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人笑總是比惹人落淚更難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我在Netflix上看的幾部單人脫口秀喜劇特輯。近幾年這種"stand-up comedy show"的表演形式,在台灣漸漸開始流行。我一開始接觸喜劇脫口秀就是在美國唸書的時候,最有印象的是最近頗具爭議性的 David chappelle show。當年對所謂的"種族主義"/"政治正確"還沒有那麼敏感,純粹覺得光靠一個演員在舞台上插科打諢,連續講四十分鐘的笑話,就能逗笑整場的觀眾,是一種看似輕鬆,其實非常困難和複雜的創作。我認為對表演工作者來說,喜劇比悲劇更不容易呈現的恰如其分。因為悲傷較能引發普世人性的共鳴,只要觸及到"死亡","疾病","貧窮"等生離死別的話題,即使是語言文化不相同的觀眾,看了這些主題的影視作品,要落下感同身受的眼淚是極有可能的。但"幽默感"這種構成喜劇最重要的元素,卻與每個人身處的文化環境/社經背景/成長經驗息息相關。好比如果你是個從小生長在台北都會區/平時不使用台語當主要交談語言的人,大概很難真的看得懂豬哥亮餐廳秀的笑點(這只是純粹的事實陳述,絕不帶任何評論的意思)。更何況是東西方文化這樣巨大的差異,要能成功的借用國外流行已久的單人即興脫口秀形式,發展出能讓本土觀眾也能會心一笑的作品,我相信不是容易的事。總之我在選擇看脫口秀喜劇的時候,還是先以國外的表演為主。以下就是我看了會想推薦給大家的作品。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三部脫口秀有一個共通點:主講的喜劇演員都有跨文化生活的背景,表演的主題也圍繞著他們以非傳統美國白人的身分,在美國生活的所見所聞。(其中只有Hasan是在美國出生的印度裔美國人,順帶一提,他之前在Netflix上有一個非常棒的節目:愛國者法案,我個人認為堪稱是結合時事評論與喜劇風格十分成功的節目,可惜後來停播了)。當我們進入一個陌生的國度,被迫用不熟悉的語言,跟身邊的外國人互動時,會產生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情境,雖然多數時候是讓人出糗的機會居多,但這三位喜劇演員,將美國人對其他文化(亞裔/法國人)的刻板印象,結合己身的觀察,用精采的詼諧笑話表現出來,背後要傳達的訊息,是對美國長久以來自認為"世界警察"/"民族熔爐"的定位,提出質疑與反問:對待膚色/口音與你明顯不同的人時,我們會立刻以偏概全的為對方貼上某種標籤(亞裔:聰明但小氣/不敢為自己的權益挺身而出;法國人:死都不講英語/認為只有法國好棒棒...)?還是能夠平心靜氣地把對方視為一個和我們一樣的"人"來相處,他可能善良,可能陰險,可能讓我們難以理解,也可能讓我們意外的感到熟悉...但這些評價是來自於他本人的個性特質,而不只因為他是"外國人"?看完這幾部脫口秀喜劇,也許你會對這些問題有不一樣的答案。簡而言之,我認為這幾位喜劇演員示範了一個成功脫口秀的重要關鍵: "從嘲笑自身做出發,如何戲謔而不刻薄,把"文化/種族差異"的梗玩得漂亮,但不淪為族群歧視的攻擊",值得一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40世代女子艾芙琳的人生遊記的沙龍
5會員
33內容數
2025/04/07
十年了,你還能來,我也還在。 放一首你心中最愛的張學友歌曲,和我一起回顧精彩的【張學友60+演唱會】吧!
Thumbnail
2025/04/07
十年了,你還能來,我也還在。 放一首你心中最愛的張學友歌曲,和我一起回顧精彩的【張學友60+演唱會】吧!
