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是巧合?最近看到2本談論40歲的書,《為了遇見40歲更好的自己》、《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以 內政部公布「109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1.3歲來說,40歲算是過了人生的一半。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中說:
半熟,不熟,原以為40歲老該成熟,結果活的就像20歲般不上不下。
面對自己、親情、愛情、友情、工作,你是怎麼排出順序又打出多少分數呢?尤其疫情期間很多行業都受到影響甚至結束營業,「中年失業」瞭解一下。
好像說得太灰暗了。對親情、愛情、友情外人很難評論。而對自己,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跳過問題讓自己好過、當個偏執不固執的大人…。
p.72 如今,到了40,我覺得最大的差別就是「不再需要各種建議!無論感情還是職場。」
📢我說的:對自己好一點

《為了遇見40歲更好的自己》

《為了遇見40歲更好的自己》 中說:
40歲是「夾心世代」,夾在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動彈不得。為了過得更好,40歲之後請捨棄「一半」的事務,開始替人生卸載吧。卸下「目前擁有的東西」,留下「對自己來說真正必要的」。
承認自己「大不如前」,體力、腦力、精力已經走下坡。「中年危機」瞭解一下。
書中第一章就提出:勇於捨棄。為了適應各種好的壞的變化,放下自我的堅持,捨棄「不必要的自尊心」或羞恥心,走出目前的舒適圈。
還建議每年更新標語,捨棄「去年以前的自己」。
📢我說的:不用刻意說30歲該怎樣、40歲該怎樣、50歲該怎樣…也不用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來灌人雞湯。

