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2022初春.親子機車環島Ⅱ:試乘行動,找出注意事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決定2022初春進行親子機車環島以後,做為父母的倆人,一來懷疑自己體力不濟,二來擔心機車已經不年輕。因此在二月正式旅行前,我們利用十二月和一月的週末踏青機會,練習兩台機車的出遊模式。雖然出遊地點是新北近郊,但是我們試圖拉長騎車時間至一趟為三、四十分鐘,看看狀況如何?而這也是我們假想的旅行斷點時間(大約三、四十分鐘就停下來休息一次)。
迥異於平日騎機車載孩子上學、購物、去外婆家,每趟十分鐘左右、速來速去的那種。把時間拉長,就可以看出孩子坐機車的耐性,以及旅行中要注意的地方。
一、春寒料峭,要注意孩子和自己的保暖。
我家孩子幾乎一年四季穿短袖短褲,外出時加件薄外套而已,有鑑於迎風奔馳的機車,可能讓體感溫度下降,所以提前一個月跟孩子溝通保暖的必要性。另,平日冷熱不定,我們不勉強孩子一定要滾成厚厚一大包,只是鼓勵他們「冷了要說。」千萬不要因為機車發動時不肯穿衣,真正冷氣來又怕被大人唸「早說要穿⋯⋯」而放任自己著涼。
環島路線拉成長長的,北寒、南熱、沿海風狂暴,因此要不畏繁瑣的適時停車,調節穿搭。一旦冷熱不適,呼嘯的風聲灌入耳朵、衣袖、頷口,感覺真是不舒服,騎士備受干擾,乘座者也難以享受旅行。
記得十二月初在「林口樂活公園」玩耍一下午,孩子始終短袖又流汗,天黑後,返家路線必須走下山路段再越過泰山、五股、防堤道,孩子因此反覆喊冷、要換座位。每次他喊冷,我就停下機車調整他的保暖方式,雖然拉長車行時間,卻是希望他記住不要怕說冷。
二、當孩子因疲倦不耐而吵鬧起來。
元旦那日讓兩個孩子在花博共融公園玩耍後,繼續要往淡水去為哥哥購物,弟弟卻因為疲倦不耐而吵鬧要回家。於是當爸爸載哥哥從中山北路呼嘯前往淡水的時候,我和弟弟正式開始一段纏綿拉扯的旅程。
弟弟一路哭喊好累喔,而我想:疲倦是正常的,累了就小憩一會兒吧
「睡神來報到」相信是幼兒照顧者感覺極神奇之處,前一秒見孩子神采奕奕,後一秒熟睡如昏沉。如果是汽車旅行,孩子睡臥在後座,必然是大人開心時刻,但是機車旅行,孩子無論坐在機車騎士的前方或者後方,一旦瞌睡都令人擔心。
我過去的作法是一邊騎車、一邊跟孩子說話唱歌,確實可以提振孩子精神。然則機車旅行極耗體力,我實在沒有把握自己可以一邊安撫孩子、一邊專注騎車,再者台灣路況多變化啊!像我這樣十九歲取得駕照後就上路至今的駕駛也不時驚出一身冷汗><
加購「兒童機車兒全帶」大概是我能想到的。這種背帶可以前後背,如果孩子疲倦了,就讓固定住、趴睡一會兒,當然還是視當時的溫度,如果風太強大,就讓孩子在後座(夾在我和車尾包之間)休息一下。
公路旅行的重點就是探看台灣大好風光,因此夜間睡眠充足,以白日騎車為主,並且調節搭車與非搭車時間,讓孩子因此愛上旅行的每一段波浪鱗光,才是我們更要注意的。
三、以少總多,夠用的行李。
學生時期可以肩起一個行囊,幾乎無甚換洗衣物,就以廉價模式在台灣到處跑跳。而今帶著孩子,倆小的基本生理需求不能少,加上應該會安排幾個遊樂設施景點讓倆小跑跳放電,因此每日換洗衣物也要多一套。是以,「洗衣店」必須是行程之一。當然「美髮院」則是媽媽我的固定夜間行程。
再者,伴手禮和玩具(以往旅遊必買之物)這次就省下來吧,或者善用超商「店到店」寄送。機車空間留給騎乘者,如果腳邊擁擠、肩背負重,妨礙騎車,豈非得不償失?
