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攻擊者-冷血的獵人與歇斯底里的被害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攻擊性」,光是看到這個詞,大多數人應該都會聯想到許多不好的畫面,確實,在現今非常需要大家協力的社會中,攻擊性大多時候會被認為是不好的行為,不過不管大家怎麼想,它在過去的演化中,確實給我們的祖先帶來不少好處,祖先們因為有攻擊性才可以保護自己的食物及生命等等,而在現代,攻擊性或多或少也是促進我們發展的重要元素,但是這都是在適當的前提下,有些人,他們並無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攻擊性,因而危害到社會的利益,也危害到其他人的權益,今天我們就來為各位介紹2種不同類型的攻擊者:

  1. 控制型(proactive)攻擊者
  2. 反應型(reactive)攻擊者。

這2種類型的攻擊者雖然都展現過當的攻擊性,但是在生理上、行為尚卻巧妙地有諸多想反之處,控制型的攻擊者,就如同冷血的獵人一般,他們有計畫地、冷靜地去攻擊其他人,且不會感到罪惡感;相反地反應型攻擊者,則是暴躁、容易被激怒、隨著突如其來的情緒去產生攻擊行為,詳情如何呢?讓我們於文內解說!

為何攻擊性會存在?

攻擊性聽起來就是一個不好的特徵,但是它卻還是在演化上被保留了,這代表著它至少在早期,對我們的生存還是存在著重要的功用,關於攻擊性的目的,當前學術上認為為以下功能:

  1. 保護自己的資源
  2. 保護自己免於攻擊
  3. 給同性的競爭者壓力
  4. 確立階級的穩固
  5. 威攝將來的潛在對手
  6. 確保交配權的穩固
  7. 避免資源浪費到跟自己無關的小孩

可以看出,雖然有些目的已不適合套用在現今社會,但仍然有些目的依然能對我們帶來利益,不過這都是在「適當的狀況下」,有那麼一群人的攻擊性對於現今社會來說過於嚴重,可能危害到其他人的安全或利益,依照他們的攻擊性我們可將他們區分為2大類型:「控制型反應型」,下面我們就來為各位做介紹。

控制型攻擊性 (proactive aggression)

大多數情況中,連環殺人犯或心理變態就會被認為是「控制型攻擊者」,他們往往具有以下特徵:目標性明確、有計畫、冷酷無感情、較無法有同情心,展現出一種獵食性的攻擊性,此外他們也常會出現反社會行為,例如無視校規、破壞秩序等等,如校園霸凌者,有研究認為其攻擊性的養成可能跟家庭背景有關,例如從小就生活在放縱的家庭中、家庭成員有藥物濫用或酗酒歷史,就可能培養出控制型攻擊者。

但是,沒有生理證據肯定是不構說服人的,確實,生理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差異:例如由研究發現,控制型攻擊者的杏仁核(Amygdala)的反應低下,且有縮水的狀況,而杏仁核其中一項重要的功能,便是引發我們的情緒反應,也被發現跟共感能力(如同情、被感動)有很大的關聯性,因此,杏仁核功能低下,或許是就是此類型攻擊者會展現出「沒人性」的原因之一。

當然,生理上的發現可不只這些,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到他們的皮質醇偏低、自主神經系統(交感與副交感)活動較低、前葉及顳葉(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s)對於處理情緒相關的資訊(含情緒的字眼或圖片)能力較低下等等,簡單來說,他們的感情反應通常較常人較淡薄一些。

反應型攻擊性 (reactive aggression)

雖然同樣都是展現攻擊性,反應型與控制型攻擊者很巧的在生理上、行為上卻都有著許多「相反處」,行為上,相對於控制型攻擊者如獵人般的冷血、冷靜與縝密的計畫性,反應型攻擊者則是情緒起伏較大(如突然爆怒)、無計畫性,他們的攻擊性行為是由情緒反應所引發的,但這情緒反應卻比一般人容易產生且更加強烈,此類性攻擊者容易感受到不安、被汙辱、敵意等威脅,但卻常常是誤判或扭曲原意,如被害妄想,此外他們通常有自卑傾向,不過與控制型相似的是,不好的家庭背景也容易培養出這類型的攻擊性。

