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抱怨的人生】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但自己卻一直在作批評人的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接觸到游祥禾老師的思想及書籍是在人生混亂的時期

早在10多年前剛出社會狠狠摔跤的當時

藉由一本本的閱讀爬了起來,跌了又爬起

這些陪伴自己的書籍及思想

功不可歿

它們陪著你內省、陪著你反芻、再推著你前進

猶記得當初是張德芬老師【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

以故事的方式來引導你,讓你知道

所有你所想要的終究會到來。

但,這真的是你內心想要的嗎?

藉由層層內心探索及導師引導,以故事帶出生命結構


話題回到游祥禾老師,上一本敗讀的作品【關係對話】

在一篇篇文章中,分析自身情緒與周遭關係的連結

情緒

情緒化

多少人誤植了標籤,包含了我自己

以往總以為理性、冷靜、不情緒化

這才是大人的表現、成熟的表現

後面卻發現這是扼殺自我的毒藥

因為,這標籤讓你忘了覺察

每個情緒牽引著每個起心動念、每個動機

每個購物、每個行動

每個難受、每個傷心


人若是沒了【情緒】,行為是無法被驅動的

史前時代,因逃離野獸追捕

生氣與憤怒和害怕驅動你產生腎上腺素

去逃離險境

有關情緒與關係的探討,有興趣可以看看這本【關係對話】

或是印度大師奧修的情緒:如何將恐懼、憤怒、嫉妒蛻變為創造性的能量

至於雞湯書、正向正能量的書籍我就不推了

當無法知道根源的空喊口號,只是鸚鵡不知語意的自嗨唱誦

下面繼續回到這本書

raw-image


「內自省是向內看而不是向外看

心智頭腦就是這樣,我們只知道盯著別人看

自己在得理不饒人的時候

又有多少人能夠覺察到自己的內外不一致呢?」

自己不聽諫言,不喜歡他人頤指氣使

卻要對方一定要照你的意思做

希望對方不介意自己的直性子

但卻討厭對你頤指氣使、講話太直的人

{取自內文P118}


在看游老師的書時,

會不斷的在內心跑出:「啊!被你發現了」的驚嘆


裡面引用的真實故事

一位女生抱怨未入門的弟媳

說對方不懂禮貌沒家教

忤逆媽媽、又氣弟弟沒用是妻奴

要想辦法對付這該死的弟媳

免得她不將自己這位大姑放眼裡

游老師反問了她:

「你平常怎麼命令老公的?

怎麼忤逆別人的媽媽的?

妳老公對你的話言聽計從,請問妳老公是妻奴嗎?

你不也是妳老公她姊姊的弟媳

所以你的弟媳該死

而你卻可以無視他人感受

驕傲地活著?」


婆媳關係、姑嫂關係這些議題

在亞洲社會裡根深柢固如藤蔓般

狠狠勒著

它讓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生育率下降等等

而關係是由內而外的


在2021年單車環島的過程中

曾聽一位阿嬤等級的阿姨

憤恨聊著當初被婆婆及親戚欺壓

曾對這位阿姨嗆聲說:

「娶妳的錢還不如丟河裡!」

早年在台灣農村社會的年代

男女社會關係不平衡

在欺壓下傳下了欺壓

在冷暴力、語言暴力下再傳下了暴力

只記得當時回她

以我的個性應該會回對方說

「那把錢給我,幫你灑河裡吧!

說到要做到喔~」

而阿姨的氣憤及心結,也因為這句話瞬間傻住了


她的對話中是困在過去的情境裡

不斷再繼續複習傷害自己

然而,婆婆可能都已經過世了

而親戚也都遠去了

困住自己的是不斷重複的語言、回憶

而這些侵蝕的慢性毒藥

也會影響自身的婆媳關係

外加不斷的跟自己說我是受害者

將那一包又一包的痛苦加諸在自己的背上

終究駝了腰

raw-image

想法不是開始,行動才是!

空想空說的夢想

多數人卡在沒有付出行動

現今的社會,好高騖遠、不願腳踏實地,一不小心就變成思想上的巨人

自以為雄壯威武,一副了不起的樣子,其實是行動上的矮子

根本一事無成,只會怨天尤人」 (節取自書中P129)

在下一本書會分享巴比倫的財富智慧

其中有一段提到幸運女神在提供機會時,機會跟行動是同時發生的


說到空想空說

與一個人聊天時

我喜歡問說他在做什麼?他想做的是什麼?

有些人會回答我

「我想要買房子,但我沒有錢」

然後抱怨社會不公不義.....


有些人會回答說:

「我想要自己創業賣雞蛋糕」

但我覺得資金不夠

接著繼續問對方:

「為什麼你想創業?」

對方回答:

「因為我想逃離職場的紛紛擾擾」

難道,賣雞蛋糕時,與顧客、廠商、鄰居、競爭者等就不會有紛紛擾擾了嗎?


