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總編的復仇》:吉田大八的錯視畫與錯誤的選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錯視畫,是指透過幾何排列、視覺成像等真實圖像創作,使人產生「視覺錯覺」的繪畫形式,法文又將其稱作矇騙雙眼(trompe l'oeil)。所謂的眼見為憑,都只是假象。然而觀眾享受的不只是被騙過後的恍然大悟,而是《總編的復仇》中那隱藏在各式錯覺中,關於出版界的真相與批判。

吉田大八的電影風格,概括而言就是「在看似荒謬的群像劇中,以各式反轉揭露人性乃至於親情、校園、社會真相的非商業娛樂之作」。出道作《窩囊廢們,讓我看看悲傷的愛吧》即展現吉田大八如何將「八點檔」拍成令人捧腹大笑的人性諷刺;以懸念貫穿的《聽說桐島退社了》成功捕捉校園階級文化;《紙之月》遊走於婚外情、金錢、犯罪之間,血淋淋地揭開女性最真實的慾望。

而從《紙之月》之後,吉田大八的創作主題開始聚焦於「社會議題」,透過電影作為「回應社會」的武器,《美麗之星》與《羊之木》皆是在假設的「世界觀」中,帶出大自然之於人性善惡的辯證。

從出道至今,每部作品皆是改編自小說與漫畫的吉田大八,曾在訪談中表示「日本電影圈的現況是,改編自小說或漫畫作品,才比較容易拿到資源、被優先處理。所以日本電影的現狀,也反映在我的作品上。」有趣的是,這次吉田大八改編自鹽田武士描寫出版界腥風血雨的《總編的復仇》,無形之中也反映出導演對於「創新」與「傳統」,甚至是「形式」的想法。

raw-image

相較於過去的作品,《總編的復仇》可以說是吉田大八「娛樂性」最高的電影。知名出版社社長死去,引發公司派系的權力鬥爭與利害關係,而大泉洋飾演的速水總編上任後,開始憑藉他靈活的商業手段與三寸不爛之舌,拯救即將面臨停刊命運的《TRINITY》雜誌,然而以他為中心的謊言、背叛、指控,也為出版界投下一顆顆震撼彈。

雖然台灣片名取為《總編的復仇》,但不論是「總編」還是「復仇」都只是電影裡的「娛樂效果」,相較同樣以出版業為題的《重版出來》,選擇從新人編輯的角度描繪出版人的「熱血」,吉田大八鏡頭下的《總編的復仇》反而是「一針見血」地道出出版界的黑暗面。

單看劇情,不免讓人聯想到日劇《半澤直樹》等,劇情圍繞在爾虞我詐以及小蝦米如何扳倒大鯨魚的故事,片名《總編的復仇》也意圖將觀眾導向於此,但其實原片名《錯視畫的利牙》才是這個故事的靈魂。鹽田武士在寫小說時,就決定以「大泉洋」本人為原型,而電影在開拍前,吉田大八也被告知,主角只能由大泉洋飾演,兩人都在創作的過程中將自己丟進一個「被侷限」的框架。前者是透過大量地田野調查與人物採訪,將「真實」揉入屬於創作的想像;後者則是順應時代背景,將創作當作創造「事實」的想像。

raw-image

不過,吉田大八一如過往,總是會將原著小說打掉重練,重新拼裝成屬於電影的樣貌。不同於小說全篇以速水總編的角度出發,電影將小說中速水的不倫對象高野(松岡茉優 飾演)升級成女主角,原本的感情元素也轉化成老狐狸總編與新人編輯的雙主線。

這樣的改編可說十分巧妙,表面上是速水總編對抗出版社高層,但實際上卻是「新」與「舊」、前浪與後浪之間的對抗。新,代表著亞馬遜電商、電子書的新時代潮流;舊,象徵人與人、人與書之間最原始的關係。而電影最後,吉田大八也拍出小說沒有的結局,這就是導演將創作當作創造「事實」的想像,同時也是對現實的預言。

