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自由嗎?自由與設限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延續上篇孩子,需要自由嗎?回到我那次失敗經驗的反思,雖然是因為和家長對於「自由」有著不同的理念,但甚麼是自由?是精神醫學大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存在心理治療的四大終極關懷—死亡、孤獨、自由、無意義,其中一項。是每個人無時無刻都面對著的,沒有人可以逃離的生命議題。當無法正視之,無法安於此時此地(here and now),則每一分每一秒都猶如置身於焦慮大海之中。

孩子,你為甚麼總是以強烈地情緒在表達?

Artem Pechenkin on Unsplash
我是一個不被他人理解的自我
無聲的自我,如同被禁錮般,沒有自由,不被理解,只能聲嘶力竭地吶喊著
這一個月的時間,因著被尊重,重獲自由
我,展翅高飛
在蒙特梭利所著的《人的成長》這本書中提到一個重要概念:蒙特梭利著重的是人格,而非某種教育方法。它是一種幫助人類獲得獨立,也是一種使人格擺脫傳統教育偏見丶壓制的方法。所以,即使只有短短一個月,我練習著全然地尊重孩子身為人的自由丶讚嘆生命存在的意義。也很感謝能有這個機會可以陪伴孩子成長,更榮幸的是,親眼看到孩子的變化。
游高晏:雖然表達不順暢,但是我可以正常感知情緒,理解知識,也想和其他孩子一樣,一起成長學習
語言治療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在課堂上看了《我和地球人相處的日子》這部紀錄片,而知道了無法以口語溝通,但能用鍵盤打字的高晏。片中提到他在小學時曾經逃離校園,讓師長和父母找遍整校園也找不著,十分擔心,後來是警察帶他回學校。他自己很懊悔,但實在是因為他的感官對知覺變化十分敏感,又無法即時說出想法使他人理解,而身體對於周圍的不適反應又太強烈了,也只能先離開原處,逃地越遠越好。通常這種時候,如果孩子無力為自己發聲,通常引來各種的責罵與誤解:怎麼可以自己離開教室?不是說過要先跟老師說,你這樣太危險了!知不知道?
多數人都是用口語溝通,但不能因為自己是在多數的一群,就忘記要去了解和自己不同溝通模式的人們(關於不同的溝通模式,歡迎閱讀:語言治療師來解惑:一定要會「說話」才能溝通?),尊重不是一種同情,而是能在深刻瞭解後的同理。其實高晏和我們都一樣,都是地球上的一份子,能感受丶有豐富的情感,也有愛人的能力。即使不能親口說出來,但心都能感受!

回到語言治療現場,收拾完失落與懊悔,我告訴自己:

未來不論有多麼困難,要面對多少價值的衝突,為了這群不太能為自己倡議的人們,我願意透過更多溝通(比如像這樣的文章書寫),讓主流世界對他們有更多理解,也和家長一起合作,一起學習尊重孩子丶在自由中適當設限。
孩子過去可能沒有這樣的自我設限經歷,沒有被大人引導過,所以處於混亂狀態,表現出情緒失控丶無法忍受挫折⋯⋯,空虛的自我,如同線斷掉了的風箏,失去了自我方向。所以,孩子擁有自由之餘,還需要有大人的示範以及愛的支持下,才能學會對自己設限,長出穏定的自我,自由地徜徉在天際
Just as a physical embryo needs its mother’s womb in which to grow, so the spiritual embryo needs to be protected by an external environment that is warm with love and rich in nourishment,where everything is disposed to welcome and nothing to harm it.

