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這兩天小睡時間都不睡,是不是遇到睡眠轉換期?要幫寶寶取消小睡了嗎?三招幫你搞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隨著寶寶月齡逐漸增長,白天的睡眠時間的次數、長度,都會逐漸減少,同時夜間睡眠的時間逐漸增加、或穩定,這是成長中非常健康的發展。

很多家長戰戰兢兢的面對這些成長的改變,其實我很想跟大家說:「放輕鬆~」

因為成長的改變通常都不是瞬間出現、錯過就不再擁有的,大部分的情況都是逐步出現,不僅孩子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和這個改變一同發展,家長也會有很多機會來觀察、發現這個改變的存在、找到與這個改變好好調整的時間節奏。

「多觀察、多等待」,是育兒良言呀!

「多觀察、多等待」,是育兒良言呀!

以小睡轉換期來說:通常兩次小睡減少成一次小睡的時間,會出現在寶寶15-19個月的區間,於是就有家長很緊張地想知道,那到底何時可以『取消』兩次小睡呢?

其實在整體育兒的大部分建議上,只要是由家長主動干涉的事情,大部分都建議晚一點好過於早一點!

例如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太慢開始翻身,四個月就開始幫寶寶練習,但是動作的發展上,除了顯而易見的大肌肉要發展健全,肉眼完全看不到的關節、軟骨、韌帶等等也都需要發展到完整階段,才能不受傷的合作運動,所以RIE在看寶寶的動作發展建議上,以家長提供安全無虞的環境,將寶寶放置其中,由寶寶主導自己練習,家長背貼牆壁、雙手自己互相握好,用眼睛觀察孩子即可,完全不鼓勵家長拉動孩子的四肢,幫助其練習,尤其你真的不知道,你拉寶寶一下,是否把他花了一週才對準的關節位置給調整到錯的地方。

睡眠也是如此,多睡一點不會有什麼壞處,尤其睡飽的孩子最多就是在嬰兒床上自己玩耍,更是無害,但是少睡的孩子,不僅大腦的休息不夠、記憶儲存的時間不夠,進而影響孩子學習力、情緒統整性,等等各種負面情況,也因此,針對睡眠,我們都寧願多等待孩子釋放出清楚明確的訊息,才協助孩子減少、取消小睡時間。

何謂清楚明確的睡眠減少訊息呢?

睡眠上的任何調整,建議以3週作為一個單位。

語嫣常常聽到家長因為寶寶三五天不睡,就誤會寶寶已經長大了,可以不需要睡這麼多,結果因為太早取消,接下來寶寶累積過多疲倦,作息大亂,全家都無法一夜好眠!

請家長把心中的時間表丟掉,認真地觀察孩子3週,在3週、21天的時間,依照原本小睡作息時間,將孩子放入遮光度良好、無燈光影響、涼爽舒適的嬰兒床裡,寶寶每天在原本的小睡時間都在玩耍、唱歌、聊天,那家長就可以很有信心的確定寶寶已經從這一個小睡畢業了!

這時候的取消小睡時間,只是順應著寶寶的需求,並不是由家長主動做睡眠時間的改變。

如果在3週的時間裡,寶寶有兩三天睡著,三五天不睡,即使不是連續發生,都表示寶寶還沒準備好離開這個小睡時段,請家長不需要積極作為,幫孩子做任何作息上的調整。

這個小睡轉換的方式,適用在3次小睡轉換為2次小睡的時候,也適用於2次小睡轉換為1次小睡的時候,當然同樣適用於1次小睡轉換為不再小睡的時候。

懂的藉由觀察、和等待,把轉換的主導權放到孩子身上,就不會糾結家長做的是否是適合孩子的決定!

面對小睡轉換,家長應該要做的是:

  1. 把關作息穩定、不隨意打亂、勿造成過度疲倦
  2. 確認睡眠環境良好:黑暗並且溫度涼爽
  3. 勿操之過急,耐心觀察紀錄

只要把握這三個原則,每次的小睡轉換都輕輕鬆鬆,不慌不亂唷!

再次強調,少睡有關係,多睡沒關係!在這個原則下,耐心等待孩子長大,就不會因為不小心太早取消孩子還需要的小睡次數或時間,造成孩子過度疲倦,全家一起面對愈睡愈不好的孩子,這樣不只心累身體也很累唷!

