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率37.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37.5度,一個快要發燒快要發燒的溫度。
37.5%,一個我前職場今年新進員工的離職率,會是常態嗎?
可能很多念會計系的學生,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和我一樣都是進到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系畢業生第一份工作:會計師事務所
事務所每年在7-9月之間會招募一批畢業生,在此同時也會有很多人因為『職涯規劃』離職,因為事務所相較於其他會計相關的工作實在太辛苦了,離職是一個常態。
而最近,和朋友聚餐,偶然知道曾經的職場─事務所,招募的新生中,在受訓完後不到三個月,有三成提了離職。
某A:『九點上班太累了,我要離職。』
某B:『八個小時太長了,我要離職。』
某C:『這是家人要我來,我要離職。』
某D:『和我想的不一樣,我要離職。』
理由很奇葩,聽到時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和朋友聊了一陣,或許這些都不是理由吧。
最近基本工資拍板,將於2022年調漲至25,250,相較於一年當中有超過半年都在爆肝的會計師事務所新進員工,薪資相距已不到一萬元了,顯得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薪資越來越沒有吸引力了。把這段薪資的差距,除以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新鮮人們的額外工時,大概會低的不可思議吧?
雖然不太清楚現在的會計系畢業生,是否那麼看重薪水,不過我蠻相信阿里巴巴馬雲說的話,員工離職的原因,有兩點最真實:『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事事如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沒錯,就像以前唸小學時,大家都討厭『正直』的風紀股長。
但可能過年沾了喜氣,從過年開始陸續接到幾位學生,賺到了不能餬口的微薄收入,學生不多,但每個都花了很大的力氣(笑)。
Amazing Talker?不是學習外語的網站嗎? 過去或許是的,但從2020年11月開始,Amazing Talker開始招募學科家教(數學、生物、化學、會計...等)。
近日在會計事務所的兼職,被指派了一項任務,為記帳客戶申請紓困補助,事務所的所長指明了要抽三成的手續費,當客戶聽到申請手續費抽取三成時,有些客戶直跳腳,他們不滿地抱怨道: 『這是政府補貼我們企業薪資的,為何你們事務所可以抽三成?』
時間多了就想去做些別的事情,剛好這時接到小型事務所的電話,本來我已經表示並沒有在物色新的工作,但所長表示假日或者平日晚上兼職也是可以的,而我其實也對小型事務所的業務範圍有點好奇,於是開始兼職的日子。
沒錯,就像以前唸小學時,大家都討厭『正直』的風紀股長。
但可能過年沾了喜氣,從過年開始陸續接到幾位學生,賺到了不能餬口的微薄收入,學生不多,但每個都花了很大的力氣(笑)。
Amazing Talker?不是學習外語的網站嗎? 過去或許是的,但從2020年11月開始,Amazing Talker開始招募學科家教(數學、生物、化學、會計...等)。
近日在會計事務所的兼職,被指派了一項任務,為記帳客戶申請紓困補助,事務所的所長指明了要抽三成的手續費,當客戶聽到申請手續費抽取三成時,有些客戶直跳腳,他們不滿地抱怨道: 『這是政府補貼我們企業薪資的,為何你們事務所可以抽三成?』
時間多了就想去做些別的事情,剛好這時接到小型事務所的電話,本來我已經表示並沒有在物色新的工作,但所長表示假日或者平日晚上兼職也是可以的,而我其實也對小型事務所的業務範圍有點好奇,於是開始兼職的日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距離畢業季尚有半年,不少大學生將踏入職場,展開人生第一份工作。
Thumbnail
「不當公務員的話,不曉得自己要做甚麼事?」這是我開始寫作/擔任職涯諮詢師之後,接受過無數的問題跟苦惱,這篇就從我知道的轉職公務員實際案例以及104的職缺狀況提供分析。
Thumbnail
在最近的特別財會中,公務員辭職人數呈現上升趨勢。根據2021-2022年度及2022-2023年度的統計數字,兩年間共有7597名公務員辭職,而這些辭職人數以年輕的20至40歲青壯年群體為主。在各個部門中,警務處的辭職人數最多,兩年合計超過六百人辭職,
Thumbnail
從不適合的職場離開,為何可惜? 一般企業離職轉換,是很稀鬆平常的事,為何公職與企業間的流動阻礙重重? 考公職的時間精力固然是成本,留在不適合的工作不也是成本嗎?
Thumbnail
  關於辭職,有些人覺得很可惜,有些人覺得很有勇氣。畢竟要培養能獨當一面的公務員需要時間與經驗慢慢累積,然而,這些經驗並不會就此消失,將不斷作為自我批判的對象。筆者在辭職原因調查表寫到(共羅列了35項原因,要在這之中最多選擇3項並排序),辭職原因依序為1.進修升學、2.其他:上班時間過長,且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實習生活所感受到的事情以及實習後的影響,內容包括事務所的生態、工作內容、以及實習後的心得。作者從中獲得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機會,並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又到了酷熱的畢業季,一個充滿著希望與失望的季節,有些畢業生準備出國深造,有更多的莘莘學子正忙著寫履歷、到處求職、到處碰壁。如果你是準備北漂的學子們,除了心情焦慮緊張,是否已準備好進入這個殺戮戰場了呢?   根據勞動部111年初任人員(也就是所謂職場新鮮人)平均每月薪資統計,大學畢業生為3.1萬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距離畢業季尚有半年,不少大學生將踏入職場,展開人生第一份工作。
Thumbnail
「不當公務員的話,不曉得自己要做甚麼事?」這是我開始寫作/擔任職涯諮詢師之後,接受過無數的問題跟苦惱,這篇就從我知道的轉職公務員實際案例以及104的職缺狀況提供分析。
Thumbnail
在最近的特別財會中,公務員辭職人數呈現上升趨勢。根據2021-2022年度及2022-2023年度的統計數字,兩年間共有7597名公務員辭職,而這些辭職人數以年輕的20至40歲青壯年群體為主。在各個部門中,警務處的辭職人數最多,兩年合計超過六百人辭職,
Thumbnail
從不適合的職場離開,為何可惜? 一般企業離職轉換,是很稀鬆平常的事,為何公職與企業間的流動阻礙重重? 考公職的時間精力固然是成本,留在不適合的工作不也是成本嗎?
Thumbnail
  關於辭職,有些人覺得很可惜,有些人覺得很有勇氣。畢竟要培養能獨當一面的公務員需要時間與經驗慢慢累積,然而,這些經驗並不會就此消失,將不斷作為自我批判的對象。筆者在辭職原因調查表寫到(共羅列了35項原因,要在這之中最多選擇3項並排序),辭職原因依序為1.進修升學、2.其他:上班時間過長,且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實習生活所感受到的事情以及實習後的影響,內容包括事務所的生態、工作內容、以及實習後的心得。作者從中獲得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機會,並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又到了酷熱的畢業季,一個充滿著希望與失望的季節,有些畢業生準備出國深造,有更多的莘莘學子正忙著寫履歷、到處求職、到處碰壁。如果你是準備北漂的學子們,除了心情焦慮緊張,是否已準備好進入這個殺戮戰場了呢?   根據勞動部111年初任人員(也就是所謂職場新鮮人)平均每月薪資統計,大學畢業生為3.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