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畫面太美,不敢想像:〈桃花源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你心中的理想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

魏晉時期陶淵明想像出「桃花源」秘境,它跟「烏托邦」、「理想國」一樣被拿來代稱理想世界。陶淵明身在亂世,晚年作〈桃花源記〉描述一生中渴望的世界樣貌,在那裡,人們每天看到的景象是:土地平坦,房屋整齊,有種植作物跟飼養家畜,聽得到隔壁鄰居的雞鳴。

「有很美嗎,一般鄉下都可以看到吧?」學生表示

從這個疑惑出發,來看陶淵明理想世界背後的深意。今天只聚焦在第二段(對桃花源的主要敘述)的閱讀理解,之前提過,同一篇文本內部的邏輯是一致的,這個概念將是我們理解這篇的基礎。


原文參考

raw-image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漁人,一天順着溪水行船,忘記划了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種,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散在地面。漁人對這片美景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盡頭是溪水的發源地,出現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彷彿有光透出。於是漁人便下了船,走進山洞。
起初洞口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數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看見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整齊的房舍,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作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間耕種勞作,男女穿著都跟桃花源以外的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也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人看到漁人非常驚訝,問他從哪來。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人就邀請他到家中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其他村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也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說祖先爲了躲避秦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漁人回答後發現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 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告訴他們,聽完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又把漁人請到家中,拿出酒飯款待。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人告辭,村人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去後,找到了船,就順著原路回去,到處做標記。到了郡城,拜訪太守,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去,漁人尋著以前所做的標記前進,便迷失了方向。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還沒有實現,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打聽桃花源怎麼去的人了。

閱讀理解:理想世界的樣子

1.前情提要

第一段是「誤入」的敘述,漁人意外闖入不熟悉的地方,什麼原因讓他一直往前走下去,而沒有折返?從「忘、忽、異、欲窮」等用詞可看出他被深深吸引,像一個貨車司機正要去送貨,忽然看到什麼就把車開進了另一條路,然後人下車一探究竟,車鑰匙沒拔,完全不管車會不會被開走。你想那會是個多美的畫面,才會讓一個人丟下自己的生財工具?懷著期待,漁人穿越山的小口,來到桃花村,像神隱少女穿越神秘隧道,來到另一個世界。

2.區分層次:「景」與「人」

第二段描述「桃花源」,談了些什麼呢?學生很快回答有作物、風景、人們款待漁人的方式、歷史等。整體可以分成「景」和「人」兩塊來談,先把範圍劃分出來。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以「/」區隔,前面談桃花源的景象,接著描述桃花源中人。如一開始提出的,「景」的描述就只是土地平坦、房屋整齊,然後有種植作物跟飼養家畜,聽得到隔壁鄰居家的雞叫......看完真的會覺得這樣很美、很特別嗎?

「沒有啊,你現在從台北開車,過雪隧剛抵達宜蘭的畫面就可以看到啦!」比喻真是貼切。

這麼普通的畫面,為什麼陶淵明卻會把它形容成『理想世界』呢?

一陣沉默。單從這邊切入,好像解讀不出所以然。這種時候,文本內部的邏輯一致這個概念就很有助於我們的判斷──既然這段分成「景」和「人」兩塊,在前面(景)這邊說不通,沒關係,先繞到後面(人)找線索,因為前後的解讀邏輯一致。就懸盪著「景」這邊的疑惑,先看「人」的部分。

3.理想世界的「人」

理想世界的人們特別嗎,有什麼特質?

  1. 每個人都自足快樂
  2. 對人沒有防備(看見一個長得怪模怪樣在自家社區徘徊的漁人,村人的直覺反應是邀他回家吃飯,不是叫警察叔叔)
  3. 自從搬到這裡,就再沒經歷過戰爭與暴政
  4. 村人不好奇也不想被外界打擾(所以叫漁人不要跟別人說)

在這幾點中,哪個是他們可以一直快樂生活的關鍵原因?

答案當然是三。從這點可以看出背景的暗示:桃花源人之所以能好好生活,是因為沒有戰爭和暴政的打擾。漁人是經歷外面世界的種種動亂的人,一夕間跑到這個全然不知戰事的地方,看這些人的純真樣子,當然欣羨囉!

