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理想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
魏晉時期陶淵明想像出「桃花源」秘境,它跟「烏托邦」、「理想國」一樣被拿來代稱理想世界。陶淵明身在亂世,晚年作〈桃花源記〉描述一生中渴望的世界樣貌,在那裡,人們每天看到的景象是:土地平坦,房屋整齊,有種植作物跟飼養家畜,聽得到隔壁鄰居的雞鳴。
「有很美嗎,一般鄉下都可以看到吧?」學生表示
從這個疑惑出發,來看陶淵明理想世界背後的深意。今天只聚焦在第二段(對桃花源的主要敘述)的閱讀理解,之前提過,同一篇文本內部的邏輯是一致的,這個概念將是我們理解這篇的基礎。
原文參考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漁人,一天順着溪水行船,忘記划了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種,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散在地面。漁人對這片美景十分詫異,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盡頭是溪水的發源地,出現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彷彿有光透出。於是漁人便下了船,走進山洞。
起初洞口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數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看見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整齊的房舍,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作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間耕種勞作,男女穿著都跟桃花源以外的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也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村人看到漁人非常驚訝,問他從哪來。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人就邀請他到家中做客,設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其他村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也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說祖先爲了躲避秦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漁人回答後發現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 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告訴他們,聽完後他們都感嘆惋惜。其餘的人又把漁人請到家中,拿出酒飯款待。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人告辭,村人說:「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去後,找到了船,就順著原路回去,到處做標記。到了郡城,拜訪太守,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去,漁人尋著以前所做的標記前進,便迷失了方向。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還沒有實現,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後就再也沒有打聽桃花源怎麼去的人了。
閱讀理解:理想世界的樣子
1.前情提要
第一段是「誤入」的敘述,漁人意外闖入不熟悉的地方,什麼原因讓他一直往前走下去,而沒有折返?從「忘、忽、異、欲窮」等用詞可看出他被深深吸引,像一個貨車司機正要去送貨,忽然看到什麼就把車開進了另一條路,然後人下車一探究竟,車鑰匙沒拔,完全不管車會不會被開走。你想那會是個多美的畫面,才會讓一個人丟下自己的生財工具?懷著期待,漁人穿越山的小口,來到桃花村,像神隱少女穿越神秘隧道,來到另一個世界。
2.區分層次:「景」與「人」
第二段描述「桃花源」,談了些什麼呢?學生很快回答有作物、風景、人們款待漁人的方式、歷史等。整體可以分成「景」和「人」兩塊來談,先把範圍劃分出來。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以「/」區隔,前面談桃花源的景象,接著描述桃花源中人。如一開始提出的,「景」的描述就只是土地平坦、房屋整齊,然後有種植作物跟飼養家畜,聽得到隔壁鄰居家的雞叫......看完真的會覺得這樣很美、很特別嗎?
「沒有啊,你現在從台北開車,過雪隧剛抵達宜蘭的畫面就可以看到啦!」比喻真是貼切。
這麼普通的畫面,為什麼陶淵明卻會把它形容成『理想世界』呢?
一陣沉默。單從這邊切入,好像解讀不出所以然。這種時候,文本內部的邏輯一致這個概念就很有助於我們的判斷──既然這段分成「景」和「人」兩塊,在前面(景)這邊說不通,沒關係,先繞到後面(人)找線索,因為前後的解讀邏輯一致。就懸盪著「景」這邊的疑惑,先看「人」的部分。
3.理想世界的「人」
理想世界的人們特別嗎,有什麼特質?
- 每個人都自足快樂
- 對人沒有防備(看見一個長得怪模怪樣在自家社區徘徊的漁人,村人的直覺反應是邀他回家吃飯,不是叫警察叔叔)
- 自從搬到這裡,就再沒經歷過戰爭與暴政
- 村人不好奇也不想被外界打擾(所以叫漁人不要跟別人說)
在這幾點中,哪個是他們可以一直快樂生活的關鍵原因?
答案當然是三。從這點可以看出背景的暗示:桃花源人之所以能好好生活,是因為沒有戰爭和暴政的打擾。漁人是經歷外面世界的種種動亂的人,一夕間跑到這個全然不知戰事的地方,看這些人的純真樣子,當然欣羨囉!
4.從「人」拉回「景」:文本內部邏輯一致
基於文本的內部邏輯一致,後面(人)的解讀就可以推及到前面(景)。「人」所帶來的暗示是:維持理想世界的關鍵,與遠離戰爭和暴政有關。這裡的人沒經歷過戰爭,才得以保持純真模樣;同理,這裡的景象,也是沒有經歷戰爭或政治破壞的模樣。對應到陶淵明的時代,戰爭隨時都在發生。
不妨反過來想,在戰爭中的畫面會是什麼?
田野和森林都燒起來了,黑煙竄天。我發現被燒死的母牛和狗,那是從未聞過的味道,難受死了。我也看見存放番茄和白菜的木桶都燒焦了,甚至鳥兒也燒死了,還有馬……很多很多的馬全都燒得焦黑,橫躺在道路上。到處都是燒焦的氣味,令人無法忍受。那時我才意識到,原來所有東西都能燒起來,連血液也不例外。(《戰爭沒有女人的臉》)
舉目所見,盡皆焚毀,哪來房屋農田?誰還有餘力好好待在一個地方生活,種植作物、照顧動物?一點點黑影靠近,直覺反應都是快逃吧,怎麼可能會有與鄰人互動、道路沒有隔斷的生活。在「戰爭」的對照下,平凡的畫面正是不可再得的美景,可以參考「敘利亞內戰前/後」照片對比:
阿勒頗( Aleppo)是敘利亞北部的城市,在內戰前,阿勒頗擁有逾200萬人(約桃園市人口),是敘利亞的第一大城市。
繁華的畫面,在戰時夷為廢墟,滿目瘡痍。即便是大白天,敢在路上走動的只有拿著武器的軍人。這種時候,那怕只是回想戰前隨便一件細微普通的事情,比如上街買東西、跟鄰居打聲招呼、坐在教室......,都會淚流滿面吧。
〈桃花源記〉的「景」,是這樣子很普通的畫面: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土地房屋未被破壞
- 良田、美池、桑、竹→農作自給自足
-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道路未阻絕,飼養家畜
戰爭中,人們渴望再看一眼的畫面,不過是這樣。
這樣平凡的景色,難道不美嗎?
當代思考:敘利亞內戰中平民的「夢想之城」
〈桃花源記〉放諸當代脈絡,可以看看劉致昕的這篇報導(順帶一提我相當欣賞這位記者對人權議題的關注,尤其採訪製作新疆集中營的報導):
陶淵明感嘆於魏晉時代的黑暗政治環境,人們互相猜忌殘殺、戰爭頻仍、社會動盪,而投射出「桃花源」這個小國寡民、民風純樸的虛擬世界,安置自己對理想社會的嚮往;而這場「敘利亞公民運動」,是公民自主參與,設法修復戰爭的傷害,在廢墟之中打造一座「夢想之城」,更試圖改變當地紛亂的政治。
就像陶淵明設想「理想世界」的樣子,必然對應到現實中的環境,又在這個「夢想之城」中,人們心中的理想世界又是什麼樣子?為什麼他們會這樣想像、選擇從這些方面著手打造?
對理想世界的想望,與真實世界對照,我想會是理解〈桃花源記〉的一種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