最後,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一家好睏。⭐️🌙🌟

糖果家好好睡,現在也可以用聽的囉!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多多分享,也給我拍拍手的鼓勵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的沙龍
70會員
230內容數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2024/11/15
最近聽介亭老師、綠豆爸講阿德勒,學到用「鼓勵」分別「讚美」的不同,覺得很受用! 我自己執行了幾年「不空泛讚美小孩」之後,現在有點偷懶放鬆,有時候也會就給予兒子「好棒」的讚美,因為我發現,大兒子在我長期練習 #具體讚美、或是 #正面鼓勵 後,對於空泛讚美不太買單了!
Thumbnail
2024/11/15
最近聽介亭老師、綠豆爸講阿德勒,學到用「鼓勵」分別「讚美」的不同,覺得很受用! 我自己執行了幾年「不空泛讚美小孩」之後,現在有點偷懶放鬆,有時候也會就給予兒子「好棒」的讚美,因為我發現,大兒子在我長期練習 #具體讚美、或是 #正面鼓勵 後,對於空泛讚美不太買單了!
Thumbnail
2024/11/02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2024/11/02
說了那麼多,我到底想要告訴艾蜜莉亞什麼呢?我想告訴她,身為父母困難的部分是:如何在眾多建議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文化支持網絡,她當然非常享受成為孩子的母親,我也相信她當他相信他的右腦、讓感情和同理心流露,她完全有能力與席維雅建構出良善的安全依附關係,她會理解席維雅獨特的溝通方式。
Thumbnail
2024/11/01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Thumbnail
2024/11/01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書 Raising A Secure Child by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and Bert Powell。所有列為作者的心理醫生,都有數十年與不同的孩子和家庭的臨床經驗。他們主要的研究領域都圍繞在以科學的方式探討安全依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還是覺得沒有睡眠倒退這件事。 「睡眠倒退」這個詞對我來不太存在,主要還是在於分享自己孩子遇到睡眠倒退的家長,寶寶的月齡真的是遍佈各個月份,四個月、五個月的寶寶睡眠狀況,他們都以統稱三個月睡眠倒退,七個月、八個月、十個月、十一個月的寶寶遇到睡眠狀況,有不少家長跟我說他們遇到的是九個月的睡眠
Thumbnail
我還是覺得沒有睡眠倒退這件事。 「睡眠倒退」這個詞對我來不太存在,主要還是在於分享自己孩子遇到睡眠倒退的家長,寶寶的月齡真的是遍佈各個月份,四個月、五個月的寶寶睡眠狀況,他們都以統稱三個月睡眠倒退,七個月、八個月、十個月、十一個月的寶寶遇到睡眠狀況,有不少家長跟我說他們遇到的是九個月的睡眠
Thumbnail
今天要來回答大家在臉書上敲碗的新生兒睡眠問題:『朋友家寶寶兩個月就睡過夜,我該怎麼做才能像他一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各位先去問一下這些強者朋友,他們的睡過夜,是指寶寶在夜間連續睡幾個小時呢? 仿間有各式不同的睡過夜定義,有的說只要寶寶連續夜間睡眠達到五小時就是睡過,也有的說...
Thumbnail
今天要來回答大家在臉書上敲碗的新生兒睡眠問題:『朋友家寶寶兩個月就睡過夜,我該怎麼做才能像他一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各位先去問一下這些強者朋友,他們的睡過夜,是指寶寶在夜間連續睡幾個小時呢? 仿間有各式不同的睡過夜定義,有的說只要寶寶連續夜間睡眠達到五小時就是睡過,也有的說...
Thumbnail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作息制定上,包含我自己在理解嬰幼兒睡眠以前,都常常出現一個盲點:「小孩每次累了就會自己去睡。」 這個預設的盲點在於:並未發現理解自己的作息,是需要經由照顧者陪伴、不斷練習才能熟稔的。 寶寶剛出生時,累了會想睡,但並不知道該如何睡著。三個月內的新生兒寶寶,是需要依賴照顧者的協助、