4.從「人」拉回「景」:文本內部邏輯一致

基於文本的內部邏輯一致,後面(人)的解讀就可以推及到前面(景)。「人」所帶來的暗示是:維持理想世界的關鍵,與遠離戰爭和暴政有關。這裡的人沒經歷過戰爭,才得以保持純真模樣;同理,這裡的景象,也是沒有經歷戰爭或政治破壞的模樣。對應到陶淵明的時代,戰爭隨時都在發生。

不妨反過來想,在戰爭中的畫面會是什麼?

田野和森林都燒起來了,黑煙竄天。我發現被燒死的母牛和狗,那是從未聞過的味道,難受死了。我也看見存放番茄和白菜的木桶都燒焦了,甚至鳥兒也燒死了,還有馬……很多很多的馬全都燒得焦黑,橫躺在道路上。到處都是燒焦的氣味,令人無法忍受。那時我才意識到,原來所有東西都能燒起來,連血液也不例外。(《戰爭沒有女人的臉》)

舉目所見,盡皆焚毀,哪來房屋農田?誰還有餘力好好待在一個地方生活,種植作物、照顧動物?一點點黑影靠近,直覺反應都是快逃吧,怎麼可能會有與鄰人互動、道路沒有隔斷的生活。在「戰爭」的對照下,平凡的畫面正是不可再得的美景,可以參考「敘利亞內戰前/後」照片對比:

阿勒頗( Aleppo)是敘利亞北部的城市,在內戰前,阿勒頗擁有逾200萬人(約桃園市人口),是敘利亞的第一大城市。

繁華的畫面,在戰時夷為廢墟,滿目瘡痍。即便是大白天,敢在路上走動的只有拿著武器的軍人。這種時候,那怕只是回想戰前隨便一件細微普通的事情,比如上街買東西、跟鄰居打聲招呼、坐在教室......,都會淚流滿面吧。

〈桃花源記〉的「景」,是這樣子很普通的畫面: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土地房屋未被破壞
  • 良田、美池、桑、竹→農作自給自足
  •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道路未阻絕,飼養家畜

戰爭中,人們渴望再看一眼的畫面,不過是這樣。

這樣平凡的景色,難道不美嗎?


當代思考:敘利亞內戰中平民的「夢想之城」

〈桃花源記〉放諸當代脈絡,可以看看劉致昕的這篇報導(順帶一提我相當欣賞這位記者對人權議題的關注,尤其採訪製作新疆集中營的報導):

陶淵明感嘆於魏晉時代的黑暗政治環境,人們互相猜忌殘殺、戰爭頻仍、社會動盪,而投射出「桃花源」這個小國寡民、民風純樸的虛擬世界,安置自己對理想社會的嚮往;而這場「敘利亞公民運動」,是公民自主參與,設法修復戰爭的傷害,在廢墟之中打造一座「夢想之城」,更試圖改變當地紛亂的政治。

就像陶淵明設想「理想世界」的樣子,必然對應到現實中的環境,又在這個「夢想之城」中,人們心中的理想世界又是什麼樣子?為什麼他們會這樣想像、選擇從這些方面著手打造?