生理上,與控制型相對的包含了:皮質醇濃度較高、自律神經系統活動較強,而且他們的杏仁核活動度較高,也較敏感,例如在面對含情緒的字眼或圖片時(如憤怒的臉),他們的杏仁核活動會較一般人強烈,這或許是他們容易感受到威脅、容易產生情緒反應的原因之一。

Nous makes life.
Thema科學咖啡館 感謝您的光臨!

撰寫/咖啡因成癮的蛾
封面/咖啡因成癮的蛾
圖解/想啡的貓

參考文獻

Cima, M., & Raine, A. (2009).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pathy relate to different subtypes of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7(8), 835–840. doi:10.1016/j.paid.2009.06.031
Manchia, M., Comai, S., Pinna, M., Pinna, F., Fanos, V., Denovan-Wright, E., & Carpiniello, B. (2019). Biomarkers in aggression. Advances in clinical chemistry, 93, 169–237. https://doi.org/10.1016/bs.acc.2019.07.00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MA Café 希瑪科學咖啡館的沙龍
25會員
77內容數
你知道同理心不是天生的嗎?你知道同理心的神經機制嗎? 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不同,是一項難度更高,更為寶貴的東西。 此主題中,我們並不是要再重新解釋一次empathy和sympathy的不同,畢竟相信大家也早知道了, 我們將會更會更深入地去探討同理心的神經機制,以及其相關研究。
2022/05/10
5-甲氧基色氨酸 (5-MTP) 是血管內皮細胞的代謝產物,而在研究中發現它可以阻斷巨噬細胞活化和促發炎細胞因子的分泌,所以在本篇研究便是要來看它是否能改善動脈粥樣硬化。
Thumbnail
2022/05/10
5-甲氧基色氨酸 (5-MTP) 是血管內皮細胞的代謝產物,而在研究中發現它可以阻斷巨噬細胞活化和促發炎細胞因子的分泌,所以在本篇研究便是要來看它是否能改善動脈粥樣硬化。
Thumbnail
2022/05/02
【天才 (genius) 與瘋子 (mad) 之間,可能只具有一線之隔】,這個具有哲學感的觀點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過,這個議題,不只一般大眾會感興趣,研究者們也很感興趣。 就讓我們於文章內,透過研究結果向大家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Thumbnail
2022/05/02
【天才 (genius) 與瘋子 (mad) 之間,可能只具有一線之隔】,這個具有哲學感的觀點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過,這個議題,不只一般大眾會感興趣,研究者們也很感興趣。 就讓我們於文章內,透過研究結果向大家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Thumbnail
2022/04/24
5-甲氧基色氨酸 (5-Methoxytryptophan, 5-MTP),是體內色基酸的代謝物,在過去的研究中顯示,它具有具有抗發炎、抗癌細胞生成、保護血管和抗纖維化的作用,因此在本篇所介紹的試驗將以5-甲氧基色氨酸,來看能否改善肺部的纖維化。 撰寫/種咖啡的五色鳥 參考文獻
Thumbnail
2022/04/24
5-甲氧基色氨酸 (5-Methoxytryptophan, 5-MTP),是體內色基酸的代謝物,在過去的研究中顯示,它具有具有抗發炎、抗癌細胞生成、保護血管和抗纖維化的作用,因此在本篇所介紹的試驗將以5-甲氧基色氨酸,來看能否改善肺部的纖維化。 撰寫/種咖啡的五色鳥 參考文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字面上面來說,劍型的人--攻擊,盾型的人--防守。但是,一直攻擊或一直防守,其實都,有病。但是,我們很容易就不花腦袋,聽憑直覺來操縱。遇到問題,就會直接出劍或取盾。
