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會客室|成年人消失的「自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時候你是不是這樣想:我想快快長大,長大以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這個願望其實很實際,成年了本來就自然擁有自主權,可以自己安排做什麼,出門不用跟爸媽報告要去哪?想要讓自己的生活過成什麼模樣,自己可以規劃,聽起來挺棒的,人生不就應該是這樣嗎?
然而結果呢?

成年後的我們,隨著年紀增長,反倒越來越難「做自己」

當然隨著成家立業,生活責任變得更重,做自己的確沒有那麼容易,但不是百分百不無可能,因為人生的選擇權還是在自己手上。
仔細思考讓我們變成一個隨波逐流的中年人有兩個關鍵:
  • 習慣「聽別人」說
你有沒有發現,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各種的廣告,來自於別人幫你做的推薦:必吃的五大網紅餐廳;人生必去的十大景點等等; 有時候連放假遊玩,去那裡吃飯,都是看別人的攻略,按照別人的行程來走。就像這次五一勞動節的黃金假期,我心裡隱約覺得,要出城玩,打卡一些有名的景點,才是「假期應有的樣子」。所以,行程的攻略是「參考別人」的,吃的餐廳也是「別人介紹」的。走到那裡到處人擠人,旅遊體驗很差,到最後只想回家休息。回到家後,我舒服的躺在沙發上,喝著咖啡聽著音樂,看著我喜歡的書,做一些「不放假也可以做」的日常小事,反而得到了真正的放鬆。
  • 忽略消失的「自主性」
這讓我不禁思考:曾幾何時,選擇自己的喜好,表達自己的感受,過自己說了算的生活,這樣的生活「自主性」消失了?在信息發達的今天,別人的聲音和選擇,充斥了我們的生活,也淹沒了我們自己的聲音。隨著年紀增長社會化後,是否有以下似曾相識的感覺:當你發現你的目光,常常停留在別人身上;當你做選擇,往往會要聽別人的意見; 而你的開心與否,也常被別人左右。參考別人的意見,是方便,是有安全感的。
但,這是你要的嗎?

是時候要找回「自我」,堅定「自主性」

其實改變很簡單,可以先從一件小事開始

就像建築師馮果川說的:你不用自己去蓋房子,但你可以試著動手做一兩件小家具或增添喜歡的擺設,讓房子裡有屬於你自己的痕跡。
你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書,而不是排行榜推薦的。
你可以選擇自己學習方向,而不是跟著大部隊來走。
你可以選擇想去的地方或想吃的東西,而不是別人介紹的。
當面對工作上或未來發展的迷惘時,你不必急著去做全盤的改變,可以先從一個小地方開始:先找到自己要什麼,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學習,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唯有自己才有人生的決定權!

