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台灣開始就學是在大班時,當時的孩子傻傻的(天真無邪),甚麼事都好好的笑著,很少發脾氣,個人特質還沒有後來的這麼明顯.在幼兒園的階段為了我們夫妻倆的工作,把他塞進了就近的學區公立小學的附屬幼兒園,一開始,都好好的.
後來有一次,在我去接孩子回家時,老師向我報告了一件事,她說:媽媽,偉特今天說謊了,希望回家以後你可以好好的糾正他.在當下,我的心理很納悶,孩子是自己一路從出生帶到現在,就我認識的孩子並沒有說謊的習慣啊!問過了老師,原來是因為當天下午的一場大雨,老師發現在教室外的露天下有一隻鞋子在大雨中,撿起來後回到教室,怎麼問都問不到是誰把鞋子放到外面去淋雨的,最後,老師等到放學後調閱了監視器,才發現是偉特幹的好事,老師氣炸了,二話不說認定是孩子說謊,等著我到校時趕快報告.
我從來都不是偏袒自己孩子的媽媽,但我不喜歡老師說話的語氣!
從面部表情和語氣之中,很強烈的感受到孩子被不斷地指責,認定他就是一個很會說謊的小孩.我不喜歡這樣,我的認知裡,孩子有錯,我們可以先試著問出原因,了解理由,再來用方式糾正問題,孩子才大班的年紀,要面對的是以後長長久久的人生道路,這條人生路上我們不一定能夠一路陪著,看著他,孩子必須學習如何面對自己與他人,要能理解對和錯的差別,才能學會判斷是非.
把孩子帶回家的路上,問了孩子,是不是他把同學的鞋子放到雨中?孩子說"是",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那位同學經常欺負他,所以他才做了這件事.我問"那你喜歡自己的鞋子是濕的嗎?"如果你是這位同學,會是甚麼感受呢?
跟孩子說,同學欺負你,我們可以先告訴他我們的感受,比如"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警告他我會報告老師",如果還是不變,那就直接告訴老師.孩子擔心同學因此被老師罵,我說,他做錯事如果不被糾正,或許會以為這樣是正常的,等到他長大,萬一殺人放火了怎麼辦?那就來不及了.當時偉特似懂非懂地說他懂了.
這件事,孩子後來跟同學道了歉,但其實我比較在意的是"教育者"的態度.如何教?如何育?一有錯就以指責的方式謾罵,處罰,似乎是我自己從小被對待的方式,直到事情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複出現,我發現到在教育上一成不變的模式似乎已不能滿足我們夫妻對待孩子的理念和方式,看起來,即將是一場很大的挑戰.
這個事件,也算是回到台灣後,第一次以媽媽的身分/角度面對到台灣的"教育"工作者.
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