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趣吧!與百年前的趣味相遇」: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特展側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jotophoto by Cathy Tsai

本篇獲選為方格子「推薦閱讀

這個月17日,剛好是文協百周年紀念。
10月3日,參加一場由國家人權館舉辦的「不義遺址小旅行」,在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結束了最後一站的參訪。就地解散之後,聽館內導覽的工作人員提起了展期到12月5日的特別展「趣吧!與百年前的趣味相遇」。
中午日頭正焰,當時也沒有急需覓食的慾望,既然都出門了,就乾脆留在館內多看一個展。看完才知道有同業是這個展覽在先期研究的參與者,那更要幫忙推廣一下。
中文與日文裡,都有「趣味」這個詞彙,前者意指「有趣」,後者則多指「興趣與嗜好」,且可以引申為有正面意義,值得持續培養起且有益身心發展的喜好事物。近代臺灣的興趣休閒與遊憩文化,是在日治時期逐漸萌芽發展,在此之前,傳統的休閒娛樂,往往與農業社會的歲時節日、宗教慶典習習相關。
photo by Cathy Tsai
農業社會的時間觀念,係依循舊曆,與農忙、農閒(節日慶典),來建構生活作息。進入日治時期,總督府在1909年採用西曆,隨後陸續施行星期制,與新的時間計算單位(日周月年),也規定例假日與各種國定假日。明訂並區分工作與閒暇時間,逐步重構台灣人生活作息方式。
當然,制度的建立不代表傳統完全被翻轉。政府推行西曆的效果,在初期並不顯著,公部門單位與學校依照西曆上班上課,過例假日與國定假日,而庶民日常則仍習慣舊曆,與酬神慶典相關的戲曲、民俗藝陣也並未消失。即使經歷1920年代以降的內地延長主義、同化政策,以及後來的皇民化運動,臺灣人普遍接受並參與新曆年的節慶,但同時過舊曆年的傳統仍未改變。
現今的臺灣人,也是延續這樣的新舊曆法交融的生活日常,既有新曆的跨年倒數,又有農曆新年假期。

