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另外一個30日挑戰-Day13

更新於 2021/07/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日期:7/16
  • 閱讀時間:7:00 - 7:15
  • 寫作時間:7:15 - 7:43
  • 製圖時間:7:43 - 7:50
  •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本篇談到的重點會在於「接收到回饋後的行動」,也就是收到回饋以後如何讓自己朝向實作的方向。
的確這也是收到回饋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我們單純只是接受回饋,但是沒有做任何改變的話,對方給予的建議回饋似乎也是枉然。然而我們也都知道改變會是件難事,本篇將會給予五種方法,讓我們能從「知道轉化到做到」
聚焦在一件事
每一種改變都會需要我們消耗大量的精力、注意力與毅力來去實行,但是當我們向多頭馬車一樣,想完成每一種回饋建議,不免會因此失彼。因此學會「聚焦在一件事」在執行上就顯得更有力量,所以當對方給予回饋建議時,我們可以這麼回應「可以提出對你來說最重視的一點,讓我來做改變」。或是也可以詢問多位的意見,也許每個人會列出3-5點,找出最多人提出的那一點先開始做改編
做些小實驗
實驗意味著「做看看,但不是一個決定」。面對改變,我們都會難免有些抗拒,因為當我們已經習慣於做某件事,我們的腦袋會容易轉換到「自動模式」,也就是「我們不需要消耗太多腦力與精神來留意」,就像是在駕訓班開始學習開車以及長期開車五年的狀態下,所需要消耗的精神一定是不一樣的。改變習慣的行為對我們來說就是需要更大的動力去克服,因此往往容易「抗拒」
那就先抱持「實驗精神」先做看看,在「設計你的小習慣」這本書當中,提到可以先拆解行為,先從「能力所及」的範圍開始做起。比如說當有人回饋建議,在社交場合上可以多跟其他人熱絡,也許要能馬上談笑風生很困難,但是可以先從打招呼開始。
指導的教練
就跟我們想學習一種運動,我們可能會邀請一位教練對我們進行技術指導,當我們想做出改變的時候,也可以邀請一位信任的人作為教練。然而對於回饋建議的教練,並不一定是有特別擅長某方面得能力,而是在於能夠「從第三方角度」來看待回饋建議。
第三方角色容易看到我們所沒認知到的「盲點」,這也是為什麼常聽到「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原因。某個人給予我們回饋建議,也就是從第三方角色來看待,但某個人不一定是「教練」的角色。
因為教練的角色,是可以協助我們觀察到接受回饋建議後的「性情與傾向」「改進與成長」,透過第三方角色的觀察協助我們了解自己改變的進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期:7/16 閱讀時間:6:55 - 7:15 寫作時間:7:15 - 7:5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接受到對方的回饋建議後,下個階段則是「該如何回應對方」。整個對話過程會分為三個大的階段: 起頭:決定對話的走向,思考這場對話目的為何? 在收到對方的回饋建議後,首
    「活在當下」這個詞,相信我們一定從很多地方都看過,然而又是為什麼不要回在過去或是未來呢?這就要先從一段影片開始看起 這段是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的致詞,其中最關於活在當下的在於第三個談到關於「死亡」的故事。 其中一段提到每天早上在盥洗的時候,賈伯斯會問自己一句話「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後一
    最近家裡發生些事情,讓我開始再度思考「人際關係」這個議題,我們一輩子跟人的連結度非常高,始終常遇到人際關係的問題,也許是男女之間、親子、同事等等,相信這應該也是很多人會思考的重大問題之一吧。 當我看著架上的書籍,有關於溝通、談判、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但真正吸引我目光的卻是這本「哲學書」雖然還沒看完,但
    日期:7/11 閱讀時間:7:00 - 7:17 寫作時間:7:17 - 8:05 製圖時間:8:05 - 8:1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面對回饋建議同樣可以劃清界線 在前面幾篇文章當中,提到了什麼原因會讓我們拒絕接受別人的回饋建議(真相觸發、人際觸發、自我觸發),
    《小孩才用情緒處理問題》 也許我們的身邊存在一種用「情緒處理問題」類型的人,這類型的特徵非常明顯,就是遇到問題,第一個反應就是「展現自己的各種情緒」,而身邊的人可能就會屈就於這類人散發出的情緒,或是就幫這類人解決問題,然而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這類人同樣不會有所長進,依然繼續用同一套方式「展現自己的
