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圖自殺者的認知準備與情緒準備是兩碼事
2️⃣ 瑞典學者對於自殺者生前語言與非語言線索的研究
3️⃣ 面對企圖自殺者,我們還得學習更直觀,更敏銳的評估
「自殺的認知想法」與「接受死亡的情緒」可能是兩碼事
長期的情緒或精神疼痛,磨滅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到最後,連要找一個可以的存在,都成了大腦思考上的一大負擔。乾脆,放棄吧!這樣的思維讓大腦逐步掉入一個頑固不靈的思考死胡同,越走越深隧,越走越黑暗。於是,自殺行為,彷彿就成了自殺者在認知想法上唯一的選項了。
企圖自殺者除了會出現常見的情緒失控,情緒崩潰等外顯特質外,還可能在過程中,經歷了看似好轉的「平靜反應」,在自殺前,甚至會展現出「欣慰」與「感激」的反向行為。這象徵著自殺者不只在認知上做好離開的準備,更展現出他們已經為死亡做好了情緒的準備。
人類演化的目標是避免死亡,死亡,代表結束,代表永遠的失去,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但當一個企圖自殺者已經為死亡做好了準備,在情緒上超越了對死亡的恐懼,甚至能以平靜的情緒來看待死亡的時候,或許才是最危險的時刻。 瑞典學者Patrik Rytterström等人2019年的研究
Patrik Rytterström等人對自殺者非語言的沉默訊息感到興趣。他們找來了7名護理人員,並要他們回憶自殺成功者在結束生命前的語言與非語言線索,18名自殺成功者生前的種種跡象如下。
自殺者以戴面具,玩遊戲的生活型態,企圖以喜樂來傳達內在真實的情緒矛盾。不合理的情緒波動,讓人們在認知上以為他們有了好轉的反應,因為,他們可能變得更健談,更平靜,更滿意。
- 失去變好的希望,無力改變現狀是自殺者共同的認知特徵
不願意接受進一步治療與對未來治療失去希望,透露出了自殺者的無力感,所有的期待都成了無法兌現的安慰。無奈地只能接受自己的狀況,脆弱得連對抗痛苦的本能反應都放棄了。
- 自殺前的「平靜」,透露出他們已經為死亡做好情緒的準備
自殺者在經歷矛盾階段後,他們可能在認知上接受了死亡,並對日後沒有自己的日子,做好可能的規劃與安排。 當平靜的時期突兀地出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時,這可能表明了他們已經在情緒上接受了死亡。
自殺者在最後的階段,展現出不可思議的欣慰,在看似很平靜地接受了命運無情安排底下,透露的是他們已經做好了死亡的情緒準備。
最後的感激,象徵著平靜的道別,就像是日常一般的道別,旁人很難從他們寧靜的表象上,看出結束生命的端倪。 或許,當一個人可以平靜的情緒看待死亡,自殺,最可能發生。
面對企圖自殺者,我們還得學習更直觀,更敏銳的評估
量化的自殺評估量表,讓我們很快的得知企圖自殺者的認知與自殺的想法。一般而言,只要他們曾經自殺過,或他們已經有了自殺的具體計畫,包括想好自殺地點、以何種手段自殺等,我們就可以把他們列為高危機個案。但是,他們對死亡的情緒,很難從量表的問題與主觀的分數得知。
- 培養更多的「直覺」與「主觀感受」,以辨別出企圖自殺者的非語言線索
Patrik Rytterström等人的研究對象,是專門照護企圖自殺者的專業護理人員,他們除了具備評估個案自殺風險的認知能力外,更多了情緒上主觀的感受與直覺判斷的能力。
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對企圖自殺者主觀的感受與他們在自殺前所透漏出的非語言訊息,才是評估企圖自殺者是否會採取自殺行動的有效線索。
一時情緒的激動,可能會導致自殺的衝動行為,但是,能夠平靜的面對死亡情緒,可能才是企圖自殺者最難挽回的局面了。(文:心理學人/圖:Pexels)
參考資料:
Patrik Rytterström1*, Mirja Lindeborg2, Sari Korhonen2, Tabita Sellin3,2019, Finding the Silent Message: Nurses’ Experience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receding a Suicide,Psychology, 2019, 10,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