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這兩天小睡時間都不睡,是不是遇到睡眠轉換期?要幫寶寶取消小睡了嗎?三招幫你搞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隨著寶寶月齡逐漸增長,白天的睡眠時間的次數、長度,都會逐漸減少,同時夜間睡眠的時間逐漸增加、或穩定,這是成長中非常健康的發展。
很多家長戰戰兢兢的面對這些成長的改變,其實我很想跟大家說:「放輕鬆~」
因為成長的改變通常都不是瞬間出現、錯過就不再擁有的,大部分的情況都是逐步出現,不僅孩子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和這個改變一同發展,家長也會有很多機會來觀察、發現這個改變的存在、找到與這個改變好好調整的時間節奏。
「多觀察、多等待」,是育兒良言呀!
以小睡轉換期來說:通常兩次小睡減少成一次小睡的時間,會出現在寶寶15-19個月的區間,於是就有家長很緊張地想知道,那到底何時可以『取消』兩次小睡呢?
其實在整體育兒的大部分建議上,只要是由家長主動干涉的事情,大部分都建議晚一點好過於早一點!
例如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太慢開始翻身,四個月就開始幫寶寶練習,但是動作的發展上,除了顯而易見的大肌肉要發展健全,肉眼完全看不到的關節、軟骨、韌帶等等也都需要發展到完整階段,才能不受傷的合作運動,所以RIE在看寶寶的動作發展建議上,以家長提供安全無虞的環境,將寶寶放置其中,由寶寶主導自己練習,家長背貼牆壁、雙手自己互相握好,用眼睛觀察孩子即可,完全不鼓勵家長拉動孩子的四肢,幫助其練習,尤其你真的不知道,你拉寶寶一下,是否把他花了一週才對準的關節位置給調整到錯的地方。
睡眠也是如此,多睡一點不會有什麼壞處,尤其睡飽的孩子最多就是在嬰兒床上自己玩耍,更是無害,但是少睡的孩子,不僅大腦的休息不夠、記憶儲存的時間不夠,進而影響孩子學習力、情緒統整性,等等各種負面情況,也因此,針對睡眠,我們都寧願多等待孩子釋放出清楚明確的訊息,才協助孩子減少、取消小睡時間。
何謂清楚明確的睡眠減少訊息呢?
睡眠上的任何調整,建議以3週作為一個單位。
語嫣常常聽到家長因為寶寶三五天不睡,就誤會寶寶已經長大了,可以不需要睡這麼多,結果因為太早取消,接下來寶寶累積過多疲倦,作息大亂,全家都無法一夜好眠!
請家長把心中的時間表丟掉,認真地觀察孩子3週,在3週、21天的時間,依照原本小睡作息時間,將孩子放入遮光度良好、無燈光影響、涼爽舒適的嬰兒床裡,寶寶每天在原本的小睡時間都在玩耍、唱歌、聊天,那家長就可以很有信心的確定寶寶已經從這一個小睡畢業了!
這時候的取消小睡時間,只是順應著寶寶的需求,並不是由家長主動做睡眠時間的改變。
如果在3週的時間裡,寶寶有兩三天睡著,三五天不睡,即使不是連續發生,都表示寶寶還沒準備好離開這個小睡時段,請家長不需要積極作為,幫孩子做任何作息上的調整。
這個小睡轉換的方式,適用在3次小睡轉換為2次小睡的時候,也適用於2次小睡轉換為1次小睡的時候,當然同樣適用於1次小睡轉換為不再小睡的時候。
懂的藉由觀察、和等待,把轉換的主導權放到孩子身上,就不會糾結家長做的是否是適合孩子的決定!
面對小睡轉換,家長應該要做的是:
  1. 把關作息穩定、不隨意打亂、勿造成過度疲倦
  2. 確認睡眠環境良好:黑暗並且溫度涼爽
  3. 勿操之過急,耐心觀察紀錄
只要把握這三個原則,每次的小睡轉換都輕輕鬆鬆,不慌不亂唷!
再次強調,少睡有關係,多睡沒關係!在這個原則下,耐心等待孩子長大,就不會因為不小心太早取消孩子還需要的小睡次數或時間,造成孩子過度疲倦,全家一起面對愈睡愈不好的孩子,這樣不只心累身體也很累唷!