但是呢,新的制度也帶來與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變革。新式時間觀帶來規律的日常作息與節奏,固定的假期使民眾逐漸重視如何安排「餘暇」這件事,多樣化且兼具有益身心的休閒活動,也在日治時期逐漸被提倡,例如賽馬、活動寫真(電影)、觀戲、讀報、吟詠漢詩、觀光旅行等,與傳統的休閒並存發展。
展廳布置了一個日治時期觀賞活動寫真的現場,當時的無聲電影需要安排所謂的「辯士」做畫面解說,像觀眾傳達影片的意境,當然解說往往帶有各種不同的詮釋與觀點。觀影的體驗對各階層的臺灣人而言,是嶄新的視聽體驗。官方與民間文化團體,皆樂於利用活動寫真推廣政策、教化或啟蒙民眾。
photo by Cathy Tsai
而各式各樣新式休閒娛樂的背後,其實也潛藏著臺籍知識階層與當局相互角力的痕跡。例如代表文協立場的《臺灣民報》與官方喉舌的《臺灣日日新報》,同樣站在鼓勵民眾參與各種休閒活動,但另一方面,有些特定休閒項目的看法,又展現不同的針貶立場。例如文協機關報提倡以推廣「文化劇」取代歌仔戲,深化對民眾的啟蒙;官報則主張改良歌仔戲以留住觀眾,使之打消參與文協的活動。
日治時期的觀光旅行生活,至今仍是學術研究與歷普讀物裡,樂此不疲的討論議題。交通網絡與公共遊憩空間的整備,使臺灣人在日治時代的旅行,逐漸脫離絕域、涉險,開始有適合休閒旅遊的條件。
photo by Cathy Tsai
photo by Cathy Tsai
公車與鐵道網路的建設,增加民眾在島內移動的便利性,能夠更無阻礙的前往各種公共遊憩場所,諸如海水浴場、動物園、植物園等景點。交通建設、遊憩場所與地景的建構,以及政府為推動休閒旅遊,發行鐵道案內、車票優惠,八景票選等活動,潛移默化的提升了民眾的旅遊意願與興趣。
像是吳新榮、林獻堂與張麗俊,他們在日記中皆有記載島內與內地的觀光旅遊經驗。此外,總督府不遺餘力的推動臺灣的觀光建設與休閒活動,展示其對殖民地建設成果與統治政績的目的,自是不言可喻。
photo by Cathy Tsai
我寫得太詳細就沒意思了,展覽要自己去看才好玩。
看展完畢之後,無奈時間還太早,距離五分鐘路程的寧夏夜市還沒營業。逛不成夜市,漫無目的的走到中山捷運站附近,看到まいどおおきに的民生雙連食堂,警戒解除以來都還沒在他們家內用過,決定進去好好吃一頓午餐,點了漢堡肉與豬肉味噌湯,比較可惜的是,他們家的抹茶機還沒開放使用。
本文最初發表於Matters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代以降,北海道總是與間宮林藏等人的「北方探險」、維新之後的「帝國北門」,或是現代影視作品(例如吉永小百合主演的「北方三部曲」),被賦予遼遠、邊陲,有待文明開化的意象。不過,若從生物遷移與族群交流的多樣性來看,北海道實則曾經扮演著北東亞細亞地區十字路口的重要角色。
約人或被約出國這件事,如果發生在2000年代的後半以降,我一定不可能答應。那個還是「衝組」的年紀,並不存在旅途考驗友情的覺悟。
循著風穴售票處旁的路標,走進那個被影視作品拿來當場景,現實世界也存在著很多「噂」,與諸多獵奇、試膽者趨之若鶩,想來一探究竟的青木原樹海。
跟風一下東奧的話題。因為某羽球國手在東京下榻的商旅與大倉飯店的便當照,引發台灣諸多真假日旅達人的贊否兩論。看到大倉飯店,勾起了逆旅小倉的回憶,想到自己寫過的一篇遊記。
想去一趟釜山,其實也沒甚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就是個處心積慮已久的旅行預謀。
格編在敲碗,拿舊文改一篇來應景一下。貓多,慎入!
近代以降,北海道總是與間宮林藏等人的「北方探險」、維新之後的「帝國北門」,或是現代影視作品(例如吉永小百合主演的「北方三部曲」),被賦予遼遠、邊陲,有待文明開化的意象。不過,若從生物遷移與族群交流的多樣性來看,北海道實則曾經扮演著北東亞細亞地區十字路口的重要角色。
約人或被約出國這件事,如果發生在2000年代的後半以降,我一定不可能答應。那個還是「衝組」的年紀,並不存在旅途考驗友情的覺悟。
循著風穴售票處旁的路標,走進那個被影視作品拿來當場景,現實世界也存在著很多「噂」,與諸多獵奇、試膽者趨之若鶩,想來一探究竟的青木原樹海。
跟風一下東奧的話題。因為某羽球國手在東京下榻的商旅與大倉飯店的便當照,引發台灣諸多真假日旅達人的贊否兩論。看到大倉飯店,勾起了逆旅小倉的回憶,想到自己寫過的一篇遊記。
想去一趟釜山,其實也沒甚麼特別的原因,純粹就是個處心積慮已久的旅行預謀。
格編在敲碗,拿舊文改一篇來應景一下。貓多,慎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香港人可能對二二八不太清楚,但也不見得台灣人有多重視二二八,所以在二二八這天假期,不少人相約出遊,有公司在這天安排員工旅遊或餐宴。二二八只是眾多假期的其中一天,在新一代台灣人心中已經失去該有的意義。甚至在近年的選舉中,如果仍有人提出二二八的責任問題,會被視為不知民情,拿歷史事件爭選票。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Thumbnail
三月初和一群朋友去臺南兩天一夜輕旅行。 府城初春,氣溫宜人,正是閒逛好時節。白天到老城區走走停停看看,賞美術館、嘗小吃、逛商店,傍晚去安平看夕陽、吹海風、食海鮮,夜晚老宅酒吧聽音樂、品美酒、聊人生。 本來無意為文記錄,這幾個禮拜一些浮光掠影好像萬花筒一樣總在腦海翻轉,不寫出來有點可惜,還
Thumbnail
台灣的美術節與民俗無關,,也不是國際慣例, 從歷史來看,這個『節』也很難與台灣本土連結。 對於台灣的藝術家而言,美術節該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呢? 根據學者梅丁衍的研究,在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期間,是沒有這個節日的, 它其實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中國移植到台灣的節日, 詳細背景與當年的南京政府
Thumbnail
香港人可能對二二八不太清楚,但也不見得台灣人有多重視二二八,所以在二二八這天假期,不少人相約出遊,有公司在這天安排員工旅遊或餐宴。二二八只是眾多假期的其中一天,在新一代台灣人心中已經失去該有的意義。甚至在近年的選舉中,如果仍有人提出二二八的責任問題,會被視為不知民情,拿歷史事件爭選票。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