓人有點意外呢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