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也被社群媒體綁架了嗎?談社群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焦慮(Anxiety)應該是自從疫情開始之後,除了憂鬱,全世界的人最常感受到的情緒,最近我偶爾也是會處在焦慮的情緒狀態下。
raw-image

不論是因為經濟、疫情、生活、工作、伴侶或家庭所帶來的各種焦慮。我自己也因為決定要搬回台灣,為了搞定各種簽證問題,一年多以來持續都是在一個不穩定的經濟狀態下。

隨著在家時間的增加,而花更多時間在手機和社群媒體上,在這麼多的資訊轟炸之下,我感覺自己更加焦慮,腦子轉個不停,思考著為了之後回台灣的生活,現在的我可以做什麼?

結果發現,好像很多事情都做不到。不在台灣也不確定何時能回去的我,連一個履歷都無法投,因為什麼都不確定。

因為生活失去控制感,有些日子裡我異常的沮喪,我才意識到,因為社群媒體的關係,我很難不去和別人比較,反而更影響我的情緒。

社交媒體成癮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心態是害怕錯過訊息或是不自覺和別人比較的心態:

1️⃣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

指的是擔心一旦離開社群網路,就會害怕變成邊緣人,或是錯過現在在流行的事物,也因此易陷入與他人比較的挫敗感。

比如現在在流行的劇,我是不是也應該要去看?因為最近很多人都在看,如果沒看好像會跟不上和朋友討論的話題。

2️⃣不由自主的社會比較

之前看過Netflix的類紀錄片「The social dilemma」,其中學者Tristan Harris 指出社群成癮如何對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延伸閱讀:心理諮商|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點讚數”?

我們希望可以透過網路與他人連結、獲得對方認可,而每個讚數、留言數都會無形中產生大量的正負面情緒,同時也驅使我們習慣同一個平台尋求慰藉,而無意識的花太多時間。

確實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張貼負面情緒或訊息,所以會讓人產生錯覺,總是覺得別人的生活好像都比自己的快樂。而最難的是,理智上知道大家都是報喜不報憂,但心裡卻很難不去在意。

這樣的狀況尤其容易發生在看到別人的生活上,特別是你期望的生活,覺得別人過的比自己好。而通常你不會和自己生活差距很大的人比較,通常就會是你認識但不太熟悉的人,比較過後心情反而更沮喪。就像在大家羨慕我的鄉下生活時,我其實有時也非常羨慕別人可以在可控的環境下生活,至少出門方便,不會像目前的我一樣,去一趟超市都要三十分鐘的公車,或是因為語言不通而更不想出門。

3️⃣資訊焦慮

對感興趣的資訊「過度收集」或是「不斷追著新東西跑」。

在我開始決定紀錄在匈牙利鄉下的生活,已及重新開始錄製我的podcast節目,除了生活中的體會,我還是會希望自己有一些和心理相關的想法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所以會期望自己所產出的內容對別人真的有幫助。

在這樣的驅力指使下,我會花很多的時間去研究數位行銷或是自媒體等相關的資訊,但當研究的越多也會發現自己有更多的不足,因為這些數位行銷總是分享許多「有價值的資訊」,或是他們會強調你的內容產出是要對別人有幫助或貢獻的,這時候更會覺得自己的內容行嗎?我有幫助到別人嗎?

有時候我看著鄉下生活的婆婆和大姑,心裡覺得很羨慕,羨慕的是他們沒有再用社交媒體,基本上非常專心的在過生活,而我認為是現在的自己最缺乏的。

現在的我也還在覺察自己這樣的狀態,學習如何處理這樣的負面情緒,說出來是希望會有這些感覺的你感覺不孤單。


最後我想分享幾個自己試過的三個方法,讓自己逐漸甩掉對社群軟體的依賴。習慣滑手機的日子很難改變,需要一些實際的行動和意志力才能做到,但相信我們都可以有意識的離開被資訊綁架的狀態。

多花時間看看你身邊的地球人

你有發現當你把注意力都放在手機上的時候,你也很難好好的聽身邊的人說話嗎?

昨天一整個下午我都在包水餃,但我發現自己的心情平靜許多,也會和家裡的人有一些對話(當然跟婆婆還是沒辦法對話,因為她只說匈牙利語)。然後跟他們一起享用晚餐的時候,在那一個當下,有一種時間停留在那裡的感覺,是一種很短暫很美好純粹的快樂。

不知道你是不是很久沒有這樣子的感覺了?

