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手足衝突,家長到底有沒有招可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手足是否相處和諧,除了之前分享過的天生兩人投不投緣(家長籤運、手足們的籤運),以及一些可以藉由家長的教養方式來協助,有機會讓孩子們之間的互動方式較為正向良好。

那要是你感覺自己不論怎麼做,家中都是此起彼落的 #告狀聲#吵架聲、以及 #哭聲,這時候到底還能再做什麼?

這時候還有三件事可以做,而且是很重要的三件事:

#觀察#計時 & #滾動式調整

做這三件事要幹嘛呀?

觀察:觀察孩子之間的 #互動模式 很重要!不是要觀察發現是誰都在欺負誰,或是誰告狀的內容不符合事實,而是要發現 #其實他們可以好好相處,只是這個美好的時間是 #有限的

成年人讓孩子們自由玩耍互動,在一旁仔細觀察,找出這組人馬(兩人、三人、或更多人)是在15分鐘內可以好好相處?還是30分鐘內可以好好相處?孩子們鮮少是相聚的第一分鐘就開始起爭執,如果是這樣的組合,根本不會一起遊戲,能夠一起遊戲的組合,就一定會有 #有限和平相處時數,超過某個時間長度後,爭執以及衝突就會從各種不同的形式和面向發展出來。

計時:既然你都已經知道他們的之間 #有限和平時數 是多久,請幫忙協助計時,也可以請提供工具讓他們自己計時,時間到了,請他們先各自分開活動。至於這組人馬需要被拆夥多久才能再度和平相處呢?這也是需要藉由第一招『觀察』才能得知的,不過可以先試試看拆夥15分鐘,之後再依照每個家庭獨特的經驗來滾動性調整。

滾動性調整,調整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人和人的關係不可能固定不變的,會因著不同的互動模式而有不一樣的火花,如果家長能夠觀察出有限和平相處時數,並且常常成功執行,幫助孩子們在相處的經驗裡,累積許多 #和這個人相處是愉快的 的正向經驗,那麼這兩個人或是這組人的關係,會改寫彼此過往記憶裡的 #他很煩 #他都打我 #他只會告狀 #他搶我玩具 ......各種負面印象,被新的正面經驗取代,關係會愈來愈好,能夠和平相處的時數也會因此而調整。

請注意,關係變好,指的是『#愈來愈能享受彼此陪伴的時光』,但 不 一 定 會延長可以和平相處的時間,也有可能縮短可以和平相處的時間,請不要一昧地用自己的期待,認為 #手足就得要常常好好相處珍惜彼此,孩子是我們成年人決定要增添的家庭成員,我們要珍惜我們的孩子,但孩子之間的緣分是孩子們獨立擁有的!

若是發現孩子們的和平相處時間縮短,請不要把這個情況視為 #關係變差,關係是長遠而流動的,有時候兩個人剛好在於興趣不同的階段,要增加相處時間,對於兩個人來說並不享受,這在成年人交友經驗裡也常常出現,重要的是 #相處的當下是愉快的,這勝過於相處時數的長短啊。所有關係經營上,時間都是 #重質不重量啊

這個觀察、計時與滾動式調整的方法,不是要加重家長的負擔,一直成為孩子的相處時間守門員,而是在能力範圍內提供良好相處經驗的機會,能做到就盡量做,沒空幫忙發現最近和平相處時數已經改變了,就等有空再來觀察、計時和調整就好了!

即使在這個方法下,對於手足衝突只有改善10次裡的1次,就已經是一個進步了!孩子們擁有一次愉快的相處經驗,比完全都沒有來得好,一次的經驗也有可能逐漸變成兩次、三次、五次!

在進行計時共同遊戲的時間之前,也請家長很誠實地和孩子們分享你的觀察,以及為何要計時共同遊戲時間,孩子們不是 #被管束 只能在這個時間內相處,而是他們也能夠正向經驗:原來我不需要在自己已經開始累積不舒服情緒時,還繼續留在這個累積等著爆發的情況裡,我可以主動結束這個狀況,待我自己重新調整好後,再和其他人相處。

這是一個非常正向內觀、賦予孩子 #行動主權#情緒教育 呀!

