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哲學的基礎問題第五講:導入形上學

更新於 2022/01/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古代人仰望著星空時,應入他們眼簾的天文景象是如此的驚奇而不可捉摸,於是他們透過神話或者宗教來詮釋他們當下所經驗的奇景。而即使人類文明的歷史至少已經發展了兩千年以上,我們仍然像那天在夜晚行走的古代人一樣驚奇於每一個我們人生中的特殊經驗,這樣的經驗就算早在科學的世界當中已經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解釋,但對一個個體心靈而言那於外在世界之變遷接觸的種種體驗,仍不由得讓我們的心靈對生命之向內或向外產生一種嚴肅的思考和敬畏之情。當我在某天刷牙時發現自己的一顆犬齒因長期的磨損而掉落且不可能再次生長時,在醫學上雖然能客提出合理的解釋,但在心靈上我必然意識到自己的肉體正向著一個不可逆的變遷走去,同樣的我的心靈也不可能在不斷經歷變遷之後仍然維持得如同二十歲出頭面對世界的態度,我必然驚奇於這一系列的人生變遷,而生活在這之中的我也必然也為這種種的變化提出一套足以慰藉自己心靈的解釋。
形上學不是別的,它正是我們心靈遭遇種種不可預知的變遷以及意識到未來不確定性時窮盡智識所提出的一綜合詮釋。由於人類是受困於心智牢籠的動物,對於那些時時刺激著心靈的事物,必然也要以心智所能理解的範疇來加以解釋。形上學像是宗教或者一些較為敏感的心靈受外在刺激後渴望提出的一套自我安慰的法則一般,它必須將某個當下的體驗和過去經驗中的某些由共感得知普遍元素以及對未來某種可能性的想像結合起來,成為在當下心靈中具有內在合理性的世界或生命詮釋。當代形上學具有一項重要的目標,那邊是揭露出人類認知的有限性,以及在這有限性的心靈世界當中人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或假定來與心靈之外或之內的世界進行互動。
透過本次的講座,我們已經發掘了人類的心智都是處於某個當下的產物,他們彼此之間佔據的各異的時空,並且透過形式的認知方式來模擬出一種心智普篇能感受到的存在,而這些存在最終將成為一個世界,將心靈的當下、記憶與想像統合在一起,使得人們能夠在當下的自由意志層次上有了一條面對外在變遷時較為明晰的道路而信步向前。形上學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信仰,它是我們人類心靈存在內容的一種證據,當心靈意識到種種存在的時刻,形上學也正巧妙的把這些存在安排在我們心靈中各個適當的位置。除了某些極為特殊或著生了病的心智以外,沒有人會質疑自己眼前所使用的電腦存在,也不會質疑喝了水便能解渴的道理,形上學接受了這些人們視為「常識」的事物,並且為其他可能產生的變遷也納入這一常識裡頭,即使形上學在論證的過程中往往抱持的嚴肅地懷議論或者是令人驚駭的有關人類心靈運作的解釋,但終歸而言,形上學本身是無法跳脫出常識本身而存在的。同樣的,科學與普遍為人接受的宗教也從來沒有真正跳脫出人們對常識的認識,例如我們之在在科學觀點下炭筆之所以能畫在紙張上是因為探原子能夠吸附在紙張所合成的原子之上,但這無損於炭能在紙上塗鴉這一常識,又如宗教中的揚善罰惡絕不是透過一個肉眼可見的神明來制裁那些在祂眼裡是善是惡之人,而是以更加貼近人類生活和意識中的複雜性與有限性來闡明世間萬物運行的法則,這些法則可能在你日常生活中的一次助人或損人經驗中去延伸解釋或想像,而在一解釋與想像也必然要求信徒們回歸自己的日常生活。
當代形上學的建構已經由柏拉圖( Plato)時代的相信心智之外具有各式各樣的原型影響著人類生活的發展,漸漸到中世紀經院哲學( scholasticism)將世俗萬物的運作與安排法則寄託於上帝的創造與規劃,直到近代(至少到了伊曼紐爾‧康德開始)形上學開始嚴肅區分人類真時能夠認識的部分以及只能依賴想像和推論的部分,形上學嘗試將人類能夠體驗和覺察的經驗加以統合成一套在日常生活中運行的法則,並且指明這套法則僅僅是在人類有限觀察力下所提出的假說或經驗。有的人認為這種自我設限的形上學已經不如科學或宗教來得偉大,但不論是科學也好,宗教也罷,它們也必然是以日常生活為基礎並為人類的日常生活所服務,當代的形上學也同樣具有這樣的關懷,它鼓舞著人們勇於面對未知,並且接納各種意識上突如其來的變遷。對於人類來說,當代的形上學已經足夠巨大,巨大到足以包覆住每個個體的意識世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沙龍用於發表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課程之講稿、評論與論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由不是別的,它是我們人生與當下的一個過程。
人類心智的孤獨性往往體現在一些較為不頻繁的情緒當中,例如痛苦、狂喜、憂愁、無聊與驚恐,其中又以痛苦最為容易使人陷入單一心智的牢籠之中。
想像力不同於外在感官能力,是將原先由外在感官所記憶下來的各種現象加以重現、拼接,相對於當下由外在感官所感知的一切事務,我們的信任感對於「想像之感官」的信任程度要更小於前者。然而,想像卻是人類面對變化無常之日常時,唯一能夠在意識上增加自身面對未來的信心與勇氣的重要來源。
