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有許多過程好似登山,一開始的期待、中途的挑戰、長途的意志消磨,一直到最後登頂看到的風景。
通常都會聽到他人分享登頂後所看到的美景,卻很少有人抱怨登頂後看到的風景與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所產生的失落。
也許是因為這樣的比例相對來說較少,又或許這樣的經歷讓人難以啟齒,相對的我們也很少聽到有人達成自己的目標時,卻說:「這似乎並不是我想要的。」
與登山不同的是,大部分的人就算這樣的結果不如預期也不會選擇「下山」,就像台語諺語所說的:
「頭都剃下去,能不洗嗎?」
在受教的過程中,總被灌輸著不可以半途而廢,對於自己的選擇要負起責任。這樣的觀點並沒有什麼錯誤,但即時設立停損點難道就是錯誤的觀點嗎?在還沒付出更大的代價前,改走另一條路不是更好嗎?
在追尋目標時,人們傾向過度專注於目標,卻忘了衡量自身的能力及資本。有時候在意識到自己的能力無法立即性達成目標時,也許短暫的停留評估,或走另一條符合自己能力的道路,能讓自己不至於
「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