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

2021/07/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有幾個朋友常說他們有閱讀障礙,請教於我。
事實上,他們不是真的有閱讀障礙,只是沒辦法集中精神閱讀罷了。感覺上,書籍與他們「無法產生連結」,碰到書就會昏昏欲睡。閱讀習慣真的很難養成嗎?我覺得閱讀習慣是一種長期養成的「態度」,當然非一朝一日可以速成,難就在於改變「態度」,用「態度」讓我們成為「閱讀人」。
最近有一本暢銷書《原子習慣》,這不是一本物理科普書,副標題「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我認為才是這一本的重點所在。就像古人所言「滴水穿石」一樣,長時間細微累積的能量當然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閱讀這件事,也算是。
我說得學術一點,所謂「細微的力量」我稱之為Marginal,大學時學微積分時叫Delta,數學式上是一個小三角形(Δ),我們常求一個單位的改變會對結果產生什麼影響?經濟學上又稱之為「邊際」。
用我最熟悉的經濟語言描述,《原子習慣》所稱的「細微的力量」,就是一種「邊際改變的力量」,用「誘因」觸發「邊際改變的力量」。這個「誘因」又分為好的誘因,這部分有正的效用(Utility),你一旦改變就有正的獎賞;負的誘因誘發負的效用,你一旦觸及,就會造成負的懲罰,這也是一種「制約學習」。
其實,《原子習慣》作者所講的「原子」,其實就是一種「邊際上的改變」,要能夠養成習慣,就是要能過做到「邊際上的改變」,白話一點說就是這樣。
前幾年搬家時,趁機會打包了幾百本藏書送給社區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大部分是過時的管理書。而我所謂的過時,指的是我認為這些書的內容大部分我已經吸收,或者內容我認為已經不符合我的需求,加上成堆在大學教書的用書,一股腦兒,捐了。
我在大學教書,雖然沒幾門課,但我一定要求用書必須是最新版的。於是乎,我不會一本書教到底,每年換出版社換書是很平常的,這是要讓自己隨時養成接受新知的習慣。幾年下來,換掉的教科書,新舊一加也是上百本之譜。
搬家幾年後,書架上又是近百本大學用書,待疫情過後,又是該整頓一遍的時候了。
前些日子盤點我家的藏書,基本上超過千本以後,我認為已經是無處可藏了,從地板到天花板,差不多就是這個形容法,有些藏書格已經是兩排,有空間就設法把書「擠」進去。
朋友又問我,現在的課綱,沒事就要求「素養」這件事。如果以現在的教育方法,
我認為是無法養成閱讀習慣,以及所謂的「閱讀素養」。問題在於閱讀的態度,不只是把一本書讀完罷了,是要能夠從一本書中吸取閱讀的菁華,或者悠遊其中。
閱讀這件事,沒有自小養成習慣,很難在日後被迫養成習慣。
閱讀習慣的養成在於閱讀速度,速度要快但不是指速讀,而是用眼睛讀,一次讀一段,用段的速度,一篇看完就很快;然後用篇的速度讀,一次看一篇;然後用一本的速度讀,最後就可以看完一本。最後用簡單的心得在腦海裡進行標記,標記就是索引,有索引才會進入長期記憶區,最後才有機會喚回(Recall)。
加快閱讀速度才是大量閱讀的竅門。買過新車的朋友一定有訓車的紀錄,加速度是慢慢訓練出來的,爾後就會很「順」,大量閱讀也是慢慢的養成,用原子習慣或邊際習慣都一樣。
閱讀一本書之後,我會將之「遺忘」
看過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人或許有印象,張無忌在武當山戰役中受張三豐傳授的太極拳心法,交戰之餘卻無法使出太極拳的威力,直到張三豐問張無忌還記得多少招式,張無忌回說「全忘了」,始才發揮太極拳的威力。
大量閱讀後遺忘才是對的,已經看完一本書又何須記起來?因為已經建完「索引」。所以書到用時方恨少不是說書讀得少,是「索引」建得太少啊!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