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我想愛你所不能愛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誠如心理學的書如何吸引我?提到我為何喜歡閱讀心理學的書,若是只能推薦一位心理諮商師的書,我會推薦大家去看看叢非從老師的書,他是一位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也是一位薩提爾模式心理師,去年我已經讀完不是別人不懂你,而是你不懂得愛自己》堅強很好,脆弱也沒關係》而收穫滿滿,近日又讀完叢老師最新的一本著作,決定要撰文與大家分享。

之所以會想推薦叢老師的書是他的寫作方式與其他心理諮商書有所不同,多數的諮商師大概都是分析個案,並且以客觀專業的角度來傳遞知識,而叢老師特別不同的是會以自身的經驗出發,剖析那個與常人無異的自己,並且深刻地描繪自身的感受,也坦承自己曾經尋求其他諮商師的協助,一針見血又幽默風趣的筆鋒總是讓人會心一笑。


以下,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書中的精彩內容:


在這個世界上,有三種東西人憋著會很難受:情緒、話語、尿


叢老師語錄:

所謂幼稚,就是既憋不住尿,又憋不住話與情緒。
所謂不夠成熟,就是只能憋得住尿,卻憋不住話與情緒。
所謂成熟,就是既憋著住尿,又憋得住話與情緒。
所謂衰老,就是憋得住話與情緒,卻憋不住尿了。

是不是覺得讓人噴笑又非常有道理呢?而你,是哪一種人呢?


「都是我不好」的想法,其實是種自戀


乍聽之下會覺得怪怪的,但仔細想一下,若是發生什麼事情都覺得跟自己有關,是不是太把自己當一回事了?很多事情發生的原因是外在因素,也可能只是因緣際會,但總是會有一種人容易把所有事情都連結到自己身上,似乎所有的壞事降臨都與自己有關或是自己運氣不好,為什麼會如此呢?探究原因是許多事情容易在他們內心無限放大,被否定與拒絕並非世界末日,而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然而有些人總是無法理解而錯誤解讀。


叢老師語錄:

他拒絕或否定你,有時候是因為你不好。
他拒絕或否定你,有時候是因為他不好。
他拒絕或否定你,有時候是因為你太好。
他拒絕或否定你,有時候是因為天氣不好。
他拒絕或否定你,有時候無關於誰好不好。

我們不應該只看到自己不好的這種可能,應該要能接受更多的可能性,不是嗎?


優秀就能被別人喜歡?


相信許多人從小被教導必須要認真讀書並且在各方面表現良好,盡量成為一個人人眼中優秀的人,如此才能被尊重及喜愛,然而我們卻發現許多看似優秀的人卻沒有真心的朋友,甚至在人際關係上屢屢踢到鐵板,不是說優秀就能被喜歡嗎?怎麼會無法與人建立長久又和諧的關係呢?

叢老師告訴我們原本要被人喜歡從來就跟優秀無關,而是你是否看見別人所謂的看見別人就是你的眼裡不能只有自己,還要能關注、認可、接納、理解他人,在他人否定自己的時候是否可以給予支持?在他人感到悲傷的時候是否可以給予陪伴?當他人需要的時候是否能幫助他人?


優秀從來不是人際關係的免死金牌,那只是一個表象,並無關乎他人,真正可以使人想與你靠近的是你的無私與善意,當我們把精力放在關注自己夠不夠優秀的同時,自然不會有太多精力去關注他人,這也是許多人的盲點,總是抱怨自己很優秀不被看見,好似自己很優秀就理應得到別人的關注,事實上那些自戀與自私正是無法與人建立深入關係的根本原因。


叢老師不認為一個人就該堅強或是脆弱,也不認同一個人只能有正能量而不被允許有負能量,更加不認同性格是天生的理論,反而認為每個人都具備所有的性格,我們不需要給自己植入這種暗示而限制個人的發展,也不該成為自己不願改變的理由。