套用速水編輯的口頭禪:「正因為不可能,所以才有趣。」該如何將原本就極富娛樂性質的題材拍成令人拍案叫絕的商業大片?《總編的復仇》的確是吉田大八從影以來最大的挑戰。然而,同樣是吉田大八過往擅長的多條支線並行、出場人物眾多的群像劇,全片主打的「反轉」卻顯得雷聲大雨點小,即使故事發展有如雲霄飛車,電影節奏卻有種不上不下、沒有明顯高潮迭起的感覺。作為中島哲也御用剪接師的小池義幸,似乎也跟不上吉田大八導演的節奏。

raw-image

《總編的復仇》證明了吉田大八拍不出真正的商業娛樂片,即使是一部高概念電影,最終導演想呈現的「概念」卻凌駕於電影成果。對比同樣以「社會議題」為導向的《羊之木》、《美麗之星》,《總編的復仇》敗就敗在世人會用娛樂片的視角來衡量整部電影的好壞。原本吉田大八擅長的群像劇,也只剩速水與高野的人物塑造較為完整,其餘打醬油的配角,絲毫不入味。

比起導演所要表達的「出版社的未來」,《總編的復仇》裡高野編輯對待作品與作家間的關係,反而生動許多。從漫畫改編成電影的《響~成為小說家的方法》,就曾拍出編輯與作家之間,必須互相扶持卻又不可過度干涉的關係,兩部電影也同樣是由編輯偶然發現一個新人的小說手稿作為開場,《響~成為小說家的方法》的手稿是差點被丟到垃圾桶,《總編的復仇》中稿件也差點被咖啡弄濕,但都帶出出版人對於文學的熱愛,以及發現文壇新星的喜悅。

對於喜愛吉田大八的粉絲來說,《總編的復仇》絕對不是上乘之作,可能有所享受,但不至於高潮。不過,對於喜愛文學、熱愛紙本的書迷來說,電影中那句「在這些風景裡,沒有書店的話,會很寂寞的。」依舊是如此觸動人心。