我的作法是多買一個機車後座包,這樣腳踏墊不再擺任何物品,我和小孩可以好好擺放四條腿,身上重要物品包也縮減容量,免去腰背痠疼。
四、耐心和忍讓,認真停紅燈、讓路給大車。
這一點是用來提醒自己的。台灣鄉鎮的道路窄小,加之人口密度高,交通工具亦隨之複雜。無論是資深駕駛或者新手,都不免因情緒煩躁、塞車與紅燈連連而不耐高漲,因而反映在駕駛行為上。
既然這是一趟親子機車環島,路途迢遞,兼之孩子小小,因此安全舒適絕對是第一要務。所有應該要停下來的紅燈都不要在黃燈時猛衝,尤其當全台灣去騎車時,多數路段都是陌生的,更要警惕。平日上班上學走的熟悉路段,哪一個交通號誌的紅燈黃燈時間,自己都可以默數在心底,但是不要小看異地騎車,就算是隔幾條街道我相信路況都不同。諸如,有些房子的角落和盆栽在凸出在道路上,根本難以逆料。
再者,機車是小小的存在,任何一種車從旁滑過都不免要心驚影響,我的想法很單純,就是保守一點,能禮讓則禮讓。人生當然有搶快的時候,諸如,背誦英文單字第一名,暑假第一天就完成全部的作業,但是不應該出現在交通上。
有幾次我自認為確認過路況,正要安全的轉彎,卻不可思議的從對象路口出現一台汽車大鳴喇叭。換句話說,駕駛所能確認的路況,僅限於自己眼睛所見,然則太多不知名巷弄可能竄出的汽機車絕無法在視線範圍內,這時候能保障自己的就是交通規則
以上幾點大約是自己試乘經驗後能注意到的。

🏠︎返家感言(參此
謝謝閱讀到最後!
❤喜歡這篇文章,請拍拍手、按愛心,追蹤許婉姿
✿更多大人味旅行散文,歡迎訂閱橄欖與苦橙樹:記憶西班牙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許婉姿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19會員
101內容數
這是一段圓夢的旅程。許多年前,我在省女宿舍裡閱讀了作家三毛《傾城》,似乎就在升學苦悶中看見一扇通往遠方的窗,明亮,絢彩,緩慢的愛,因而逐漸迷戀上南歐國家西班牙。往後十年,我壓縮時間(在正規學業和工作之餘)學習西班牙語,閱讀大量西班牙導遊書,直到銀行存款和勇氣儲值足夠了,我就飛向夢中的西班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婉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小家庭的春季旅行,不同於往日之輕鬆悠哉,這次略帶緊張感,挑戰一家四口的勇氣。與你分享❤️
我的孩子從一個幼兒園鐵道迷,期待搭乘火車去旅行,忽爾變成一位小學生航空迷,經常要求爸媽帶他到全台灣各機場去拍飛機,這當中茲乳蔓生的意義,就是成長的投影。
畫家何文杞(1931—)取材台灣鄉村自然,細節活潑,以濃重而明亮的色調展現出來,大凡台灣孩子都會莫名「喜歡」上吧。然則畫家的妻子說,「老師不喜歡作品被藝術市場炒作,所以都放家裡不賣!」我想,這些巨幅作品應該被博物館典藏,接受專業保存與維護,因為珍貴的意義在這裡。
「學生」做一個集合名詞,同質性卻不高,由於「人」的本身就是單獨個體;加上不同世代的學生的差異性也很大,畢竟不同的媒體訊息、社會氛圍、家庭出身,造就出各具特質的孩子。是以,將對待A學生的模式套用在B學生,顯然不妥當,作為一個班級領導人必須要不間斷底更新自己的內建軟體,而中學「導師」就是這樣練成的。
當每個孩子奮力衝過青少年,逐漸茁壯成熟,變成有模有樣的大人。是否也願意歡喜底回頭看看?那些長大的過程耗費了多少氣力,如同花朵綻放的鮮妍美麗。如此想法下,我寫作了〈青春一條路〉。
專題最後一篇文章,借用英國毛姆的西班牙書寫為名,源於該書並非純粹記遊之作,雜入更多毛姆個人對於西班牙語言、文學、繪畫、宗教的綜合意見。專題亦若是,寫景、記事、抒情之外,期待有一天當失去地圖,我也知道自己在哪裡。不只透過眼睛看世界,尚且有土地記憶、民族身世、藝術展演等等幸福和苦難,必須理解和感受。
