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如果虛擬貨幣、NFT不能走入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前幾天與從前工作室認識的朋友和我的房東碰面,她們問我:「這兩年還好嗎?」(疫情的這兩年,你的收入、工作、人還好嗎?)

「還好啊!」我說。

從2019年5月搬離工作室後,我過著隱居的生活,除非有人來找,或是我固定11月北上看金馬影展和回家吃飯外,大部分時間我都是一個人。我沒有因為疫情打斷了我的工作(不出門有電腦和網路,什麼都成。)也許本來持續有銷量的商品因為大家都不出門而減少了銷售也少了收入,但關於「在家上班」跟「不出門」這件事,對我沒什麼影響,倒是解封以後至今還是不太想出門也不太想跟人聚會。

房東說,疫情反而讓那個藝術基地裡的藝術家們能夠安心創作,不用想打開門還要迎接太多的閒雜人等。我笑說:「這大概是很多人很難理解什麼叫『一個人很舒服』的境界。」

這段期間我聽到滿多人說在家工作都覺得很不習慣,太容易被家人、家事打斷了。因為你們不是真的一個人啊!真的一個人的時候,工作超級有效率的!我老覺得上班族花太多時間在與別人的情緒對抗了,然後再產生情緒,再消化彼此的情緒!

藝術家朋友突然問起我:「我兒子說最近流行那個NFT,你聽過沒?」

我說我最近被它搞得很頭大而且不想研究了。我又說:「妳要是原來的創作方式可以達成妳想要的目標,說真的不需要認真研究。去了解可以,但不需要花時間非得進入這個世界不可。」

我們閒聊了一會兒現在網路上的發展,她們都是年過五十的中年,對於「網路」這些玩意,別說「會用」,有「聽過」就已經能替她們拍拍手了。

就像我媽能用LINE打比較長的字,或是「用LINE打電話」給我,我就覺得她很棒了!

*我媽還是一個不會用提款卡(臨櫃領)、不會用手機拍照(不需要,教了一百萬次,不會就是不會)、不會換中獎的統一發票(拿來跟我換錢,我是她的7-11)的老人。我也不再勉強她學,她能過好自己現狀的生活就好了,這些東西沒學也不會死。

很多人討論NFT或是朝去中心化的方向運行,會把這個大方向擺在前頭說:「你可以繞過原來的體制、規則,擁有比較多被看見的可能。」或者用一種「你只要展現自己就能被看見」「你想被看見就需要做哪些事!」的方式去討論,搞得好像「被看見,人生就光明了。」

並沒有好嗎?親愛的,被看見還要能被買單!(要怎麼被買單?我不知道,你得思考你想要賣給誰。)

人究竟「要花時間去玩一個(好像)能被看見的機會」還是「花時間把原來自己的才能/喜歡的事/擅長的事往更深更廣的方向堆疊,讓人一眼看到就下手買單」?當大部分人趨之若騖的進入NFT的世界,「被看見」真的是件「容易」的事嗎?(機率當然有啊!但不容易嘛!)就別說讓別人下手買單了!

更有趣的是區塊鏈上打著「永久保存」這個號召,會讓我想知道「為什麼大多數人,這麼期望自己永遠留在這世界上?」這是一件多可怕的事啊!(這裡要撇開那些「真正需要被永久留下來的事」,這裡不討論這件事!)人一方面在現實生活上提倡著「斷捨離」卻又用這個「永久保存」的號召,鼓吹著區塊鏈、NFT上的「一直存在」!「看起來」不占空間的存在,就不用斷捨離嗎?

這讓我想起了一部老電影《時光機器 The Time Machine,發明時光機器的亞歷山大為了想回到過去拯救自己喜歡的人的生命,卻發現怎麼也改變不了「命運」,他又到未來的2030年,在紐約公共圖書館,圖書館電腦 VOX-114堅持告訴他,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但他繼續往未來前行到更遠久以後的地球。我腦中還有那片電影裡在蠻荒之地裡留下來的一點點圖書館電腦 VOX-114的碎片。

人類(或世界)究竟想以什麼樣的形態走向未來?而現代的人想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取關於「自己」的一切?非得永久保存嗎?不進入永恆的區塊鏈裡運作不行嗎?(這裡說的都是「個人」的保存。)

那麼,進入區塊鏈、幣圈、NFT究竟是為了什麼?被看見以後又期待什麼呢?賺幣啊你傻B!如果只是賺幣(投資幣)那就得思考投資報酬率及週轉和變現的流通!

不走入「生活」裡的科技,它的未來前景是什麼?它可以用幣養幣,用繁複的程序經過不斷地轉換,打入口袋裡換一餐,如果有更簡單不複雜且花同樣時間的方式賺到同樣的錢,去研究這個「幣怎麼賺」不會太浪費時間嗎?

偶然也跟Z聊起最近的生活。我們異口同聲的說:忙到如果有時間可以煮一餐就開心了!(哪有時間研究這些還不算純熟的科技呢?)

是啊!如果有更多自己擅長的方式能得到相對的利益,不在「生活所需」的科技(區塊鏈、NFT、虛擬貨幣)何必花時間去運作呢?(還不如去操作元宇宙股!)

