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因緣際會接觸到了AndAction團隊,參與了團隊中鄭依明教練開設的「自我成長教練學」課程,開始了我的自我教練之旅。這門課程是希望透過課程影片的引導,培養出個人「自我教練」的能力,自己作為自己生命的導師、coach,養成自己督導、引導自己的力量。
於是這個部落格的「教練式自我成長筆記」專欄就誕生了!這個專欄會分享我在這門課中的學習,還有對我個人生命的反思,如果你也對「教練式對話」、「自我成長」感興趣,請追蹤這個專欄,並繼續看下去喔~
過去的迷惘
算一算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邁入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二年了,但大四當年面對即將到來的社會新鮮人身分,我的措手不及、迷惘焦慮,仍歷歷在目。
我大學就讀法律系,學校算是台灣排名蠻前面的大學,高中選填校系時,僅是因為社會組、成績考得還行、不想讀商,同時又覺得讀法律感覺比較專業,希望大學畢業後可以透過法律專業發揮影響力、幫助別人,懵懂之下就誤入了法律大缸。
實際就學時,我才發現自己只對刑事學領域感興趣,對法律人來說最重要的律師、司法官考試中佔比最重的民商法,因仍遊走在商業邊緣,於我而言根本如同天書,以至於讓我對目前仍以民事案件為大宗的法律實務興致缺缺,一直到大四準備研究所、律師考試時,準備進入職場之際,才突然驚覺:原來自己一直逼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於是大四下學期,我開始逃避,逃避不考像是法律系畢業考一樣的司律考試,但說要投履歷到自己感興趣的非營利組織,就那時候既有的能力又不知道該從何開始撰寫履歷,一瞬間看不見自己的未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長什麼。畢業在即又急著找到工作開始賺錢的我,最終還是回歸法律專業,輕巧的獲得了一份遠低於平均薪資的法律工作。
大四下學期這短短半年,對自己的自我懷疑、對生命的迷惘,帶來了許多眼淚,幾乎每天以淚洗面,朋友看到我都擔心我是否會因此患上心理疾病。那時曾想過很多人生的可能性,甚至想過剃度出家,但又覺得那些選項好遠好遠而不屬於我。身邊好多朋友告訴我,「勇敢去做!」「就投投看履歷吧!」,但那時的我根本看不見自己的優勢在哪裡,連履歷都寫不出來。
2種無法成長的思維模式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自己其實正是陷入了很深很深的「自我框架」。在自我成長教練學這門課中,教練提到了兩種無法成長的思維模式:
一、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二、一切都不是我的責任。
大四那年我陷入的正是第一種心態,認為一切都要等自己準備好了才能夠開始。
大學四年期間,我又雙主修又輔系,跨足設計、傳播、社會科學、行銷、農業等領域,但其實「樣樣學、樣樣鬆」,總覺得自己沒有一樣可以拿出來作為優勢的專業,反而陷入更深的自我懷疑,認為自己在求職之前,必須先從其中挑選一個領域進行更深入的鑽研,等到自己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時,才能投身進入相關產業。但其實這個心態背後隱藏了一個大魔王,那就是「害怕失敗」。
形成框架限制的三階段
課程中提到,自我框架的形成有三階段:
階段一、自我標籤化
階段二、行為應該化
階段三、思想絕對化
在「自我標籤化」階段人們會依循自身過往經驗,嘗試將自我塑造成合於外界期待的形象;接著在第二階段「行為應該化」時,人們會為了維持某個標籤,逼迫自己做合於他人期待的「應該行為」;而最後進入「思想絕對化」,在這個階段,自己所認知的世界已經與外在現實脫節,造成對現實的錯誤認知,甚至無意識地做出特定選擇。
對應到我自己的狀況,原來就是我腦中害怕失敗的聲音深深影響、控制著我的思想,不只為自己貼上了「必須優秀」的標籤、做出大家認為優秀的選擇,同時也讓「不能失敗」的思維成為我根深蒂固而難以撼動的恐懼。自我框架就這麼形成了。
大四那年,迷惘的我曾和校內心輔中心的心理師約談過,當年心理師說的話,我仍記憶猶新,她慢悠悠的說:「我知道擔心仍舊可能會發生,但如果你現在分心,表現就不會好。不要讓那些外在的東西讓你分心,專注在你想做的事情上」,適度的壓力能讓人們有好的表現,但當壓力已經成為恐懼,反而影響到表現時,就是時候該思考如何緩解壓力帶來的影響。
了解壓力的來源是一種方式,學習專注在眼前的事情上而不被擔憂影響,也是一種方式。當我們能夠正視自身的自我框架,並找尋方法突破,其實就是一種很大的勇敢、很大的突破了吧?
希望這篇的分享有幫助到正在迷惘的你,看見自己強加於身上的壓力和標籤。有任何心得,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分享。
最後,我是克里斯汀,謝謝您借閱本書,讓書架上的書能被更多人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