我們無法判斷,跟著誰的腳步,才能過上好的人生;唯有自己熱愛和選擇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會是值得一過的人生。
要記住:別人的建議讓我們有了選擇權,而不要忘記自己才有決定權。
Photo Credit: Noah Silliman on Unsplash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138內容數
追夢人生/自在未來。左腦人資職涯發展/右腦藝術療癒。以射手座熱愛人生為信念,以專業為工具,幫助他人追尋自己的人生價值。我深信,追尋美好的人生 Never too lat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位遇到工作困境來訪者的提問,讓我印象深刻:老師,我一定要有目標嗎?我不能就這樣平凡過一生嗎?這讓我想起我曾和一個員工做離職面談的對話:「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問我離職以後要做什麼?難道沒有目標也不行嗎?我就只想要這樣過日子就好!」我不禁思考:難道成功人生只有一個標準嗎?我可不可以是個普通又快樂的人呢?
最近遇到幾個職涯諮詢個案有類似的背景:優秀的畢業學校,漂亮的大公司工作經歷,也有創業的經驗,現在要回到職場卻遭遇年齡及各方面的限制一直找不到工作,灰心沮喪焦慮的神情不斷表現在諮詢言談之中。這麼優秀的人才,應該是順風順水,不怕找不到工作才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前陣子大陸有篇上海富人區的保姆招聘新聞引起火熱的討論:一個月薪約人民幣四萬(折合新台幣十八萬)高薪保姆需要的條件:管家、司機、調酒師、家教、厨師五合一。這種級別的保姆已經顛覆我們過去的想像,那些拿著高薪的「天價」保姆們,無一不是多項技能傍身的。是時候我們要戒掉刻板印象了
最近遇到幾個擔任高階主管的精英們,對現在工作不滿或是被公司裁員,以為換份工作不難,沒想到現實打臉找不到工作,無力之餘來找我做諮詢。這就是職場人不想面對的真相: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這回事。真正的穩定不是找個看起來穩定的公司或工作,而是找到不管離開哪家公司或工作都能活下去的底氣。
很多人問我挑選人才的必要因素,老實說除了專業外,重要的是候選人怎麼介紹自己,這是人資打的『第一印象』分數。 為什麼呢?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清楚條理的介紹自己,在日常工作上是否也能好好溝通協調也會被打上問號。在職場上,這是一個樹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技術,怎麼做呢?
常常有人跟我說:我這把年紀了,可以像你一樣創業嗎?你好有勇氣,我很想但不敢;我年紀這麼大,去大陸發展會太晚嗎?;我都這麼老了,還能做什麼?這樣的聲音常常出現,尤其是討論到「年紀」。什麼是創業「適合」的年紀?
有位遇到工作困境來訪者的提問,讓我印象深刻:老師,我一定要有目標嗎?我不能就這樣平凡過一生嗎?這讓我想起我曾和一個員工做離職面談的對話:「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問我離職以後要做什麼?難道沒有目標也不行嗎?我就只想要這樣過日子就好!」我不禁思考:難道成功人生只有一個標準嗎?我可不可以是個普通又快樂的人呢?
最近遇到幾個職涯諮詢個案有類似的背景:優秀的畢業學校,漂亮的大公司工作經歷,也有創業的經驗,現在要回到職場卻遭遇年齡及各方面的限制一直找不到工作,灰心沮喪焦慮的神情不斷表現在諮詢言談之中。這麼優秀的人才,應該是順風順水,不怕找不到工作才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前陣子大陸有篇上海富人區的保姆招聘新聞引起火熱的討論:一個月薪約人民幣四萬(折合新台幣十八萬)高薪保姆需要的條件:管家、司機、調酒師、家教、厨師五合一。這種級別的保姆已經顛覆我們過去的想像,那些拿著高薪的「天價」保姆們,無一不是多項技能傍身的。是時候我們要戒掉刻板印象了
最近遇到幾個擔任高階主管的精英們,對現在工作不滿或是被公司裁員,以為換份工作不難,沒想到現實打臉找不到工作,無力之餘來找我做諮詢。這就是職場人不想面對的真相: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穩定這回事。真正的穩定不是找個看起來穩定的公司或工作,而是找到不管離開哪家公司或工作都能活下去的底氣。
很多人問我挑選人才的必要因素,老實說除了專業外,重要的是候選人怎麼介紹自己,這是人資打的『第一印象』分數。 為什麼呢?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清楚條理的介紹自己,在日常工作上是否也能好好溝通協調也會被打上問號。在職場上,這是一個樹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技術,怎麼做呢?
常常有人跟我說:我這把年紀了,可以像你一樣創業嗎?你好有勇氣,我很想但不敢;我年紀這麼大,去大陸發展會太晚嗎?;我都這麼老了,還能做什麼?這樣的聲音常常出現,尤其是討論到「年紀」。什麼是創業「適合」的年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選擇與認命是我們人生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往往習慣將選擇權交給他人,卻忽略了自己的主導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應該積極體驗人生的旅程,包括快樂、悲傷、喜悅等種種經驗。建議大家多嘗試未曾體驗過的事情,以更瞭解自己。
Thumbnail
對於成年人來說,搬出父母家獨立生活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不僅標誌著邁入新階段的人生,也代表著我們正式揚帆啟航,去追尋自由與成長。 過去,我們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庇護,由他們提供一切所需。但當我們踏入成年,是時候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學會自我管理和自主決策。雖然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但正是這份艱辛,才讓我們