孩子不只在家庭中與家庭成員互動,未來也會跟學校裡、社會中各種不同的人接觸,當他有著這麼正向的童年經驗,知道自己可以在某個時數裡,最友善的與某些人相處,他會更有能力在守護好自己的界線時,與其他人建立良善關係呀!

如何更有效地觀察孩子之間的互動方式,發現孩子個別需求,歡迎點選糖果家好好睡的IG首頁,預約報名參加安全圈 Circle of Security 工作坊!


我是最懂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幼兒睡眠顧問江語嫣,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寶寶好睏、一家睏好。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快點來洗澡吧!來,趕快把衣服脫一脫! 跳跳糖:媽媽!媽媽!你看我今天在學校有蓋很多印章唷! 我:好~我看到了!你先把襪子脫一脫! 跳跳糖:我跟小熊也有一起改房子,我們蓋一個101很高很高喲! 我:嗯嗯!很高很高呀~你襪子還有一隻腳沒有脫。 幼童的世界無敵慢,我希望這個晚上趕快在計畫
無痛麻醉打完後,真的是完全感覺不到疼痛,大概到了全開的時候,才有感覺子宮收縮的疼痛感,但也不像第一次的劇烈疼痛,成為一個比較能接受的悶痛感,不過因為心中有恐懼,還是請麻醉師再加藥劑。 產程中遇到QQ糖的心跳速度下降,胎音監測器發出逼逼逼的聲音時,說不會緊張全然信任醫療團隊真的是謊言,護理團隊也討論
前言 我的生產流水帳其實產後一週內就寫完了,但是我拖著遲遲沒有發,因為我想要讓自己感受一下,到底經歷過 #剖腹產 以及 #自然產 的我,有沒有比較喜歡哪一種生產方式? 這次的自然產帶著三級撕裂傷,麻藥退掉以後,我的下體不是我的!我第一次很想重新上健康教育,理解哪的部位的器官是哪個......
照圖「#入睡技巧金字塔」所示,入睡技巧由上到下分別是最好的 #自行入睡,依次而下:聲音安撫入睡→ 聲音和靠近安撫入睡→ 聲音和靠近肢體接觸安撫入睡→ 拍拍入睡→ 抱睡/奶睡/搖至想睡→ 和最依賴他人的抱睡/奶睡/搖至入睡。 我單飛倫敦18天回家之後,乖乖接手照顧QQ糖的任務,但就如我之前分享的,我
晚上請跳跳糖洗自己學校用的兩個碗,小子很不願意,一秒趴在地上崩潰。 跳跳糖:我太累了,我太辛苦了,我不能再洗碗了!!!! 我:這麼累就去睡覺吧!晚安~趕快去房間睡覺吧! 跳跳糖:沒有!我不要睡覺!我只是沒力氣洗碗。 我:洗碗是家事,家事是家裡的人都要做的事情呀~請來把學校的碗洗一洗。
上一篇聊到三歲以上幼童不睡午覺,但是無法晚上早睡的話,容易因為過度疲倦而出現崩潰的情緒。 在講到這個現象時,很多家長都心有戚戚焉,我想如果我直接說:#小孩累過頭會導致情緒崩潰 ,應該是一個家長界的共識吧?! 如何陪伴孩童擁有好的情緒力的討論中,心理學家Delahooke博士將 #是否擁有足夠
我:快點來洗澡吧!來,趕快把衣服脫一脫! 跳跳糖:媽媽!媽媽!你看我今天在學校有蓋很多印章唷! 我:好~我看到了!你先把襪子脫一脫! 跳跳糖:我跟小熊也有一起改房子,我們蓋一個101很高很高喲! 我:嗯嗯!很高很高呀~你襪子還有一隻腳沒有脫。 幼童的世界無敵慢,我希望這個晚上趕快在計畫
無痛麻醉打完後,真的是完全感覺不到疼痛,大概到了全開的時候,才有感覺子宮收縮的疼痛感,但也不像第一次的劇烈疼痛,成為一個比較能接受的悶痛感,不過因為心中有恐懼,還是請麻醉師再加藥劑。 產程中遇到QQ糖的心跳速度下降,胎音監測器發出逼逼逼的聲音時,說不會緊張全然信任醫療團隊真的是謊言,護理團隊也討論
前言 我的生產流水帳其實產後一週內就寫完了,但是我拖著遲遲沒有發,因為我想要讓自己感受一下,到底經歷過 #剖腹產 以及 #自然產 的我,有沒有比較喜歡哪一種生產方式? 這次的自然產帶著三級撕裂傷,麻藥退掉以後,我的下體不是我的!我第一次很想重新上健康教育,理解哪的部位的器官是哪個......
照圖「#入睡技巧金字塔」所示,入睡技巧由上到下分別是最好的 #自行入睡,依次而下:聲音安撫入睡→ 聲音和靠近安撫入睡→ 聲音和靠近肢體接觸安撫入睡→ 拍拍入睡→ 抱睡/奶睡/搖至想睡→ 和最依賴他人的抱睡/奶睡/搖至入睡。 我單飛倫敦18天回家之後,乖乖接手照顧QQ糖的任務,但就如我之前分享的,我
