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孤獨世紀》閱讀心得

更新於 2021/06/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閱讀的這本書,老早買好電子書並讓他躺在書櫃裡,卻遲遲沒有開啟它,原因無他:我怕它講得太真實、也太沉悶。實際讀來還算接受,也增進了一些對這個時代特有的大眾心理現象的理解,也獲得了一個實用的生活建議。

書封,取自博客來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4653

孤獨的起源

智慧型手機,還有社交媒體都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竊取注意力,使我們不再關心身旁的人;煽動黑暗面,使我們變得愈來愈憤怒和部落化;我們愈來愈有表現欲,強迫式地追求按讚數、轉貼數和追蹤數,以致有效溝通或展現同理心的能力遭到破壞。
這是書中對於這個數位時代孤獨的起因落下的詮釋,但作者認為孤獨應該起源於1980年代新自由主義的發展——強調自由市場、競爭與無干涉的意識形態,這導致所得差距變大,人們只能賣力工作,同時面對職場競爭、薪資差距和社群生活的瓦解。重點在於強調個人的特性,這使得人和人之間互相合作的可能性完全被消彌。
他也提到人際關係不佳和孤獨是可以做區分,後者指的是感覺上和其他人、甚至整個社群的連結程度,細胞簡訊沒收到被說成「國家級邊緣人」,其實正是國家拋棄後的自嘲感。

孤獨的影響

孤獨對健康是有影響的,像是延長身體發炎狀態的時間、放大來自外界的壓力、促進免疫系統維持警戒模式,而在身體復原方面,也會比起不孤獨的人來得更加耗時。嚴重孤獨者甚至跟自殺有所關聯,在不同年齡上都有觀察到這樣的現象。
孤獨也對行為造成影響。孤獨的人容易對他人產生敵意,他們會架起保護傘,否定其他人認為自己需要關懷或陪伴的需求。但這樣的人也容易被更大的意識形態或社群吸收,這類群眾相對容易支持民粹主義。例如當年美國大選,川普陣營針對傳統產業社區發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豪語,這振奮了那些長期認為被政府拋棄和低社會地位的群體,不論最後政見是否會實現,在當時確實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求。
身陷孤獨並非單純只是感到社會孤立或缺乏社群連結。孤獨也包含不被聽見、不被了解。瑞士精神病學家榮格的洞見是:「孤獨並非來自周圍沒有人陪伴,而是來自不能與人交流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或是觀點不被他人認可。」
孤獨形成其來有自,但都市生活在各種面向都會再次強化。當我們在路上相遇的人有很高的機會不會再次遇見,當然不需要在意是否表現出和善,這和網路上匿名是相同的意思。

如何抵禦孤獨

聽來似乎很絕望,但人們其實可以透過主動幫助他人來抵抗孤獨的侵襲,諸如當志工、跟生活中會遇到的人小聊一下,在這過程中人們會獲得「助人的快感」,不但在互動中獲得關懷,也能意識到自己有能力照顧他人,形成一種連結。
此外,多數人仍然生活在都市裡面,許多小型咖啡廳、自營的早午餐店,他們不但試圖以此謀生,這些行業也蘊含著跟人建立連結的益處。如果時間允許,可以不時支持一下在自家或公司附近的特色餐廳,試著不要追求效率、建立小幅度非必要的交談,你會發現今天跟平常不太一樣的。