最近常有能夠理解母親不學新東西的心情了。但也不是那種抗拒「新世界」的感覺,而是認為科技總是離不開「生活」,如果在生活中有同樣可以替代的方式,人為什麼一定非搞懂這些?非加入不可?(因為別人都在玩,你不玩你傻!)

這兩天在看《2049》這部電視劇。看見也是一部老電影《關鍵報告 Minority Report》中出現的科技,與《時光機器》一樣都是將滿20年前的電影,但那裡面投影到視覺前的技術,依然沒有在現實裡實現!(當年的科幻片都是對未來的想像,而且你真的相信有可能實現。)

如果虛擬貨幣、NFT不能走入生活,只存在區塊鏈上,那它要對世界有巨大的翻轉力,也許還是得要現實世界能夠普及才有可能!(包括所有的操作方式、名詞解釋,全部都要夠普及!)

關於「被看見」這件事。創作也許需要「等待伯樂」,但如果你想兼職做自己的「伯樂」,也許你該做的,不是「等著被看見」而是找到「對的目標」「對的管道」把自己賣出去!或反過來去找到「可以被看見」的方向進行創作!

行銷跟創作本來就是兩碼子事!最好是有那種「創作就會被看見」的好事,如果有這種好事,這世界賣得好的就不是那些心理勵志書了!而會是所有的創作!

就當作Matters上的阿碼課程的心得文了。

可以把你的LikeCoine委託我嗎?XDDDD

請下載Liker Land App到「我的錢包」中的「委託」最下方點選「所有驗證人」,再到「閒置」中找到我「sunline」,按下「委託」,輸入你要委託的數字即可。(當然越多越好XD)

或是你的LikeCoin都在其他驗證人那兒嗎?可以到https://stake.like.co/validators/,找到你委託的驗證人,按下「Restake」,在選單中找到我,轉委託給我即可。