晚上請跳跳糖洗自己學校用的兩個碗,小子很不願意,一秒趴在地上崩潰。 跳跳糖:我太累了,我太辛苦了,我不能再洗碗了!!!! 我:這麼累就去睡覺吧!晚安~趕快去房間睡覺吧! 跳跳糖:沒有!我不要睡覺!我只是沒力氣洗碗。 我:洗碗是家事,家事是家裡的人都要做的事情呀~請來把學校的碗洗一洗。
上一篇聊到三歲以上幼童不睡午覺,但是無法晚上早睡的話,容易因為過度疲倦而出現崩潰的情緒。 在講到這個現象時,很多家長都心有戚戚焉,我想如果我直接說:#小孩累過頭會導致情緒崩潰 ,應該是一個家長界的共識吧?! 如何陪伴孩童擁有好的情緒力的討論中,心理學家Delahooke博士將 #是否擁有足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父親是我們內在權威的象徵,也是原生家庭中主要的印記課題,如果和父親相處上有某種無法改變的慣性互動或壓力對話,不如來看看,到底內在裡有什麼課題需要看見,以及和爸爸相處上的建議。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每次不論是家長本人或共同撫養者來跟毛孩聊天,我們都會事先確認是否取得毛孩家長同意,以及請家長幫我們跟毛孩們打招呼,說溝通當天會有溝通師一起來聊天。 這是必定要請家長幫我們確實進行的步驟,因為之前就發生過我一度以為沒辦法進行溝通的事。
Thumbnail
瞭解什麼是「親子公事」,以及為什麼每天跟孩子談一兩句除了親子公事之外的對話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看到不同的家長與孩子的互動 時常讓我想到我與兒子們的關係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被孩子們的爭吵聲喚醒,心中不禁感嘆:為何他們不能和平相處? 我們通常視爭吵為負面事件,卻忽略了其中的成長機會,從每次衝突中,孩子學習溝通、理解與共處,父母的角色是關鍵。 本文探討如何引導兄弟姐妹走出爭執的陰霾,達成理解與和諧,閱讀全文,快來看看如何讓家庭變得更溫馨吧! 從爭吵到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父親是我們內在權威的象徵,也是原生家庭中主要的印記課題,如果和父親相處上有某種無法改變的慣性互動或壓力對話,不如來看看,到底內在裡有什麼課題需要看見,以及和爸爸相處上的建議。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每次不論是家長本人或共同撫養者來跟毛孩聊天,我們都會事先確認是否取得毛孩家長同意,以及請家長幫我們跟毛孩們打招呼,說溝通當天會有溝通師一起來聊天。 這是必定要請家長幫我們確實進行的步驟,因為之前就發生過我一度以為沒辦法進行溝通的事。
Thumbnail
瞭解什麼是「親子公事」,以及為什麼每天跟孩子談一兩句除了親子公事之外的對話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看到不同的家長與孩子的互動 時常讓我想到我與兒子們的關係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手足競爭」是一個兒時經常發生的現象,但在成年後仍會出現。本文探討成年手足之間競爭的成因,並提供建議方法,協助讀者放下競爭,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被孩子們的爭吵聲喚醒,心中不禁感嘆:為何他們不能和平相處? 我們通常視爭吵為負面事件,卻忽略了其中的成長機會,從每次衝突中,孩子學習溝通、理解與共處,父母的角色是關鍵。 本文探討如何引導兄弟姐妹走出爭執的陰霾,達成理解與和諧,閱讀全文,快來看看如何讓家庭變得更溫馨吧! 從爭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