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忍受﹝低頻噪音﹞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再過兩個月,2021年就要結束了,在這忙碌的年終,一堆趕著進度的專案、趕著結案的計畫,趕著核銷的預算…;
似乎不管再怎麼用力的工作,桌上的文件永遠堆得高高的。

這忙碌的時刻,氣氛緊張的辦公室氛圍,加上精神緊繃的員工,
偶爾擦槍走火似乎不是甚麼稀奇的事。
在這樣的環境下,我發現自己最不能忍受的辦公室噪音,
不是大聲地吵罵,而是那竊竊私語的討論聲;
同事們也許是怕討論案件吵到了大家,所以故意壓低嗓門說話,
那聲量輕似氣音,卻夾雜著實實在在的音階,
若有似無綿延不絕的音頻,真的讓我心煩意躁。

很難形容那聲音的狀態,不吵,也不大聲,高低起伏也不大,
而且就算我認真地聽,我也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麼,
那聲音雖不明顯,卻讓我相當痛苦;
放下手中的文件,抬頭看看其他的同事,大家若無其事的辦公,
讓我誤以為是不是自己壓力太大,情緒不穩。

低頻噪音有害健康

活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最開心的就是可以隨意研究﹝為什麼﹞,
上網搜尋資料發現,這竊竊私語聲就是一種低頻噪音,
一個對聽覺過度敏感的人,嚴重的噪音傷害。

低頻噪音指頻率範圍20~200赫的聲音,
這聲音的特性是頻率低、傳播距離遠、穿透力強而且衰減緩慢。
每個人可以聽到的音頻範圍不同,這些低頻噪音有些人是真的聽不到。
但低頻噪音對人體的影響卻不能小覷,
他會讓人產生壓迫感,使人情緒緊張、暴躁不安,
甚至導致頭痛、失眠、神經衰弱、憂鬱症等問題。

這麼說,我的煩躁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利用白色噪音改善心煩意躁

是焦慮導致聽覺過度敏感,還是聽覺過度刺激導致焦慮?
我想因該是互為因果吧;
但管他誰是因誰是果,重點是要切斷這個惡性循環,
我利用聽﹝白色噪音﹞的方法,阻絕那竊竊私語,工作起來也順利了許多。

「白噪音」是頻率一致的聲音,
例如下雨的聲音、海浪拍打的聲音、蟲鳴鳥叫、潺潺流水聲等大自然聲音,
也可以是自己喜歡或熟悉的聲音;
用這個聲音當作背景音樂,去蓋過環境裡的低頻噪音。

