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的「失」與「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早上六、七點起床,洗漱整裝,騎上自行車,前往工廠辦公室,打開電腦參加線上會議,忙碌的一天由此展開。我的職務是半導體製程工程師,每天都跟數據、圖表和報告打交道。工廠內的特定生產機台歸我所管,我需要確定機台有穩定良好的生產品質。

所謂的半導體,其實就是IC晶片。舉凡手機通訊、電視顯影、隨身碟儲存資料等功能,都是要仰賴一張張小小晶片來正常運作。這些晶片上有微小精密的電路設計,令這些儀器可以接收指令、運作計算、驅動每種功能。當今的生活,人人都離不開電子器材,由此可知,半導體產業是多麼地與社會息息相關。而製程工程師的職責,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確保生產有良好品質、機台產能足以應付訂單需求,同時降低生產所需之成本、減少浪費。

走進我們辦公室,你所看到的場景,往往是人人盯著電腦螢幕,馬不停蹄地工作著。忙起來的時候,可能只有午休時間會暫停吃飯休息一會兒,甚至午間也不得閒,要趕著準備給長官的報告或處理突發事故;一直到天色漸暗,晚上六、七點後,大家才漸漸離開,若手頭上有緊急的事情,可能會加班到更晚;最不幸也最少的情形,是半夜接到消息,說工廠內有重大事故,需要大家回來搶救生產線上的產品,於是半夜三更,大家又得披星戴月、趕回工廠工作。

當我們忙起來時,我們彷彿需要擁有三頭六臂,才能將許多事情應付完成──你可能正在準備一份報告,近期就要上呈給長官;突然接到電話,有人說需要你的協助,完成共同任務;同時又有新人走過來,想跟你請教事情;好死不死,生產機台又出現當機,產品在機台上等著有人來處裡,一旦擱置久了,產品還可能有報廢的風險──你要馬上整理好自己所有的任務,按優先順序,將待辦事項逐一完成;有時候任務眾多,在時間壓力下,還要確保自己不能出錯。

我有一次犯錯的經驗,特別的刻骨銘心。

那是在一天的下午,我正在整理著週記報告,此時接到電話,得知機台發生當機,需要我幫忙處理。我進到無塵室裡的機台上去看資料,接著回到座位,就當我準備開始作業時,一位新人焦急地哭喊著跑了過來:他遇到了一個前所未見的麻煩,不知道該怎麼辦,而在來找我之前,他也找過其他前輩,但都沒有得到確定的答案。我聽聞後,出於熱心,就協助處理了這件事情,這卻導致了我的分心及後續的麻煩──當我接著回來處理原來的任務時,在一步關鍵處理中,我輸錯了一個數字,自己因為匆忙沒有察覺,而當我請另一位工程師檢查時,他也一樣疏忽了這個細節──這一個小小的錯誤,導致了售價十多萬美金的產品需要報廢。

接下來的幾週時間內,我的心情變得飄忽不定:在確定產品要報廢前,我仍抱著一絲僥倖的心態,默默祈禱這次的錯誤,不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在確定要報廢以後,我開始感到心涼,不知道自己接下來將面臨怎麼樣的審判、不知道要如何面對我的長官以及那些將受牽連的人──因為在規定中,我們的操作是不允許被中斷的,但由於日常工作中,往往有很多事情發生的時間重疊,使得「重要的事情」被「其他重要的事情」打斷或者工作時一心二用,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常態。過去因為沒有出過嚴重的錯誤,我也就習慣成自然,覺得自己這樣做應付得了;但這次出了問題,我就要有被長官質詢的準備了。

