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拯救了生命,卻失去了靈魂:讀James Hillman《自殺與靈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自殺防治讓我們忽視了自殺者的心靈

這一年來,我的精神狀況越來越低靡,關於自殺的念頭一直出現,腦中不時浮現出各種自縊的畫面,有的時候脖子甚至會有被繩子綁住的實感。雖然自覺離真正付諸行動還有很長的距離,但這些念頭不能說不干擾我。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查了許多網路文章、找了許多書,想要理解「自殺」這件事。但這查詢資料的過程中,感覺一直很不好:無論是在google、youtube或是facebook、twitter鍵入跟自殺相關的關鍵字時,出現的多是防治自殺的訊息,要你多想一點,並希望你尋求幫助。這些資訊經常讓我覺得,人們在意的是自殺的防範,而不是想自殺的人的心。
我在看了這些防範訊息時,心裏冒出的第一句話是的第一句話是:「關你屁事?」
我都覺得這些SNS在防範假訊息、仇恨訊息都沒那麼認真。以這個角度來說,自殺防範這件事其實是比許多政治議題更政治正確的事。自殺防範在健康衛生的包裹下,變成了一套難以重新被檢視與思考的議題。我們無法真正的去觀看自殺者的內心,只是一味的防止他們的生命被拋擲出去。
在我查詢的書籍資料情況也差不多。關於自殺的書籍,有一些很好笑,像是善書一般,說著自殺者的靈魂在陰間的處境多麼慘,目的當然是傳教兼防治自殺。比較正常一點的,則是自殺者遺族出的書,描寫自殺者遺族是多麼地痛苦,但我想這對某些想自殺的人來說,這可能有點情緒勒索,事實上來自家人的壓力搞不好是造成當事者自殺的原因也說不定。
還有一些書籍是比較偏向社會學性質的,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看待為什麼人們會自殺。但這類書籍,有時看到更多的是作者對社會的憤恨,你可能會看到他寫著資本主義多麼糟糕、財團多麼壓迫人、社會多麼不友善等等,但其實自殺者本身的心靈狀態卻很少在書中被提及。
所以對我來說,關於自殺的書籍,能讓我感到被同理的書籍並不多,這本《自殺與靈魂》是少數的例外。

跳脫生死的對立:死亡是一段綿延的過程

《自殺與靈魂》這本書是由榮格派的心理分析師James Hillman所著,對他而言,療癒有自殺意圖的人的心靈,和拯救他的性命是同等的重要。如果靠著藥物或一些外在手段保住了人們的性命,但若其心靈依舊是崩潰的,那麼這樣的醫療過程其實是不仁慈的。
Hillman認為現代的人經常傾向以外部的角度來看待自殺,例如用社會學的角度,將自殺的樣態分類、將自殺者的社會處境分類。但就前面說過的,這些角度並不能真正關注到自殺者的心靈狀態。也許我們可以輕易地說出自殺者是處於經濟的弱勢,在社會援助資源不足的狀況下走上了絕路,但這樣的陳述並不能真正進入到自殺者的心靈脈絡,無法真正體會其痛苦與心靈轉折。
而精神醫學亦有類似狀況。受限於現代醫學背後預設的理念所限制,大部分醫生在面對患者時都是以促進生命、防止病患死亡為目標,所以更加著重外在的治療,心靈的部分就相對地排在次等的順位。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發現,許多精神科醫師更重視藥物的治療,而沒放同等心思於病患的心靈狀態。
Hillman認為,有時哲學家對於自殺與生命的討論,反而比精神科醫師更重視人們的心靈狀態。他認為現代醫學有時太把死亡和生存當作對立面來看待,所以才會那麼地將自殺防治作為目標。但人一出生其實就朝著死亡而去了,死亡不是一個目的地,而是一段綿延的過程。
Hillman談及面對死亡的勇氣時這麼說,他說有些人選擇生存,是因為畏懼死亡;然而有些人選擇死亡,是因為他們恐懼生命。所以我們對生死的觀念與抉擇,其實應該要有更開放的看法。

