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安德斯.艾瑞克森、羅伯特・普爾《刻意練習》:「天才」都是練習出來的,人人都可以是「天才」!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是「傑出表現」學的心理學家,被譽為是「研究世界專家的世界專家」,專門研究各領域中的專家,尤其是當中的「天才」。艾瑞克森的研究主軸就是本書的核心: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在艾瑞克森的不斷鑽研與推廣下,如今已被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包含了數學、圍棋、田徑等範疇,幾乎無所不包。而羅伯特・普爾(Robert Pool)則是協助本書實驗的科學家。兩人雖然是一同撰寫此書,但當中的敘述視角則採用艾瑞克森的論點(頁23)。

一、理論核心:

《刻意練習》一書,其實就是在說明與提倡一個核心觀念:所謂的「天才」不過是種假象,世界上並不存在依靠「天賦」而誕生的「天才」,只存在不斷反覆練習,持續「刻意練習」而誕生出的「天才」。所有被世人以為是「天才」的人(像是莫札特、帕格尼尼、周俊勳等人),他們在童年開始就不斷的在「刻意練習」了,只是常常被人們忽視,以為都是「天賦」決定了他們一生的成就。那麼「刻意練習」到底是什麼?它與一般的學習或是傳統的練習差在哪裡呢?為什麼經由「刻意練習」人人都可以成為「天才」呢?

在說明「刻意練習」之前,必須先跟大家介紹一個概念:「心智表徵」。「心智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7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好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程冠培的沙龍
47會員
21內容數
本專題將以書評的方式,適時結合簡單的文學理論,並運用上位後設思考的模式,分析文學作品、理論專書。 上位後設思考,是藉由分析文章的架/結構、象徵/意象、技巧與作品內涵,但不涉及內容的分析法,屬於後現代的閱讀與分析模式。這樣的思考模式,是筆者正在大量推廣的文本分析法,邀請讀者一同加入新興閱讀人的行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看蕭邦鋼琴大賽或各大世界經典運動賽事時,對於場上專業好手們展現的神乎其技,是否都曾有過一種心情:「太厲害了!他們一定很有天賦,才能將才華施展到如此境界吧?」然而,本書會告訴你:這種天賦其實你我都有,那就是具有可塑性和適應力的大腦。通常透過正確的訓練和練習,人人都有機會創造非凡的「能力」。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看蕭邦鋼琴大賽或各大世界經典運動賽事時,對於場上專業好手們展現的神乎其技,是否都曾有過一種心情:「太厲害了!他們一定很有天賦,才能將才華施展到如此境界吧?」然而,本書會告訴你:這種天賦其實你我都有,那就是具有可塑性和適應力的大腦。通常透過正確的訓練和練習,人人都有機會創造非凡的「能力」。
Thumbnail
這世界有天才嗎?一定有,但只有天才才能創造頂尖嗎?作者不必然這麼認為,不過他也發現到為什麼有些人有某些領域有不可思議的過人表現?一般人能不能達到? 作者認為,當然可以,書中指出,我們對自己的掌控力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只要「投注足夠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練習」。 一、邁向專家之路---要有目標的練習,而有目
Thumbnail
這世界有天才嗎?一定有,但只有天才才能創造頂尖嗎?作者不必然這麼認為,不過他也發現到為什麼有些人有某些領域有不可思議的過人表現?一般人能不能達到? 作者認為,當然可以,書中指出,我們對自己的掌控力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只要「投注足夠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練習」。 一、邁向專家之路---要有目標的練習,而有目
Thumbnail
👀QUICK REVIEW The book in 3 Sentences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 天才並非真的存在,刻意練習才是真正通往專家的唯一途徑 練習的質與量勝過於單純的練習量 專注投入與信念至關重要 How the Book Changed Me? 這本書為我帶來什麼改變 讓練習在你
Thumbnail
👀QUICK REVIEW The book in 3 Sentences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 天才並非真的存在,刻意練習才是真正通往專家的唯一途徑 練習的質與量勝過於單純的練習量 專注投入與信念至關重要 How the Book Changed Me? 這本書為我帶來什麼改變 讓練習在你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為一名心理學教授,他的研究對音樂、教育、藝術、商業等領域都有深遠的影響。 也曾與多位著名運動員及音樂家合作,研究他們如何通過刻意練習獲得卓越的成就,被譽為「傑出表現」研究的權威,也被稱為「研究世界專家的世界專家」。 那些被我們稱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為一名心理學教授,他的研究對音樂、教育、藝術、商業等領域都有深遠的影響。 也曾與多位著名運動員及音樂家合作,研究他們如何通過刻意練習獲得卓越的成就,被譽為「傑出表現」研究的權威,也被稱為「研究世界專家的世界專家」。 那些被我們稱
Thumbnail
作者經過多年的研究,証明天才與庸才之別,在於刻意練習,專注練習,投入大量時間練習,找頂級的專家學習,爭取回饋,跳出舒適圈,在高原期,瓶頸期創造其他練習的方法。 這幾個月一直在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將知識轉化作個人的智慧,覺得整個人的思想改變了許多,是良好的改變。 有定義明確的具體標 講求專注
Thumbnail
作者經過多年的研究,証明天才與庸才之別,在於刻意練習,專注練習,投入大量時間練習,找頂級的專家學習,爭取回饋,跳出舒適圈,在高原期,瓶頸期創造其他練習的方法。 這幾個月一直在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將知識轉化作個人的智慧,覺得整個人的思想改變了許多,是良好的改變。 有定義明確的具體標 講求專注
Thumbnail
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稱的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引用了艾瑞克森的研究,在其暢銷著作《異數》一書提出廣為人知的「1萬小時法則」:「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超凡的必要條件。」
Thumbnail
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稱的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引用了艾瑞克森的研究,在其暢銷著作《異數》一書提出廣為人知的「1萬小時法則」:「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超凡的必要條件。」
Thumbnail
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稱的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引用了艾瑞克森的研究,在其暢銷著作《異數》一書提出廣為人知的「1萬小時法則」:「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超凡的必要條件。」
Thumbnail
有「21世紀的彼得.杜拉克」之稱的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引用了艾瑞克森的研究,在其暢銷著作《異數》一書提出廣為人知的「1萬小時法則」:「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超凡的必要條件。」
Thumbnail
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是「傑出表現」學的心理學家,被譽為是「研究世界專家的世界專家」,專門研究各領域中的專家。艾瑞克森的研究主軸就是本書的核心: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如今已被廣泛應用於各領域。而羅伯特・普爾(Robert Pool)則是協助本書實驗的科學家。
Thumbnail
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是「傑出表現」學的心理學家,被譽為是「研究世界專家的世界專家」,專門研究各領域中的專家。艾瑞克森的研究主軸就是本書的核心: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如今已被廣泛應用於各領域。而羅伯特・普爾(Robert Pool)則是協助本書實驗的科學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