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同理心(empathy):一個精妙的心理機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幾年前開始,就開始有許多人去討論同情心(sympathy),以及同理心(empathy)的不同,相信已經有許多人聽過,甚至看過網路上很紅的「熊與狐狸」的影片,這2個類似的詞雖然只差1個字,但卻是截然不同的東西,同理心它所牽涉的生理機制消較於同情心要多得多,也因此它包含了較多的心理元素,這讓我們不只是「知道對方的心情」(feel for),而是讓我們「感同身受,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feel as),使我們能做出利他行為

不過接下來一系列的文章中,我們「並不會老調重彈地」再去討論一次他們的差別,而是希望帶著各位從更深層的生理、心理方面,來去更加地理解「到底什麼是同理心?」,它包含了何種心理元素?它是和哪些腦區有關?背後可能的原理?等等,我們也會去探討當今天同理心出問題時,可能會引發什麼問題,甚至心理疾病!

希望各位會喜歡接下來蛾小編帶給各位的文章。那麼,我們今天就先從心理層面去簡介什麼是同理心 (empathy) 吧!

raw-image

同理心 -- 一個牽涉多個腦區的高級認知行為

同理心相較於同情心要精妙的多,如同前面所提,它需要更多的腦區「精妙地」配合,才可以完成,就像一台由許多零件構成的機器一樣,只要其中一個零件失效,這台機器,也就是我們的同理心,就無法正常發揮,這時就會導致一些心理疾病的產生,例如自閉症,不過有關神經及疾病的部分,我們後續再談。

也因為它牽涉到多個腦區,它當然也會牽涉到許多不同的「心理機制」,我們套用前面的機器概念,一個完整的「同理心機器」要運作,其包含了3個重要的零件:

  1. 察覺、感受到對方的情緒
  2. 自我與他人情緒的分辨 (self other distinction)
  3. 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 (feel as而非feel for)
心理機制與其對應的腦區

心理機制與其對應的腦區

察覺、感受到對方的情緒

這是一個有趣的心理機制,在察覺與感受的步驟,我們選擇了「被他人給影響」,而不是「影響他人的一部分」,講得容易感受一點:例如在我們察覺對方情緒時,或者發現需要察覺前,我們一直都是處於「影響他人的角色」,我們會透過表情等肢體語言或對話來表現、「影響」他人,但神奇的是,當我們進入察覺階段時,我們「暫停了影響者的身分」。

另外,有趣的事情是:不只有觀察能讓我們感受到對方,「想像力也可以」,實驗發現,當我們在想向對方時,也可以感受到對方的心理狀態。

自我與他人的分辨

這個步驟也是相當的重要,當我們正確感受到對方的情緒後,我們需要能夠認知到「這不是我的情緒」,並將其與自己的心理狀態做分離,想像一下,如果我們今天無法做到這點,那只要群體內有一人憤怒,整個群體就會全部跟著那人一起憤怒起來,因為剩下的人會誤認此憤怒敢為自己的情緒,導致自我混亂,甚至自我毀滅。

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

這點小編認為是最重要的,因為就是這點才讓同理心empathy,與同情心sympathy有如此大的不同,當我們完成前2步驟,知道對方是難過的,也知道難過的不是自己後,仍然願意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感覺難過的是自己,去思考對方為何難過?什麼事情可能是對方的難過源?而這常常牽涉到我們願不願意做,而不是我們能不能做,後續我們會進行更多的討論。

結語

不知道講到這裡,大家有沒有已經開始聯想到一些疾病,或較特殊的人群了呢?的確,每一個步驟的失敗,都會導致不同的行為缺陷,也會對應到不同的腦區,有些人在第一步驟有缺失,可能導致無法感覺到對方的情緒,有些人在第二步驟缺失,可能導致容易過度被對方情緒影響,有些人在第三步驟缺失,可能導致無法理解對方的情緒成因,等等,這些都有許多有趣的內容可以取探究,那麼就請各位期待我們後續的文章吧!

Nous makes life.
Thema科學咖啡館 感謝您的光臨!