Thumbnail
2024/10/07
網路討論聲量頗高的印度電影:【誰偷了垃圾桶】到底想要告訴觀眾什麼? 主角想要追回的,真的是看似毫無價值的老舊垃圾桶嗎? 觀賞這部電影的過程,就像看了一個精采的寓言故事,讓我們反思:對自己最重要的事物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4/10/07
網路討論聲量頗高的印度電影:【誰偷了垃圾桶】到底想要告訴觀眾什麼? 主角想要追回的,真的是看似毫無價值的老舊垃圾桶嗎? 觀賞這部電影的過程,就像看了一個精采的寓言故事,讓我們反思:對自己最重要的事物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4/10/02
"做自己"一定有答案嗎? 知道自己不是什麼,也是一種接近自己真實面貌、可以拼湊出完整自己的方式。
2024/10/02
"做自己"一定有答案嗎? 知道自己不是什麼,也是一種接近自己真實面貌、可以拼湊出完整自己的方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完整本書,有好笑的部分,也有令人深思的部分。原來,在一些表演創作當中,即便是充滿搞笑的作品,也隱含著表演者對這世界的期許。我也很贊同作者書中說的,我們應該認真指出這世界的荒謬,別被這世界給磨得毫無稜角。我們不需要成為喜劇演員,但我們可以保持批判性思維,並將你的質疑,用有趣的喜劇,傳達給你身邊的人。
Thumbnail
看完整本書,有好笑的部分,也有令人深思的部分。原來,在一些表演創作當中,即便是充滿搞笑的作品,也隱含著表演者對這世界的期許。我也很贊同作者書中說的,我們應該認真指出這世界的荒謬,別被這世界給磨得毫無稜角。我們不需要成為喜劇演員,但我們可以保持批判性思維,並將你的質疑,用有趣的喜劇,傳達給你身邊的人。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面白大丈夫🎭 場次是2023/8/5(六)19:30 新北場(板橋臺藝表演廳)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一開始的脫口秀就讓我笑到流眼淚了🤣🤣🤣 內容還是要大家去現場看比較有氣氛 畢竟脫口秀還是很吃臨場感的 表演者的肢體,當下的口氣語氣 都是要去現場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面白大丈夫🎭 場次是2023/8/5(六)19:30 新北場(板橋臺藝表演廳)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一開始的脫口秀就讓我笑到流眼淚了🤣🤣🤣 內容還是要大家去現場看比較有氣氛 畢竟脫口秀還是很吃臨場感的 表演者的肢體,當下的口氣語氣 都是要去現場
Thumbnail
聊聊我的喜劇學習史。 2018 還 2019 年吧,為了想要講話變得有趣(把妹?), 加上偶然間看了 Netflix 上 Anthony Jeselnik 的特輯, 覺得怎麼有人可以這麼帥又這麼好笑!我想變得像他一樣!!(新人迷思) 上網查了他的資料,得知他是讀了 Greg Dean 的書,就去入手
Thumbnail
聊聊我的喜劇學習史。 2018 還 2019 年吧,為了想要講話變得有趣(把妹?), 加上偶然間看了 Netflix 上 Anthony Jeselnik 的特輯, 覺得怎麼有人可以這麼帥又這麼好笑!我想變得像他一樣!!(新人迷思) 上網查了他的資料,得知他是讀了 Greg Dean 的書,就去入手
Thumbnail
近年來「嬉笑怒罵」好像都遭到不少的批評甚至打壓!到底嬉笑怒罵式的喜感還有沒有生存空間呢? 觀賞 Comedian 演出時,接受喜感歡樂的同時,我們更需要承受被嘲笑的氣度,今天他以他人的遭遇提出趣味,明天的主角也可能是你啦~~昨天因為別人的醜態而捧腹大笑,今日輪到你出醜就不可接受了嗎?
Thumbnail
近年來「嬉笑怒罵」好像都遭到不少的批評甚至打壓!到底嬉笑怒罵式的喜感還有沒有生存空間呢? 觀賞 Comedian 演出時,接受喜感歡樂的同時,我們更需要承受被嘲笑的氣度,今天他以他人的遭遇提出趣味,明天的主角也可能是你啦~~昨天因為別人的醜態而捧腹大笑,今日輪到你出醜就不可接受了嗎?
Thumbnail
當你的玩笑是建立在別人的傷痛上時,就不得怪罪別人的憤怒。
Thumbnail
當你的玩笑是建立在別人的傷痛上時,就不得怪罪別人的憤怒。
Thumbnail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我在Netflix上看的幾部單人脫口秀喜劇特輯。近幾年這種"stand-up comedy show"的表演形式,在台灣漸漸開始流行。我一開始接觸喜劇脫口秀就是在美國唸書的時候,最有印象的是最近頗具爭議性的 David chappelle show。當年對所謂的"種族主義"/"政治
Thumbnail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我在Netflix上看的幾部單人脫口秀喜劇特輯。近幾年這種"stand-up comedy show"的表演形式,在台灣漸漸開始流行。我一開始接觸喜劇脫口秀就是在美國唸書的時候,最有印象的是最近頗具爭議性的 David chappelle show。當年對所謂的"種族主義"/"政治
Thumbnail
我是個Youtube愛好者,不是很專精,甚麼類型的影片都看一點,今天要帶領大家踏入Open Mic的世界,如果能夠啟發你甚麼,就足夠了! 你有多久沒笑了,找不到笑的理由?茫茫大海,霧裡看花?喔~弱雞,別怕,菜鳥手把手帶你進入,對,僅止於進入 關於那些繁雜的名稱 脫口秀、Open Mic、單口喜劇,指
Thumbnail
我是個Youtube愛好者,不是很專精,甚麼類型的影片都看一點,今天要帶領大家踏入Open Mic的世界,如果能夠啟發你甚麼,就足夠了! 你有多久沒笑了,找不到笑的理由?茫茫大海,霧裡看花?喔~弱雞,別怕,菜鳥手把手帶你進入,對,僅止於進入 關於那些繁雜的名稱 脫口秀、Open Mic、單口喜劇,指
Thumbnail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英國的笑話很難懂,很難笑!的確,相對於美國或其他國家來說,英國笑話的確比較冷也比較不直接,也因此讓人比較摸不著頭緒。不過在英國聽久了就知道,英國笑話大概不離諷刺幽默,和顛覆刻板印象。
Thumbnail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英國的笑話很難懂,很難笑!的確,相對於美國或其他國家來說,英國笑話的確比較冷也比較不直接,也因此讓人比較摸不著頭緒。不過在英國聽久了就知道,英國笑話大概不離諷刺幽默,和顛覆刻板印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