圖:20160611平安楽市(岡崎公園手づくり市)Canon EOSM3(我比較想出國,研究什麼NFT?創作就是要出去與人和世界交流)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3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自己、工作、經營自媒體、書籍設計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20.4K會員
914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8
沒有經營社群就像「沒有名片」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有些人需要名片(各種社交場合)有些人不需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擅長的、做出興趣的、願意替那些事繼續努力加強自己的知識的事,都遠比花時間去經營社群和追求名片上的抬頭重要!
Thumbnail
2023/08/18
沒有經營社群就像「沒有名片」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有些人需要名片(各種社交場合)有些人不需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擅長的、做出興趣的、願意替那些事繼續努力加強自己的知識的事,都遠比花時間去經營社群和追求名片上的抬頭重要!
Thumbnail
2022/06/21
當創作不能透過讚賞、鼓勵得到價值或滿足時,你再也提不勁創作的同時,也許你才會看見:「或者,從來我都不可能因為創作得到真正的收入。」
Thumbnail
2022/06/21
當創作不能透過讚賞、鼓勵得到價值或滿足時,你再也提不勁創作的同時,也許你才會看見:「或者,從來我都不可能因為創作得到真正的收入。」
Thumbnail
2022/04/18
其實文章裡的文字就代表你個人了,不用一直強調「自己」~
Thumbnail
2022/04/18
其實文章裡的文字就代表你個人了,不用一直強調「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NFT, 首次看到這個三個字, 完全不知道是什麼, 然後上網搜看一堆文字介紹, 才了解到是關於藝術品的項目, 相關藝術品的NFT包裝, 已超越線下所能理解的價值, 而背後邏輯是什麼, 對藝術創作者又有什麼好處, 是炒作還是真的實現了藝術的自由? 經過了解後, NFT的藝
Thumbnail
NFT, 首次看到這個三個字, 完全不知道是什麼, 然後上網搜看一堆文字介紹, 才了解到是關於藝術品的項目, 相關藝術品的NFT包裝, 已超越線下所能理解的價值, 而背後邏輯是什麼, 對藝術創作者又有什麼好處, 是炒作還是真的實現了藝術的自由? 經過了解後, NFT的藝
Thumbnail
年輕的你們,是否可以給我一個往後十年二十年可預見的未來,起碼在我還是活跳跳的時候。
Thumbnail
年輕的你們,是否可以給我一個往後十年二十年可預見的未來,起碼在我還是活跳跳的時候。
Thumbnail
人生這遊戲打從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但這就是有趣的地方 每個人都必須過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面對生命的難 然後一步一步的破關 這類古老化石的文意放到現在還是行的通的 看這網路新聞仍探討著畢業生的低薪,居住方租問題..等等 往後的社會問題依舊很多人口老化,環保議題,小至人心大到國家 錢依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人生這遊戲打從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但這就是有趣的地方 每個人都必須過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面對生命的難 然後一步一步的破關 這類古老化石的文意放到現在還是行的通的 看這網路新聞仍探討著畢業生的低薪,居住方租問題..等等 往後的社會問題依舊很多人口老化,環保議題,小至人心大到國家 錢依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幣圈的投機、快速變動和極高的風險從本質上排斥了沒有想像能力、缺乏好奇心和缺乏賭姓的人。與此同時,年輕的人才會因為衝勁、高風險承受能力及對利益的追逐被吸引進來,讓這個環境不斷的創新、破滅再創新。
Thumbnail
幣圈的投機、快速變動和極高的風險從本質上排斥了沒有想像能力、缺乏好奇心和缺乏賭姓的人。與此同時,年輕的人才會因為衝勁、高風險承受能力及對利益的追逐被吸引進來,讓這個環境不斷的創新、破滅再創新。
Thumbnail
10 幾年前區塊鏈、加密貨幣現身時還覺得是遙遠的傳說,到兩個月前 NFT 相關新聞開始攻占全球媒體,一張「獨一無二」的作品圖檔可以抬到超高賣價,大眾對於「僅此一件」、「擁有」、「資產」的結構與態度,似乎又產生了典範轉移代溝式的變化。
Thumbnail
10 幾年前區塊鏈、加密貨幣現身時還覺得是遙遠的傳說,到兩個月前 NFT 相關新聞開始攻占全球媒體,一張「獨一無二」的作品圖檔可以抬到超高賣價,大眾對於「僅此一件」、「擁有」、「資產」的結構與態度,似乎又產生了典範轉移代溝式的變化。
Thumbnail
本文和我過去在「方格子」平台所撰寫的類型與內容截然不同。這是近來投入此領域研究,閱讀數十本書籍、數百篇文章,再搭配國際情勢之後,我個人的腦洞大開。 要將之視為異想天開或閱讀科幻小說也無妨,至少我已經盡自己所能拋磚引玉做出提醒。日後若不幸真的往這個方向發展,至少我也無愧於自己與國家了。
Thumbnail
本文和我過去在「方格子」平台所撰寫的類型與內容截然不同。這是近來投入此領域研究,閱讀數十本書籍、數百篇文章,再搭配國際情勢之後,我個人的腦洞大開。 要將之視為異想天開或閱讀科幻小說也無妨,至少我已經盡自己所能拋磚引玉做出提醒。日後若不幸真的往這個方向發展,至少我也無愧於自己與國家了。
Thumbnail
不走入「生活」裡的科技,它的未來前景是什麼?它可以用幣養幣,用繁複的程序經過不斷地轉換,打入口袋裡換一餐,如果有更簡單不複雜且花同樣時間的方式賺到同樣的錢,去研究這個「幣怎麼賺」不會太浪費時間嗎?
Thumbnail
不走入「生活」裡的科技,它的未來前景是什麼?它可以用幣養幣,用繁複的程序經過不斷地轉換,打入口袋裡換一餐,如果有更簡單不複雜且花同樣時間的方式賺到同樣的錢,去研究這個「幣怎麼賺」不會太浪費時間嗎?
Thumbnail
現在大多數人不都是期盼著能夠早日解除所有關於COVID-19的禁令,回到那個人跟人能夠真實交流的過往?也許在進入下一個世代的綠洲前,我們更需要好好坐在戶外吃點什麼,跟朋友一起站在某個夕陽美景前,聊聊這兩年的變動!
Thumbnail
現在大多數人不都是期盼著能夠早日解除所有關於COVID-19的禁令,回到那個人跟人能夠真實交流的過往?也許在進入下一個世代的綠洲前,我們更需要好好坐在戶外吃點什麼,跟朋友一起站在某個夕陽美景前,聊聊這兩年的變動!
Thumbnail
撰文/ 3Ar.T 團隊;全篇英文版請見連結 經過了幾輪的區塊鏈風潮,2020 年底開始,風口轉到了 NFT,又稱為非同質型代幣(non-fungible token),是一種號稱在區塊鏈上運行,加上所有你能想到天花亂墜的修辭:去中心化,不可替代,不可篡改,數位民主,金融創新,「xx鏈」,「oo幣」
Thumbnail
撰文/ 3Ar.T 團隊;全篇英文版請見連結 經過了幾輪的區塊鏈風潮,2020 年底開始,風口轉到了 NFT,又稱為非同質型代幣(non-fungible token),是一種號稱在區塊鏈上運行,加上所有你能想到天花亂墜的修辭:去中心化,不可替代,不可篡改,數位民主,金融創新,「xx鏈」,「oo幣」
Thumbnail
過去人們追求永生,窮人試圖生多一點傳遞自己的基因,富人試圖活久一點建造自己的碑銘,然而網路時代,所有人都得到了永生的機會,或至少你的一部分會被永久保存下來,在一個名為雲端的地方,而雲端在遙遠的彼方,而當所有人都拿到永生的門票時,隱藏自己就成了一種特權,而如果能夠被遺忘,你就成了上帝。
Thumbnail
過去人們追求永生,窮人試圖生多一點傳遞自己的基因,富人試圖活久一點建造自己的碑銘,然而網路時代,所有人都得到了永生的機會,或至少你的一部分會被永久保存下來,在一個名為雲端的地方,而雲端在遙遠的彼方,而當所有人都拿到永生的門票時,隱藏自己就成了一種特權,而如果能夠被遺忘,你就成了上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