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導向

含有「目標導向」共 3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們是不是都曾在學習路上感到困惑,好像再怎麼努力,成果總是起伏不定,進步的階梯似乎脆弱得一踩就碎。這也是羊羹我過去長久以來的困擾,直到後來才發現,問題可能出在我們從未想過要去打開學習過程中的那個「黑盒子」。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7/06
許多事物真的不是努力就有滿意的結果 也許方法 資源甚至流程 時間掌控都沒問題 但總是差強人意 比如您提到的“蕃茄炒蛋” 這是專治小朋友不開胃的必殺料理 紅通通的顏色(科學研究紅 橘 黃色調能提升食慾 所以餐桌布以這三色做基調能為餐點加分 辣椒咖哩薑黃……蔬果的演化) 酸甜口感 炒蛋的香味拌飯最適宜 看似簡單不過的家常菜能做好的並不多 因為是偏甜的調味但因為佐白飯慣常鹹香取向 一般摻入的糖份過於保守因而走味 要不就是太酸或不夠酸(酸也促進食慾)另外還有一個竅門:蕃茄醬 光憑生鮮蕃茄散發不出蕃茄的美味 所以起鍋前摻入蕃茄醬可以補足修飾酸甜味和鮮明色澤 任何事物有無‘’慧根‘’超級重要 有些人看幾眼嚐味道就能七八分像還原這道料理 有些人按食譜作法 量匙調味 食材重量精算 火候大小控制 時間掐秒 上桌並未得好評 能吃但不一定美味 匠氣太濃 就像唱匠與唱將之分。 關於工作有個說法:有些工作需要天賦 有些需要訓練 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苦幹。
在職場遇到壓力時,我們往往本能反應「戰、逃、僵」。小慧在會議室的掙扎,像極了我們的縮影。文章教我們:別只是為面子硬撐,要看清這場戰是否真的有意義。選擇有意義的戰場,才能讓壓力變成成長的助燃劑,而不是消耗殆盡的燃料。
Thumbnail
上一篇分享 為什麼顧問做別人的專案都很有動力,但輪到自己卻拖延? 因此我開始練習幾件事,讓自己重新動起來: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當顧問在幫別人規劃時,總是頭頭是道、效率超高 但一輪到要幫自己建置、規劃內容時,就變得超難啟動? 我自己就是這樣的活教材......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5/28
可能的兩個原因, 其一,人看他人,無障礙,沒內在阻力。看自己時,都有。 其二,「燈下黑」,蠻自然的。
黃玫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8
安立格 謝謝安哥的觀點,有時候直覺和情緒也能引導我們做出符合內心的選擇呢!
為什麼我會想寫這篇文章? 因為我自己一直有在做內容測試。 有時候只是幾秒鐘的短影片,觸及就破了二三十萬; 又或者只是幾句話的貼文,就能有上百個讚 但當我花了很多時間剪輯內容、寫出一篇深入又有邏輯的長文,反而沒什麼人留言,甚至觸及很低 這種「努力不一定會被看見」的感覺,我相信很多創作
Thumbnail
滾石西恩-avatar-img
2025/05/27
認真還是有認真的市場,像我就看完這篇全文了XD只不過像您所說的,很多人上網是放鬆的,這也更顯得開頭鋪陳更為重要。
黃玫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7
滾石西恩 沒錯沒錯 朋友點醒我: 「現在很多人上網是為了放鬆,不是為了學習。」 我那時才開始回頭去想,確實有道理。 後來我就調整了一下方向,不一定要放棄認真內容,但我們可以「都做」 結果很神奇,有時候我隨便拍一段、完全沒剪輯的小影片,反而直接爆流量,甚至上看 30萬,真的有嚇到我😱😱 也祝福我們一起創作路上都有所成就🍺
上一篇《三種行動人格 × 三種成功模式:你是默默積累型?共鳴型?還是潛力型?》:你靠什麼前進?靠人?靠氣氛?還是靠你自己?
Thumbnail
為什麼這世界上有那麼多人,做什麼事都想「找人一起」? 是不是這個世界大多數人,其實只是想「一起做點什麼」,而不是非得把事情做好。
Thumbnail
麻吉-avatar-img
2025/05/14
我的確是目標導向型人格+專注自律型特質的人呢!
黃玫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5
麻吉 握手 🤝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是否迷失了感受純粹快樂的能力?本文分享一段找回內心聲音,學習享受當下,允許自己單純快樂的旅程。
Thumbnail
本週正式進入「靜心活動」與「書法活動」的觀念論述、示範教學與實作練習。正念書寫的主題,涵蓋了呼吸覺察、身體覺察與心智覺察。對應的學習活動,觀呼吸、正身訣、暖手操、肢體探索、漢字結構美感經驗、書法入門要領。搭配正念書法的五大教學原則,加以設計動靜交替、循序漸進、遞增累進、先易後難、內外兼修的學習活動。
Thumbnail
策略引領我們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戰場並集中資源取得最終的勝利。計畫則如同繪製路徑的地圖,將策略轉化為可執行的步驟,確保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無論是提升生產力還是投資理財,策略和計畫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幫助我們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並做出明智的選擇,最終實現我們的夢想。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