我們小家庭的春季旅行,不同於往日之輕鬆悠哉,這次略帶緊張感,挑戰一家四口的勇氣。與你分享❤️
我的孩子從一個幼兒園鐵道迷,期待搭乘火車去旅行,忽爾變成一位小學生航空迷,經常要求爸媽帶他到全台灣各機場去拍飛機,這當中茲乳蔓生的意義,就是成長的投影。
畫家何文杞(1931—)取材台灣鄉村自然,細節活潑,以濃重而明亮的色調展現出來,大凡台灣孩子都會莫名「喜歡」上吧。然則畫家的妻子說,「老師不喜歡作品被藝術市場炒作,所以都放家裡不賣!」我想,這些巨幅作品應該被博物館典藏,接受專業保存與維護,因為珍貴的意義在這裡。
「學生」做一個集合名詞,同質性卻不高,由於「人」的本身就是單獨個體;加上不同世代的學生的差異性也很大,畢竟不同的媒體訊息、社會氛圍、家庭出身,造就出各具特質的孩子。是以,將對待A學生的模式套用在B學生,顯然不妥當,作為一個班級領導人必須要不間斷底更新自己的內建軟體,而中學「導師」就是這樣練成的。
當每個孩子奮力衝過青少年,逐漸茁壯成熟,變成有模有樣的大人。是否也願意歡喜底回頭看看?那些長大的過程耗費了多少氣力,如同花朵綻放的鮮妍美麗。如此想法下,我寫作了〈青春一條路〉。
專題最後一篇文章,借用英國毛姆的西班牙書寫為名,源於該書並非純粹記遊之作,雜入更多毛姆個人對於西班牙語言、文學、繪畫、宗教的綜合意見。專題亦若是,寫景、記事、抒情之外,期待有一天當失去地圖,我也知道自己在哪裡。不只透過眼睛看世界,尚且有土地記憶、民族身世、藝術展演等等幸福和苦難,必須理解和感受。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環島ing Day13:台南麻豆-台南市33k 昨晚點點表示大腿痠痛,希望我隔天能夠騎機車載他。 早上出發前已準備要騎機車出發,同時要坐機車的還有孩妞,需要討論兩人乘坐機車的位置,點點顯得有點動搖(不太想討論?),出發前一刻領騎夥伴雯邀約騎車,他想了一下,我說如果腳痠我可以陪他在後面慢慢騎,最
Thumbnail
環島ing Day4:新竹香山-苗栗白沙屯34k 早上醒來第一句話,我想要回家了 討論後只想住到第六天 覺得在外面住太久,想家了 今天想要我能騎機車載他,跟夥伴協調後今天我們一起騎噗噗出發 還多載了另一個也不想騎車的孩子 *出發第一站吃冰去,兩孩都很滿足 *第一次在搖滾區陪伴別人的孩子完成
Thumbnail
這個夏天,我們帶孩子們去了花蓮一趟。從車程中的小插曲,到遠雄海洋公園的冒險旅程,以及賞鯨之旅,每一個瞬間都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回憶。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聆聽,這些美好的經驗將成為我們的寶貴資產。
Thumbnail
在一次家庭聚餐酒足飯飽之際,我的鄰居 S 提起他在台灣的童年過往,談到他爸爸每年夏天都要騎摩托車帶著他,父子兩人環島流浪一個月,帶著極為簡單的衣物(就是多帶一套衣物換洗),風吹日曬雨淋呼嘯在環島的馬路上(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非形容詞),暢快地不得了。 我問他:「這樣的旅程需要做什麼準備? 」「準備
今天要出門的時候,陽光暖暖的曬在身上,很舒服,我問孩子們:「寶貝們,今天我們這麼早出門,會遇到什麼新鮮的事情呢?」 二個孩子說:「媽媽,我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新鮮的事情」
Thumbnail
二十年了,我的機車陪伴我從稚嫩的青春到成年,隨著我南來北往,一眨眼,竟然二十年了。 因為現階段要載小孩,有時引擎發動了,可是有點難使力,怎麼說呢?就是騎一騎車子會無法向前,這讓我擔心小朋友的安全,雖然接送的距離都很近,但我總想著,我這麼努力的活著,可不能因為機車故障發生什麼意外呀!