但,基於辦公室是大家辦公的地方,每個人都需要集中精神,專心思考;
我真的還是想呼籲,不管事大聲辯論還是輕聲商討,
溝通時程需要多用一點時間的人,可不可以請您去會議室?
你的輕聲細語說久了,對聽覺過度敏感的人來說,就是噪音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深秋的芒草的沙龍
42會員
104內容數
讓我們用「九型人格」從行為、態度、內心發展與精神變化中,觀察自己的行為,並理解行為的動機。從探索所作所為背後的原因開始,一步一步改掉不適當的自我認知,逐漸成長為更完善的自己。
2022/11/29
分享一個課上太多,走火入魔的故事。 特性要因圖〈魚骨圖〉的趣事。
Thumbnail
2022/11/29
分享一個課上太多,走火入魔的故事。 特性要因圖〈魚骨圖〉的趣事。
Thumbnail
2022/11/28
妳有沒有這樣的疑問, 在公司裡面,單位與單位間的紛爭,處理到最後,都會演變成是在「態度」問題上繞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難道「態度」好了,問題就都解決了?
Thumbnail
2022/11/28
妳有沒有這樣的疑問, 在公司裡面,單位與單位間的紛爭,處理到最後,都會演變成是在「態度」問題上繞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難道「態度」好了,問題就都解決了?
Thumbnail
2022/11/26
辦公室總有那種不會聊天的人。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段超尷尬的聊天內容。 人際互動中,果然是「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Thumbnail
2022/11/26
辦公室總有那種不會聊天的人。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段超尷尬的聊天內容。 人際互動中,果然是「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預防,是聽損保護的重要關鍵之一,儘管某些藥物以及狀況也有造成聽損的風險,但是噪音暴露,才是絕大多數感音性聽損的罪魁禍首!
Thumbnail
預防,是聽損保護的重要關鍵之一,儘管某些藥物以及狀況也有造成聽損的風險,但是噪音暴露,才是絕大多數感音性聽損的罪魁禍首!
Thumbnail
嘈雜不和諧的噪音會擾亂心神。 這些噪音包含:帶有負面歌詞的音樂,散佈仇恨信息的廣播或電視節目,職場中的惡言惡語或鄰里八卦,和周圍任何人際關係之間的爭論、吵架和詛咒。 所以,盡你所能,保持周圍環境中的聲音、語調和談話的水平和質量都是積極正向愉悅的(這包含控制電視、音響和講話聲的音量)。 噪音是一種環境
Thumbnail
嘈雜不和諧的噪音會擾亂心神。 這些噪音包含:帶有負面歌詞的音樂,散佈仇恨信息的廣播或電視節目,職場中的惡言惡語或鄰里八卦,和周圍任何人際關係之間的爭論、吵架和詛咒。 所以,盡你所能,保持周圍環境中的聲音、語調和談話的水平和質量都是積極正向愉悅的(這包含控制電視、音響和講話聲的音量)。 噪音是一種環境
Thumbnail
我真的很不喜歡有人講話很大聲,不管是得意忘形的大聲,還是憤怒的大聲,我都覺得很刺耳,不能好好講話嗎? 在辦公室要忍受得意忘形的音量,回到家還要繼續聽憤怒的高分貝音量,這些音量都讓我感到很煩躁,大聲能展現優越感嗎?大聲能解決事情嗎?無腦的大聲公蠢蛋。
Thumbnail
我真的很不喜歡有人講話很大聲,不管是得意忘形的大聲,還是憤怒的大聲,我都覺得很刺耳,不能好好講話嗎? 在辦公室要忍受得意忘形的音量,回到家還要繼續聽憤怒的高分貝音量,這些音量都讓我感到很煩躁,大聲能展現優越感嗎?大聲能解決事情嗎?無腦的大聲公蠢蛋。
Thumbnail
走在路上會看到許多年輕族群,戴著耳機聆聽享受音樂,若周遭環境較安靜,只要一靠近就能隱約知道對方的聆聽曲目,可知其音量開得相當高。若長期配戴聆聽下來,久而久之勢必對於聽力造成危害,形成難以挽回的噪音性聽損。
Thumbnail
走在路上會看到許多年輕族群,戴著耳機聆聽享受音樂,若周遭環境較安靜,只要一靠近就能隱約知道對方的聆聽曲目,可知其音量開得相當高。若長期配戴聆聽下來,久而久之勢必對於聽力造成危害,形成難以挽回的噪音性聽損。
Thumbnail
恐音症( Misophonia),患者聽到特定聲音會觸發負面的情緒、思想和身體反應,一般被認為肇因於患者的自主神經系統和大腦邊緣系統之間存在著異常過強的聯繫,也就是連結感官與情緒的大腦「前島葉皮質」(anterior insular cortex)過度活躍。
Thumbnail
恐音症( Misophonia),患者聽到特定聲音會觸發負面的情緒、思想和身體反應,一般被認為肇因於患者的自主神經系統和大腦邊緣系統之間存在著異常過強的聯繫,也就是連結感官與情緒的大腦「前島葉皮質」(anterior insular cortex)過度活躍。
Thumbnail
是焦慮導致聽覺過度敏感,還是聽覺過度刺激導致焦慮? 但管他誰是因誰是果,重點是要切斷這個惡性循環, 我利用聽﹝白色噪音﹞的方法,阻絕那竊竊私語,工作起來也順利了許多。
Thumbnail
是焦慮導致聽覺過度敏感,還是聽覺過度刺激導致焦慮? 但管他誰是因誰是果,重點是要切斷這個惡性循環, 我利用聽﹝白色噪音﹞的方法,阻絕那竊竊私語,工作起來也順利了許多。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聽覺過度敏感化」與「聲音恐懼症」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症狀,嚴重時常常合併焦慮症的診斷。靠自己的力量、獨自面對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其實非常痛苦。讓我們透過文章認識這些症狀的由來與可能的精神科治療方法。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聽覺過度敏感化」與「聲音恐懼症」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症狀,嚴重時常常合併焦慮症的診斷。靠自己的力量、獨自面對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其實非常痛苦。讓我們透過文章認識這些症狀的由來與可能的精神科治療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