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真的在改變人們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智慧型手機在台灣普及大約是iPhone6那一年,也就是2014年,當時的我只是把iPhone當成打發時間跟玩遊戲的科技玩具, 完全沒感受到智慧型手機真的能改變我的生活

直到這1.2年發生COVID-19後才明顯感受到不帶智慧型手機出門會變得非常不便,基本的像是買東西,因為真的比較少帶錢包出門了,手機能整合付款跟會員集點又有現金回饋,買東西能省錢又省時間

疫情期間要到各個營業場所時也都需要用手機掃碼傳簡訊登錄,如果是完全不習慣用手機去做這些事情的人可能會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錢,像我爸媽是不會用電腦也不會用手機去掃QRCODE登記的,但手機的LINE跟FB、查查簡單的資料那些幸好還會

所以他們這幾天都很懶得去便利商店買東西,即便能用寫的還是很麻煩,加上近期政府有推出一堆紓困方案,這時候會用手機的簡單在網頁上點一點申請一下就過了,不習慣用手機的人只能風塵僕僕的跑去銀行辦理,聽說排隊人潮很多,而且還存在染疫風險
我爸媽才5x多歲,其實依照他們的年齡應該是剛好可以接觸到電腦的年紀,可惜的是他們沒去掌握能熟悉電腦的機會,而此次迎來的智慧型手機年代如果他們也完全不習慣使用的話,那將會不斷與社會脫節,辦理事情或買東西也要花比別人多的時間跟金錢

幸運的是他們身邊有懂的運用這些科技的後代來幫忙他們,總之千萬別畏懼科技、有任何新的科技出現時不管怎樣先擁抱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沒專題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雷公山小的旭個人創作 這幾天有些厭倦股市與虛擬貨幣那跳動且冰冷的數字 於是開始埋頭在喜歡的海洋生物「鯨魚」的藝術創作上 每次看自己的創作總會有一種孤獨感 但這種孤獨的背後卻又帶點在期盼著什麼好事的感覺 創作裡的鯨魚品種是海洋裡最講義氣的大翅鯨(座頭鯨) 要知道海洋最聰明的掠食者是虎鯨 曾有紀錄虎
資產佔比:股票90%、現金5%、比特幣5% 居住狀態:住家裡,每月生活開銷約$8,000(幫忙負擔三餐費、電費、雜費等) 收入來源:工作薪水、股利、網拍 實際計算盤點下來有點驚訝,自己資產百分之90都投入在股票上,如果沒盤點我應該還是會一直把薪水投入在股市裡,接下來會把身上現金部位拉
以前我在遊戲公司擔任小企劃時,常要提產品營運活動規劃或者新遊戲的發想企劃,我的個性很不妙的是屬於害羞+埋頭苦幹型的,當時接到任務時我不會跟任何人討論、第一件事情是卯起來先蒐集資料然後拼拼湊湊自以為完美的提案,但當時幾乎有95%會受到主管的挑戰或直接打槍,而性格內向的人也相當吃虧,因為我的提案受到挑
人生很常出現會影響自己情緒波動的事情,比如看到身邊同儕的經濟實力、家庭背景、運氣比你好時心中會產生忌妒感,每當自己身心狀態遇到嫉妒或悲憤的瞬間時 我都會盡快拉回自己的主觀意識,並反問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負面情緒、為什麼人性會有這種反射機制,很有趣的是每次反問自己通常最後的答案都是”無解”,既然無
只能做一件事情的話就是買入一張股票 我其實是去年才進到股市 從買進第一張股票開始 我整個人的全身心就跟股市以及全球經濟、投資理財連接上了 開始會關心這方面的知識、新聞 就像我以前高中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7-11打工 自從在7-11打工後我開始愛上這個品牌 除了三餐都幾乎吃7-11外 甚至還去聽加
https://archi.insideout.com.tw/3328/decor-lucky/ 幾年前很紅的斷捨離 就是丟掉你身邊用不到的東西 重新過一個極簡的生活 這個從去年12月就開始在執行 用不到的東西有些是丟到贈物網送人 但大多都是用賣掉的方式 因為之前花蠻多錢收藏遊戲主機、遊戲、公仔、模
