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前車之鑑:成本邏輯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某次餐敘,有位PM朋友問道:"你有碰過什麼都想要、但什麼也都想省錢的老闆嗎?

"我笑回:"哪位老闆不希望需求可以統包、而且又能在低廉預算內完成?"

朋友回:"也是啦,可是預算一砍再砍,每次談預算就說什麼功能都不用;等到快上線卻抱怨什麼成效都無法滿足…"

"總覺得每次應對都很傷腦筋呢…"


raw-image


平心而論,這確實是很關鍵的問題,談策略、架構、需求價值等等都不難,最常存有困難的總是回歸到人的部分。

其實不光是面對老闆或公司經營層,做為專案管理的PM,面對任何需要溝通的對象時,難免會面臨雙方思考的基準點不在同一條線上;今天讓我們聚焦在轉型常見問題之一,對成本的評估邏輯。

在需求轉化至評估階段,我們常透過財務面的成本來評估採購合適的工具,也會從系統開發、人力投入來評估工時資源成本,甚至需要時,還可以把機會成本、流程中的沈默成本等列出來比較,只是我們應該要想得是這類成本評估方式,真的能正確比較出執行與否、或資源投入的先後順序嗎?

舉個例子,假設有二個項目待進行開發,項目A需要廿工作日、項目B則是十個工作日,倘若所需的技術人力都相同,朋友您覺得資源成本的順序角度、哪個優先進行或者取捨?相信大家心裡也會想到,應該從效益成果來做比較;那麼為什麼仍然會聽到成本太高、不得已放棄等等?

邏輯上來說,單獨只看成本,並不能產生太多評估成果;我的建議是將成本視為不同階段資源調配依據之一別將成本當成決策的單一規則(或藉口),畢竟在不同時空、不同情境、不同場域或團隊,相同的項目,往往也是不同的成本結構;a公司耗費50%成本為了系統轉型,b公司相同轉換則是20%成本;但a公司轉型是為了每年10~15%營收年增,這樣您覺得投入值得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摩小根的沙龍
11會員
39內容數
從思維出發,一邊看世界、一邊思考企業的數位化,以及在數位化的過程中,怎麼把轉型這件事進行得順暢與服貼 : )
摩小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09
在物流倉儲的進銷存整合基礎,再搭配MarTech工具、以及區域配送幹線估算,實現數位物流平台具體並不難。
Thumbnail
2022/03/09
在物流倉儲的進銷存整合基礎,再搭配MarTech工具、以及區域配送幹線估算,實現數位物流平台具體並不難。
Thumbnail
2022/01/12
企業間還是存在許多對於數據只是一張張統計報表,每場會議堆疊越多數字似乎就越多內容的盲點依舊存在。而每次對數據有需求時,總是叫工程師重新撈數字,而對於數據分析或營運分析報告,也止於單點思維卻不是整體面思考。
Thumbnail
2022/01/12
企業間還是存在許多對於數據只是一張張統計報表,每場會議堆疊越多數字似乎就越多內容的盲點依舊存在。而每次對數據有需求時,總是叫工程師重新撈數字,而對於數據分析或營運分析報告,也止於單點思維卻不是整體面思考。
Thumbnail
2021/12/30
共享經濟的概念,在不同人或組織之間,對於商品與服務在生產、交易或分配等等的相互共用;您可能會好奇,共享經濟與數位轉型有什麼相關的地方?
Thumbnail
2021/12/30
共享經濟的概念,在不同人或組織之間,對於商品與服務在生產、交易或分配等等的相互共用;您可能會好奇,共享經濟與數位轉型有什麼相關的地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期看到小白姊在商業思維學院的談判課《聰明談判的萬千場景,如何在職場價值升級》,也想到目前在產品團隊與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溝通談判,因此這篇主要紀錄我在職場談判的心得。
Thumbnail
近期看到小白姊在商業思維學院的談判課《聰明談判的萬千場景,如何在職場價值升級》,也想到目前在產品團隊與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溝通談判,因此這篇主要紀錄我在職場談判的心得。
Thumbnail
每年採購的市場價格都在上漲,偏偏你能神操作讓成本降低。大概就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個是透過延長消耗性零件的工作時間,達到減少固定維修頻率的效果;另一種就是採購便宜的次級品。 當你的公司以低於市場行情的價格採購材料或勞務,大概會在推行節省成本政策 3 年之後開始出現問題......
Thumbnail
每年採購的市場價格都在上漲,偏偏你能神操作讓成本降低。大概就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個是透過延長消耗性零件的工作時間,達到減少固定維修頻率的效果;另一種就是採購便宜的次級品。 當你的公司以低於市場行情的價格採購材料或勞務,大概會在推行節省成本政策 3 年之後開始出現問題......
Thumbnail
「幫我做的跟 Facebook 一樣單純就好」 「嗯 … ?」 不管怎麼估計都可能失準,在一件事做完之前你怎麼知道能不能做到?
Thumbnail
「幫我做的跟 Facebook 一樣單純就好」 「嗯 … ?」 不管怎麼估計都可能失準,在一件事做完之前你怎麼知道能不能做到?
Thumbnail
你可能時常聽過一句俗話:「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長官的一句話。」 一份報告被退6次,退回來是改標點符號,送呈到簽核花了2個月,結果改回最早的版本。結果還被罵「一份簡單的報告做了兩個月才做好。」 工作做到你開始懷疑自己待的到底是製造業還是出版業?做到最後都是你的錯。
Thumbnail
你可能時常聽過一句俗話:「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長官的一句話。」 一份報告被退6次,退回來是改標點符號,送呈到簽核花了2個月,結果改回最早的版本。結果還被罵「一份簡單的報告做了兩個月才做好。」 工作做到你開始懷疑自己待的到底是製造業還是出版業?做到最後都是你的錯。
Thumbnail
在一項專案開始之前,都會先進行立項審查,本文不會告訴你如何填寫這份申請表,但是你可以看到下列幾點,讓你更有可能通過審查,往下一步邁進 -立案審查的誤區 -專案範疇及變更管控 -如何面對風險 -如何贏得高層的支持
Thumbnail
在一項專案開始之前,都會先進行立項審查,本文不會告訴你如何填寫這份申請表,但是你可以看到下列幾點,讓你更有可能通過審查,往下一步邁進 -立案審查的誤區 -專案範疇及變更管控 -如何面對風險 -如何贏得高層的支持
Thumbnail
不光是面對老闆或公司經營層,做為專案管理的PM,面對任何需要溝通的對象時,難免會面臨雙方思考的基準點不在同一條線上。
Thumbnail
不光是面對老闆或公司經營層,做為專案管理的PM,面對任何需要溝通的對象時,難免會面臨雙方思考的基準點不在同一條線上。
Thumbnail
負責企業內推廣數位轉型的創新部門,老闆對各部門佈達該單位是未來公司轉型的領頭羊腳色,審批了高於其他部門的預算,然後,常常就沒有然後了...
Thumbnail
負責企業內推廣數位轉型的創新部門,老闆對各部門佈達該單位是未來公司轉型的領頭羊腳色,審批了高於其他部門的預算,然後,常常就沒有然後了...
Thumbnail
這篇提到的東西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但預測常常被預言弄混,做計劃也往往被當成浪費時間。筆者必須說,小單位就算了,越是組織龐大,就越需要計畫跟某種程度的預測,不然未來必定會有重大損失。
Thumbnail
這篇提到的東西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理論,但預測常常被預言弄混,做計劃也往往被當成浪費時間。筆者必須說,小單位就算了,越是組織龐大,就越需要計畫跟某種程度的預測,不然未來必定會有重大損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