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性」,光是看到這個詞,大多數人應該都會聯想到許多不好的畫面,確實,在現今非常需要大家協力的社會中,攻擊性大多時候會被認為是不好的行為,不過不管大家怎麼想,它在過去的演化中,確實給我們的祖先帶來不少好處,祖先們因為有攻擊性才可以保護自己的食物及生命等等,而在現代,攻擊性或多或少也是促進我們發展的重要元素,但是這都是在適當的前提下,有些人,他們並無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攻擊性,因而危害到社會的利益,也危害到其他人的權益,今天我們就來為各位介紹2種不同類型的攻擊者:
- 控制型(proactive)攻擊者
- 反應型(reactive)攻擊者。
這2種類型的攻擊者雖然都展現過當的攻擊性,但是在生理上、行為尚卻巧妙地有諸多想反之處,控制型的攻擊者,就如同冷血的獵人一般,他們有計畫地、冷靜地去攻擊其他人,且不會感到罪惡感;相反地反應型攻擊者,則是暴躁、容易被激怒、隨著突如其來的情緒去產生攻擊行為,詳情如何呢?讓我們於文內解說!
為何攻擊性會存在?
攻擊性聽起來就是一個不好的特徵,但是它卻還是在演化上被保留了,這代表著它至少在早期,對我們的生存還是存在著重要的功用,關於攻擊性的目的,當前學術上認為為以下功能:
- 保護自己的資源
- 保護自己免於攻擊
- 給同性的競爭者壓力
- 確立階級的穩固
- 威攝將來的潛在對手
- 確保交配權的穩固
- 避免資源浪費到跟自己無關的小孩
可以看出,雖然有些目的已不適合套用在現今社會,但仍然有些目的依然能對我們帶來利益,不過這都是在「適當的狀況下」,有那麼一群人的攻擊性對於現今社會來說過於嚴重,可能危害到其他人的安全或利益,依照他們的攻擊性我們可將他們區分為2大類型:「控制型與反應型」,下面我們就來為各位做介紹。
控制型攻擊性 (proactive aggression)
大多數情況中,連環殺人犯或心理變態就會被認為是「控制型攻擊者」,他們往往具有以下特徵:目標性明確、有計畫、冷酷無感情、較無法有同情心,展現出一種獵食性的攻擊性,此外他們也常會出現反社會行為,例如無視校規、破壞秩序等等,如校園霸凌者,有研究認為其攻擊性的養成可能跟家庭背景有關,例如從小就生活在放縱的家庭中、家庭成員有藥物濫用或酗酒歷史,就可能培養出控制型攻擊者。
但是,沒有生理證據肯定是不構說服人的,確實,生理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差異:例如由研究發現,控制型攻擊者的杏仁核(Amygdala)的反應低下,且有縮水的狀況,而杏仁核其中一項重要的功能,便是引發我們的情緒反應,也被發現跟共感能力(如同情、被感動)有很大的關聯性,因此,杏仁核功能低下,或許是就是此類型攻擊者會展現出「沒人性」的原因之一。
當然,生理上的發現可不只這些,另外也有研究發現到他們的皮質醇偏低、自主神經系統(交感與副交感)活動較低、前葉及顳葉(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s)對於處理情緒相關的資訊(含情緒的字眼或圖片)能力較低下等等,簡單來說,他們的感情反應通常較常人較淡薄一些。
反應型攻擊性 (reactive aggression)
雖然同樣都是展現攻擊性,反應型與控制型攻擊者很巧的在生理上、行為上卻都有著許多「相反處」,行為上,相對於控制型攻擊者如獵人般的冷血、冷靜與縝密的計畫性,反應型攻擊者則是情緒起伏較大(如突然爆怒)、無計畫性,他們的攻擊性行為是由情緒反應所引發的,但這情緒反應卻比一般人容易產生且更加強烈,此類性攻擊者容易感受到不安、被汙辱、敵意等威脅,但卻常常是誤判或扭曲原意,如被害妄想,此外他們通常有自卑傾向,不過與控制型相似的是,不好的家庭背景也容易培養出這類型的攻擊性。
生理上,與控制型相對的包含了:皮質醇濃度較高、自律神經系統活動較強,而且他們的杏仁核活動度較高,也較敏感,例如在面對含情緒的字眼或圖片時(如憤怒的臉),他們的杏仁核活動會較一般人強烈,這或許是他們容易感受到威脅、容易產生情緒反應的原因之一。
Nous makes life.
Thema科學咖啡館 感謝您的光臨!
撰寫/咖啡因成癮的蛾
封面/咖啡因成癮的蛾
圖解/想啡的貓
參考文獻
Cima, M., & Raine, A. (2009).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pathy relate to different subtypes of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7(8), 835–840. doi:10.1016/j.paid.2009.06.031
Manchia, M., Comai, S., Pinna, M., Pinna, F., Fanos, V., Denovan-Wright, E., & Carpiniello, B. (2019). Biomarkers in aggression.
Advances in clinical chemistry,
93, 169–237.
https://doi.org/10.1016/bs.acc.2019.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