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C 到 B,談產品的成長循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圖片來自 Thomas Koukas
這篇主題談的並不是《從 A 到 A+》的什麼廉價低配版,並不是。
之前寫過一篇〈你的程式是資產還是負債?〉,裡面分享了把程式比喻成負資產的危害,以及如何活化資產的幾種方式,這一篇我想延續「資產」的概念,分享我對正資產程式的成長循環的觀點。
即便我們把手中有活躍客戶(以及收入)的產品視為正資產,但這樣的資產和房地產/股票/存款還是有本質上的不同——產品是不會生利息的,不會就是不會。
那麼要如何實現產品的成長?最直覺不經思考的策略大概會是「靠業務努力衝啊!」這種愚公移山式的努力。
在網路和 app 商店還不存在的年代,當時的軟體產品的確只能靠實體通路與業務,實體通路負責套裝軟體的分銷,業務進行專案型系統的推廣,隨著後續網路、app 商店、雲端等技術的出現,軟體逐漸變成服務——為了解決用戶問題的服務,軟體服務化帶來的不只是開發模式的轉變,也帶來分銷與成長模式的轉變,在談成長模式前,我們先談談產品要解決誰的問題。

解決誰的問題?

來源:《駭客任務》
在思考產品的構想時,在眾多的屬性面向中有一種很粗略的分類 — — B 端與 C 端,B 端指的是企業端,C 端指的是消費者端。
簡單的理解 B 端產品就是解決企業的問題,包括人資單位的 HR 系統、業務單位的 CRM 系統、銷售單位的 POS 系統,會計單位的會計系統、全單位都會碰到的 ERP 系統與 EIP 系統,除了這些較為普遍的系統外,每個產業的每個企業,也還有都有屬於產業內的特有問題必須被解決或優化。
而 C 端呢大多脫離不了食衣住行育樂的人性需求,人們用遊戲解決生活無聊的問題,用 XX Office 解決作報告的問題,用雲端硬碟解決檔案交流的問題,上比價網解決怕買貴的問題,叫外送解決肚子餓的問題,開導航解決找路的問題,通訊 app 解決人際交流的問題,用搜尋引擎解決資訊爆炸的問題。
看似很簡單明瞭,上面那段好像是來騙稿費的 XD,但仔細想想,B 端很 B,但 C 端好像沒那麼 C?

從 C 到 B

觀察所有成功產品的特質,就會發現它們往往具備多重的面向,有面向消費者的那面,也有面向企業的那面,再分細一點,還有面向開發者的那面,而這些不同的面向彼此互相牽動著最終形成一種正向的成長循環。
以 Google 來說,它的業務包括搜尋、地圖、Android、Chrome、Google Cloud、Play Store、YouTube 等許多我們每天都可以「免費」使用的服務,而核心收入是來自廣告,廣告帶來的收入佔 Google 總收入的七成,而 Google 的廣告產品有 Google Ads、Google AdSense 等等,每個 Google 的 C 端產品都綁定了廣告—— 搜尋、地圖、Play Store、YouTube 等等,而會在 Google 上下單買廣告的就是他們的 B 端客戶,如果回頭挖掘 Google 的歷史,他們也曾經只想把搜尋技術賣給當時如日中天的 Yahoo!,好在 Yahoo! 沒有買下,Google 才有可能自己搭上網路的順風車推出地圖等其他產品,並享受到用戶成長的紅利——人口與數據,他們也意識到直接對用戶收費會破壞用戶成長的模式,於是 Google Ads 等面向 B 端的產品就理所當然的誕生了。
延續 Google 地圖的例子,最原始的 Google 地圖只能查地圖,這個免費又好用的產品吸引了大量的用戶,用戶成長之後 Google 玩起同一套把戲,展開面向 B 端的相關服務我的商家以及地圖廣告業務等,因為用戶多,商家也樂於主動提供商家資訊(營業時間、菜單、評價回覆等),而這又進一步助長用戶的成長,同樣的形成一種正向循環的成長模式,因此在功能上,現在的 Apple Maps 或許不輸 Google 地圖,但如果談的是整個應用的生態,那毫無比較空間可言了。Google 地圖得益於上面提到的正向成長模式,擁有了大量的數據,而另外一個面向開發者的 Google 地圖平台也理所當然的應運而生了,形成了 Google 地圖產品線的最終形態——有面向消費者的免費產品,也有面向企業端的商家產品,還有面向開發者的 API 產品,而這三個產品從免費的 C 端服務開始,以眾多的人口與數據為基礎,逐步往收費的 B 端與 D 端擴展,最終得到一個高黏性、高收益的產品組合,甚至還衍伸出新的週邊經濟——幫店家拍室內照的認證專家以及幫店家打星的在地響導(或殭屍打星部隊)。
上面用比較多的篇幅介紹了 Google 的成長模式,但不僅是 Google,幾乎我們可以想到的所有的大咖都運用了這樣的模式,包括 FB、YouTube、LINE、Instagram、LinkedIn、Spotify、Notion、Twitter 等等,去觀察就會發現他們都具備了同樣的成長三部曲——聚集用戶、獲得人口與數據、推出收費產品,其中的 Spotify 和 Notion 更是不約而同地從收費服務轉向以免費服務+收費加值服務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迎接新模式