最後,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一家好睏。⭐️🌙🌟
糖果家好好睡,現在也可以用聽的囉!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多多分享,也給我拍拍手的鼓勵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家敲碗要聽怎麼用不威脅的方式,讓孩子把玩具收好。 躲在床底下不收玩具的跳跳糖 XD 每次在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情之前,請要先思考一些面向: 1。你是否也言行一致,對孩子的這些要求自己也有做到呢? 例如:媽媽們通常都希望孩子每次玩完玩具就立刻收拾,這時候也要想想自己,平常有沒有都隨手收拾好用過的東西呢?
前幾天限動分享跳跳糖打翻水自己拿抹布擦後,有糖粉私訊問我:「我家小孩oo歲,叫他自己做都不願意,該怎麼教她學會自己收拾?」 我剛好也很想分享這個話題,就趁機來聊一聊。 科學家不會說出哪些事情不在幾歲前學會,那個人就毀了!你知道童話故事大師安徒生從小有拼音與字形書寫的問題嗎?!
跳跳糖出生以前,我就有稍微思考過這個主題,因為我也在美國住了一小段時間,我很肯定英文的重要,所以在他出生後,我試著與他盡量用英文交談。 那時候我的確是希望為他創造英文環境,讓他能夠自然的學習英文。  不過,就如同之前三歲感想分享過的,在媽媽講英文、爸爸講華文、阿公阿嬤講台語的三聲道下
生活裡與各類人的相處當中,是否時不時會出現這種感覺:「對方亂說!他騙人!」 尤其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與孩子之間,家長常常氣急敗壞,大聲說:『你再黑白講我就#%$^!』 你知道嗎?孩子有可能並沒有黑白講唷! 研究證實,即使在同一個空間的兩個人,都有可能對於發生在眼前的事件,說出不一樣的劇情、人物描述
我一直相信小孩的學習力的確無限,也真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像是海綿般的不斷吸收! 現代腦神經科學證實,0-3歲是腦神經開發的爆炸時期,三歲腦神經元的連結是一輩子的最高峰,之後會隨著生活經驗,修剪掉不需要的,保留下需要的。腦神經元的連結會隨著不再使用而被修剪,減少使用的會成為弱連結,只有持續不斷使用的會留
自主遊戲的定義很單純,就是由孩子主動發想要玩什麼、怎麼玩,不是由家長提供遊戲規則、家長在一旁手背後面觀看。 自主遊戲很簡單,不用幫孩子規劃該玩什麼、玩什麼才能夠訓練哪些技能,這些由家長設計的遊戲,即使是由孩子自己操作,都算是你幫孩子設計遊戲、你是遊戲主。
大家敲碗要聽怎麼用不威脅的方式,讓孩子把玩具收好。 躲在床底下不收玩具的跳跳糖 XD 每次在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情之前,請要先思考一些面向: 1。你是否也言行一致,對孩子的這些要求自己也有做到呢? 例如:媽媽們通常都希望孩子每次玩完玩具就立刻收拾,這時候也要想想自己,平常有沒有都隨手收拾好用過的東西呢?
前幾天限動分享跳跳糖打翻水自己拿抹布擦後,有糖粉私訊問我:「我家小孩oo歲,叫他自己做都不願意,該怎麼教她學會自己收拾?」 我剛好也很想分享這個話題,就趁機來聊一聊。 科學家不會說出哪些事情不在幾歲前學會,那個人就毀了!你知道童話故事大師安徒生從小有拼音與字形書寫的問題嗎?!
