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寒露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寒露時節的風太大,走在路上雨傘都會開花。可是我又很擔心別人的眼光,索性就不撐傘了。說到底,何時才能只注意自己,不在乎他人呢?
寒露:九月九,風吹滿天哮
寒露是屬於秋天的節氣之一,時間大約落在國曆10月7日至10月9日。夜晚水氣凝結成露,天氣變涼使露水更為冰冷,故稱為「寒露」,此時節也會颳起陣陣強風,來到秋天的尾端。
寒露習俗:重陽節
寒露時期是農曆九月,9月9日為「重陽節」,這個節日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以及吃花糕的習俗。古老傳說中,因為在重陽節有瘟魔,百姓所配有的物件(茱萸、菊花就)可以辟邪,這樣除不祥的習俗,逐漸變成具有運動、休閒的作用「九九」可作為長久、長壽的意思,政府也把重陽節定為敬老節。
寒露吃食:吃柿子、飲菊花酒

▲市場裡的柿子。
  1. 螃蟹
  2. 菊花酒
  3. 花糕
  4. 柿子
我平常只有在特殊時刻(例如聚會)才會喝點小酒,而且必須是調酒才行。會喝酒的人才會懂酒的美味,據說陶淵明、白居易等古代詩人都會在重陽節喝菊花酒,是不是喝了一點酒就可以讓文筆更加呢?

看更多陪你過二十四個節氣】
秋分 這幾天收到一整箱的柚子,家人把柚子一字排開放在客廳的櫃子上,排排站的柚子看起來很壯觀。雖然中秋節已過了,但現在仍是秋分時期,秋天才剛開始吧?