起初,我的內心是很不甘的:為什麼我做得這麼辛苦,到最後出問題、受苦的還是我?平常除了被安排的任務外,有些人也習慣找我問問題、請我幫忙,我也都秉著熱心協助,但到頭來彷彿做越多事情,自己就有越高的機率會失誤──一股憤世忌俗的念頭油然而生:有些人平時抱持著「閃、躲、飄」的原則,薪水還是照領,公司也沒有開除他,雖然一定不會有好的績效,但沒多做事、也不會出事;而我平常雖然做了很多事,也有不錯的績效,但卻出現這樣的事情,彷彿過與功一筆勾銷,而且未來只會變得更忙,還有一堆檢討會議等待著我...內心甚至出現了各種質疑:這樣時不時忙到卡慘死、壓力大又沒有生活品質的工作,真的適合我嗎?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自己的靜心沉澱,我所得到的心得,已不再讓我覺得這件事情的出現毫無意義。

在我出事後,許多前輩、長官們都安慰我:「人都是會犯錯的,不要太在意;也許等你過一年後回頭再看,這件事情也雲淡風輕了。」前輩們的現身說法不只是言語而已,他們過去也都犯過嚴重錯誤,但從他們現在穩定的狀態,讓我了解到其實一切都會過去的。所謂的「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讓我不再糾結於自己的錯誤,而是反省有缺點需要改進:問題的顯現往往是「冰山一角」,如果沒有這一角,我們又怎能察覺到原來它的下還藏著一塊「問題的本因」呢?

檢討會議上,長官們其實並不著重於我個人的失誤,而是針對在改善系統,降低人為失誤的可能上。長官們也清楚,要讓人無時無刻絕不失誤,是絕對做不到的事情。因此不要糾結在自己的失誤上,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善現有的系統與方法,讓未來每個人的錯誤機率都可以降低。

我自己的心態,也慢慢地發生轉變。當我陷入低迷、甚至想要離開時,我的內心曾有個聲音告訴我:「難道你要選擇逃避嗎?」丟出離職單、丟下一切煩人的工作,確實可以是種選擇;但我也可以選擇繼續接受這次「特別的體驗」,從中得到自己過去未曾有過的啟示──直到現在,它已讓我了解到許多事情與我想像的不一樣,也讓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沉澱與反省中,體會到自己的各種行為都有象徵意義,而非只是想當然耳罷了;未來我還需要向所有公司同事報告這次的過程與結論,或許能對更多人產生幫助──人生的得與失本來就是無常的,從生活的體驗中發現更多真相並且成長,這才是生活的價值啊!放棄很簡單,但放棄並不代表問題不存在;如果問題本身一部分的原因在我自己身上,那不論我接下來去到哪裡,只要我不把原因找出來,雷同的問題就可能會重複地降臨在我身上。