跳跳糖出生以前,我就有稍微思考過這個主題,因為我也在美國住了一小段時間,我很肯定英文的重要,所以在他出生後,我試著與他盡量用英文交談。 那時候我的確是希望為他創造英文環境,讓他能夠自然的學習英文。  不過,就如同之前三歲感想分享過的,在媽媽講英文、爸爸講華文、阿公阿嬤講台語的三聲道下
生活裡與各類人的相處當中,是否時不時會出現這種感覺:「對方亂說!他騙人!」 尤其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與孩子之間,家長常常氣急敗壞,大聲說:『你再黑白講我就#%$^!』 你知道嗎?孩子有可能並沒有黑白講唷! 研究證實,即使在同一個空間的兩個人,都有可能對於發生在眼前的事件,說出不一樣的劇情、人物描述
我一直相信小孩的學習力的確無限,也真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像是海綿般的不斷吸收! 現代腦神經科學證實,0-3歲是腦神經開發的爆炸時期,三歲腦神經元的連結是一輩子的最高峰,之後會隨著生活經驗,修剪掉不需要的,保留下需要的。腦神經元的連結會隨著不再使用而被修剪,減少使用的會成為弱連結,只有持續不斷使用的會留
自主遊戲的定義很單純,就是由孩子主動發想要玩什麼、怎麼玩,不是由家長提供遊戲規則、家長在一旁手背後面觀看。 自主遊戲很簡單,不用幫孩子規劃該玩什麼、玩什麼才能夠訓練哪些技能,這些由家長設計的遊戲,即使是由孩子自己操作,都算是你幫孩子設計遊戲、你是遊戲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昨晚一夜好眠,一直睡到天快亮了才被窗外的雨聲吵醒,這雨來又快又急,此時打開窗戶迎面而來的是一陣混有雨水味道的涼風,望向窗外的雨滴仍然滴滴答答的響個不停,好吧!就不要再賴床了,起床分享一下兒童教育的一些看法吧~ 現代人因為育兒觀念較為先進,從懷孕初期就開始注意營養均衡,要補充葉酸及孕婦維生素等等,也
Thumbnail
五個月大的寶寶開始變得好動,對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為了保護寶寶的安全,父母需要檢查和改裝家居環境,並注意選購適合的傢俱和零件,以確保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傷害。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後不再簡單「拍拍睡」,快速入睡成了家長的頭痛問題之一。文章分享不同方法,從操勞到陪睡的方式,希望等孩子再大一點能夠自律。希望家長不必再絞盡腦汁想對策。
Thumbnail
想來筆記一下Baby M 睡眠訓練的過程。 *此篇非教學文,只是單純分享過程和心得給感興趣的家庭。 她現在五個半月,睡眠訓練滿16天。 晚上可以自行入睡11-13個小時不用人安撫。 白天三個小睡也都自行入睡。 我們家有非常需要睡眠訓練的理由。一個結合順風耳和豌豆公主體質的父親,與一個沒睡飽
Thumbnail
已經很久不知道什麼是睡到自然醒的感覺了,回想以前週末可以囂張的睡到近中午再去吃個早午餐,然後再慵懶的抱怨一天時間怎麼那麼短。然後轉身繼續放肆地浪費我們的週末。 現在不管是週末、國定假日或是旅行時,都一樣得早起。 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視睡眠如命,能睡就不會醒,清醒於我如浮雲。 所以當我決定為了孩
Thumbnail
  寶寶六個月就可以揮手表示再見,老師說有一個七個月的寶寶用手語表示很熱,照顧者發現原來是發燒了,所以,讓寶寶學手語,不但能夠讓寶寶練習表達自己,也能夠讓照顧者知道寶寶身心狀況。教寶寶手語時,可以先教一個,等寶寶學會時,再教下一個。   為甚麼寶寶要有俯臥時間,是因為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維持好看頭型
孩子剛出生,父母不時盯著熟睡的孩子細看,想記住孩子可愛的臉蛋,想像他們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模樣,以為一直盯著看就能看出孩子長大的痕跡,卻只能在靜止中看到自己的期待。孩子日漸長大,漸漸變得跟預期不一樣,孩子到底是什麼時候產生變化?又是什麼時候超出父母掌控? 孩子絕對不是一夜間長大,而是時時刻刻在變化,只
Thumbnail
