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告訴了我們要勇往直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到底要怎麼一言以蔽之呢?所謂的「仁」,對我們的人生,帶來了什麼樣的啟發呢?

《論語》的「仁」字怎麼解?

說到論語複習,第一個會談到的主題就是論語裡面所提到的「仁」。在這裡收集了一些以「子曰」為開頭的「仁」,讀完這些孔子說的話之後,也會發現到其實「仁」並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我們來看看「仁」的古字,有的寫成「人」與「心」,有的寫成「千」與「心」,有的是「身」與「心」,也就是說,「仁」這樣的概念自在人的心中,雖然現在的字形簡化成兩條線,或許大家也可以想像,究竟這簡化兩條線,到底是什麼的象徵。

raw-image

「仁」存於心中,也令人聯想到孟子告子篇寫道: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的本心是仁,如果沒有做真實的自己,沒有勇往直前的做對的事情,便是放失了本心,也就是孔子所說的「違仁」了吧。

找一找論語中的「仁」

在這裡,我主要歸納了有關於「仁」的四個方向,首先談到「仁」是從何而來,為什麼會說人的心中有個仁,接著談談具有「仁」的人的外在特徵,再談行為表現。最後,這個「仁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連孔子的學生也很感興趣,所以我也收集了許多關於弟子問仁的段落。另外,這裡並沒有收集論語當中所有跟仁有關的段落,但是八九成都收集在這裡了。

1.仁從哪裡來: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從孝悌可以學到仁 (原來是從家庭教育開始啊)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 仁不需要用力,就算真的有力不夠的人,我也沒見過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能看到自己的不是,就是仁了,在反省的過程當中,看見真實的自己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說要有仁,我就有了仁


2.仁的外在特徵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篇) ➡總是講些漂亮話,那些話其實都違背了你真正想做事情吧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不如安安靜靜的,做好最真實的自己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陽貨篇) ➡別總是跟著別人的腳步走,別總是說別人愛聽的話


3.仁的行為表現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如果你沒有仁的話,守規矩有用嗎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要快樂就是要仁,就是去找到自己的心啊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有了仁才有價值判斷,掌握好自己的心之後,才能看清楚外在事物的樣貌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如果你的動機是想要仁的話,你就不會變壞壞的了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能解決別人的問題的人,也是仁者。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如果有仁,就不會憂鬱 (畢竟能了解到真正的自己)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仁的人,就能勇往直前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你覺得有仁,那連老師的話都可以義正詞嚴的對抗!


4.弟子問仁

這部分還蠻特別的,雖然孔子針對每個弟子,回答都不一樣(畢竟因材施教囉),但總而言之,都是以上面幾點特徵為出發點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總而言之,就我看來,「仁」就好像是某個本來的自己的真實樣貌,所以才說只要想要就能得到(我欲仁斯仁至矣)且「仁者不憂」、「仁者必有勇」,我們也會發現到,其實孔子的中心思想似乎在現代的意義上,就是在告訴我們怎麼做好最真實的自己,不要總是說別人愛聽的話,必須要能帶著自己的心,無憂無愁的勇往直前,這樣的事情是想做就能做到的,沒有力氣不夠(力不足)的問題。如此一來,我們除了能解決自己的問題,甚至還能為他人解決問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讓我們勇往直前,做最真實的自己吧,想做就能做得到的!