Thumbnail
從字面上面來說,劍型的人--攻擊,盾型的人--防守。但是,一直攻擊或一直防守,其實都,有病。但是,我們很容易就不花腦袋,聽憑直覺來操縱。遇到問題,就會直接出劍或取盾。
Thumbnail
強暴犯罪者有將近80%都是被害者的熟人,若我們能夠在平時與他人交往之中,便留意有這樣特質的人,並與之保持距離,便可能避免潛在的危險...
Thumbnail
強暴犯罪者有將近80%都是被害者的熟人,若我們能夠在平時與他人交往之中,便留意有這樣特質的人,並與之保持距離,便可能避免潛在的危險...
Thumbnail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怎麼解讀親密的人的負面情緒和易怒?怎麼不被情緒束縛?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但憤怒竟然是生存的保護機制?
Thumbnail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怎麼解讀親密的人的負面情緒和易怒?怎麼不被情緒束縛?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但憤怒竟然是生存的保護機制?
Thumbnail
★發怒,也可以成為最強大的溝通術! ●很多人會根據對方比自己「高尙」或「低下」,決定彼此的人際關係,好比地位、年齡、財產、身材、美醜……等等。如果對方看起來比自己「低下」,即使心裡沒有惡意,也往往會輕視、瞧不起對方,甚至把別人當成好用的工具。這種時候,被看不起的人如果無視自己心裡的憤怒,只是一味壓抑
Thumbnail
★發怒,也可以成為最強大的溝通術! ●很多人會根據對方比自己「高尙」或「低下」,決定彼此的人際關係,好比地位、年齡、財產、身材、美醜……等等。如果對方看起來比自己「低下」,即使心裡沒有惡意,也往往會輕視、瞧不起對方,甚至把別人當成好用的工具。這種時候,被看不起的人如果無視自己心裡的憤怒,只是一味壓抑
Thumbnail
小自不同班級間的成績競爭、學校間的體育競賽排名、不同明星粉絲團間的攻訐,大至加薩走廊的猶太人─巴勒斯坦人、美國的民主黨─共和黨、台灣的藍─綠,人類總喜歡「劃分你我」,甚至進而「攻擊彼此」。
Thumbnail
小自不同班級間的成績競爭、學校間的體育競賽排名、不同明星粉絲團間的攻訐,大至加薩走廊的猶太人─巴勒斯坦人、美國的民主黨─共和黨、台灣的藍─綠,人類總喜歡「劃分你我」,甚至進而「攻擊彼此」。
Thumbnail
在處於壓力狀態時,人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常會出現咬指甲、抓臉搔頭、坐立不安等動作,而這些行為模式都會對外傳達出個人的「脆弱」(weakened state)。為何經過數萬十年演化後,類似的「示弱」行為仍然存在?這又代表了什麼意義? 研究結果如下:
Thumbnail
在處於壓力狀態時,人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常會出現咬指甲、抓臉搔頭、坐立不安等動作,而這些行為模式都會對外傳達出個人的「脆弱」(weakened state)。為何經過數萬十年演化後,類似的「示弱」行為仍然存在?這又代表了什麼意義? 研究結果如下:
Thumbnail
高敏感族源自於美國心理學家依蓮艾倫博士(Dr. Elaine Aron)在1990年對一群對於情緒以及外在刺激特別敏感的人進行一系列的研究,並為這群人命名為高敏感族。 有些不理解的人可能會對於高敏感一詞感到困惑,這難道是為了個人的脆弱脫罪嗎? 本篇帶你完整了解高敏感人的特徵與自我照顧。
Thumbnail
高敏感族源自於美國心理學家依蓮艾倫博士(Dr. Elaine Aron)在1990年對一群對於情緒以及外在刺激特別敏感的人進行一系列的研究,並為這群人命名為高敏感族。 有些不理解的人可能會對於高敏感一詞感到困惑,這難道是為了個人的脆弱脫罪嗎? 本篇帶你完整了解高敏感人的特徵與自我照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