Thumbnail
成年後的孩子是否應搬離家獨立生活?首先要學習不要再以小孩的身分與父母相處。 權衡個人需求和家庭期望,在尊重家庭的同時,也走向個人的成長和獨立。
Thumbnail
自主權是人生有意識開始,你就有選擇權,只是有人會運用選擇,有人卻不選擇,差異結果為何呢! 當越年輕懂自主權的選擇 通常會被年長者阻擋,因會有各種經驗判斷,認為年輕者選擇會造成錯誤結果,如果此時年輕者放棄自主權的選擇,那麼造成的結果,當然也不一定會如年長者所想,原因是沒有任何個體,是一模一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對著父母大聲說出的夢想嗎?還記得那晚面對自己的興趣與課業的抉擇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改變了主意?又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尋找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工作? 透過實際上街訪問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們,暸解他們選擇背後的原因,也領悟到如何面對轉變的調適以及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
父母輩常將好的人生規劃為優秀學歷、優質工作。公司工作常需順從組織,年輕人渴望自主工作。然而,即使創業,仍受限於顧客需求。唯有資本市場投資可自主,但需承擔風險
成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字,成年人和這個世界默認的約法三章就是:自己做決定,自己想辦法,自己承擔後果。 每一條艱難地走過來的路,都有不得不那樣跋涉地理由, 每一條你將要走下去的路,也都有不得不那樣選擇地原因 你身在其中時候會覺得苦不堪言,但熬過去以後就會覺得人間值得 生活中的強者,不是指能搞
Thumbnail
人生,一路直到晚年,能夠陪我們走到底的,應該是"獨立" ! 「青少年」時,極力擺脱父母,走出去「獨立」。 「中年」時,「獨立扛下所有責任 」,並且努力堅強前行。 而「晚年」時、更須自己一個人「獨立」,設法不給親人增加壓力 ,以免徒增自己的煩惱。努力修心養性,照顧好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選擇與認命是我們人生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往往習慣將選擇權交給他人,卻忽略了自己的主導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應該積極體驗人生的旅程,包括快樂、悲傷、喜悅等種種經驗。建議大家多嘗試未曾體驗過的事情,以更瞭解自己。
Thumbnail
對於成年人來說,搬出父母家獨立生活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不僅標誌著邁入新階段的人生,也代表著我們正式揚帆啟航,去追尋自由與成長。 過去,我們習慣於依賴父母的庇護,由他們提供一切所需。但當我們踏入成年,是時候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學會自我管理和自主決策。雖然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但正是這份艱辛,才讓我們
Thumbnail
成年後的孩子是否應搬離家獨立生活?首先要學習不要再以小孩的身分與父母相處。 權衡個人需求和家庭期望,在尊重家庭的同時,也走向個人的成長和獨立。
Thumbnail
自主權是人生有意識開始,你就有選擇權,只是有人會運用選擇,有人卻不選擇,差異結果為何呢! 當越年輕懂自主權的選擇 通常會被年長者阻擋,因會有各種經驗判斷,認為年輕者選擇會造成錯誤結果,如果此時年輕者放棄自主權的選擇,那麼造成的結果,當然也不一定會如年長者所想,原因是沒有任何個體,是一模一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對著父母大聲說出的夢想嗎?還記得那晚面對自己的興趣與課業的抉擇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改變了主意?又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尋找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工作? 透過實際上街訪問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們,暸解他們選擇背後的原因,也領悟到如何面對轉變的調適以及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
父母輩常將好的人生規劃為優秀學歷、優質工作。公司工作常需順從組織,年輕人渴望自主工作。然而,即使創業,仍受限於顧客需求。唯有資本市場投資可自主,但需承擔風險
成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字,成年人和這個世界默認的約法三章就是:自己做決定,自己想辦法,自己承擔後果。 每一條艱難地走過來的路,都有不得不那樣跋涉地理由, 每一條你將要走下去的路,也都有不得不那樣選擇地原因 你身在其中時候會覺得苦不堪言,但熬過去以後就會覺得人間值得 生活中的強者,不是指能搞
Thumbnail
人生,一路直到晚年,能夠陪我們走到底的,應該是"獨立" ! 「青少年」時,極力擺脱父母,走出去「獨立」。 「中年」時,「獨立扛下所有責任 」,並且努力堅強前行。 而「晚年」時、更須自己一個人「獨立」,設法不給親人增加壓力 ,以免徒增自己的煩惱。努力修心養性,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