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恢復精神困頓的方法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多年前不知在哪裡看到一個報導,精神疲憊困頓甚至有點沮喪時,要提振精神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以前看過且喜歡的影片,不管電影或影集都行,但必須是要看過的,即使是同一個影集或同一個電影系列,但只要是新的,沒看過的,就沒這種有效果。
這個研究看似突兀,但是我還蠻認同的,因為在看到這則報導之前,長年來我就是用這種方法來舒壓的。也因為目的是舒壓,帶有「撫慰」精神的目的,所以當然不能是沒有看過的影片,而是已看過多次,很熟悉,也會很安心結局一定會有如自己的預期。
在全台避疫初期,接受今周刊「宅居自處學」主題的線上採訪,分享我自己宅在家時,會做哪些事(文章附在後面)。
訪談最後提到舊影片可以提振身心,但是記者限於篇幅,只用一兩句話帶過,特別再補充說明。
另外,我也極力推薦疲憊壓力大時,可以找兒童繪本來看,除了欣賞繪畫創作之外,文字就像是一首首的現代詩,而且充滿想像力,更重要的是,繪本總是溫暖而充滿正面能量,在疫情當下,我們都需要懷抱著希望。
傾聽內心微弱呼喚重整人生回憶錄―今周刊專訪
在公共場合公開露面,精神抖擻的李偉文總忙著與每個人談話,嘴巴一張即沒停過,「我不喜歡打電話,有事都是碰面講。很多朋友看我就像是過動兒,不斷在跟人溝通,很難想像我可以一、兩個禮拜一個字都不講。」李偉文說。
他是牙醫師、作家,也是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多重的身分,讓他活動邀約不斷。外出面對大眾,李偉文不遺餘力分享想法,結束工作回到家,他就像寄居蟹終能縮進私密的殼,不希望別人干擾。李偉文說:「我很擅長、享受獨處、獨處能看見自己,傾聽內心微弱的呼喚。」
猶記讀大學停課的暑假,同學忙著收拾行李回鄉,只有他氣定神閒地在旁翻書,關在宿舍自處,一待就過了半個長假。李偉文說:「幾個禮拜完全不跟人碰面,都不用講話,多好。」即使現在工作多,他每天仍留晨起的三、四個鐘頭和睡前一小時自處。偶爾遇上太太回娘家,偷得兩天一夜閒,做自己喜歡的事。
自處除了書寫,他獨鍾跳進書海徜徉,「看影片或在網路上滑,容易無限一直看下去,人在上網的狀態跟看書時不一樣。」李偉文從許多研究讀得,比起接收各種聲光影片的資訊,看完書人的情緒較好,安靜閱讀,可隨著自己的速度調整、思索,書本就像一扇窗戶、一面鏡子,在看出去的同時,也能看見自己隨著作者的描述進入氛圍,無論贊同與否,心隨字句思量翻攪,那緩慢、朝向內心的過程,有助於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即使看書的主題廣,每個階段他都會鎖定兩、三個有興趣的領域,減低單一的乏味感,花七0%時間潛心鑽研,挑難的、簡單的、理解程度剛好的幾本書一起看,平衡信心,非蜻蜓點水玩票,要以研究般的精神奉行。李偉文說:「成立荒野之前,我花了五年把市面上的相關書籍讀完,要和孩子談愛情,也看了三四百部電影、一百多本書。」選材除了本身偏好,也用來解決生命中碰到的困惑,花大把時間統整消化,再寫下心得出書,節省別人的時間。因應一〇八課網,想跟大家分享如何有效學習,是他最近書寫的主題,近來有興趣的退休話題,至今也看了七、八百本書,未來還預計再出兩本書,前後共得花上八年來研究。
因疫情出不了門,自處時間比以往更多,防疫期間的時間規畫,說來和退休後的自處得以相通。李偉文說:「重新檢視自己過去想做卻沒做的事,先從整理回憶錄做起,將手邊信件、照片等有感情的資料分出年代,把每個階段的大事紀記錄下。」無形的情感畢竟虛無縹緲,塵封的資料若已電子化,能列印出實體,寫下附註、補充最好,「在臉書寫的東西像在舞台上,會裝扮自己,寫久了内心很空,不知道自己是誰。」
資料庫繁雜不知從何著手?他建議用格式化的問題來釐清。這時期最常聽的歌、和誰在一起,再看資料勾起回憶。李偉文說:「從這些問題找到過去想做、只做一半的事、要聯絡的人,等到可以出門就能一一去做。」
去年疫情開始,他也重讀了《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等較宏觀大部頭的書。李偉文說:「要像進到舞池般,活在當下發揮感官,也要回到比較高的陽台來看底下的人,兩種思緒要不斷切換。」書單裡還包括病毒書,讀完《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之時,他甚至寫出三萬字書稿,錄了有聲書,「繪本其實也很好看,看太多新聞心情差,充滿恐懼、悲傷,繪本短短的文義有豐富意象,帶來溫暖跟希望。」
深諳精神困頓之時,看喜歡的舊影片可提振身心,疲憊他重溫《真善美》、《羅馬假期》、《屋頂上的提琴手》等電影打氣,跟著其中一段劇情再投入一回,成了一種撫慰自己的方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下一個全球大流行的災難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關於同婚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疫情下的心理健康調適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良女性主義者的告白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冷氣降一度,地球愈火大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笑啟動免疫力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