這裡談的正向成長模式,用另一種角度看可以用一句被談爛的話描述——「羊毛出在狗身上,豬買單」,談爛了還要談,因為這面對的是整個商業模式的與心態的巨大轉變,頗令人難以接受。
現在的人可能很難想像,二十幾年前的網頁瀏覽器是要花錢買的,當時的 Netscape 和更舊的 Quarterdeck Mosaic 都是收費的套裝軟體,當時的人大概也很難想像現在的資訊產業的商業模式受到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影響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套裝軟體變成一種死不掉的夕陽產業,舊的模式被新的模式顛覆,資訊業的產品營銷模式也正在被顛覆中。如果拿 G-SHOCK 和計算機做比喻,你買 G-SHOCK 是因為你愛 G-SHOCK;但你買卡西歐計算機只是因為你需要一台計算機,套裝軟體就像計算機一樣,需求永遠都在,但只會趨於平淡,舊的營銷模式也必然走向窄路,賣一套賺一套/賣一案賺一案的模式無法建構出指數型的成長曲線,並且用戶與你的產品之間也沒有任何的感情連結,你的產品只是他生活中一個隨時可以被替換的工具,然而新的模式首先注重的是聚集用戶,用戶產生社群,社群產生生態,生態產生黏性,只要你的產品是為用戶而打造,聚集用戶這件事本身就有可能是有機成長的,用戶會帶給我們人口、反饋與數據,我們應該把這三者視為寶貴的資產——人口與數據可以轉化成向 B 端推廣產品的根基,而反饋則可以帶你的產品走向下一個進化,最終形成自我驅動的成長循環。
究竟什麼叫黏性,我們透過下面兩支 app 感受一下:
Taiwan Pay
街口
街口就像 G-SHOCK,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它就是能站穩老二的位置,在設計上也明顯的更追求用戶的黏性和眼球,裡面的每則訊息都在營造便利的消費場景以及刺激著用戶的購買慾,街口也很擅長與它的 B 端商家客戶策劃聯合行銷活動,對消費者來說街口是個好用又能賺回饋的支付工具,對商家來說透過街口的行銷活動也能為他們帶來新的業績,這也就是屬於街口的成長循環。
Taiwan Pay 就像卡西歐計算機,純粹是個工具,它的免費轉帳很棒大家都很喜歡,但轉完帳後也沒有任何的誘因滑滑它,除了轉帳外也沒有任何誘因打開它,至於主要的支付功能,市佔率已經說明一切。