撰寫/咖啡因成癮的蛾
封面/咖啡因成癮的蛾
圖解/想啡的貓

參考文獻

Lamm, C., Rütgen, M., & Wagner, I. C. (2017). Imaging empathy and prosocial emotions. Neuroscience Letters. doi:10.1016/j.neulet.2017.06.0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MA Café 希瑪科學咖啡館的沙龍
25會員
77內容數
你知道同理心不是天生的嗎?你知道同理心的神經機制嗎? 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不同,是一項難度更高,更為寶貴的東西。 此主題中,我們並不是要再重新解釋一次empathy和sympathy的不同,畢竟相信大家也早知道了, 我們將會更會更深入地去探討同理心的神經機制,以及其相關研究。
2021/12/04
先前我們與各位介紹了這個理論的概念,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個證據,可以支持「情緒反應(同理心)是學習而來,而非天生的」這個論點,我們挑了文內有關嬰兒哭聲可互相傳染的案例,以及鏡像神經可能如何幫助同理心的學習來談,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2021/12/04
先前我們與各位介紹了這個理論的概念,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個證據,可以支持「情緒反應(同理心)是學習而來,而非天生的」這個論點,我們挑了文內有關嬰兒哭聲可互相傳染的案例,以及鏡像神經可能如何幫助同理心的學習來談,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2021/11/23
「學習同理是靈長類專屬的特權嗎?」,可能有養寵物的朋友會發現,有時候我們難過時,我們的寵物似乎能察覺到,這是我們的錯覺嗎?答案是很有可能不是,如果我們花夠多的時間陪牠們,牠們很可能是真得能理解我們的情緒的(當然我們也能讀懂牠的情緒),相當有趣吧?讓我們於文章內細談。
Thumbnail
2021/11/23
「學習同理是靈長類專屬的特權嗎?」,可能有養寵物的朋友會發現,有時候我們難過時,我們的寵物似乎能察覺到,這是我們的錯覺嗎?答案是很有可能不是,如果我們花夠多的時間陪牠們,牠們很可能是真得能理解我們的情緒的(當然我們也能讀懂牠的情緒),相當有趣吧?讓我們於文章內細談。
Thumbnail
2021/11/20
上週文章我們介紹了empathy的2種機制,較迅速、自發性、無意識參與的empathy1,以及較由意識所控管的empathy2,前者會在我們感受到一情緒時不自覺地產生一些行為、生理反應;後者則是能去加強或減弱前者的反應,並做出較有意識性、較複雜的行為。
Thumbnail
2021/11/20
上週文章我們介紹了empathy的2種機制,較迅速、自發性、無意識參與的empathy1,以及較由意識所控管的empathy2,前者會在我們感受到一情緒時不自覺地產生一些行為、生理反應;後者則是能去加強或減弱前者的反應,並做出較有意識性、較複雜的行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點我進行同理心測驗 其實我是想要了解我是否具有同理心,測驗下來是有的。之後再去釐清我自己的行為,這樣做的目的可以幫助更了解自己跟判斷如何在能力所及的狀態下跟外界互動。 建立好的關係的方法之一 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好的關係,並且在社交互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親密
Thumbnail
點我進行同理心測驗 其實我是想要了解我是否具有同理心,測驗下來是有的。之後再去釐清我自己的行為,這樣做的目的可以幫助更了解自己跟判斷如何在能力所及的狀態下跟外界互動。 建立好的關係的方法之一 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好的關係,並且在社交互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同理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親密
Thumbnail
身邊有很常把同理掛嘴邊的人嗎? 或是很常聽到這個詞? 快來領取最簡單明瞭的同理心手冊吧 ! !
Thumbnail
身邊有很常把同理掛嘴邊的人嗎? 或是很常聽到這個詞? 快來領取最簡單明瞭的同理心手冊吧 ! !
Thumbnail
同理心代表有參考其他人的角度後才去做這件事,而在玩具的擺放以及客人的應對進退中,也是需要在當下就調整成優化過後的動作,這方面真的不容易去察覺。
Thumbnail
同理心代表有參考其他人的角度後才去做這件事,而在玩具的擺放以及客人的應對進退中,也是需要在當下就調整成優化過後的動作,這方面真的不容易去察覺。
Thumbnail
有些人認為同理心是一件美好的事,他就像是一向人類獨有的超能力,讓我們獲得讀心術,也讓社會正義、慈善行為、倫理道德能夠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的友善;不過也有另一群人認為,同理心使我們變得不夠理性、不夠公正,我們可能因偏好幫助少數、偏好幫助弱勢、偏好幫助自己人而浪費過多資源。
Thumbnail
有些人認為同理心是一件美好的事,他就像是一向人類獨有的超能力,讓我們獲得讀心術,也讓社會正義、慈善行為、倫理道德能夠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的友善;不過也有另一群人認為,同理心使我們變得不夠理性、不夠公正,我們可能因偏好幫助少數、偏好幫助弱勢、偏好幫助自己人而浪費過多資源。
Thumbnail
大家可能都聽過sympathy (同情) 及empathy (同理),但大家知道還有以個比empathy更好的compassion (關懷) 嗎?這3個的差別在哪呢?
Thumbnail
大家可能都聽過sympathy (同情) 及empathy (同理),但大家知道還有以個比empathy更好的compassion (關懷) 嗎?這3個的差別在哪呢?
Thumbnail
幾年前開始,就開始有許多人去討論同情心,以及同理心的不同,相信已經有許多人聽過,甚至看過網路上很紅的「熊與狐狸」的影片,這2個類似的詞雖然只差1個字,但卻是截然不同的東西,同理心它所牽涉的生理機制消較於同情心要多得多,也因此它包含了較多的心理元素。
Thumbnail
幾年前開始,就開始有許多人去討論同情心,以及同理心的不同,相信已經有許多人聽過,甚至看過網路上很紅的「熊與狐狸」的影片,這2個類似的詞雖然只差1個字,但卻是截然不同的東西,同理心它所牽涉的生理機制消較於同情心要多得多,也因此它包含了較多的心理元素。
Thumbnail
英文諺語:Stand in one’s shoes ,意思是要有同理心,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了解對方感受與看法,真誠及開放的交換彼此意見。解釋很簡潔,但如何實作才是最需要討論的。本文對同理心的介紹分兩篇,第一篇將從三種觀點說明「同理心」的概念,第二篇分享如何自我訓練同理心,以及如何激發他人同理
Thumbnail
英文諺語:Stand in one’s shoes ,意思是要有同理心,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了解對方感受與看法,真誠及開放的交換彼此意見。解釋很簡潔,但如何實作才是最需要討論的。本文對同理心的介紹分兩篇,第一篇將從三種觀點說明「同理心」的概念,第二篇分享如何自我訓練同理心,以及如何激發他人同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