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7/16
- 閱讀時間:7:00 - 7:15
- 寫作時間:7:15 - 7:43
- 製圖時間:7:43 - 7:50
-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本篇談到的重點會在於「接收到回饋後的行動」,也就是收到回饋以後如何讓自己朝向實作的方向。
的確這也是收到回饋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我們單純只是接受回饋,但是沒有做任何改變的話,對方給予的建議回饋似乎也是枉然。然而我們也都知道改變會是件難事,本篇將會給予五種方法,讓我們能從「知道轉化到做到」。
聚焦在一件事
每一種改變都會需要我們消耗大量的精力、注意力與毅力來去實行,但是當我們向多頭馬車一樣,想完成每一種回饋建議,不免會因此失彼。因此學會「聚焦在一件事」在執行上就顯得更有力量,所以當對方給予回饋建議時,我們可以這麼回應「可以提出對你來說最重視的一點,讓我來做改變」。或是也可以詢問多位的意見,也許每個人會列出3-5點,找出最多人提出的那一點先開始做改編
做些小實驗
實驗意味著「做看看,但不是一個決定」。面對改變,我們都會難免有些抗拒,因為當我們已經習慣於做某件事,我們的腦袋會容易轉換到「自動模式」,也就是「我們不需要消耗太多腦力與精神來留意」,就像是在駕訓班開始學習開車以及長期開車五年的狀態下,所需要消耗的精神一定是不一樣的。改變習慣的行為對我們來說就是需要更大的動力去克服,因此往往容易「抗拒」。
那就先抱持「實驗精神」先做看看,在「設計你的小習慣」這本書當中,提到可以先拆解行為,先從「能力所及」的範圍開始做起。比如說當有人回饋建議,在社交場合上可以多跟其他人熱絡,也許要能馬上談笑風生很困難,但是可以先從打招呼開始。
指導的教練
就跟我們想學習一種運動,我們可能會邀請一位教練對我們進行技術指導,當我們想做出改變的時候,也可以邀請一位信任的人作為教練。然而對於回饋建議的教練,並不一定是有特別擅長某方面得能力,而是在於能夠「從第三方角度」來看待回饋建議。
第三方角色容易看到我們所沒認知到的「盲點」,這也是為什麼常聽到「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原因。某個人給予我們回饋建議,也就是從第三方角色來看待,但某個人不一定是「教練」的角色。
因為教練的角色,是可以協助我們觀察到接受回饋建議後的「性情與傾向」「改進與成長」,透過第三方角色的觀察協助我們了解自己改變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