結語

回到最初的問題「如何實現產品的成長?」,在新的商業模式下,從 C 端出發追求用戶成長,進而引發 B 端需求,這樣的成長模式下,業務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傳統的業務行為是找客戶,新模式下的業務行為或許應該是找市場,在現有市場大環境中找適合自己與團隊發揮的切入點(利基市場),然而面對轉變最大的挑戰其實是自我心態轉變上的障礙,只有在克服了心態的轉變之後,才有可能重新思考如何在既有產品上從一件一件賣產品賺錢的舊模式轉換成新模式三部曲——聚集用戶、獲取人口與數據、推出收費產品。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64內容數
Where I go and what I ge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eo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Martin Rue 說:「應用是資產,程式是負債」,因為應用替客戶解決問題而帶來經濟價值,但下面的程式卻是建構應用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後續的維護更是持續的成本支出,你同意他的觀點嗎?這裏談談我們對程式是資產或負債的觀點。
終於談到點餐了,這篇拖稿已久的文章談到我們對點餐的概念,怎樣才能兼顧多元化的店家與顧客需求,這裡有我們的解答。
控場是最重要也最花費時間的工作,我們用 prototype 重新整理與歸納桌位的資訊,讓最重要的相關資訊能一目瞭然,以及兼具視覺上的美觀及明確且一致的操作流程。
甘迺迪國際機場的 JFK AirTrain 和設計師 Adam Fisher-Cox 合作重新翻修了告示螢幕,分享這個案例看別的設計師對於個案的思考與流程。
介紹一下 MailPoet 和它的發信設定。
本文描述 Plesk / Cloudflare / Lightsail 混合架構下的一些好像很安全,令人感到安心的安全規劃。
Martin Rue 說:「應用是資產,程式是負債」,因為應用替客戶解決問題而帶來經濟價值,但下面的程式卻是建構應用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後續的維護更是持續的成本支出,你同意他的觀點嗎?這裏談談我們對程式是資產或負債的觀點。
終於談到點餐了,這篇拖稿已久的文章談到我們對點餐的概念,怎樣才能兼顧多元化的店家與顧客需求,這裡有我們的解答。
控場是最重要也最花費時間的工作,我們用 prototype 重新整理與歸納桌位的資訊,讓最重要的相關資訊能一目瞭然,以及兼具視覺上的美觀及明確且一致的操作流程。
甘迺迪國際機場的 JFK AirTrain 和設計師 Adam Fisher-Cox 合作重新翻修了告示螢幕,分享這個案例看別的設計師對於個案的思考與流程。
介紹一下 MailPoet 和它的發信設定。
本文描述 Plesk / Cloudflare / Lightsail 混合架構下的一些好像很安全,令人感到安心的安全規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Google地圖對現代商業至關重要,尤其在行動裝置普及的時代,良好的地圖能見度能直接帶動客流。設置商家資料需完整並精確,並利用SEO策略提升排名。分析競爭對手表現有助於制定差異化策略。此外,定期維護和更新商家資訊、管理評論和上傳新圖片,能長期保持商家在地搜尋中的能見度和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過去,當我們要進一步增加電商網站業績的時候,增加產品線的種類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但是:要加賣什麼商品?不論是蝦皮、選品店,還是品牌電商官網,除非我們已經有充足的把握,否則都只能猜或是「什麼東西熱賣就賣什麼」,最終就只能淪為價格混戰。 但如果我們可以善用既有已經購買過的受眾呢?賣這些受眾本來就可
Thumbnail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您有開店嗎? 如果有,本篇文章會一口氣讓您了解什麼是Google地圖廣告? 讓你了解Google廣告到底能幫助您什麼? Google地圖廣告又是如何成為店家們一定要有的武器!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到定價策略時,我們常常被一種錯覺所迷惑,以為它僅僅關於數字的遊戲。但是,在下寬和的《無痛買單》中,我們認識到定價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複雜和多樣化,而且是企業可以用來作為刺激銷售的工具,甚至於會影響到企業的獲利模式。以下介紹幾種下寬和稱之為「促銷導向」型的定價方式。 首先,「免費增值」策略,