結語:這是我的一次挫折經驗

沒錯!即使身為專業人員,了解許多知識,有許多實務經驗,但始終也只是個「人」,會有和他人的溝通失敗,有面對孩子狀況的困擾,有自己的不安與無力,也正因如此,我更意識到:我的學生不是我的學生,對於家長而言,你的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我們在這些角色之前,都只是一個「人」的存在,沒有誰比誰厲害、沒有誰比誰優越、沒有誰可以去控制他人的自由。不過一旦有幸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大人,我們有義務為孩子的自由倡議、爭取孩子的自由學習機會
最後,也謝謝能閱讀完文章的人們!希望認同的話能多多分享、按愛心跟訂閱咯!有你們的支持我也會更努力地實踐的!目前比較多時間在實際實踐上,可能一個月或兩個月才能產出一篇文章,也期待大家有任何想法也能分享給我了,讓我們一起來創造更尊重而自由的環境!
avatar-img
40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自己有一次失敗的經驗,主要是因為和家長對於「自由」有著不同的理念。那是一個無口語表達丶智力受限的小學一年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不斷重複的自我刺激行為,比如總是停在某個位置,為了看某一盞燈丶總是翻出某一本書的某一頁,不斷觸摸丶總是尋求聲光玩具,想不停地按,若是被中斷這些行為,則會敲打自己的頭部
「跟大地借一席空間 借著他 過生活」 林湘苹說:這其實像是「借過」的概念,友善對待土地,房子輕輕放下就好。林湘苹是雨耕聯合設計的其中一位創辦人,也是當天講者之一,在講座最後與大家分享了她和雨耕團隊的理念。
當工作激情迸發出來,人往往如有神助,可以不斷湧現靈感,展現才華,使人體驗到隱藏的工作本能的正確效能。而正是這種激流一般對於工作的熱愛,才使人類社會的面貌日新月異,使人類的文明不斷地延續下去。(Maria Montessori)
蒙式教育要培養的是自主的精神,使人能成為自己的主人。自由與紀律的精神,是邁向幸福之路的第一步。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反思這幾天在家防疫時,是如何調適壓力,重新找回內心的平安
近期Youtube 上有不少創作者去詮釋尼采,也引起大眾重新對尼采的關注,我自己則是透過音樂又再度重新連結,重新翻閱《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馬勒(Gustav Mahler )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安排女低音吟詠查拉圖斯特拉的永恆之歌⋯⋯為什麼馬勒要將尼釆的文字放入音樂?馬勒讀到了什麼⋯⋯
我自己有一次失敗的經驗,主要是因為和家長對於「自由」有著不同的理念。那是一個無口語表達丶智力受限的小學一年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不斷重複的自我刺激行為,比如總是停在某個位置,為了看某一盞燈丶總是翻出某一本書的某一頁,不斷觸摸丶總是尋求聲光玩具,想不停地按,若是被中斷這些行為,則會敲打自己的頭部
「跟大地借一席空間 借著他 過生活」 林湘苹說:這其實像是「借過」的概念,友善對待土地,房子輕輕放下就好。林湘苹是雨耕聯合設計的其中一位創辦人,也是當天講者之一,在講座最後與大家分享了她和雨耕團隊的理念。
當工作激情迸發出來,人往往如有神助,可以不斷湧現靈感,展現才華,使人體驗到隱藏的工作本能的正確效能。而正是這種激流一般對於工作的熱愛,才使人類社會的面貌日新月異,使人類的文明不斷地延續下去。(Maria Montessori)
蒙式教育要培養的是自主的精神,使人能成為自己的主人。自由與紀律的精神,是邁向幸福之路的第一步。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反思這幾天在家防疫時,是如何調適壓力,重新找回內心的平安
近期Youtube 上有不少創作者去詮釋尼采,也引起大眾重新對尼采的關注,我自己則是透過音樂又再度重新連結,重新翻閱《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馬勒(Gustav Mahler )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安排女低音吟詠查拉圖斯特拉的永恆之歌⋯⋯為什麼馬勒要將尼釆的文字放入音樂?馬勒讀到了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孩子不是父母所擁有,不能被自私的剝奪生命。父母應該更多地理解和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減少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如運動、呼吸練習、冥想、良好的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社交關係和培養興趣愛好來幫助孩子減壓。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渴望自由的靈魂。有些人的性格能接受約束、管控。但長大了羽翼豐厚之後,就會懂得飛出那個以愛為名的牢寵,獲得重生的機會。 有的人卻寧願處於長期壓制的環境裡,以為所謂的為你好才是真實的愛,被切斷了翅膀,連展翅高飛的本能都失去了。 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活在沒有靈魂的軀殼裡。明
Thumbnail
從小孩到成人,每個人都帶著與生俱來的獨特性。然而,社會與教育環境常常壓抑這種獨特性,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空間和尊重,讓他們展現自我。父母、老師和社會應該理解和支持孩子,在教育上倡導多元化和包容性。這樣,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發揮最大的潛力,成為自己期望的那種人。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有些觀念必須對孩子一說再說,比如「身體自主權」。 議題熱度會退,但新聞事件觸動的警鈴,在家長心中還是不斷嗡嗡作響,不曾停止。 因為有些傷害,必須用一輩子的笑容做為療傷的代價,做父母的,怎麼也不願看到自己孩子的笑容因為壞人而被凍結。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孩子不是父母所擁有,不能被自私的剝奪生命。父母應該更多地理解和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減少他們的壓力和焦慮。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如運動、呼吸練習、冥想、良好的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社交關係和培養興趣愛好來幫助孩子減壓。
Thumbnail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渴望自由的靈魂。有些人的性格能接受約束、管控。但長大了羽翼豐厚之後,就會懂得飛出那個以愛為名的牢寵,獲得重生的機會。 有的人卻寧願處於長期壓制的環境裡,以為所謂的為你好才是真實的愛,被切斷了翅膀,連展翅高飛的本能都失去了。 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活在沒有靈魂的軀殼裡。明
Thumbnail
從小孩到成人,每個人都帶著與生俱來的獨特性。然而,社會與教育環境常常壓抑這種獨特性,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空間和尊重,讓他們展現自我。父母、老師和社會應該理解和支持孩子,在教育上倡導多元化和包容性。這樣,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發揮最大的潛力,成為自己期望的那種人。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有些觀念必須對孩子一說再說,比如「身體自主權」。 議題熱度會退,但新聞事件觸動的警鈴,在家長心中還是不斷嗡嗡作響,不曾停止。 因為有些傷害,必須用一輩子的笑容做為療傷的代價,做父母的,怎麼也不願看到自己孩子的笑容因為壞人而被凍結。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強調對孩子的接納與尊重,並反對以期望與束縛來約束孩子的成長。父母應具有不打不罵的智慧,並要面對孩子犯錯時運用成長性思維來看待。透過無條件的愛與關懷,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