元宵節從台南市騎機車去鹽水月津港看水燈,入夜後回程谷哥導航最近距離,跟著導航騎,原本路線是19甲省道,後來導到曾文溪河堤路,確實是最近距離,但路線遠離了小鎮市區,一路荒涼無人煙,路面也不如省道平整寬闊,連汽車超車都有壓力。 這讓我想到: 人生的每次選擇都希望是捷徑嗎? 其實我會希望進入市區,有店可
Thumbnail
環島第一天,我就選擇搭火車。這是寒流首日,一早下著大雨,陽明山甚至下雪了。 我在路上逐漸想清楚,自己環島想要的是什麼,因此只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行了,並沒有執著必須自己騎完全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父母在教養孩子時的耐心和堅持,通過一個父親在帶孩子騎車回家的過程中展現的耐心和堅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文章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呼籲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練習和堅持,而不是輕易放棄。
Thumbnail
適逢寒假期間,藉著南下出差辦事之故,帶著妻小順勢安排一趟環島旅行,之前曾有過兩次(西→東、東→西)七天六夜的島內周遊,只不過這一回交通工具由私家小車改成撘火車(普悠瑪+新自強號),女兒長大了不僅該分擔行李重量、認識搭乘火車的進出方式,同時讓孩子體會另一種國民旅遊的通勤工具。 Day 1 - 港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環島ing Day13:台南麻豆-台南市33k 昨晚點點表示大腿痠痛,希望我隔天能夠騎機車載他。 早上出發前已準備要騎機車出發,同時要坐機車的還有孩妞,需要討論兩人乘坐機車的位置,點點顯得有點動搖(不太想討論?),出發前一刻領騎夥伴雯邀約騎車,他想了一下,我說如果腳痠我可以陪他在後面慢慢騎,最
Thumbnail
環島ing Day4:新竹香山-苗栗白沙屯34k 早上醒來第一句話,我想要回家了 討論後只想住到第六天 覺得在外面住太久,想家了 今天想要我能騎機車載他,跟夥伴協調後今天我們一起騎噗噗出發 還多載了另一個也不想騎車的孩子 *出發第一站吃冰去,兩孩都很滿足 *第一次在搖滾區陪伴別人的孩子完成
Thumbnail
這個夏天,我們帶孩子們去了花蓮一趟。從車程中的小插曲,到遠雄海洋公園的冒險旅程,以及賞鯨之旅,每一個瞬間都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回憶。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聆聽,這些美好的經驗將成為我們的寶貴資產。
Thumbnail
在一次家庭聚餐酒足飯飽之際,我的鄰居 S 提起他在台灣的童年過往,談到他爸爸每年夏天都要騎摩托車帶著他,父子兩人環島流浪一個月,帶著極為簡單的衣物(就是多帶一套衣物換洗),風吹日曬雨淋呼嘯在環島的馬路上(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非形容詞),暢快地不得了。 我問他:「這樣的旅程需要做什麼準備? 」「準備
今天要出門的時候,陽光暖暖的曬在身上,很舒服,我問孩子們:「寶貝們,今天我們這麼早出門,會遇到什麼新鮮的事情呢?」 二個孩子說:「媽媽,我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新鮮的事情」
Thumbnail
二十年了,我的機車陪伴我從稚嫩的青春到成年,隨著我南來北往,一眨眼,竟然二十年了。 因為現階段要載小孩,有時引擎發動了,可是有點難使力,怎麼說呢?就是騎一騎車子會無法向前,這讓我擔心小朋友的安全,雖然接送的距離都很近,但我總想著,我這麼努力的活著,可不能因為機車故障發生什麼意外呀!
元宵節從台南市騎機車去鹽水月津港看水燈,入夜後回程谷哥導航最近距離,跟著導航騎,原本路線是19甲省道,後來導到曾文溪河堤路,確實是最近距離,但路線遠離了小鎮市區,一路荒涼無人煙,路面也不如省道平整寬闊,連汽車超車都有壓力。 這讓我想到: 人生的每次選擇都希望是捷徑嗎? 其實我會希望進入市區,有店可
Thumbnail
環島第一天,我就選擇搭火車。這是寒流首日,一早下著大雨,陽明山甚至下雪了。 我在路上逐漸想清楚,自己環島想要的是什麼,因此只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行了,並沒有執著必須自己騎完全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父母在教養孩子時的耐心和堅持,通過一個父親在帶孩子騎車回家的過程中展現的耐心和堅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文章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呼籲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練習和堅持,而不是輕易放棄。
Thumbnail
適逢寒假期間,藉著南下出差辦事之故,帶著妻小順勢安排一趟環島旅行,之前曾有過兩次(西→東、東→西)七天六夜的島內周遊,只不過這一回交通工具由私家小車改成撘火車(普悠瑪+新自強號),女兒長大了不僅該分擔行李重量、認識搭乘火車的進出方式,同時讓孩子體會另一種國民旅遊的通勤工具。 Day 1 -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