看到這先別說我是奧客很難聊天之類的

其實每個對話都是在做引導

而這些話,周邊的朋友們都認真地對我做過引導

協助我在企劃活動或是執行夢想上能夠更加實際


你的夢想、你的行動

每個暗示與引導

直到驅動你動作的情緒發生

都是需要一點一滴去顯化的

沒有了真實的想像

又如何相信自己走到那呢?

就如同打開GOOGLE MAP查路線

害怕走錯路的你

還會再把實景、周圍照片、評論等都一一瀏覽吧!


raw-image

最後來聊聊【心靈】、【心智】

書中做了很棒的解說

「你了解自己嗎?」

剛畢業時,總覺得能掌控很多事情、擁有無限的願景

要拚搏、心智強大,拿取屬於自己的成功

直到遇到次次的跌倒、紛爭

才發現外圓內方、內自省及覺察是多麼的重要

而書中提到

「心智就是頭腦,頭腦的主要功能是保護主人,不讓主人受到傷害

所以它擅長思考與分析。當我們遇到問題時

頭腦會在第一個時間找到一萬個理由

絕對足夠讓我們理所當然的這麼想、這麼說、這麼做

讓我們得以抬頭挺胸、理直氣壯的活得好好的

然而所有的錯誤也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raw-image


「心智頭腦接收到的刺激,全部來自於我們的五感,也就是所謂外在世界

每一個極其微小的刺激,都能讓頭腦做出回應

產生情緒波動,最後作用在我們身上

只要五感存在,就會繼續接受外在刺激

一旦心智頭腦不夠成熟

無法分辨是非對錯,人云亦云

情緒就會立刻出現

而抱怨就是這樣產生的。」 (取自P14)


「【靈】說的是我們的內心世界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大到不能再大

它擁有無比的強大力量

你可以稱祂上帝、神、內在小孩、靈性、神性、老天爺

有時候人對靈的探討偏向怪力亂神,那範圍就不是我所熟悉的了。」


心智頭腦》追求的是外在物質世界、感官刺激,它消耗了體內能量

靈性的我》則不受外在世界刺激,只向內看

增生源源不絕的能量,帶來力量與勇氣,使人安定、自在與喜悅

(節自P15)

這段話正是【心經】闡述的內容

彼岸正是你的內心世界

五蘊則是心智頭腦接收來的干擾


沒看懂的人,被打著身心靈成長招牌的狼群們引入了坑裡

還拉著親朋好友一同

殊不知,寶藏其實在自己身上

raw-image

最後,回到抱怨

每一句你說出的話其實都是代表自己以及自己與周遭的關係

為什麼抱怨?因為情緒?

是什麼牽動了你的情緒?

而這事件本身具有意義嗎?

還是你賦予了它意義?給了它力量來耗損了自己?