自殺常源自於心靈轉化的需求

面對自殺議題,作為心理分析師的Hillman以其臨床經驗分享,他認為人們有很多時候需要在內在經歷一些死亡的經驗。我們的心靈必須學習面對死亡,這種內在死亡的心理經驗,有時能幫助我們改變面對尋常事物的觀點,而不會落入窠臼,走不出死胡同。
然而內在的死亡經驗,並不等同於外在實際的自殺行為。只是我們經常會將內在轉化的需求,誤以為必須透過自殺、自殘的行為才能達成轉化的目的。但其實,內在的轉化才是患者真正需要的。以心靈角度的觀點來看,自殺常常反映的是心靈轉化的需求。為自殺而痛苦的人,其實是內在靈魂因矛盾對立而產生了掙扎。而自殺的衝動,則經常意味著人們想要盡快、乃至倉促轉化的需求。
總而言之,與其過度將焦點放在外在的自殺防治,從心靈的層面來解決患者的問題,其實也頗為重要。然而,Hillman也指出,若心理分析師能力有限,變成只是以象徵化替代的方式來處理人們的自殺衝動時,那對於有自殺意圖的人來說,他並無法真正領悟到內在死亡的經驗,而只會覺得這是一場欺騙。

面對想死的人

同時,Hillman也提及了心理分析師、醫師、乃至其他外人與有自殺意圖之人的關係。究竟我們要怎麼面對有自殺意圖的人呢?我們真的能幫助想自殺的人嗎?能幫到什麼程度?我們的安慰對他真的是好的嗎?我們會不會帶著善意卻反而讓對方誤入歧途?面對想自殺的人,這其實真的是很困難、且複雜的問題。
Hillman認為,一個個案有他自身的歷史,上面記載著他生命的成敗、創傷經驗。然而個案也有它內在靈魂的歷史,而在人們的心靈、無意識裡頭,只有各種經驗,沒有世俗的是非成敗。Hillman表示,身為心理分析師,記錄個案的靈魂歷史,其實就是成為他人命運的一部分。所以Hillman如此結論:到頭來,生與死是每個人自己的責任,我們不需為他人的生命負責。但是,我們必須為自己參與的部分負責。
我想,Hillman對於自殺的看法,及其對於精神科、乃至當代文化的批評,可能會有點政治不正確,並引來批評。但我看過太多人在求助現代醫療體系後,心靈破碎的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換來越來越重的藥劑與外在治療。這對我來說,其實是很殘害心靈的。如果僅只拯救了生命,心靈卻殘破不堪,那麼這樣的人說穿了其實也只個活死人罷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87內容數
洪七 隨意系部落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們必須時時謹記,若要讓寫筆記變成一個可以長久實踐下去的習慣,我們必須讓這件事能簡單、方便的進行下去,千萬別讓完美主義阻斷了心流。
很高興有一位年紀很輕、卻很敏感的作家,藉著小說幫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青春,處理年少時曾隱隱作痛的傷痕。很多人說,只有度過青春期才能邁向成人。但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我們的青春期也許在我們大人的表面下不斷被拉長,等待著我們真真正正去面對他。
你有寫過傳記或報導性文章的經驗嗎?你是否遇過下列這些問題? 你的敘述觀點要怎麼建立? 如何重建記憶中的場景? 過去的記憶要如何揀擇? 要如何面對記憶真偽的問題? 要怎麼面對傳記人物內心的脆弱與掙扎? 書寫到爭議事件,且可能涉及到他人要怎麼辦? 如果你有這些疑惑,可以參考這本《寫作的起點》。
心理類型的測驗可以幫助釐清自己的性格傾向,瞭解自己為什麼會受某類型的傷、或總是在某些地方鬼打牆。 然而要注意的是,在做這類測驗時,人們往往錯把嚮往的脾性當成自己的性格。同時,心理類型的目的不是要標籤化自己,而是藉此更加理解自己的心理傾向,避免不必要的耗神,讓自己有機會變成更不一樣的自己。
書寫,並非有一張紙、一隻筆就能完成。 我們很容易在心裡替事情設限,例如覺得寫作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或是不自覺地起了比較的心情,覺得文字非得寫成怎樣才可以。總總因素,讓我們在書寫上卻步,無法讓內心的情緒自然而然的流淌於紙上。 這時,我們需要一套「自由書寫術」。