倘若你對於理性、文明、情緒、自我認同、親密關係⋯⋯等議題有興趣,誠摯推薦各位閱讀這本書,若有餘裕也可以一併閱讀叢老師的其他著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12會員
1.3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2025/04/30
你是否時常對自己感到懷疑,又或者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一切取決於「信念」,當我們深信自己能力不足,事情就如我們預期的方向走,自然也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正念旅程》這本書是作者與十七歲女兒在前往愛爾蘭途中的親子對話,並且剖析思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與行動,而非他人的想法與感受,也
Thumbnail
2025/04/30
你是否時常對自己感到懷疑,又或者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一切取決於「信念」,當我們深信自己能力不足,事情就如我們預期的方向走,自然也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正念旅程》這本書是作者與十七歲女兒在前往愛爾蘭途中的親子對話,並且剖析思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與行動,而非他人的想法與感受,也
Thumbnail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第7章要來聊聊,我們的大腦,怎麼"評價"我們自己。 我們會對自己有很多評語,但這些評語是自己思考下的產物,是公正客觀?準確無誤? 書中很可愛的舉例: 我很善良。但不可能無時時刻都很善良吧?! 就像是形容:我很憂鬱。也一定有不憂鬱的時刻。 用正念的角度來看待,接受他:我是個憂鬱的人。讓想法只是想法
Thumbnail
第7章要來聊聊,我們的大腦,怎麼"評價"我們自己。 我們會對自己有很多評語,但這些評語是自己思考下的產物,是公正客觀?準確無誤? 書中很可愛的舉例: 我很善良。但不可能無時時刻都很善良吧?! 就像是形容:我很憂鬱。也一定有不憂鬱的時刻。 用正念的角度來看待,接受他:我是個憂鬱的人。讓想法只是想法
Thumbnail
確實在未自我察覺以前,我並不覺得接受自己會嚎啕大哭、情緒失控這件事是值得被拿出來討論的,因為小的時候父母親工作忙不常在家,所以有任何情緒我都會壓抑,並且只想在他們面前呈現快樂的一面,久而久之變成了一種習慣。
Thumbnail
確實在未自我察覺以前,我並不覺得接受自己會嚎啕大哭、情緒失控這件事是值得被拿出來討論的,因為小的時候父母親工作忙不常在家,所以有任何情緒我都會壓抑,並且只想在他們面前呈現快樂的一面,久而久之變成了一種習慣。
Thumbnail
該書以「愛」為主題,取大量豐富諮詢經驗做範例,愛遍佈在生命的縫隙裡;然而有些人總愛得跌跌撞撞、常態性遇人不淑......要終止錯誤迴圈,我認為本書提供相當用心、精細的方法,來讀讀心理學,當自己的心理醫生。
Thumbnail
該書以「愛」為主題,取大量豐富諮詢經驗做範例,愛遍佈在生命的縫隙裡;然而有些人總愛得跌跌撞撞、常態性遇人不淑......要終止錯誤迴圈,我認為本書提供相當用心、精細的方法,來讀讀心理學,當自己的心理醫生。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能很輕易說出對他人的印象與評價,也容易在他人對我們做出負面評論時感到氣憤不已,但當真正有機會靜下心來捫心自問,我們喜歡自己嗎?還是我們只是很努力地戴上假面具而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呢?作者在這本書名中直接破題把許多人不喜歡自己的真實心情表露,果然第一時間就吸引到我的目光,進而翻開這本書瞧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能很輕易說出對他人的印象與評價,也容易在他人對我們做出負面評論時感到氣憤不已,但當真正有機會靜下心來捫心自問,我們喜歡自己嗎?還是我們只是很努力地戴上假面具而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呢?作者在這本書名中直接破題把許多人不喜歡自己的真實心情表露,果然第一時間就吸引到我的目光,進而翻開這本書瞧
Thumbnail
10多年前剛出社會狠狠摔跤的當時 藉由一本本的閱讀爬了起來,跌了又爬起 這些陪伴自己的書籍及思想 功不可歿 它們陪著你內省、陪著你反芻、再推著你前進
Thumbnail
10多年前剛出社會狠狠摔跤的當時 藉由一本本的閱讀爬了起來,跌了又爬起 這些陪伴自己的書籍及思想 功不可歿 它們陪著你內省、陪著你反芻、再推著你前進
Thumbnail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 讓人了解什麼是心理諮商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提到『心理諮商』 肯定都會有一種:「矮額~」的想法吧 會覺得是爛草莓嗎,怎麼那麼不禁挫折之類的 我原先也是這樣覺得,但在看完這本書之後 有了不同的感受 心理諮商其實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 幽默的敘事手法、引人入勝的故事
Thumbnail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 讓人了解什麼是心理諮商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提到『心理諮商』 肯定都會有一種:「矮額~」的想法吧 會覺得是爛草莓嗎,怎麼那麼不禁挫折之類的 我原先也是這樣覺得,但在看完這本書之後 有了不同的感受 心理諮商其實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 幽默的敘事手法、引人入勝的故事
Thumbnail
之所以會想推薦叢老師的書是他的寫作方式與其他心理諮商書有所不同,多數的諮商師大概都是分析個案,並且以客觀專業的角度來傳遞知識,而叢老師特別不同的是會以自身的經驗出發,剖析那個與常人無異的自己,並且深刻地描繪自身的感受,也坦承自己曾經尋求其他諮商師的協助,一針見血又幽默風趣的筆鋒總是讓人會心一笑。
Thumbnail
之所以會想推薦叢老師的書是他的寫作方式與其他心理諮商書有所不同,多數的諮商師大概都是分析個案,並且以客觀專業的角度來傳遞知識,而叢老師特別不同的是會以自身的經驗出發,剖析那個與常人無異的自己,並且深刻地描繪自身的感受,也坦承自己曾經尋求其他諮商師的協助,一針見血又幽默風趣的筆鋒總是讓人會心一笑。
Thumbnail
/「自學的本事有時比體制性的教育,更能讓人學自己所要的知識。」 /自己就能為自己探究的心理,原來藏在我體內 /諮商不是為了「變好」,而是為了「了解」。 /在聽的過程中,在說的過程中,我又了解了原本我不知道的自己。 /我要寫的這個不正常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因為不明白。 奇怪是什麼?
Thumbnail
/「自學的本事有時比體制性的教育,更能讓人學自己所要的知識。」 /自己就能為自己探究的心理,原來藏在我體內 /諮商不是為了「變好」,而是為了「了解」。 /在聽的過程中,在說的過程中,我又了解了原本我不知道的自己。 /我要寫的這個不正常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因為不明白。 奇怪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