另外一本

另外還有一本,原來不太想提的。 《思考致富》第10章有一節在分析:「為何鮮少有人在40歲之前功成名就?」卻歸究是沉迷性欲將精力揮霍殆盡……(黑人問號.jpg)
封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21內容數
notion, C#, ASP.NET, ASP.NET CORE, JAVASCRIPT,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uo-Liang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中戴著金絲眼鏡的三師兄匆忙地從辦公大樓走出來,一邊拿著手機和客戶連絡股市起伏,另一邊很是凡爾賽的拒絕阿星說:「我真的很忙呀,我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無緣無故跟你們幾個廢物去踢球。」這畫面是不是仍然記憶猶新呢?
相對生理本能如心跳、呼吸…等,人類在思考、判斷、分析、學習、創造…甚至睡覺,大腦能量消耗都很大。遠古時期能量消耗越多生存機率就越低,畢竟整天餓著肚子怎麼打獵捕食和跑給野獸追,所以大腦會盡可能進入「節能模式」。
魯迅的讀書方法其中有「泛覽」和「跳讀」。所以只要書名或封面有一點點吸引到我,就點進去看一看。看得下去就繼續,沒意思的部份就跳過;看不下去就棄坑。只要有一點點收獲就算賺到。
作者是在美日執醫超過二十五年的 久賀谷亮 ,在大腦科學與藥物療法領域多次獲獎。針對分心、焦慮、健忘、失眠、沮喪、易怒、容易疲勞、情緒低落、缺乏安全感…等現代人常有的「毛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法(R.E.S.T.)。
作者古堅純子是日本知名空間治療師。提出不同於斷拾離,以「銀髮族」及「不必都丟掉」為主的古堅流收納哲學。
2018年的時候,我花錢買了實體書,沒讀完就賣二手書了。 2021年的時候,我免費得到電子書,有看完還寫心得分享。 這是什麼樣的緣份呢?
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中戴著金絲眼鏡的三師兄匆忙地從辦公大樓走出來,一邊拿著手機和客戶連絡股市起伏,另一邊很是凡爾賽的拒絕阿星說:「我真的很忙呀,我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無緣無故跟你們幾個廢物去踢球。」這畫面是不是仍然記憶猶新呢?
相對生理本能如心跳、呼吸…等,人類在思考、判斷、分析、學習、創造…甚至睡覺,大腦能量消耗都很大。遠古時期能量消耗越多生存機率就越低,畢竟整天餓著肚子怎麼打獵捕食和跑給野獸追,所以大腦會盡可能進入「節能模式」。
魯迅的讀書方法其中有「泛覽」和「跳讀」。所以只要書名或封面有一點點吸引到我,就點進去看一看。看得下去就繼續,沒意思的部份就跳過;看不下去就棄坑。只要有一點點收獲就算賺到。
作者是在美日執醫超過二十五年的 久賀谷亮 ,在大腦科學與藥物療法領域多次獲獎。針對分心、焦慮、健忘、失眠、沮喪、易怒、容易疲勞、情緒低落、缺乏安全感…等現代人常有的「毛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法(R.E.S.T.)。
作者古堅純子是日本知名空間治療師。提出不同於斷拾離,以「銀髮族」及「不必都丟掉」為主的古堅流收納哲學。
2018年的時候,我花錢買了實體書,沒讀完就賣二手書了。 2021年的時候,我免費得到電子書,有看完還寫心得分享。 這是什麼樣的緣份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生過了40歲,總是讓人有種「啊,我是不是該更有個方向?」的感覺。先說說我自己吧,過40歲的我,有一間鶯歌的5F公寓、一桶金的小存款,還有一顆想提早退休的心,正一步一步朝著這目標邁進。不過,這一路可不是單靠運氣就能走來的,而是經過了一些摸索、思考和嘗試。 回想當年剛接觸投資的時候,股票、ETF這些
Thumbnail
40歲媽媽的2025年第一季目標 嗨~我現在是有兩個小孩(3歲女兒/9歲兒子)的自由業媽媽,2023–2024年這段期間我都在從事遠距工作(社群編輯&線上客服),待了將近兩年的公司,今年我決定全部離職,今年第一季開始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被公司的時間、工作與環境綁著,看看自己能否撐到第一季結束!
Thumbnail
昨晚做了一個特別的夢,是個「夢中夢」。在夢裡,我站在一座高山的頂端,四周視野遼闊,藍天白雲在眼前展開。 此時我聽到了一個清晰的指示:「在我40歲的那天,要帶著我的焦黃背心在我的旅途上,你就會擁有你所需要的智慧,往下走就會是一片遼闊的康莊大道。」我跟AI討論了這個夢境,從榮格心理學來分析夢的意涵
Thumbnail
40歲生日在麥當勞辦生日餐會,邀請各個不同領域的朋友,從國中同學到工作夥伴,超過40人參加。文中回顧40年人生經歷,分享感悟與三個期許:量力而為、順勢而為、大家都健康快樂。同時也藉由與老朋友的對談,探討在時代變遷下,人生的迷惘與方向。
Thumbnail
中年是人生旅途中獨特而重要的階段,既充滿機遇也伴隨挑戰。 許多人在這個時期感受到職場壓力的頂峰,同時也面臨身體老化、家庭責任增加、與個人目標迷失的多重壓力。對某些人而言,中年或許象徵著穩定與成就,然而,對更多人來說,這卻是自我質疑與不安的高峰期。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開始反思:是否真的過著自
Thumbnail
人生,當跨越四十歲的門檻之後,也許有人視為「老化」的開始,然則作者卻以「陳年」的概念取而代之。意念的轉化,精彩地刻畫出這本書的內涵。也許每個人對於人生都有不同的觀感,就看站在什麼樣的立場。四十歲,可以是顛峰之後的下坡路段,也可以是轉折之後的另一段上坡。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生過了40歲,總是讓人有種「啊,我是不是該更有個方向?」的感覺。先說說我自己吧,過40歲的我,有一間鶯歌的5F公寓、一桶金的小存款,還有一顆想提早退休的心,正一步一步朝著這目標邁進。不過,這一路可不是單靠運氣就能走來的,而是經過了一些摸索、思考和嘗試。 回想當年剛接觸投資的時候,股票、ETF這些
Thumbnail
40歲媽媽的2025年第一季目標 嗨~我現在是有兩個小孩(3歲女兒/9歲兒子)的自由業媽媽,2023–2024年這段期間我都在從事遠距工作(社群編輯&線上客服),待了將近兩年的公司,今年我決定全部離職,今年第一季開始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被公司的時間、工作與環境綁著,看看自己能否撐到第一季結束!
Thumbnail
昨晚做了一個特別的夢,是個「夢中夢」。在夢裡,我站在一座高山的頂端,四周視野遼闊,藍天白雲在眼前展開。 此時我聽到了一個清晰的指示:「在我40歲的那天,要帶著我的焦黃背心在我的旅途上,你就會擁有你所需要的智慧,往下走就會是一片遼闊的康莊大道。」我跟AI討論了這個夢境,從榮格心理學來分析夢的意涵
Thumbnail
40歲生日在麥當勞辦生日餐會,邀請各個不同領域的朋友,從國中同學到工作夥伴,超過40人參加。文中回顧40年人生經歷,分享感悟與三個期許:量力而為、順勢而為、大家都健康快樂。同時也藉由與老朋友的對談,探討在時代變遷下,人生的迷惘與方向。
Thumbnail
中年是人生旅途中獨特而重要的階段,既充滿機遇也伴隨挑戰。 許多人在這個時期感受到職場壓力的頂峰,同時也面臨身體老化、家庭責任增加、與個人目標迷失的多重壓力。對某些人而言,中年或許象徵著穩定與成就,然而,對更多人來說,這卻是自我質疑與不安的高峰期。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開始反思:是否真的過著自
Thumbnail
人生,當跨越四十歲的門檻之後,也許有人視為「老化」的開始,然則作者卻以「陳年」的概念取而代之。意念的轉化,精彩地刻畫出這本書的內涵。也許每個人對於人生都有不同的觀感,就看站在什麼樣的立場。四十歲,可以是顛峰之後的下坡路段,也可以是轉折之後的另一段上坡。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