    日期:7/11 閱讀時間:7:45 - 8:00 寫作時間:8:0 - 8:2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改變對於回饋建議的防衛機制 前一篇我們提到別人的回饋建議,在我們的腦海裡面就會變成一部部的小劇場,也就是編織成一個個故事,來解讀對方的回饋建議,然而在述說這些故事的時候,我
    日期:7/16 閱讀時間:6:55 - 7:15 寫作時間:7:15 - 7:5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接受到對方的回饋建議後,下個階段則是「該如何回應對方」。整個對話過程會分為三個大的階段: 起頭:決定對話的走向,思考這場對話目的為何? 在收到對方的回饋建議後,首
    「活在當下」這個詞,相信我們一定從很多地方都看過,然而又是為什麼不要回在過去或是未來呢?這就要先從一段影片開始看起 這段是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的致詞,其中最關於活在當下的在於第三個談到關於「死亡」的故事。 其中一段提到每天早上在盥洗的時候,賈伯斯會問自己一句話「如果今天是我人生的最後一
    最近家裡發生些事情,讓我開始再度思考「人際關係」這個議題,我們一輩子跟人的連結度非常高,始終常遇到人際關係的問題,也許是男女之間、親子、同事等等,相信這應該也是很多人會思考的重大問題之一吧。 當我看著架上的書籍,有關於溝通、談判、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但真正吸引我目光的卻是這本「哲學書」雖然還沒看完,但
    日期:7/11 閱讀時間:7:00 - 7:17 寫作時間:7:17 - 8:05 製圖時間:8:05 - 8:1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面對回饋建議同樣可以劃清界線 在前面幾篇文章當中,提到了什麼原因會讓我們拒絕接受別人的回饋建議(真相觸發、人際觸發、自我觸發),
    《小孩才用情緒處理問題》 也許我們的身邊存在一種用「情緒處理問題」類型的人,這類型的特徵非常明顯,就是遇到問題,第一個反應就是「展現自己的各種情緒」,而身邊的人可能就會屈就於這類人散發出的情緒,或是就幫這類人解決問題,然而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這類人同樣不會有所長進,依然繼續用同一套方式「展現自己的
    日期:7/11 閱讀時間:7:45 - 8:00 寫作時間:8:0 - 8:20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改變對於回饋建議的防衛機制 前一篇我們提到別人的回饋建議,在我們的腦海裡面就會變成一部部的小劇場,也就是編織成一個個故事,來解讀對方的回饋建議,然而在述說這些故事的時候,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好像也不能說這一年的健身課白花花的過了,「你的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我的小腹依舊一團和氣,二頭肌仍然不舉,幾乎沒有變成我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幾首較少被提及、比起他人救我更偏向「拉自己一把」,治癒內心、振奮心靈的韓文歌,獻給正困於茫然之中、感到疲憊的你。
    哈摟?未來的我你過得怎麼樣?你是否有為了不遲到而不吃早餐?你是否有繼續努力的學習?記得努力學習不要只看成績,而是要看你錯過的題目是否有再錯,有的話就是要再多加努力複習!你是否有繼續和妳之前的好朋友和好兄弟一起玩?未來的我你是否有繼續的玩你國小的遊戲? 欸未來的我,記得要勞逸結合,一味的一直學習只會
    給未來的自己: 我 也不知道未來的我過得好嗎?還是跟以前一樣喜歡罵髒話嗎?還跟一前一樣活潑愛笑嗎?還有繼續游泳嗎?還有繼續追逐自己的夢想嗎? 雖然都不知道可是可以努力,就算不記得以前的成績但現在的稱、成績很慘欸,未來的數學一定很難把?就算再難也要度過難關。 未來還會練田嗎?你還有在比賽努力過嗎
    很想逃離一切,突然想到他使用的方格子,就決定打在這了。 最近都在追劇,想做的事好多卻提不起勁,厭煩目前的工作卻沒有勇氣改變現況,看著自家的小朋友能勇於表達情緒,回想起自己小時候老是畏畏縮縮,長大後卻也因為環境而選擇隱藏,就像我現在明明有很多話,但還在想著下句要怎麼打? 給自己十分鐘,學著
    Thumbnail
    大家都說「買前生產力,買後之看劇」。但問題是我也不追劇,這台也不是閉著眼睛就能買的電子商品會不會最後變成電子雞肋,等到我哪天淪陷,就給小孩當打電動的玩具。 對啊,那我到底幹嘛買一台新iPad?