一道古老的命題橫亙在古往今來的所有哲學家之前:假如人類能夠窮盡自身智識的一切,並且將自身消融於這廣大的知識當中,是否就等同於在現世當中找到了「至福的救贖」?哲學作為一門經常要面對人類理知極限的學問,自然而然也會面對到這一將窮盡理知當作通往幸福道路的「實用」問題。
我們的感官首先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外在多樣且複雜的世界之存在,這個世界又複雜到使我們回過頭來反省人類在與外在世界互動過程中的有限性,從而發現了一個在我們看來是如此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世界與知識的本質:世界與知識在存在與虛無之間徘徊,而人類的意識也同樣徘徊在存在與虛無之間。
也就是因為知識本身離不開形式的確認,更因此能夠斷定由我們感官所匯聚而成的形式,會因為感官所接受到的外在資訊不斷變遷而影響到形式被界定的方式,更進一步造成在知識成面上,每個人都因為自己所處的時空感官之不同而由所差異,知識成為了一種個人性的存在,而非是普遍實證的。
自由不是別的,它是我們人生與當下的一個過程。
人類心智的孤獨性往往體現在一些較為不頻繁的情緒當中,例如痛苦、狂喜、憂愁、無聊與驚恐,其中又以痛苦最為容易使人陷入單一心智的牢籠之中。
想像力不同於外在感官能力,是將原先由外在感官所記憶下來的各種現象加以重現、拼接,相對於當下由外在感官所感知的一切事務,我們的信任感對於「想像之感官」的信任程度要更小於前者。然而,想像卻是人類面對變化無常之日常時,唯一能夠在意識上增加自身面對未來的信心與勇氣的重要來源。
一道古老的命題橫亙在古往今來的所有哲學家之前:假如人類能夠窮盡自身智識的一切,並且將自身消融於這廣大的知識當中,是否就等同於在現世當中找到了「至福的救贖」?哲學作為一門經常要面對人類理知極限的學問,自然而然也會面對到這一將窮盡理知當作通往幸福道路的「實用」問題。
我們的感官首先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外在多樣且複雜的世界之存在,這個世界又複雜到使我們回過頭來反省人類在與外在世界互動過程中的有限性,從而發現了一個在我們看來是如此充滿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世界與知識的本質:世界與知識在存在與虛無之間徘徊,而人類的意識也同樣徘徊在存在與虛無之間。
也就是因為知識本身離不開形式的確認,更因此能夠斷定由我們感官所匯聚而成的形式,會因為感官所接受到的外在資訊不斷變遷而影響到形式被界定的方式,更進一步造成在知識成面上,每個人都因為自己所處的時空感官之不同而由所差異,知識成為了一種個人性的存在,而非是普遍實證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一股傳遞與解釋的熱望,也為了自我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他所探討主題表面上的分散性與多元性,掩蓋了思想的連貫感。布魯諾.拉圖在他巴黎的公寓裡,以一種質樸、歡欣、力量滿盈的姿態,投入這一系列訪談。只有在我們深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已經來到了某種凝縮精煉的時刻,方能達致此等狀態。這是一種出自緊迫感的寧和,
Thumbnail
盛夏的午後,在《哲學新媒體》發現了這個活動,看一看報名資格:「全國各大學各學系有志於哲學學術研究的大二以上到碩一同學」,擴充解釋就是「大二以上不管任何科系畢業或正在(要)念研究所等,對哲學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報名喔~」。本次活動為第二屆,因為今年寒假舉辦第一屆時報名踴躍,遂有了暑假的第二梯次。而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三部份: 科學與世界觀的近代發展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二部份: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到牛頓世界觀的轉變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一部份: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
Thumbnail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無論是對「努力」近乎極端的追求、對某種「成功形象」的無上推崇、或對「公平」的瘋狂執著,都奠基在強大的競爭焦慮使人無法自處,而這導致的結果是;即使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社會變得多元化,但人們潛意識裡仍然汲汲營營地尋找著與「大家」一致的標準,以消除自己的焦慮感。
Thumbnail
我們或許都習慣以自己的眼睛、經驗、認知去接觸這個世界,是以「自我」為中心地去揣測、支配、定義萬物與他人──那如果這世界不是如此理所當然呢?如果我們早已認定的事物可以有其他意義呢?如果杯碗瓢盆或許認為自己是樂器呢?