  商品販售的基本結構是消費者花錢購買商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的進化,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從實體物擴展到了服務或體驗。但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尤其在新興科技,我們注意到,一些地方開始提供起了免費的服務。   但另一方面,人們也知道這裡存在蹊蹺。「免費的最貴」,他們肯定會用其他方法讓我們付錢。
Thumbnail
只有從產品和服務的「用途」出發,才能精準創新,滿足市場的特定需求。 始終從功能、情感、社會的角度考慮創新,注重“實用”,是幫人打孔而不是賣鑽頭。
Thumbnail
品牌要怎麼發展 D2C 呢?本指南希望可以提供的一個簡單的發展路徑,讓讀者作為一個參考。一個清晰的 D2C 服務骨幹,也就是從基礎到應用,從新的系統整合思維、發展 OMO 策略、搭建所有的自營通路,匯聚自己的全通路數據、再用規劃清楚的開放API來接上應用生態系。 科技的發展腳步越來越快,從電商
Thumbnail
在數位行銷時代,瞭解客戶的需求和痛點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客戶旅程、接觸點以及如何運用客戶旅程地圖來深入理解客戶需求。客戶旅程地圖是企業制定行銷策略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改善客戶體驗,提高行銷效果,並提升客戶忠誠度。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Google地圖對現代商業至關重要,尤其在行動裝置普及的時代,良好的地圖能見度能直接帶動客流。設置商家資料需完整並精確,並利用SEO策略提升排名。分析競爭對手表現有助於制定差異化策略。此外,定期維護和更新商家資訊、管理評論和上傳新圖片,能長期保持商家在地搜尋中的能見度和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過去,當我們要進一步增加電商網站業績的時候,增加產品線的種類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但是:要加賣什麼商品?不論是蝦皮、選品店,還是品牌電商官網,除非我們已經有充足的把握,否則都只能猜或是「什麼東西熱賣就賣什麼」,最終就只能淪為價格混戰。 但如果我們可以善用既有已經購買過的受眾呢?賣這些受眾本來就可
Thumbnail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您有開店嗎? 如果有,本篇文章會一口氣讓您了解什麼是Google地圖廣告? 讓你了解Google廣告到底能幫助您什麼? Google地圖廣告又是如何成為店家們一定要有的武器!
Thumbnail
當我們談論到定價策略時,我們常常被一種錯覺所迷惑,以為它僅僅關於數字的遊戲。但是,在下寬和的《無痛買單》中,我們認識到定價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複雜和多樣化,而且是企業可以用來作為刺激銷售的工具,甚至於會影響到企業的獲利模式。以下介紹幾種下寬和稱之為「促銷導向」型的定價方式。 首先,「免費增值」策略,
  商品販售的基本結構是消費者花錢購買商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的進化,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從實體物擴展到了服務或體驗。但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尤其在新興科技,我們注意到,一些地方開始提供起了免費的服務。   但另一方面,人們也知道這裡存在蹊蹺。「免費的最貴」,他們肯定會用其他方法讓我們付錢。
Thumbnail
只有從產品和服務的「用途」出發,才能精準創新,滿足市場的特定需求。 始終從功能、情感、社會的角度考慮創新,注重“實用”,是幫人打孔而不是賣鑽頭。
Thumbnail
品牌要怎麼發展 D2C 呢?本指南希望可以提供的一個簡單的發展路徑,讓讀者作為一個參考。一個清晰的 D2C 服務骨幹,也就是從基礎到應用,從新的系統整合思維、發展 OMO 策略、搭建所有的自營通路,匯聚自己的全通路數據、再用規劃清楚的開放API來接上應用生態系。 科技的發展腳步越來越快,從電商
Thumbnail
在數位行銷時代,瞭解客戶的需求和痛點至關重要。本文探討了客戶旅程、接觸點以及如何運用客戶旅程地圖來深入理解客戶需求。客戶旅程地圖是企業制定行銷策略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改善客戶體驗,提高行銷效果,並提升客戶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