雷公山小的旭個人創作 這幾天有些厭倦股市與虛擬貨幣那跳動且冰冷的數字 於是開始埋頭在喜歡的海洋生物「鯨魚」的藝術創作上 每次看自己的創作總會有一種孤獨感 但這種孤獨的背後卻又帶點在期盼著什麼好事的感覺 創作裡的鯨魚品種是海洋裡最講義氣的大翅鯨(座頭鯨) 要知道海洋最聰明的掠食者是虎鯨 曾有紀錄虎
資產佔比:股票90%、現金5%、比特幣5% 居住狀態:住家裡,每月生活開銷約$8,000(幫忙負擔三餐費、電費、雜費等) 收入來源:工作薪水、股利、網拍 實際計算盤點下來有點驚訝,自己資產百分之90都投入在股票上,如果沒盤點我應該還是會一直把薪水投入在股市裡,接下來會把身上現金部位拉
以前我在遊戲公司擔任小企劃時,常要提產品營運活動規劃或者新遊戲的發想企劃,我的個性很不妙的是屬於害羞+埋頭苦幹型的,當時接到任務時我不會跟任何人討論、第一件事情是卯起來先蒐集資料然後拼拼湊湊自以為完美的提案,但當時幾乎有95%會受到主管的挑戰或直接打槍,而性格內向的人也相當吃虧,因為我的提案受到挑
人生很常出現會影響自己情緒波動的事情,比如看到身邊同儕的經濟實力、家庭背景、運氣比你好時心中會產生忌妒感,每當自己身心狀態遇到嫉妒或悲憤的瞬間時 我都會盡快拉回自己的主觀意識,並反問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負面情緒、為什麼人性會有這種反射機制,很有趣的是每次反問自己通常最後的答案都是”無解”,既然無
只能做一件事情的話就是買入一張股票 我其實是去年才進到股市 從買進第一張股票開始 我整個人的全身心就跟股市以及全球經濟、投資理財連接上了 開始會關心這方面的知識、新聞 就像我以前高中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7-11打工 自從在7-11打工後我開始愛上這個品牌 除了三餐都幾乎吃7-11外 甚至還去聽加
https://archi.insideout.com.tw/3328/decor-lucky/ 幾年前很紅的斷捨離 就是丟掉你身邊用不到的東西 重新過一個極簡的生活 這個從去年12月就開始在執行 用不到的東西有些是丟到贈物網送人 但大多都是用賣掉的方式 因為之前花蠻多錢收藏遊戲主機、遊戲、公仔、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手機如何綁架了我們的生活? 現代生活中,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有一支手機。這小小的裝置,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它不僅僅是一個通訊工具,還成為身份證明、財務管理、社交媒介的綜合體。從戀愛的訊息到生活的點滴,甚至是虛擬錢包,手機承載著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正因為手機的無處不在,我們也漸漸發現
Thumbnail
自2007年Steve Jobs推出第一款iPhone以來,智慧型手機經歷了十多年的快速變化,但現在市場似乎已經趨於成熟。從Touch ID轉為Face ID,以及摺疊手機的推出,似乎都無法帶來顯著的突破。與此同時,安卓和蘋果之間的差異也在縮小,各手機品牌競爭激烈。
Thumbnail
早上起床除了關掉鬧鐘,如果ㄧ不注意,就會開始滑手機看訊息、新聞,那些雜訊一下子充斥了整個腦袋,以混亂的思緒開始新的一天,又因為浪費了時間在檢視不重要的資訊,接著只能匆忙刷牙洗臉並準備後續的工作。 不由自主的一直滑著手機,手機正在悄悄控制你的人生。
Thumbnail
2009-2011年智慧型手機還不普遍的時候,我當時在澳洲,每天扛著我的單眼到處拍照。 2011年回到台灣,當時的台灣智慧型手機開始普遍,有了手機之後單眼就漸漸被我遺忘,變成了古董裝飾品,拍照也成為我們的日常。 人都是貪心的🤣,我常常覺得手機方便似乎有些拍照功能也受限,例如:我先生是足球教練,
    在輔導工作中發現,很多在手機世代成長的孩子,常常漠視自己出現的情緒,在情緒出現的當下無法適當表達,而習慣性逃往手機的世界,忘了細細品味及感受自己的感覺,也失去對別人感覺的敏感度。     自從電視出現、電腦發明,人的感覺開始受到挑戰,一直到最近幾年手機及網路的普及,如溫水煮青蛙一般,我們漸
Thumbnail