減少手機在身邊和關閉通知

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我會把手機開啟夜間模式,或是把許多App的通知關閉,特別是常用的臉書或IG,減少因為手機的震動讓我分心會想去看。

現在花最多時間在手機上,除了發文或是製作貼文,我盡量不帶著手機。我也開始規定自己晚上九點之後就把手機放在桌上不去用,這是一個非常難的挑戰。因為我想大部分的人睡前跟起床的第一件事情都是看手機。

分辨什麼是我真正想要和需要

在很多訊息充斥下,有時候很難去分辨哪個是我想要的,而是這些資訊好像都很重要。

所以我告訴自己,回到初衷,把我想分享的事做純粹的分享,而不要去在意到底有多少人喜歡或是按讚,這樣也減輕了我覺得自己內容一定要有價值的壓力,就像很多的答案沒有對錯有沒有價值是個人主觀判定的,只要有人覺得我的分享對他們是有幫助的那就好了。

希望會讓曾經焦慮或現在焦慮的你感覺不孤單,因為這些情緒大部分的人都會有,只是你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沉浸太多時間在手機上,而忘記生活中的美好小片刻。

擁抱社群媒體是一件好事,但別讓它取代了你真實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我也還在努力實踐中,共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是不務正業邱總監Erica,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Podcaster|中英翻譯員,在不同的生涯探索過程中,發現分享的正向力量是很大的,透過生活中的經驗還有身邊的人教會我的事,寫成我的心的,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追蹤我的粉專 FBIG