早晨的第一道陽光應該是溫暖而鼓舞人心的,特別是對於我們的孩子。但你有沒有發現,「起床時間」往往變成一場小小的戰爭呢?我們可以如何轉化這個日常小戰場,讓它成為一個孩子期待的時刻呢? 來,讓我們一起探索幾個簡單卻非常有效的方法,讓早晨起床變得更輕鬆愉快。從溫柔的喚醒方式到創造誘人的早晨儀式,每一個細節
Thumbnail
在夜幕低垂之際,與孩子共織的睡前溫馨時刻,不僅是日終的點綴,更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亮點。想知道如何在繁忙生活中創造這樣的時刻嗎? 從理解孩子不願意睡覺的心情開始,透過固定的睡前儀式,我們可以將睡眠變成一場全家人的溫馨共享,而非孩子的孤獨任務。 閱讀、音樂、分享日常點滴,這些小活動能加深親子連結,還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昨晚一夜好眠,一直睡到天快亮了才被窗外的雨聲吵醒,這雨來又快又急,此時打開窗戶迎面而來的是一陣混有雨水味道的涼風,望向窗外的雨滴仍然滴滴答答的響個不停,好吧!就不要再賴床了,起床分享一下兒童教育的一些看法吧~ 現代人因為育兒觀念較為先進,從懷孕初期就開始注意營養均衡,要補充葉酸及孕婦維生素等等,也
Thumbnail
五個月大的寶寶開始變得好動,對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為了保護寶寶的安全,父母需要檢查和改裝家居環境,並注意選購適合的傢俱和零件,以確保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傷害。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後不再簡單「拍拍睡」,快速入睡成了家長的頭痛問題之一。文章分享不同方法,從操勞到陪睡的方式,希望等孩子再大一點能夠自律。希望家長不必再絞盡腦汁想對策。
Thumbnail
想來筆記一下Baby M 睡眠訓練的過程。 *此篇非教學文,只是單純分享過程和心得給感興趣的家庭。 她現在五個半月,睡眠訓練滿16天。 晚上可以自行入睡11-13個小時不用人安撫。 白天三個小睡也都自行入睡。 我們家有非常需要睡眠訓練的理由。一個結合順風耳和豌豆公主體質的父親,與一個沒睡飽
Thumbnail
已經很久不知道什麼是睡到自然醒的感覺了,回想以前週末可以囂張的睡到近中午再去吃個早午餐,然後再慵懶的抱怨一天時間怎麼那麼短。然後轉身繼續放肆地浪費我們的週末。 現在不管是週末、國定假日或是旅行時,都一樣得早起。 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視睡眠如命,能睡就不會醒,清醒於我如浮雲。 所以當我決定為了孩
Thumbnail
  寶寶六個月就可以揮手表示再見,老師說有一個七個月的寶寶用手語表示很熱,照顧者發現原來是發燒了,所以,讓寶寶學手語,不但能夠讓寶寶練習表達自己,也能夠讓照顧者知道寶寶身心狀況。教寶寶手語時,可以先教一個,等寶寶學會時,再教下一個。   為甚麼寶寶要有俯臥時間,是因為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維持好看頭型
孩子剛出生,父母不時盯著熟睡的孩子細看,想記住孩子可愛的臉蛋,想像他們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模樣,以為一直盯著看就能看出孩子長大的痕跡,卻只能在靜止中看到自己的期待。孩子日漸長大,漸漸變得跟預期不一樣,孩子到底是什麼時候產生變化?又是什麼時候超出父母掌控? 孩子絕對不是一夜間長大,而是時時刻刻在變化,只
Thumbnail
早晨的第一道陽光應該是溫暖而鼓舞人心的,特別是對於我們的孩子。但你有沒有發現,「起床時間」往往變成一場小小的戰爭呢?我們可以如何轉化這個日常小戰場,讓它成為一個孩子期待的時刻呢? 來,讓我們一起探索幾個簡單卻非常有效的方法,讓早晨起床變得更輕鬆愉快。從溫柔的喚醒方式到創造誘人的早晨儀式,每一個細節
Thumbnail
在夜幕低垂之際,與孩子共織的睡前溫馨時刻,不僅是日終的點綴,更是他們成長路上的亮點。想知道如何在繁忙生活中創造這樣的時刻嗎? 從理解孩子不願意睡覺的心情開始,透過固定的睡前儀式,我們可以將睡眠變成一場全家人的溫馨共享,而非孩子的孤獨任務。 閱讀、音樂、分享日常點滴,這些小活動能加深親子連結,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