全文劇照來源:高雄電影節官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優太有自己決定……要怎麼回憶一個人的能力喔。 其實這是非常厲害的事。 大家會怎麼想起小繪梨呢? 我想小繪梨應該是希望由優太來決定吧…… 《再見繪梨》——優太的父親對優太所說
Thumbnail
優太有自己決定……要怎麼回憶一個人的能力喔。 其實這是非常厲害的事。 大家會怎麼想起小繪梨呢? 我想小繪梨應該是希望由優太來決定吧…… 《再見繪梨》——優太的父親對優太所說
Thumbnail
《總編的復仇》證明了吉田大八拍不出真正的商業娛樂片,即使是一部高概念電影,最終導演想呈現的「概念」卻凌駕於電影成果。對比同樣以「社會議題」為導向的《羊之木》、《美麗之星》,《總編的復仇》敗就敗在世人會用娛樂片的視角來衡量整部電影的好壞。
Thumbnail
《總編的復仇》證明了吉田大八拍不出真正的商業娛樂片,即使是一部高概念電影,最終導演想呈現的「概念」卻凌駕於電影成果。對比同樣以「社會議題」為導向的《羊之木》、《美麗之星》,《總編的復仇》敗就敗在世人會用娛樂片的視角來衡量整部電影的好壞。
Thumbnail
類日劇電影 無論對《假面之夜》是褒是貶,覺得「似日劇」「為何不拍成日劇」應該是廣大觀眾的共識。雖然走文藝片路線的日本電影導演大有人在,但一講到高票房電影,似乎跟日劇脫不了關係。「類日劇」作為日本電影的獨有類型,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Thumbnail
類日劇電影 無論對《假面之夜》是褒是貶,覺得「似日劇」「為何不拍成日劇」應該是廣大觀眾的共識。雖然走文藝片路線的日本電影導演大有人在,但一講到高票房電影,似乎跟日劇脫不了關係。「類日劇」作為日本電影的獨有類型,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Thumbnail
出演的大泉洋、松岡茉優、佐藤浩市、中村倫也、木村佳乃、Lily Franky、齋藤工等人,雖然戲分或多或少,但對於長期關注日本影劇的粉絲來說是令人驚喜的組合,也能感受到這部影視作品在構思策畫上的用心。 大泉洋將「總編」這樣重要的地位與像風一般的男子結合,凸顯了衝突性的反差......
Thumbnail
出演的大泉洋、松岡茉優、佐藤浩市、中村倫也、木村佳乃、Lily Franky、齋藤工等人,雖然戲分或多或少,但對於長期關注日本影劇的粉絲來說是令人驚喜的組合,也能感受到這部影視作品在構思策畫上的用心。 大泉洋將「總編」這樣重要的地位與像風一般的男子結合,凸顯了衝突性的反差......
Thumbnail
《別對映像研出手》是由28歲的日本漫畫家大童澄瞳在2016年首次連載的作品,在2020年由《四疊半神話大系》、《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的動畫導演湯淺政明改編成12集的動畫。
Thumbnail
《別對映像研出手》是由28歲的日本漫畫家大童澄瞳在2016年首次連載的作品,在2020年由《四疊半神話大系》、《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的動畫導演湯淺政明改編成12集的動畫。
Thumbnail
如果說好萊塢有個喜劇導演艾德格萊特,日本也有個惡搞喜劇大師福田雄一。從《瘋狂假面》、《銀魂》、《齊木楠雄的災難》、《我是大哥大》到《阿宅戀愛太困難》,福田雄一將許多高人氣漫畫改編成真人版電影和電視劇。這些翻拍都有個共同點,就是挑戰演員的顏藝和恥力。
Thumbnail
如果說好萊塢有個喜劇導演艾德格萊特,日本也有個惡搞喜劇大師福田雄一。從《瘋狂假面》、《銀魂》、《齊木楠雄的災難》、《我是大哥大》到《阿宅戀愛太困難》,福田雄一將許多高人氣漫畫改編成真人版電影和電視劇。這些翻拍都有個共同點,就是挑戰演員的顏藝和恥力。
Thumbnail
電影可以反映出世界的真實,但是日本更多數的是改編自小說的虛構。在前篇〈2019 東京影展|鏡頭內的真假與虛實〉介紹的是遊走於「真假」與「虛實」之間的日本電影,但是另外一部分,改編自小說、漫畫、舞台劇的電影,導演透過影像重新賦予這些故事新生⋯⋯
Thumbnail
電影可以反映出世界的真實,但是日本更多數的是改編自小說的虛構。在前篇〈2019 東京影展|鏡頭內的真假與虛實〉介紹的是遊走於「真假」與「虛實」之間的日本電影,但是另外一部分,改編自小說、漫畫、舞台劇的電影,導演透過影像重新賦予這些故事新生⋯⋯
Thumbnail
今年六月,電影《新聞記者》在日本全國只有143間電影院的「中小型」上映規模下,創下兩週約2億日圓的票房紀錄。在此,驚人的並非數字,而是在2019年參議院選舉開出戰後次低的48%投票率、日本普遍「政治冷感」的形勢中,《新聞記者》卻以「政治」為題,揭露日本近代已發生、或現在進行式的「真實社會事件」。
Thumbnail
今年六月,電影《新聞記者》在日本全國只有143間電影院的「中小型」上映規模下,創下兩週約2億日圓的票房紀錄。在此,驚人的並非數字,而是在2019年參議院選舉開出戰後次低的48%投票率、日本普遍「政治冷感」的形勢中,《新聞記者》卻以「政治」為題,揭露日本近代已發生、或現在進行式的「真實社會事件」。
Thumbnail
從去年七月到現在,釀電影整整走完一趟春夏秋冬,衷心感謝各位的支持。眼前直到年底,我們已經有七個以上的大小專題在企劃中,除此之外還有放映會、講座活動,以及最重要的實體雜誌即將面世,請繼續鎖定、密切注意了!
Thumbnail
從去年七月到現在,釀電影整整走完一趟春夏秋冬,衷心感謝各位的支持。眼前直到年底,我們已經有七個以上的大小專題在企劃中,除此之外還有放映會、講座活動,以及最重要的實體雜誌即將面世,請繼續鎖定、密切注意了!
Thumbnail
虛與實,我在那一個片段中看到吉田大八如何藉由影像,將所謂的「青春」、所謂的「夢想」示現在銀幕上。我也就在想通了這件事情之後,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提問:「為什麼說吉田大八影響了你對電影的看法?」──因為電影是假的,感受是真的。
Thumbnail
虛與實,我在那一個片段中看到吉田大八如何藉由影像,將所謂的「青春」、所謂的「夢想」示現在銀幕上。我也就在想通了這件事情之後,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提問:「為什麼說吉田大八影響了你對電影的看法?」──因為電影是假的,感受是真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