🎧 收聽我的節目:不務正業邱總監Podcast

📪歡迎聯繫合作,請合作邀約來信:beceo.erica@gmail.com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打賞,在左下方幫我拍手鼓掌,讓我有更多創作的動力!也歡迎你到我的IG、臉書逛逛,或收聽我的 podc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務正業邱總監/邱意婷諮商心理師的沙龍
65會員
76內容數
從我的生涯經歷,以及我曾經訪談過的人物,還有書籍的閱讀,對生涯探索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2023/03/20
⁡ 今天工作時,和個案聊到每段人生經歷和做過的工作,如果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那就只是一段段有意義的時光。 ⁡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
Thumbnail
2023/03/20
⁡ 今天工作時,和個案聊到每段人生經歷和做過的工作,如果可以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那就只是一段段有意義的時光。 ⁡ 「走過的路不會白費」,這句話可以完全體會的人,多半是要有些年紀(我認為至少要25歲以上),才會真的有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從我開始做不務正業邱總監這個專頁後,就在想我曾經學過的這些專業
Thumbnail
2023/03/19
「你家裡一定很有錢,才可以出國念書吧!」、「在國外一定過得很爽,沒什麼壓力吧!」、「花了這麼多錢,那你英文應該很厲害吧!」 以上這些言論,或許是身為留學生的你曾經聽過的,但聽到時或許也覺得心裡挺不平衡的話。或許並沒有生活拮据,但在海外生活的辛苦,唯有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能懂得那種辛苦。 回想自己曾經
Thumbnail
2023/03/19
「你家裡一定很有錢,才可以出國念書吧!」、「在國外一定過得很爽,沒什麼壓力吧!」、「花了這麼多錢,那你英文應該很厲害吧!」 以上這些言論,或許是身為留學生的你曾經聽過的,但聽到時或許也覺得心裡挺不平衡的話。或許並沒有生活拮据,但在海外生活的辛苦,唯有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能懂得那種辛苦。 回想自己曾經
Thumbnail
2023/03/19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2023/03/19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當今社交媒體和數位科技的時代,人們的社交方式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隨著虛擬社交的便利性增加,一些人卻開始感受到社交倦怠症的症狀,即對社交活動感到疲憊、沒有興趣或是不安。對於那些受到社交倦怠症困擾的人來說,這種感覺可能會導致孤獨感、壓力和焦慮等負面情緒。
Thumbnail
在當今社交媒體和數位科技的時代,人們的社交方式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隨著虛擬社交的便利性增加,一些人卻開始感受到社交倦怠症的症狀,即對社交活動感到疲憊、沒有興趣或是不安。對於那些受到社交倦怠症困擾的人來說,這種感覺可能會導致孤獨感、壓力和焦慮等負面情緒。
Thumbnail
為什麼會焦慮呢?如何擺脫焦慮? 最近,盛行短影片傳播,大家很愛直播或是拍攝的主題:自律打卡、早上五點起床、打卡唸書、打卡健身..... 這一系列影片充滿我的社群軟體,看著看著我竟然開始厭惡自己,覺得自己都在原地踏步,大家都在前進,社群媒體表現出來的所有的人,總是很完美,日子過得很快樂、樂觀、積極向上
Thumbnail
為什麼會焦慮呢?如何擺脫焦慮? 最近,盛行短影片傳播,大家很愛直播或是拍攝的主題:自律打卡、早上五點起床、打卡唸書、打卡健身..... 這一系列影片充滿我的社群軟體,看著看著我竟然開始厭惡自己,覺得自己都在原地踏步,大家都在前進,社群媒體表現出來的所有的人,總是很完美,日子過得很快樂、樂觀、積極向上
Thumbnail
你平常會害怕錯失一些事情嗎? 擔心錯過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網路世代下「資訊」的增加也帶動了「雜訊」的增長。人們對於錯失的恐懼也隨之加劇… 在這個世代,我們日益擔心錯失一些事情,包括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Thumbnail
你平常會害怕錯失一些事情嗎? 擔心錯過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網路世代下「資訊」的增加也帶動了「雜訊」的增長。人們對於錯失的恐懼也隨之加劇… 在這個世代,我們日益擔心錯失一些事情,包括新聞、新知、新潮流,深怕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資訊落後。
Thumbnail
FOMO 讓我們被社群綁架,無法好好生活。社群上的你和真實世界的你真的這麼密不可分嗎?錯過一則好友限時動態就代表不夠義氣嗎?找回主導權,找回自己的注意力,居然是一件這麼奢侈又難以達成的事?
Thumbnail
FOMO 讓我們被社群綁架,無法好好生活。社群上的你和真實世界的你真的這麼密不可分嗎?錯過一則好友限時動態就代表不夠義氣嗎?找回主導權,找回自己的注意力,居然是一件這麼奢侈又難以達成的事?
Thumbnail
不論是成人或者青少年,在當今資訊爆炸講求效率的時代,無可避免的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從與親友保持聯繫、打發時間、跟上潮流到閱讀新聞時事等。不可否認社群平台確實打造了一個方便不受地域阻礙的空間。
Thumbnail
不論是成人或者青少年,在當今資訊爆炸講求效率的時代,無可避免的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從與親友保持聯繫、打發時間、跟上潮流到閱讀新聞時事等。不可否認社群平台確實打造了一個方便不受地域阻礙的空間。
Thumbnail
上海終於在六月一號解封了, 我給在上海好朋友們發短信祝賀。 去年返台時,強制隔離15天已經要了我的命, 記得在隔離飯店第10天時,我都已經快崩潰, 而我的上海朋友們,被關了整整60天,可想而知有多抑鬱(當然,喜歡完全宅在家的人可能很享受)。 這讓我回想起小時侯, 從小我就是個很怕跟很多人相處的人,
Thumbnail
上海終於在六月一號解封了, 我給在上海好朋友們發短信祝賀。 去年返台時,強制隔離15天已經要了我的命, 記得在隔離飯店第10天時,我都已經快崩潰, 而我的上海朋友們,被關了整整60天,可想而知有多抑鬱(當然,喜歡完全宅在家的人可能很享受)。 這讓我回想起小時侯, 從小我就是個很怕跟很多人相處的人,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Thumbnail
「發現自己常常容易被手機通知聲打斷手邊工作,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來滑,就算沒有訊息,也會想要打開看一下……」 「自己在FB、Instagram上發文,如果沒有人按讚,會感到難過失落,或是Line被已讀不回的時候,一直盯著手機看,直到對方回覆才安心……」
Thumbnail
先承認自己實在花太多時間在滑臉書、IG,樂於追蹤各領域的人們、粉絲專頁。完全成為我的資訊來源,可怕的是,我以為我追蹤很多不同的來源,但事實上會出現的也就那幾個了吧?被喜好偵測了,同溫層也這樣越來越厚。
Thumbnail
先承認自己實在花太多時間在滑臉書、IG,樂於追蹤各領域的人們、粉絲專頁。完全成為我的資訊來源,可怕的是,我以為我追蹤很多不同的來源,但事實上會出現的也就那幾個了吧?被喜好偵測了,同溫層也這樣越來越厚。
Thumbnail
焦慮(Anxiety)應該是自從疫情開始之後,除了憂鬱,全世界的人最常感受到的情緒,最近我偶爾也是會處在焦慮的情緒狀態下。 Photo by Karsten Winegeart on Unsplash 不論是因為經濟、疫情、生活、工作、伴侶或家庭所帶來的各種焦慮。我自己也因為決定要搬回台灣,為了搞
Thumbnail
焦慮(Anxiety)應該是自從疫情開始之後,除了憂鬱,全世界的人最常感受到的情緒,最近我偶爾也是會處在焦慮的情緒狀態下。 Photo by Karsten Winegeart on Unsplash 不論是因為經濟、疫情、生活、工作、伴侶或家庭所帶來的各種焦慮。我自己也因為決定要搬回台灣,為了搞
Thumbnail
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抱着手機 隨時查看所有訊息,朋友動態 當手機長時間沒有響,便會懷疑自己手機是不是壞了 你開始檢查自己的手機,擔心會錯過消息 突然一下訊息通知聆聲,你知道手機沒有壞 不安的心終於.........
Thumbnail
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抱着手機 隨時查看所有訊息,朋友動態 當手機長時間沒有響,便會懷疑自己手機是不是壞了 你開始檢查自己的手機,擔心會錯過消息 突然一下訊息通知聆聲,你知道手機沒有壞 不安的心終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