感想

我必須說,上面這些大概只寫了書的前半,後半還有幾個有趣的議題沒能收錄。我對這本書最大的感謝,其實就是前面這一段,關於嘗試建立非必要交談的這部分。
生活在都市裡的我,在超商林立的時代,對於任何消費我都只想要快速地取得餐點和離開,卻不知道這個消費的過程其實也是在把自己和其他活生生的人相互隔絕。我雖然不太愛跟人交談,但建立起到不同的商店消費、了解其他人為生活做的努力,我想還是可以做到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色的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以來都很想開啟寫作的習慣,無奈於建立習慣不容易、要持之以恆更不容易,當看見我的未來如此不堪後,於是也不抱任何希望了。這就像我窗台邊的貓草,三天兩頭就會忘記澆水,原本再如何茂盛終究還是面臨枯萎。
    一直以來都很想開啟寫作的習慣,無奈於建立習慣不容易、要持之以恆更不容易,當看見我的未來如此不堪後,於是也不抱任何希望了。這就像我窗台邊的貓草,三天兩頭就會忘記澆水,原本再如何茂盛終究還是面臨枯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摩丑族」,原文Mochufas ,是作者聖地亞哥.羅倫佐自創之詞,意指被科技資訊轟炸,陷入孤獨恐慌的文明副作用影響者。
    Thumbnail
    圖書封面 易讀程度:四顆星       這本書以流暢易讀的文筆書寫,讀起來不太費力,是會被我歸類于,容易引人入勝的一本書。本書的主題圍繞著堪稱21世紀最大的問題之一:普遍性、全球性的孤獨。由於該書作者本身的專業,書本不停留在單一面向探討孤獨,而能以許多不同面向穿插來探討這個本身就是多重立體結構
    Thumbnail
    即使現代科技不斷升級,就人們算在社交網絡上有幾千筆的好友資訊,在有限的時間裡,仍然習慣與親近的少數人進行頻繁的聯繫,面對面的交流依舊無法被取代。在資訊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生活型態和活動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全球化的興起,停留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時間越來越短
    Thumbnail
    蘋果手機每年都會更新並產出新的商品,但每一代手機之間少有重大的創新,卻不斷以花俏的行銷方式吸引全世界的蘋果迷買單。這樣的商業模式,嚴重地忽視了科技的其他社會功能,特別是對人類文明的重大意義,若再一次陷入資本主義的新花樣,缺乏精神文化的進步,根本不是科技造成人類孤獨,而是人類自願孤獨
    Thumbnail
    在我們接受網路為大眾所帶來的便利性的同時,卻也模糊了真實及虛擬的界線,當作者雪莉‧特克在本書不斷用故事強調很多「真實」的人類對「虛擬」的科技產物和機器狗投入真感情可能是一場悲劇,但我卻認為,書裡的焦慮是源自我們對過去世界的理解,遠遠跟不上現代科技的快速變化,甚至超出掌控之外
    Thumbnail
    蔣勳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間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而《過於喧囂的孤獨》的主角漢嘉,就是這種內在飽滿、抵達「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狀態的人。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摩丑族」,原文Mochufas ,是作者聖地亞哥.羅倫佐自創之詞,意指被科技資訊轟炸,陷入孤獨恐慌的文明副作用影響者。
    Thumbnail
    圖書封面 易讀程度:四顆星       這本書以流暢易讀的文筆書寫,讀起來不太費力,是會被我歸類于,容易引人入勝的一本書。本書的主題圍繞著堪稱21世紀最大的問題之一:普遍性、全球性的孤獨。由於該書作者本身的專業,書本不停留在單一面向探討孤獨,而能以許多不同面向穿插來探討這個本身就是多重立體結構
    Thumbnail
    即使現代科技不斷升級,就人們算在社交網絡上有幾千筆的好友資訊,在有限的時間裡,仍然習慣與親近的少數人進行頻繁的聯繫,面對面的交流依舊無法被取代。在資訊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生活型態和活動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全球化的興起,停留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時間越來越短
    Thumbnail
    蘋果手機每年都會更新並產出新的商品,但每一代手機之間少有重大的創新,卻不斷以花俏的行銷方式吸引全世界的蘋果迷買單。這樣的商業模式,嚴重地忽視了科技的其他社會功能,特別是對人類文明的重大意義,若再一次陷入資本主義的新花樣,缺乏精神文化的進步,根本不是科技造成人類孤獨,而是人類自願孤獨
    Thumbnail
    在我們接受網路為大眾所帶來的便利性的同時,卻也模糊了真實及虛擬的界線,當作者雪莉‧特克在本書不斷用故事強調很多「真實」的人類對「虛擬」的科技產物和機器狗投入真感情可能是一場悲劇,但我卻認為,書裡的焦慮是源自我們對過去世界的理解,遠遠跟不上現代科技的快速變化,甚至超出掌控之外
    Thumbnail
    蔣勳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間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而《過於喧囂的孤獨》的主角漢嘉,就是這種內在飽滿、抵達「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狀態的人。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