到目前為止,我發現到原來自己的「心態」很重要:當我自傲地認為,自己不應該遇到這樣的困境時,我所得到的只是不甘、糾結與憤世忌俗;而當我誠實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一遍遍的反省時,我卻能看見自己的不足、問題的根源及轉機。從這件事情,我也更加領悟到謙卑是何等的重要,自己還有更多需要學習的事情、有待磨練的稜角。心態的轉變,令我從一件貌似「失敗」的事情中,「得到」了重要的啟示──原來「失」與「得」的差別,不在於自己得到或者失去了什麼,而是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太陽書房的沙龍
7會員
30內容數
2021/12/04
喜歡鳥的自由,能隨心所欲的飛翔在空氣中。 自小對鳥類有些莫名的喜愛,總覺得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感覺。 以前有時下班途中,每到周三或四。總會遇到一個用小貨車,載著一籠一籠小鳥的鳥販子;有時會擺放在路邊展示,有時會直接放在車上。 總覺得小鳥販子的生活,也是一種介於鳥與人的中間型態。 他的生活就跟他老婆,四
Thumbnail
2021/12/04
喜歡鳥的自由,能隨心所欲的飛翔在空氣中。 自小對鳥類有些莫名的喜愛,總覺得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感覺。 以前有時下班途中,每到周三或四。總會遇到一個用小貨車,載著一籠一籠小鳥的鳥販子;有時會擺放在路邊展示,有時會直接放在車上。 總覺得小鳥販子的生活,也是一種介於鳥與人的中間型態。 他的生活就跟他老婆,四
Thumbnail
2021/11/03
   我的工作是運鈔保全員,每天開著防彈裝甲車穿梭大街小巷,平均每小時沒有幾千萬上下,也有幾百萬上下,是扛幾千萬元紙鈔錢袋上下,或搬幾百公斤硬幣上下車。進入這個職場後,才有機會親眼看到以億為單位的現金,每天經手百張一札、十札一顆的千張紙鈔壓磚,拿在手掌裡也不過接近一顆紅土磚頭的大小跟重量,但在人們
Thumbnail
2021/11/03
   我的工作是運鈔保全員,每天開著防彈裝甲車穿梭大街小巷,平均每小時沒有幾千萬上下,也有幾百萬上下,是扛幾千萬元紙鈔錢袋上下,或搬幾百公斤硬幣上下車。進入這個職場後,才有機會親眼看到以億為單位的現金,每天經手百張一札、十札一顆的千張紙鈔壓磚,拿在手掌裡也不過接近一顆紅土磚頭的大小跟重量,但在人們
Thumbnail
2021/10/21
      2016年我當完兵之後,離鄉背井從台灣到新加坡工作,至今也過了五年。在新加坡,我很幸運地遇到了好朋友、好同事、好老闆,生活變得充實與繁忙,也發生了不少新奇或令人難忘的故事;但相比過去,「家人」的這個角色在我的生活中的出場次數大大降低。我只在每年春節與年中時,能有一、兩次返鄉的機會,與
Thumbnail
2021/10/21
      2016年我當完兵之後,離鄉背井從台灣到新加坡工作,至今也過了五年。在新加坡,我很幸運地遇到了好朋友、好同事、好老闆,生活變得充實與繁忙,也發生了不少新奇或令人難忘的故事;但相比過去,「家人」的這個角色在我的生活中的出場次數大大降低。我只在每年春節與年中時,能有一、兩次返鄉的機會,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一天見四份工之後,懷疑設計師是做什麼? 講真的,今天行程緊逼。而最大的收穫是,上下見工間距最好預留兩個小時。因為很多時候都是花在等候見工,而差點下一份工遲到。但最讓我無語的是…有些公司很好,很能分辨設計師的職責範圍。但有些公司明顯未知自己公司要請什麼人上來,就浪費了他人時間。就算我再能幹都好,從3
Thumbnail
一天見四份工之後,懷疑設計師是做什麼? 講真的,今天行程緊逼。而最大的收穫是,上下見工間距最好預留兩個小時。因為很多時候都是花在等候見工,而差點下一份工遲到。但最讓我無語的是…有些公司很好,很能分辨設計師的職責範圍。但有些公司明顯未知自己公司要請什麼人上來,就浪費了他人時間。就算我再能幹都好,從3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這禮拜一時間好像沒想到甚麼主題,倒是在日常工作以及協助履歷健診的過程之中,不難發現有一種模糊的產業困境,簡單來說目前的科技半導體的發展非常蓬勃,也確實走在很領先的階段,這類產業工作勢必就能夠支撐比較好的薪酬,不過前提也是這些產業自身的毛利率相當具競爭力。 同樣的,這種產業的人力需求也確實會
Thumbnail
  這幾年我並沒有很專注在寫文章,主因是自2019我的工作由傳產轉入電子業,雖然還是做老本行模具的工作,但實際上我為了在電子業生存,其實在工作之餘,也是付出了很多時間在適應電子業這個環境。
Thumbnail
  這幾年我並沒有很專注在寫文章,主因是自2019我的工作由傳產轉入電子業,雖然還是做老本行模具的工作,但實際上我為了在電子業生存,其實在工作之餘,也是付出了很多時間在適應電子業這個環境。
Thumbnail
從母語使用者到專利工程師,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從事新工作的體驗和感受。包括工作內容、困難和情緒波動。作者深入探討了作為專利工程師可能遇到的挑戰,並呈現對工作的認真與努力。
Thumbnail
從母語使用者到專利工程師,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從事新工作的體驗和感受。包括工作內容、困難和情緒波動。作者深入探討了作為專利工程師可能遇到的挑戰,並呈現對工作的認真與努力。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