Thumbnail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作息制定上,包含我自己在理解嬰幼兒睡眠以前,都常常出現一個盲點:「小孩每次累了就會自己去睡。」 這個預設的盲點在於:並未發現理解自己的作息,是需要經由照顧者陪伴、不斷練習才能熟稔的。 寶寶剛出生時,累了會想睡,但並不知道該如何睡著。三個月內的新生兒寶寶,是需要依賴照顧者的協助、
Thumbnail
隨著寶寶月齡逐漸增長,白天的睡眠時間的次數、長度,都會逐漸減少,同時夜間睡眠的時間逐漸增加、或穩定,這是成長中非常健康的發展。 很多家長戰戰兢兢的面對這些成長的改變,其實我很想跟大家說:「放輕鬆~」
Thumbnail
隨著寶寶月齡逐漸增長,白天的睡眠時間的次數、長度,都會逐漸減少,同時夜間睡眠的時間逐漸增加、或穩定,這是成長中非常健康的發展。 很多家長戰戰兢兢的面對這些成長的改變,其實我很想跟大家說:「放輕鬆~」
Thumbnail
幼童的睡眠調整之旅,不僅有孩子成長階段的心理狀況,還有要加乘每個孩子的個性、堅持度、脾氣、原固有的睡眠狀況維持已經持續的時間長短、家長所期待的睡眠狀態和原固有的睡眠狀態之間的差距,也都會影響這個睡眠調整之旅的經驗。
Thumbnail
幼童的睡眠調整之旅,不僅有孩子成長階段的心理狀況,還有要加乘每個孩子的個性、堅持度、脾氣、原固有的睡眠狀況維持已經持續的時間長短、家長所期待的睡眠狀態和原固有的睡眠狀態之間的差距,也都會影響這個睡眠調整之旅的經驗。
Thumbnail
很多討論孩子白天小睡需求的建議,例如:八個月時,孩子會漸漸不需要傍晚的小睡;一歲半之後不在需要早上的小睡,只需要午睡。漸漸減少小睡的情況,語嫣稱之為「小睡畢業」。 當父母收到這些建議時,該怎麼執行呢? 其實很簡單: 孩子的睡眠需求,孩子最清楚。
Thumbnail
很多討論孩子白天小睡需求的建議,例如:八個月時,孩子會漸漸不需要傍晚的小睡;一歲半之後不在需要早上的小睡,只需要午睡。漸漸減少小睡的情況,語嫣稱之為「小睡畢業」。 當父母收到這些建議時,該怎麼執行呢? 其實很簡單: 孩子的睡眠需求,孩子最清楚。
Thumbnail
很多家庭都有遇到這種狀況,寶寶本來睡得很好,結果莫名的某一天,孩子就開始睡不好,症狀有千奇百種:能自行入睡變成需要被哄睡、白天小睡變得很短、夜醒次數增加...等等。 到底,好好的天使寶寶,為什麼一眨眼就變身了呢? 如果,你們家跟糖果家一樣,是規律作息的家庭,平常很注意睡眠環境的溫度變化,而你也沒有
Thumbnail
很多家庭都有遇到這種狀況,寶寶本來睡得很好,結果莫名的某一天,孩子就開始睡不好,症狀有千奇百種:能自行入睡變成需要被哄睡、白天小睡變得很短、夜醒次數增加...等等。 到底,好好的天使寶寶,為什麼一眨眼就變身了呢? 如果,你們家跟糖果家一樣,是規律作息的家庭,平常很注意睡眠環境的溫度變化,而你也沒有
Thumbnail
什麼是八個月睡眠倒退?聽說還有九個月睡眠倒退?我的孩子已經十個月、十一個月大了,他的睡眠狀況還是好不穩定,莫非還有十個月睡眠倒退嗎? 聽說這個八個月睡眠倒退的跡象是: ✓ 抗拒小睡 ✓ 夜裡不斷醒來 ✓ 抗拒平常的就寢時間 ✓ 變得難以安撫、情緒不穩 ✓ 接近肢體發展上的里程碑:開始爬行、站立
Thumbnail
什麼是八個月睡眠倒退?聽說還有九個月睡眠倒退?我的孩子已經十個月、十一個月大了,他的睡眠狀況還是好不穩定,莫非還有十個月睡眠倒退嗎? 聽說這個八個月睡眠倒退的跡象是: ✓ 抗拒小睡 ✓ 夜裡不斷醒來 ✓ 抗拒平常的就寢時間 ✓ 變得難以安撫、情緒不穩 ✓ 接近肢體發展上的里程碑:開始爬行、站立
Thumbnail
有沒有爸媽,覺得奇怪:寶寶小時候都睡得好好的,怎麼三、四個月開始,突然就變了!白天時間小睡都好短、超淺眠! 這些不可預測何時會發生的超短的小睡時間,讓爸媽不知道每天的日子可以如何安排:下午可以跟朋友約去散步遛小孩嗎?寶寶那個時候會不會剛好才睡著五分鐘而已? 如果你有上述的煩惱,恭喜你並不孤單唷⋯
Thumbnail
有沒有爸媽,覺得奇怪:寶寶小時候都睡得好好的,怎麼三、四個月開始,突然就變了!白天時間小睡都好短、超淺眠! 這些不可預測何時會發生的超短的小睡時間,讓爸媽不知道每天的日子可以如何安排:下午可以跟朋友約去散步遛小孩嗎?寶寶那個時候會不會剛好才睡著五分鐘而已? 如果你有上述的煩惱,恭喜你並不孤單唷⋯
Thumbnail
嬰兒睡眠週期和成年人的睡眠週期差異很大,也是因為這個差異,讓很多父母以自己的睡眠經驗去理解寶寶的睡眠狀況時,總是百思不得其解。 大部分的寶寶天生的生理時鐘規律作息都非常雷同!掌握好孩子的生理時鐘規律作息,每個孩子都會好好睡唷!
Thumbnail
嬰兒睡眠週期和成年人的睡眠週期差異很大,也是因為這個差異,讓很多父母以自己的睡眠經驗去理解寶寶的睡眠狀況時,總是百思不得其解。 大部分的寶寶天生的生理時鐘規律作息都非常雷同!掌握好孩子的生理時鐘規律作息,每個孩子都會好好睡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