Image byAdam_Tumidajewicz fromPixaba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124會員
154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2021/11/26
要好好體會〈赤壁賦〉,著實不容易。 感覺得到世界在改變,在疫情發生了之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都產生了劇烈的改變,大概還會再繼續改變下去。而人生也是一直在改變的東西,我想,月亮的圓缺是月亮的改變,江水的流動是江水的改變,但人生的改變是什麼呢?大概是有時候胖一點有時候瘦一點,有時候有錢有時候沒錢,有時
Thumbnail
2021/11/26
要好好體會〈赤壁賦〉,著實不容易。 感覺得到世界在改變,在疫情發生了之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都產生了劇烈的改變,大概還會再繼續改變下去。而人生也是一直在改變的東西,我想,月亮的圓缺是月亮的改變,江水的流動是江水的改變,但人生的改變是什麼呢?大概是有時候胖一點有時候瘦一點,有時候有錢有時候沒錢,有時
Thumbnail
2021/11/19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只有學到「唐有天下,乃天命所歸」而已嗎?  故事梗概回顧 虯髯客傳的故事以隋末的動亂為其背景,李靖原本拜見楊素,要提出「奇策」,楊素雖然和他談的很開心,但是「收其策而退」,好像也就只有收下而已,也就沒有後續了。  接著就是紅拂女登場了,紅拂女本是楊素家的人,她漂亮又聰明,大概也是聽
Thumbnail
2021/11/19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只有學到「唐有天下,乃天命所歸」而已嗎?  故事梗概回顧 虯髯客傳的故事以隋末的動亂為其背景,李靖原本拜見楊素,要提出「奇策」,楊素雖然和他談的很開心,但是「收其策而退」,好像也就只有收下而已,也就沒有後續了。  接著就是紅拂女登場了,紅拂女本是楊素家的人,她漂亮又聰明,大概也是聽
Thumbnail
2021/11/12
唐宋古文八大家裡面所寫的文章,在教育部推薦古文十五篇裡面,只剩下韓愈的〈師說〉還被留著,歐陽修、柳宗元等人的文章已不在被推薦的行列中。韓愈〈師說〉的重點除了文章本身之外,國學常識的重點則是唐宋古文運動這個重頭戲,那麼唐宋古文運動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選了韓愈〈師說〉來作為推薦選文來給高中生閱讀呢?為什
Thumbnail
2021/11/12
唐宋古文八大家裡面所寫的文章,在教育部推薦古文十五篇裡面,只剩下韓愈的〈師說〉還被留著,歐陽修、柳宗元等人的文章已不在被推薦的行列中。韓愈〈師說〉的重點除了文章本身之外,國學常識的重點則是唐宋古文運動這個重頭戲,那麼唐宋古文運動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選了韓愈〈師說〉來作為推薦選文來給高中生閱讀呢?為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Thumbnail
『裡仁第四』這一篇主要是孔子關於『仁』的論述。『仁』是儒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主要由孔子所闡發。在孔子之前,忠孝悌這些價值和相應的禮儀早已存在,但人們為什麼應當忠孝悌呢?並沒有更深層面的解釋;是孔子為忠孝悌等價值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根本,就是『仁』。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是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論語》是語錄體。孔子講學遊歷時,他的弟子記下了他的言行,弟子的弟子又記下老師的言行,後來編撰成書。可能孔子去世好多了年後,他的徒子徒孫忽然想到,應該將孔門的言論好好整理歸納一下,流傳後世。於是將各自的上課筆記歸攏起來,刪去重複的,挑選完整準確的。那時記錄文字還是竹簡,編撰工
Thumbnail
電子書:《論語漫讀》 《論語》是語錄體。孔子講學遊歷時,他的弟子記下了他的言行,弟子的弟子又記下老師的言行,後來編撰成書。可能孔子去世好多了年後,他的徒子徒孫忽然想到,應該將孔門的言論好好整理歸納一下,流傳後世。於是將各自的上課筆記歸攏起來,刪去重複的,挑選完整準確的。那時記錄文字還是竹簡,編撰工
Thumbnail
最近重溫梁漱溟先生講孔孟一書的重點,有所感亦有所得,而想分享給大家。裡面提到一個重點,是孔子思想的重點之一,忠恕之道的仁,仁是什麼意思? 裡面這樣解釋,就是一個人活活潑潑自自然然的狀態。仁是指一個人原來有的仁慈之心 這樣說要做到仁是一個容易的事吧?既然是自然的狀態。 是的,孔子說,吾思仁而仁至已!
Thumbnail
最近重溫梁漱溟先生講孔孟一書的重點,有所感亦有所得,而想分享給大家。裡面提到一個重點,是孔子思想的重點之一,忠恕之道的仁,仁是什麼意思? 裡面這樣解釋,就是一個人活活潑潑自自然然的狀態。仁是指一個人原來有的仁慈之心 這樣說要做到仁是一個容易的事吧?既然是自然的狀態。 是的,孔子說,吾思仁而仁至已!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的話題,各位想過求知問學的根本是什麼嗎?那求知問學的終極目的又是什麼? 今天我想引述的就是有子所說的話,然而必須先說明,他話中含意是不對的,我們不能因為是出現在經典裡的話就不加思考而照單全收,覺得反正都是好的東西就一概而論,否則會有學而不精、得過且過之弊。
Thumbnail
延續上一篇的話題,各位想過求知問學的根本是什麼嗎?那求知問學的終極目的又是什麼? 今天我想引述的就是有子所說的話,然而必須先說明,他話中含意是不對的,我們不能因為是出現在經典裡的話就不加思考而照單全收,覺得反正都是好的東西就一概而論,否則會有學而不精、得過且過之弊。
Thumbnail
簡述: 《論仁、論孝、論君子》的內容是選輯自《論語》一書,是孔子的門人和後學的記錄。此文提及「仁」、「孝」或「君子」的涵義。
Thumbnail
簡述: 《論仁、論孝、論君子》的內容是選輯自《論語》一書,是孔子的門人和後學的記錄。此文提及「仁」、「孝」或「君子」的涵義。
Thumbnail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到底要怎麼一言以蔽之呢?所謂的「仁」,對我們的人生,帶來了什麼樣的啟發呢? 《論語》的「仁」字怎麼解? 說到論語複習,第一個會談到的主題就是論語裡面所提到的「仁」。在這裡收集了一些以「子曰」為開頭的「仁」,讀完這些孔子說的話之後,也會發現到其實「仁」並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Thumbnail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個「仁」,到底要怎麼一言以蔽之呢?所謂的「仁」,對我們的人生,帶來了什麼樣的啟發呢? 《論語》的「仁」字怎麼解? 說到論語複習,第一個會談到的主題就是論語裡面所提到的「仁」。在這裡收集了一些以「子曰」為開頭的「仁」,讀完這些孔子說的話之後,也會發現到其實「仁」並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