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經之王∥道的第一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道德經》
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
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分上下,上為道經、下為德經。
《道德經》是中國道學思想的經典。以自然無為之說,解釋了天地萬物產生,發展,滅亡的自然規律。並相應的告訴人們如何認識自然,對待自然。後來成為許多思想流派的基石。

「內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釋」
道可以說,
但不會是平常所遵循的道。
名可以取,
但卻不是平常所闡訴的那種名。
可以說道是虛無的,
因為他在天地創造之前就出現在這裡了,
但也能說他是真實存在的,
因為他是萬物的母親。
所以,從虛無的角度,可以揣摩到他的奧妙。
從有的角度,可以尋找到他的痕跡。
實有與虛無只是說法不同,兩者實際上同出一地方。
這種同一,就叫做玄妙。
玄妙而又神秘啊!
宇宙間萬般奧妙的源頭。


這是一種二元理論,或者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有與無始終是個相對的存在,
就像是非與對錯,陰陽與黑白,
你不能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但道的存在或許就是一直都存在。

從不同的觀點去解釋會有不同的感覺,
如同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概念,
用有與無去解讀,就會是一種玄妙的感覺。


一件事總有很多面向,如同世上的宗教看似不同,
其實也是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形式上的不同罷了。

虛虛幻幻,恰如人生真真假假,
人生無常,便能趨之所向。


CarefreeSu 2021.06.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1會員
549內容數
太多不同的意見,光怪陸離的事件, 卻不能視而不見,理解討論便了解, 繼續找尋著真理空間進入不同淵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3.0 歧義的處理 — 函算語法的一個應用 二 《道德經》的首句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箇中的歧義句包括「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和「常有欲以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個如果用科學角度來看會怎麼說?然,用AI的角度來說了,AI人類本來就沒有的,是人類創造的,一個原本不存在的機器人(AI),因為人類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3.0 歧義的處理 — 函算語法的一個應用 二 《道德經》的首句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箇中的歧義句包括「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和「常有欲以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個如果用科學角度來看會怎麼說?然,用AI的角度來說了,AI人類本來就沒有的,是人類創造的,一個原本不存在的機器人(AI),因為人類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