白露 上個週末趁著好天氣去爬山,山林的走道旁都是翠綠的花花草草,細看的話可以發現幾滴露珠。或許曾在某個清晨,不小心踩踏的野草也有著白露的痕跡。

處暑 關於夏天和秋天的交界,我到現在仍分不出來。為什麼屬於秋天的節氣會有「暑」字呢。處暑的來臨是代表夏天真的要結束了吧?不過啊,我的夏天以另一種形式結束了呢。

avatar-img
466會員
52內容數
生活碎成好幾段碎片,我將它拾起,滿滿拼湊完整。 歡迎來到「日常碎語」,在這裡,我們一起拼湊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常碎語 的其他內容
這幾天收到一整箱的柚子,家人把柚子一字排開放在客廳的櫃子上,排排站的柚子看起來很壯觀。雖然中秋節已過了,但現在仍是秋分時期,秋天才剛開始吧?
上個週末趁著好天氣去爬山,山林的走道旁都是翠綠的花花草草,細看的話可以發現幾滴露珠。或許曾在某個清晨,不小心踩踏的野草也有著白露的痕跡。
關於夏天和秋天的交界,我到現在仍分不出來。為什麼屬於秋天的節氣會有「暑」字呢。處暑的來臨是代表夏天真的要結束了吧?不過啊,我的夏天以另一種形式結束了呢。
最近總會察覺到微微的秋意,傍晚稍涼。立秋下的第一場雨特別滂沱,這場大雨彷彿跟即將過境的颱風無關。秋天正緩步而來,輕巧地怕是沒有人發現。
大暑的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走在路上感覺會隨時衝出熱氣,就像突然形成的熱帶低氣壓,颱風要來了、大暑要來了。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過了小暑這一天,天氣就會一天比一天還要熱;所以現在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天還遠比你想像的長。
這幾天收到一整箱的柚子,家人把柚子一字排開放在客廳的櫃子上,排排站的柚子看起來很壯觀。雖然中秋節已過了,但現在仍是秋分時期,秋天才剛開始吧?
上個週末趁著好天氣去爬山,山林的走道旁都是翠綠的花花草草,細看的話可以發現幾滴露珠。或許曾在某個清晨,不小心踩踏的野草也有著白露的痕跡。
關於夏天和秋天的交界,我到現在仍分不出來。為什麼屬於秋天的節氣會有「暑」字呢。處暑的來臨是代表夏天真的要結束了吧?不過啊,我的夏天以另一種形式結束了呢。
最近總會察覺到微微的秋意,傍晚稍涼。立秋下的第一場雨特別滂沱,這場大雨彷彿跟即將過境的颱風無關。秋天正緩步而來,輕巧地怕是沒有人發現。
大暑的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走在路上感覺會隨時衝出熱氣,就像突然形成的熱帶低氣壓,颱風要來了、大暑要來了。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過了小暑這一天,天氣就會一天比一天還要熱;所以現在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天還遠比你想像的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4年10月8日甲辰年九月初六,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蕞早出现“寒”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关于寒露,史书中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此时的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
Thumbnail
今日寒露。 秋天的第五個節氣, 今年第一個帶「寒」的日子。
Thumbnail
今日節氣交寒露。「寒露」是秋天的第五個節氣,也表示著已經進入深秋...
Thumbnail
10月8日寒露10/8~10/22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 也是秋天的第五個節氣。 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大,須注意規律作息,別過度勞累臟腑,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引起呼吸道過敏狀態。 如:鼻子過敏、過敏性氣喘、感冒“流感”、皮膚過敏乾癢。 芳療精油對應: 流感配方如穗花薰衣草、沉香醇百里
Thumbnail
龙年的寒露在阳历10月8日寅时,农历是九月初六,在二十四节气中排行十七,寒露大约在每年的10月8日至9日交节气。 寒露秋季的第五个节气。顾名思义,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叶上的朝露会结成霜,天气渐渐转冷。 寒露时节起,白天渐短,夜间渐长,露水增多,气温更低。热气正慢慢退去,寒气
Thumbnail
「寒露」,這個節氣將會感受到涼涼秋意,又是日夜溫差大的季節, 季節交替的感受會比較明顯,可藉由季節交替的時節,帶孩子觀察變化, 像是樹葉顏色變化、風迎面而來的感受、穿著衣物的變化, 引導孩子說出感受秋季的感受。 寒露是一個成熟而又內斂的節氣,此時已褪盡了夏的喧囂和聒噪,
Thumbnail
立秋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標誌著一年中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它通常出現在8月7日或8日左右。 一些關於立秋的特點: 氣候變化:立秋後,白天和夜晚的溫差開始變大,氣溫逐漸下降,秋高氣爽的秋天到來。 農業生產:稻谷開始收割,果樹陸續成熟。一些地區開始播種冬小麥和油菜。立秋是一個收獲和
Thumbnail
【立秋】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 立秋代表炎熱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 農諺有云:「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意謂立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
Thumbnail
今日立秋! 晨起,燥氣降三分! 古人對節氣的變化,極為敏銳! 而位於南方溫熱帶的我們,其實是,有些後知後覺的!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king。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sing。 作者將陽極而陰生的意境,用戒,驚,收,動,四個字,形象的點出幽微曖昧的天候變化,戒未斷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2024年10月8日甲辰年九月初六,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蕞早出现“寒”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关于寒露,史书中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此时的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
Thumbnail
今日寒露。 秋天的第五個節氣, 今年第一個帶「寒」的日子。
Thumbnail
今日節氣交寒露。「寒露」是秋天的第五個節氣,也表示著已經進入深秋...
Thumbnail
10月8日寒露10/8~10/22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 也是秋天的第五個節氣。 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大,須注意規律作息,別過度勞累臟腑,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引起呼吸道過敏狀態。 如:鼻子過敏、過敏性氣喘、感冒“流感”、皮膚過敏乾癢。 芳療精油對應: 流感配方如穗花薰衣草、沉香醇百里
Thumbnail
龙年的寒露在阳历10月8日寅时,农历是九月初六,在二十四节气中排行十七,寒露大约在每年的10月8日至9日交节气。 寒露秋季的第五个节气。顾名思义,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叶上的朝露会结成霜,天气渐渐转冷。 寒露时节起,白天渐短,夜间渐长,露水增多,气温更低。热气正慢慢退去,寒气
Thumbnail
「寒露」,這個節氣將會感受到涼涼秋意,又是日夜溫差大的季節, 季節交替的感受會比較明顯,可藉由季節交替的時節,帶孩子觀察變化, 像是樹葉顏色變化、風迎面而來的感受、穿著衣物的變化, 引導孩子說出感受秋季的感受。 寒露是一個成熟而又內斂的節氣,此時已褪盡了夏的喧囂和聒噪,
Thumbnail
立秋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標誌著一年中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它通常出現在8月7日或8日左右。 一些關於立秋的特點: 氣候變化:立秋後,白天和夜晚的溫差開始變大,氣溫逐漸下降,秋高氣爽的秋天到來。 農業生產:稻谷開始收割,果樹陸續成熟。一些地區開始播種冬小麥和油菜。立秋是一個收獲和
Thumbnail
【立秋】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 立秋代表炎熱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 農諺有云:「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意謂立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
Thumbnail
今日立秋! 晨起,燥氣降三分! 古人對節氣的變化,極為敏銳! 而位於南方溫熱帶的我們,其實是,有些後知後覺的!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king。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sing。 作者將陽極而陰生的意境,用戒,驚,收,動,四個字,形象的點出幽微曖昧的天候變化,戒未斷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