對理想世界的想望,與真實世界對照,我想會是理解〈桃花源記〉的一種角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沙龍
49會員
43內容數
一點教學觀點和寫作
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19
江鵝《俗女養成記》,與高中選文〈畫菊自序〉對讀。「淑女」難做,怪不得江鵝乾脆做「俗女」,張李德和受到良好教育和出身庇蔭,在那時代得以發出聲音,卻也得遵循上流淑女形象。我們看見淑女的艱辛,有沒有更多「還俗」的選項?甚至,有沒有可能看見「俗」其實很真,一點也不俗?
Thumbnail
2022/01/19
江鵝《俗女養成記》,與高中選文〈畫菊自序〉對讀。「淑女」難做,怪不得江鵝乾脆做「俗女」,張李德和受到良好教育和出身庇蔭,在那時代得以發出聲音,卻也得遵循上流淑女形象。我們看見淑女的艱辛,有沒有更多「還俗」的選項?甚至,有沒有可能看見「俗」其實很真,一點也不俗?
Thumbnail
2021/11/28
《寄生上流》沒有誰是「可惡」的,但窮人會因利慾召喚出各種貪婪、巴結討好的可憐相,為躋升階層不惜弱弱相殘,在劉姥姥身上,卻沒有這種現象
Thumbnail
2021/11/28
《寄生上流》沒有誰是「可惡」的,但窮人會因利慾召喚出各種貪婪、巴結討好的可憐相,為躋升階層不惜弱弱相殘,在劉姥姥身上,卻沒有這種現象
Thumbnail
2021/11/28
高中國文「戰爭」主題,「三吏三別」是名篇。杜甫有「詩史」之稱,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見證人,他筆下戰爭敘事的動人力量,是回到一個「人」的立場,看見生命的掙扎,與《這是我的戰爭》遊戲對照
Thumbnail
2021/11/28
高中國文「戰爭」主題,「三吏三別」是名篇。杜甫有「詩史」之稱,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見證人,他筆下戰爭敘事的動人力量,是回到一個「人」的立場,看見生命的掙扎,與《這是我的戰爭》遊戲對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Thumbnail
農家的小路 桃園觀音農家的小路,是一種寧靜而舒適的風景。小路蜿蜒曲折,穿梭在農家與農田和果園之間。兩旁的田野上,綠油油的稻子或金黃的玉米,迎風搖曳,仿佛在歡迎著遊客的到來。果園裡,果樹上掛滿了纍纍的果實,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這裡是水塘子,小小一個,開起車來有些心驚膽跳。 樸實和淳樸 下車走路,小
Thumbnail
農家的小路 桃園觀音農家的小路,是一種寧靜而舒適的風景。小路蜿蜒曲折,穿梭在農家與農田和果園之間。兩旁的田野上,綠油油的稻子或金黃的玉米,迎風搖曳,仿佛在歡迎著遊客的到來。果園裡,果樹上掛滿了纍纍的果實,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這裡是水塘子,小小一個,開起車來有些心驚膽跳。 樸實和淳樸 下車走路,小
Thumbnail
小坡坎 開車不到五分鐘,就來到了一個小坡坎的地方。停好車,爬上坡,看到眼前景象,不禁驚喜。一片碧綠的池塘,後面是一排竹林,旁邊有一個傳統的三合院。三合院前面是小路,看起來沒有人走過的樣子。農村的倒影在水面上映照,微風吹過,水面波光粼粼。一切都呈現出一幅美好的農村景色。 典型的農村景色 這是典型
Thumbnail
小坡坎 開車不到五分鐘,就來到了一個小坡坎的地方。停好車,爬上坡,看到眼前景象,不禁驚喜。一片碧綠的池塘,後面是一排竹林,旁邊有一個傳統的三合院。三合院前面是小路,看起來沒有人走過的樣子。農村的倒影在水面上映照,微風吹過,水面波光粼粼。一切都呈現出一幅美好的農村景色。 典型的農村景色 這是典型
Thumbnail
普通的野地 這裡是桃園觀音的一片普通的野地。桃園近年來都市化程度日益提高,願意種植稻田、果樹的人越來越少,許多土地因此荒廢。原本生機勃勃的田地變成了野地,從好的方面看,可以讓土地休養生息、恢復其生態價值;但從壞的方面看,則是浪費了可以生產糧食、水果的土地。事情總有兩面,不可能做到完全兼顧。但這也並