Thumbnail
推薦 ★★★★★ 《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   高中生亞里莎經歷失戀後到斷緣神社,祈求遇見嶄新的自我,也想要有一個能說真心話、直率的朋友。在春天,這適合邂逅的季節,她遇見了尼采(智慧型手機APP開發工程師)、齊克果(少女雜誌專屬讀者模特兒)、叔本華(古典喫茶店老闆)、沙特(少女酒吧老闆)、海德格(京都
Thumbnail
蓮座:哦,而當個體不想探究事物背後的東西,不想付出太多代價去維持與建立自身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時,那他整個思想體系的連結就會混亂與斷裂:外層的信念和核心信念不是建立在理性的連結,而可能建立在感覺上。不同信念間可能不一致。同時整個思想和世界觀,在缺少了追本溯源和模型建立下,應對到外在刺激時只能用各種表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一股傳遞與解釋的熱望,也為了自我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他所探討主題表面上的分散性與多元性,掩蓋了思想的連貫感。布魯諾.拉圖在他巴黎的公寓裡,以一種質樸、歡欣、力量滿盈的姿態,投入這一系列訪談。只有在我們深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已經來到了某種凝縮精煉的時刻,方能達致此等狀態。這是一種出自緊迫感的寧和,
Thumbnail
盛夏的午後,在《哲學新媒體》發現了這個活動,看一看報名資格:「全國各大學各學系有志於哲學學術研究的大二以上到碩一同學」,擴充解釋就是「大二以上不管任何科系畢業或正在(要)念研究所等,對哲學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報名喔~」。本次活動為第二屆,因為今年寒假舉辦第一屆時報名踴躍,遂有了暑假的第二梯次。而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三部份: 科學與世界觀的近代發展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二部份: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到牛頓世界觀的轉變
Thumbnail
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第一部份: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
Thumbnail
就生命哲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而言,現代人的許多生命問題,都源自於我們太想給予生命、給予人的存在明確到毫無空白的目的,而這個目的直接服務於市場經濟,導致我們無法回到人最原初經驗世界和自己的方式,也就是不帶既定目標的感受「我與世界」以及「我與自己」的真實關聯,我能將自己與世界深刻聯繫起來,能將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無論是對「努力」近乎極端的追求、對某種「成功形象」的無上推崇、或對「公平」的瘋狂執著,都奠基在強大的競爭焦慮使人無法自處,而這導致的結果是;即使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社會變得多元化,但人們潛意識裡仍然汲汲營營地尋找著與「大家」一致的標準,以消除自己的焦慮感。
Thumbnail
我們或許都習慣以自己的眼睛、經驗、認知去接觸這個世界,是以「自我」為中心地去揣測、支配、定義萬物與他人──那如果這世界不是如此理所當然呢?如果我們早已認定的事物可以有其他意義呢?如果杯碗瓢盆或許認為自己是樂器呢?
Thumbnail
推薦 ★★★★★ 《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   高中生亞里莎經歷失戀後到斷緣神社,祈求遇見嶄新的自我,也想要有一個能說真心話、直率的朋友。在春天,這適合邂逅的季節,她遇見了尼采(智慧型手機APP開發工程師)、齊克果(少女雜誌專屬讀者模特兒)、叔本華(古典喫茶店老闆)、沙特(少女酒吧老闆)、海德格(京都
Thumbnail
蓮座:哦,而當個體不想探究事物背後的東西,不想付出太多代價去維持與建立自身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時,那他整個思想體系的連結就會混亂與斷裂:外層的信念和核心信念不是建立在理性的連結,而可能建立在感覺上。不同信念間可能不一致。同時整個思想和世界觀,在缺少了追本溯源和模型建立下,應對到外在刺激時只能用各種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