前幾天發現自己已經是中華電信十幾年老客戶,意識到自己從智障型手機晉升到智慧型手機已十幾年,讓我想起以前國中小的時候,聯絡彼此除了透過書寫和家用電話,我們會去朋友家拜訪,補完習回家,建立不只是我們的關係,更是幾家人的關係。當時最Fashion的手機是掀蓋式還能編輯鈴聲的那種,只要有人手機鈴聲是流行歌曲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若不想被手機掌控生活,不妨也試著與我一起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如果能推動身邊的人共同進行,我想將會有更大的效果,讓我們一起放下手機,體驗生活。
Thumbnail
最近我注意到,越來越多年幼的孩子開始使用3C產品,令我不禁反思過去,回想起從前那些沒有3C產品的時光。如今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了生活的便捷,倘若我們再次回到無3C產品的生活,我們是否能夠重新適應呢?你還記得當初沒有3C產品的生活是如何嗎? 手寫電話簿 回溯到沒有手機而人們仰賴家用電話的時光
Thumbnail
手機如何綁架了我們的生活? 現代生活中,幾乎每個人手上都有一支手機。這小小的裝置,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它不僅僅是一個通訊工具,還成為身份證明、財務管理、社交媒介的綜合體。從戀愛的訊息到生活的點滴,甚至是虛擬錢包,手機承載著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正因為手機的無處不在,我們也漸漸發現
Thumbnail
自2007年Steve Jobs推出第一款iPhone以來,智慧型手機經歷了十多年的快速變化,但現在市場似乎已經趨於成熟。從Touch ID轉為Face ID,以及摺疊手機的推出,似乎都無法帶來顯著的突破。與此同時,安卓和蘋果之間的差異也在縮小,各手機品牌競爭激烈。
Thumbnail
早上起床除了關掉鬧鐘,如果ㄧ不注意,就會開始滑手機看訊息、新聞,那些雜訊一下子充斥了整個腦袋,以混亂的思緒開始新的一天,又因為浪費了時間在檢視不重要的資訊,接著只能匆忙刷牙洗臉並準備後續的工作。 不由自主的一直滑著手機,手機正在悄悄控制你的人生。
Thumbnail
2009-2011年智慧型手機還不普遍的時候,我當時在澳洲,每天扛著我的單眼到處拍照。 2011年回到台灣,當時的台灣智慧型手機開始普遍,有了手機之後單眼就漸漸被我遺忘,變成了古董裝飾品,拍照也成為我們的日常。 人都是貪心的🤣,我常常覺得手機方便似乎有些拍照功能也受限,例如:我先生是足球教練,
    在輔導工作中發現,很多在手機世代成長的孩子,常常漠視自己出現的情緒,在情緒出現的當下無法適當表達,而習慣性逃往手機的世界,忘了細細品味及感受自己的感覺,也失去對別人感覺的敏感度。     自從電視出現、電腦發明,人的感覺開始受到挑戰,一直到最近幾年手機及網路的普及,如溫水煮青蛙一般,我們漸
Thumbnail
前幾天發現自己已經是中華電信十幾年老客戶,意識到自己從智障型手機晉升到智慧型手機已十幾年,讓我想起以前國中小的時候,聯絡彼此除了透過書寫和家用電話,我們會去朋友家拜訪,補完習回家,建立不只是我們的關係,更是幾家人的關係。當時最Fashion的手機是掀蓋式還能編輯鈴聲的那種,只要有人手機鈴聲是流行歌曲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若不想被手機掌控生活,不妨也試著與我一起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如果能推動身邊的人共同進行,我想將會有更大的效果,讓我們一起放下手機,體驗生活。
Thumbnail
最近我注意到,越來越多年幼的孩子開始使用3C產品,令我不禁反思過去,回想起從前那些沒有3C產品的時光。如今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了生活的便捷,倘若我們再次回到無3C產品的生活,我們是否能夠重新適應呢?你還記得當初沒有3C產品的生活是如何嗎? 手寫電話簿 回溯到沒有手機而人們仰賴家用電話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