Thumbnail
普通的野地 這裡是桃園觀音的一片普通的野地。桃園近年來都市化程度日益提高,願意種植稻田、果樹的人越來越少,許多土地因此荒廢。原本生機勃勃的田地變成了野地,從好的方面看,可以讓土地休養生息、恢復其生態價值;但從壞的方面看,則是浪費了可以生產糧食、水果的土地。事情總有兩面,不可能做到完全兼顧。但這也並
Thumbnail
半生漂泊,搬家總是扛著幾千本沈重的書,以及一大串纏繞脆弱的植物,生活兩大支柱,其他東西因陋就簡,隨時可以出發,踏上旅程。後來受到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啟發,每年會清理一批書送人,有空間容納新書。至於園藝,則隨著居住空間有機生長。三年前,作者搬到山居,實現了院子有棵大樹的夢想,與大樹相伴,樂趣橫生。
Thumbnail
半生漂泊,搬家總是扛著幾千本沈重的書,以及一大串纏繞脆弱的植物,生活兩大支柱,其他東西因陋就簡,隨時可以出發,踏上旅程。後來受到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啟發,每年會清理一批書送人,有空間容納新書。至於園藝,則隨著居住空間有機生長。三年前,作者搬到山居,實現了院子有棵大樹的夢想,與大樹相伴,樂趣橫生。
Thumbnail
被「隔絕」的世外桃源—-八煙聚落, 多年前已經不再開放給外人參觀, 如夢境般的聚落好想再訪, 那曾經是我想隱居的處所, 可是已經找不到路徑😅, 這讓我想起陶潛的《桃花源記》。
Thumbnail
被「隔絕」的世外桃源—-八煙聚落, 多年前已經不再開放給外人參觀, 如夢境般的聚落好想再訪, 那曾經是我想隱居的處所, 可是已經找不到路徑😅, 這讓我想起陶潛的《桃花源記》。
Thumbnail
遮雨棚上 傾瀉而下的珍珠蔓藤 就像綠色珠簾垂掛屋前 要經歷多少歲月 才能有如此 神奇的景緻 襯托得那整面玻璃帷幕 更浪漫和神秘 這是什麼地方 多麼令人一見鍾情 在這擁擠擾嚷不堪的都市裡 它的存在無異帶給我太多驚奇和回憶 看著有些零亂的小小庭院 一只
Thumbnail
遮雨棚上 傾瀉而下的珍珠蔓藤 就像綠色珠簾垂掛屋前 要經歷多少歲月 才能有如此 神奇的景緻 襯托得那整面玻璃帷幕 更浪漫和神秘 這是什麼地方 多麼令人一見鍾情 在這擁擠擾嚷不堪的都市裡 它的存在無異帶給我太多驚奇和回憶 看著有些零亂的小小庭院 一只
Thumbnail
你的理想世界,是什麼樣子呢?魏晉陶淵明想像「桃花源」,細看卻會疑惑景象怎麼如此樸素?不過是土地平坦、房屋整齊,種植作物跟飼養家畜......文本內部邏輯一致的概念,有助於閱讀理解。
Thumbnail
你的理想世界,是什麼樣子呢?魏晉陶淵明想像「桃花源」,細看卻會疑惑景象怎麼如此樸素?不過是土地平坦、房屋整齊,種植作物跟飼養家畜......文本內部邏輯一致的概念,有助於閱讀理解。
Thumbnail
花園裡的草,輕輕的青  沐浴在這方景的,靜的清清 慵懶的土壤,寧寧的凝 幸福是葉眉間的-娉娉的顰
Thumbnail
花園裡的草,輕輕的青  沐浴在這方景的,靜的清清 慵懶的土壤,寧寧的凝 幸福是葉眉間的-娉娉的顰
Thumbnail
漫步在海拔1800公尺之上的青青草原,終於見識到了寒山子筆下“雲山疊疊連天碧”的風光景致,很難想像腳下廣闊無垠的草原曾是一整片原始叢林,1961年國民政府將從緬甸抗共行動中撤退的游擊隊與其眷屬(約三百多人)遷移至南投見晴(今清境農場)開闢,一刀一斧墾植出青青草原,畜養著溫馴可愛的澳洲柯利黛綿羊...
Thumbnail
漫步在海拔1800公尺之上的青青草原,終於見識到了寒山子筆下“雲山疊疊連天碧”的風光景致,很難想像腳下廣闊無垠的草原曾是一整片原始叢林,1961年國民政府將從緬甸抗共行動中撤退的游擊隊與其眷屬(約三百多人)遷移至南投見晴(今清境農場)開闢,一刀一斧墾植出青青草原,畜養著溫馴可愛的澳洲柯利黛綿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