祝福每位看到這篇文章或游老師書籍的讀者

能發現到自己真正的強大

不在小我的啃食資源及吞食能量

而在內心深處

陪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緊張的這個軀殼裡

那顆跳動的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vy Wang的天空藍世界
5會員
51內容數
【書會自己找上你】 喜歡書,喜歡閱讀,喜歡文字與畫,喜歡故事與歷史 家住圖書館旁,疫情期間最讓我抓狂的莫過於圖書館沒開 平均每個月會讀3-5本書,每個人生的階段遇到的書、遇到的人不盡相同 在此分享閱讀心得
2025/04/28
這本書是作者賴珩佳在印尼生活20年的觀察記錄,描述了她從一個臺灣天之嬌女,到融入印尼社會的過程,以及她對印尼文化、社會、經濟的觀察。書中涵蓋了印尼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文化差異、商業環境等方面,也分享了她個人在異國生活中的點滴和感悟。讀者可以從中瞭解印尼的真實面貌,並感受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包容。
Thumbnail
2025/04/28
這本書是作者賴珩佳在印尼生活20年的觀察記錄,描述了她從一個臺灣天之嬌女,到融入印尼社會的過程,以及她對印尼文化、社會、經濟的觀察。書中涵蓋了印尼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文化差異、商業環境等方面,也分享了她個人在異國生活中的點滴和感悟。讀者可以從中瞭解印尼的真實面貌,並感受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包容。
Thumbnail
2025/02/25
本書深入探討受刑人的犯罪心理,作者以溫柔同理的態度,引導受刑人透過書寫信件的方式,探討其犯罪根源。內容涵蓋童年經歷、家庭關係、人際互動等面向,並點出壓抑情緒、缺乏關愛是導致犯罪的重要因素。適合父母、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大眾閱讀。
Thumbnail
2025/02/25
本書深入探討受刑人的犯罪心理,作者以溫柔同理的態度,引導受刑人透過書寫信件的方式,探討其犯罪根源。內容涵蓋童年經歷、家庭關係、人際互動等面向,並點出壓抑情緒、缺乏關愛是導致犯罪的重要因素。適合父母、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大眾閱讀。
Thumbnail
2024/06/24
2024/06/24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引言人王浩一老師說,非常喜歡台中中央書局民眾的眼神,感到很舒服,浩一老師本身學數學,因此他將人生當作X軸,把別人當Y軸,分成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自我感覺良好 第二象限:很喜歡照顧別人 第三象限:把別人當作別人,類似禪宗 第四象限:把自己當作別人,無我狀態   很多人沒辦法饒過身邊的人,似乎因為
Thumbnail
  引言人王浩一老師說,非常喜歡台中中央書局民眾的眼神,感到很舒服,浩一老師本身學數學,因此他將人生當作X軸,把別人當Y軸,分成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自我感覺良好 第二象限:很喜歡照顧別人 第三象限:把別人當作別人,類似禪宗 第四象限:把自己當作別人,無我狀態   很多人沒辦法饒過身邊的人,似乎因為
Thumbnail
有的,是發軔於生活的隨筆札記,讓人大悟:啊!原來可以這麼過生活! 有的,是有意識地提及心理與情緒狀態。沒有艱深的醫學名詞,是很好入門的書籍。 或激勵,或鼓舞,或分享,或實踐,或安定身心。這些書,是很多過來人的心血結晶,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和一位位智者進行對談,並汲取他們由經驗累積而來的智慧。
Thumbnail
有的,是發軔於生活的隨筆札記,讓人大悟:啊!原來可以這麼過生活! 有的,是有意識地提及心理與情緒狀態。沒有艱深的醫學名詞,是很好入門的書籍。 或激勵,或鼓舞,或分享,或實踐,或安定身心。這些書,是很多過來人的心血結晶,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和一位位智者進行對談,並汲取他們由經驗累積而來的智慧。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前幾天,我和心理諮商師晤談時,談到我近期的一個重要決定,與內心的超我聲音是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前幾天,我和心理諮商師晤談時,談到我近期的一個重要決定,與內心的超我聲音是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10多年前剛出社會狠狠摔跤的當時 藉由一本本的閱讀爬了起來,跌了又爬起 這些陪伴自己的書籍及思想 功不可歿 它們陪著你內省、陪著你反芻、再推著你前進
Thumbnail
10多年前剛出社會狠狠摔跤的當時 藉由一本本的閱讀爬了起來,跌了又爬起 這些陪伴自己的書籍及思想 功不可歿 它們陪著你內省、陪著你反芻、再推著你前進
Thumbnail
之所以會想推薦叢老師的書是他的寫作方式與其他心理諮商書有所不同,多數的諮商師大概都是分析個案,並且以客觀專業的角度來傳遞知識,而叢老師特別不同的是會以自身的經驗出發,剖析那個與常人無異的自己,並且深刻地描繪自身的感受,也坦承自己曾經尋求其他諮商師的協助,一針見血又幽默風趣的筆鋒總是讓人會心一笑。
Thumbnail
之所以會想推薦叢老師的書是他的寫作方式與其他心理諮商書有所不同,多數的諮商師大概都是分析個案,並且以客觀專業的角度來傳遞知識,而叢老師特別不同的是會以自身的經驗出發,剖析那個與常人無異的自己,並且深刻地描繪自身的感受,也坦承自己曾經尋求其他諮商師的協助,一針見血又幽默風趣的筆鋒總是讓人會心一笑。
Thumbnail
沒有不能原諒的事,你只是不肯放過自己。內觀自己的情緒模式。 目前我們生命中的困境,讓我們痛苦糾結的人、事、物,真的都是我們自己內在原來就有的情緒感受帶來的,我們只是找個身邊的或是看得見的人、事、物掛靠上去,然後發洩出來而已...
Thumbnail
沒有不能原諒的事,你只是不肯放過自己。內觀自己的情緒模式。 目前我們生命中的困境,讓我們痛苦糾結的人、事、物,真的都是我們自己內在原來就有的情緒感受帶來的,我們只是找個身邊的或是看得見的人、事、物掛靠上去,然後發洩出來而已...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感受真實的自由 去年的此時,我的焦慮症復發,每天每天情緒都很低落,自己完全淪陷在挫敗之中,我腦中依然浮現當時看完醫生的書面,在診所門口,自己眼淚止不住的狂洩,我無法管別人的眼光,當下只能把心裡的苦、難過,全部由眼淚渲洩出。 我一直以來,把自己繃得太緊,我希望自己可以把各種身份都做到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感受真實的自由 去年的此時,我的焦慮症復發,每天每天情緒都很低落,自己完全淪陷在挫敗之中,我腦中依然浮現當時看完醫生的書面,在診所門口,自己眼淚止不住的狂洩,我無法管別人的眼光,當下只能把心裡的苦、難過,全部由眼淚渲洩出。 我一直以來,把自己繃得太緊,我希望自己可以把各種身份都做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