未來的醫學會越來越進步,人類活到八九十、甚至百歲都是可能的。與此同時,科技也越來越進步,現行人類大多數的工作都可能被AI之類的科技所取代。那麼,人類在中年以後的數十年人生要怎麼活呢?
們必須時時謹記,若要讓寫筆記變成一個可以長久實踐下去的習慣,我們必須讓這件事能簡單、方便的進行下去,千萬別讓完美主義阻斷了心流。
很高興有一位年紀很輕、卻很敏感的作家,藉著小說幫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青春,處理年少時曾隱隱作痛的傷痕。很多人說,只有度過青春期才能邁向成人。但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我們的青春期也許在我們大人的表面下不斷被拉長,等待著我們真真正正去面對他。
你有寫過傳記或報導性文章的經驗嗎?你是否遇過下列這些問題? 你的敘述觀點要怎麼建立? 如何重建記憶中的場景? 過去的記憶要如何揀擇? 要如何面對記憶真偽的問題? 要怎麼面對傳記人物內心的脆弱與掙扎? 書寫到爭議事件,且可能涉及到他人要怎麼辦? 如果你有這些疑惑,可以參考這本《寫作的起點》。
心理類型的測驗可以幫助釐清自己的性格傾向,瞭解自己為什麼會受某類型的傷、或總是在某些地方鬼打牆。 然而要注意的是,在做這類測驗時,人們往往錯把嚮往的脾性當成自己的性格。同時,心理類型的目的不是要標籤化自己,而是藉此更加理解自己的心理傾向,避免不必要的耗神,讓自己有機會變成更不一樣的自己。
書寫,並非有一張紙、一隻筆就能完成。 我們很容易在心裡替事情設限,例如覺得寫作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或是不自覺地起了比較的心情,覺得文字非得寫成怎樣才可以。總總因素,讓我們在書寫上卻步,無法讓內心的情緒自然而然的流淌於紙上。 這時,我們需要一套「自由書寫術」。
未來的醫學會越來越進步,人類活到八九十、甚至百歲都是可能的。與此同時,科技也越來越進步,現行人類大多數的工作都可能被AI之類的科技所取代。那麼,人類在中年以後的數十年人生要怎麼活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私は「自殺する人はそれについて考えているのか、それとも考えられないのか?」という質問に悩んでいます。おそらくこの質問に対する正確な答えはありませんが、私個人としては、彼らはそれについて考えています。彼らは世界を見透かしていると思っています。それはとても危険です。人生に希望がないときにのみそうするので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禮儀公司部落格中觀看數最高的反而是談論自殺的文章,這可真是始料未及。細數世界上發生的大小案件,自殺的種類真是五花八門。本文再次收錄了幾種自殺手法,不論您是走在人生的風口浪尖上,又或是身邊親友正墜入深淵之中,都能拉您一把。若能接住一個個失重的靈魂,那更是一大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看到「想死」的背後也是出於「想要活得更好」的力量,只要大家對於「想死」的感覺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與其共存,並展望未來。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私は「自殺する人はそれについて考えているのか、それとも考えられないのか?」という質問に悩んでいます。おそらくこの質問に対する正確な答えはありませんが、私個人としては、彼らはそれについて考えています。彼らは世界を見透かしていると思っています。それはとても危険です。人生に希望がないときにのみそうするので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禮儀公司部落格中觀看數最高的反而是談論自殺的文章,這可真是始料未及。細數世界上發生的大小案件,自殺的種類真是五花八門。本文再次收錄了幾種自殺手法,不論您是走在人生的風口浪尖上,又或是身邊親友正墜入深淵之中,都能拉您一把。若能接住一個個失重的靈魂,那更是一大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