    Thumbnail
    日記、週記、還是雜記? 疫情已經持續2年多了,有時候想想,台灣一開始防護得太成功到底是不是把一堆巨嬰給寵壞了? 好像有點離題。
    Thumbnail
    今年是成為母親後第二個母親節,去年睡眠不足,出去吃個早午餐慶祝也就混混噩噩。這次在母親節的前一個星期五請了假,趁MissK在托兒所,我可以一個人好好去看個美術展覽,吃個中飯,然後懶懶散散的在俄羅斯三溫暖過一個下午。多麼自在。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好像也不能說這一年的健身課白花花的過了,「你的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我的小腹依舊一團和氣,二頭肌仍然不舉,幾乎沒有變成我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幾首較少被提及、比起他人救我更偏向「拉自己一把」,治癒內心、振奮心靈的韓文歌,獻給正困於茫然之中、感到疲憊的你。
    哈摟?未來的我你過得怎麼樣?你是否有為了不遲到而不吃早餐?你是否有繼續努力的學習?記得努力學習不要只看成績,而是要看你錯過的題目是否有再錯,有的話就是要再多加努力複習!你是否有繼續和妳之前的好朋友和好兄弟一起玩?未來的我你是否有繼續的玩你國小的遊戲? 欸未來的我,記得要勞逸結合,一味的一直學習只會
    給未來的自己: 我 也不知道未來的我過得好嗎?還是跟以前一樣喜歡罵髒話嗎?還跟一前一樣活潑愛笑嗎?還有繼續游泳嗎?還有繼續追逐自己的夢想嗎? 雖然都不知道可是可以努力,就算不記得以前的成績但現在的稱、成績很慘欸,未來的數學一定很難把?就算再難也要度過難關。 未來還會練田嗎?你還有在比賽努力過嗎
    很想逃離一切,突然想到他使用的方格子,就決定打在這了。 最近都在追劇,想做的事好多卻提不起勁,厭煩目前的工作卻沒有勇氣改變現況,看著自家的小朋友能勇於表達情緒,回想起自己小時候老是畏畏縮縮,長大後卻也因為環境而選擇隱藏,就像我現在明明有很多話,但還在想著下句要怎麼打? 給自己十分鐘,學著
    Thumbnail
    大家都說「買前生產力,買後之看劇」。但問題是我也不追劇,這台也不是閉著眼睛就能買的電子商品會不會最後變成電子雞肋,等到我哪天淪陷,就給小孩當打電動的玩具。 對啊,那我到底幹嘛買一台新iPad?
    Thumbnail
    日記、週記、還是雜記? 疫情已經持續2年多了,有時候想想,台灣一開始防護得太成功到底是不是把一堆巨嬰給寵壞了? 好像有點離題。
    Thumbnail
    今年是成為母親後第二個母親節,去年睡眠不足,出去吃個早午餐慶祝也就混混噩噩。這次在母親節的前一個星期五請了假,趁MissK在托兒所,我可以一個人好好去看個美術展覽,吃個中飯,然後懶懶散散的在俄羅斯三溫暖過一個下午。多麼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